馮玉梅
從《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關于作文方面的修訂中可以知道:要求改變了提法,把中高年級的“作文”改稱為“習作”。 新的課程理念給習作教學也帶來新的挑戰(zhàn),從事語文教學十幾年來,我對習作教學特別感興趣,針對新課標提出的種種要求,再結合自己多年的實踐經(jīng)驗,我覺得應從學生興趣入手,提高習作能力。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供素材,引發(fā)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 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習作教學尤其如此。小學生的學習很多時候都是受興趣的影響,大多數(shù)學生一提到習作總是“提起習作直搖頭,看見題目皺眉頭,打開本子咬筆頭,想了半天沒開頭?!币虼嗽诹曌鹘虒W時,我根據(jù)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心理特征去誘發(fā)他們的興趣,利用習作本身的魅力,調(diào)動學生的習作積極性。如在指導學生寫《一次有趣的活動》,我?guī)ьI學生參加鄉(xiāng)里舉行的《趣味農(nóng)田運動會》,在趣味農(nóng)田運動會上,有撿田螺、運秧、插秧、水田排球比賽等一系列活動,在活動中我運用一些輕松的語言,有意識地啟發(fā)學生觀察各個參賽選手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及同學們的情緒,在活動過程中,鬧出了許許多多的笑話,同學們玩得特別開心?;氐綄W校,我先讓學生談談參加此次活動的感受,再問問是從哪些情節(jié)中體會到的,由于同學們親自參與,體會特別深,想說的欲望也特別高,于是一個接著一個敘述,班上的同學還紛紛舉手糾正、補充,把整個活動場面及參賽者的動作神態(tài)描繪的栩栩如生。最后,再讓學生把這次有趣的的活動場面寫下來,由于同學們玩得痛快,又覺得有內(nèi)容可寫,融入了自己的真情實感,于是習作的積極性大大提高了。
二、善于發(fā)現(xiàn),捕捉材料,提高興趣
葉圣陶先生說過:“生活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活潑地晝夜不息?!边@就告訴我們生活是習作之本,習作是生活的產(chǎn)物,生活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
學生在寫習作時,往往覺得沒有內(nèi)容可寫,此時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就要鼓勵學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把學生的習作與他們的日常生活聯(lián)系起來,捕捉學生生活中的亮點,要鼓勵學生寫身邊的人和事。那么,生活中什么樣的事才能作為寫作材料呢?許多學生認為只有反映人物的好思想,如品德,好人好事才能寫進作文,當然作文要寫有意義的事,但有意義的事并不意味著都是好人好事,只要學生自己感觸深的都可以寫。記得去年的“六一”兒童節(jié)這一天,我們學校發(fā)生了這樣一件事。一位男同學無意間把要上臺的小主持人的撞倒在地,流了很多血,因此兩位同學的家長引發(fā)了一場“大戰(zhàn)”,幸好校長、教師及時勸阻才平息了此事。事后我立即組織學生針對此事展開討論,由于這件事就發(fā)生在同學們的身邊,親眼目睹,而且深有感觸,所以討論的特別激烈。同時,我還認真地和同學們一起分析了事情的內(nèi)在聯(lián)系,追溯了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同學們意識到事態(tài)發(fā)展的嚴重后果,深刻體會到這真是一件不該發(fā)生的事。于是,我就以“不該發(fā)生的一件事”為題,讓大家定一篇習作。此時,學生興致很高,很快就進入了定作佳境。這次習作,學生不僅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教訓,同時也提高了從生活中捕捉材料的興趣和能力。
三、加強閱讀,以讀促寫,延伸興趣
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毙W語文課文有很多都是出自名家之手,堪稱小學生習作的楷模。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好詞好句,指導學生去品位鑒賞,讓他們暢所欲言,說說哪些詞句用得好,好在哪里,并讓學生練習改寫、續(xù)寫、擴寫等練習,這樣日積月累,學生的寫作之“水”就會越蓄越多。另外,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燦爛的歷史文化,歷史的長河里激起過多少朵晶瑩浪花,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文學寶庫里有多少膾炙人口的杰作。要引導學生多讀適合他們年齡、喜歡閱讀的各種書籍,無論是詩歌、寓言、童話還是小說,閱讀的內(nèi)容和范圍不作限制,越廣泛越好,并教育學生隨身準備一個記錄素材。通過大量的閱讀,接觸好詞佳句、精彩片斷,學生再主動摘記收集整理,就為寫作構建起一座資料庫。長此以往,就會潛移默化地運用到寫作中去,做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四、巧評習作,鼓勵表揚,保持興趣
卡耐基曾說過:“使一個人發(fā)揮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贊美和鼓勵。”學生寫完習作,總是希望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贊揚和肯定,哪怕是一個微笑,一個眼神,都足以使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快樂,給他們帶來成就感。
因此,教師對學生的習作的評改,首先,要注重時效性,批改要及時,不要讓學生對此次習作淡忘了,冷卻了才去改;其次,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習作中的點滴進步,找出可圈可點的地方,并在習作中寫上鼓勵性的語言,如:你進步了、這句話寫得真美啊、能不能換一個更恰當?shù)脑~等等,讓學生從中看到自己的辛勤勞動成果已得到老師的肯定和表揚,這樣也可以激發(fā)再次寫作的興趣,產(chǎn)生寫好習作的內(nèi)驅力;最后,盡量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展示自己的習作,不管是寫的好的片段,還是不好的片斷,經(jīng)常讓學生將自己的習作在班上讀出來,讓大家在評議中互相學習,互相修改,取優(yōu)補短,這樣一來,既讓優(yōu)秀生佳作倍出,更讓不足生相信“我也能行”,在相互評價和修改中不斷進步,永葆寫作的激情。
總之,習作教學是一門科學,更是一種藝術,要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們要在新課標的指引下不斷探索,讓學生自由、靈活地去寫作,寫出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多用肯定和激勵的方法,慢慢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興趣,從實踐中獲得啟發(fā)、總結經(jīng)驗,不斷提高習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