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買了條烏魚,把它當(dāng)做寵物來養(yǎng)。由于他從沒養(yǎng)過寵物,所以喂魚時基本是他吃飯時把覺得它能吃的都給它,當(dāng)然全部的分量都很少,因為他請教過別人,說魚不能多吃的,吃多了會脹死。
他們一直相安無事。有一次他有事出門,十天后回來,發(fā)現(xiàn)它還在,并且沒什么變化。
一天,有人送他一瓶上好的冬蜜,豬油般白膩地凝結(jié)在那兒,打開蓋子,氣味芬芳。過了一天,他捧著杯子在陽臺眺望時看到烏魚缸,咦,它還沒吃過蜜糖,好東西要與好朋友分享,于是這人把一小勺蜜糖放進(jìn)了水缸。
第二天,他去看烏魚的時候它居然死了,肚子朝天翻白,都已僵硬了。
他的烏魚吃了那么多的食物沒有死去,餓了十天也沒有死去。他的烏魚死于蜜糖。
(摘編自《三聯(lián)生活周刊》2011年第39期)
【點擊運用】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太多的時候,我們會好心辦壞事。同時,任何事情的發(fā)生都是有著兩面性的,我們一定要辯證地看待問題。在解決問題的時候,要綜合考慮,切勿隨意主觀行動,否則得到的結(jié)果與你的想象將大相徑庭。適用話題:苦與甜,給予,思考,度,克制欲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