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杰, 林先明
摘要:為了兼顧提高黃連根莖產量,同時開發(fā)利用黃連花薹資源,試驗探討了黃連不同生長年限以及花薹摘除時間對黃連根莖產量的影響。結果表明,摘除花薹有較大的增產根莖作用,而且不同摘除時間對黃連根莖產量的影響差異較大;同時摘除的花薹產量也較高,有利于進行黃連花茶的加工,從而可以提高黃連種植的整體經濟效益。
關鍵詞:黃連;花薹;根莖;產量
中圖分類號:S567.5+2;Q944.58;Q944.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2)24-5722-02
黃連早在兩千多年前就以根莖入藥,是常用的名貴中藥材,在中國有著悠久的藥用歷史[1]?!吨腥A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2010版)收載的黃連藥源植物為黃連(CoptischinensisFranch)、三角葉黃連(C.deltoideaC.Y.ChengetHsiao)、云南黃連(C.teetoidesC.Y.Cheng);其中三角葉黃連稱為雅連,黃連稱為味連,云南黃連稱為云連,原植物均為毛茛科(Ranunculaceae)黃連屬(CoptisSalisb.)常綠多年生草本植物[2];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栽培的黃連原植物為黃連(味連)。據記載,600多年前在現在湖北省的利川、來鳳、恩施、建始、宣恩等縣(市)及重慶市的石柱、武隆、南川等縣(市)就有人工栽培的味連,稱南岸連;而湖北省的房縣、巴東、竹溪、秭歸等縣及重慶市的城口、巫溪、巫山等縣栽培的味連稱北岸連[3]。據市場調查統(tǒng)計,每年國內市場上流通的黃連中80%以上為味連,而味連中60%以上來自于恩施,因此規(guī)范恩施黃連生產技術、嚴格黃連質量管理對于提升恩施的黃連品牌效應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近年的研究表明,以黃連的花薹為原料,加工生產的黃連花茶不僅具有清熱解毒、降糖、降血脂、降血壓等功效,而且具有抗氧化活性,其水浸出物對羥自由基(-OH)和過氧化氫(H2O2)均具有清除作用[4-6]。為了更好地開發(fā)和利用黃連花薹資源,提高黃連生產的整體經濟效益,我們開展了黃連不同生長年限以及花薹摘除時間對黃連根莖產量的影響試驗,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試驗于2010年10月至2011年11月在湖北省恩施市新塘鄉(xiāng)太山廟居民委員會黃連種植基地進行,分別選擇三年生、四年生、五年生黃連的種植地,每塊地都設置4個處理,分別是對照(CK):不摘花薹;處理A:2010年12月上旬摘花薹;處理B:2011年3月中旬摘花薹;處理C:2011年4月中旬摘花薹;每處理都設置3次重復,小區(qū)面積6.67m2;統(tǒng)一安排田間管理,在2011年11月初進行黃連根莖產量的測產[7,8]。
2 結果與分析
2.1 三年生黃連摘花薹對黃連根莖產量的影響
2.2 四年生黃連摘花薹對黃連根莖產量的影響
2.3 五年生黃連摘花薹對黃連根莖產量的影響
3 討論
通過黃連植株不同摘花薹時間處理對各個生長年限黃連根莖產量影響的比較試驗,得出黃連植株最佳摘花薹時間,這就是在3月中旬摘花薹可使根莖產量保持在較高的水平。同時在同等條件下,黃連植株摘花薹比不摘花薹產量最高可提高30%以上,增產效果非常明顯,因此該技術具有推廣價值,可以應用于生產實踐中。
從理論上講,黃連植株越早摘花薹植株的養(yǎng)分消耗越少,對經濟產量的提高效果越明顯;但在12月上旬摘花薹增產效果卻不是最高,甚至三年生的黃連增產效果也不明顯。通過觀察發(fā)現,問題的癥結一是摘除不干凈,二是由于摘花薹后低溫嚴寒天氣導致黃連摘花薹后的傷口容易誘發(fā)凍害,反而影響了黃連的生長。
試驗條件下以3月中旬摘花薹處理的黃連根莖產量增幅最大,這是由于此時黃連還沒有開花,對黃連根部養(yǎng)分消耗得不多;而4月中旬摘花薹時,黃連已經開花并開始結子了,所以此時摘花薹時間偏晚。說明在3月中旬摘花薹能明顯提高黃連根莖的產量,同時在此時期摘花薹,花薹的產量也較高,有利于增加黃連花茶的加工規(guī)模,從而可以提高黃連種植的整體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楊永康,向極釬,劉海華,等.恩施地道藥材GAP基地建設與藥業(yè)產業(yè)發(fā)展中的問題及對策[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39(32):20120-20121.
[2]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0.
[3]瞿顯友,李隆云,鐘國躍,等.黃連栽培研究進展[J].重慶中草藥研究,2009(1):23-25,46.
[4]屠大偉,張保順,李學剛.黃連花茶加工工藝及其抗氧化作用研究[J].食品工業(yè)科技,2007,28(5):165-167.
[5]王禎旭,屠大偉,馮 敏,等.黃連花薹保健袋泡茶的研制[J].食品科技,2006(4):98-100
[6]王禎旭,李學剛,聶繼云,等.黃連花薹提取液的降血脂作用[J].華西藥學雜志,2008(1):50-51.
[7]陳 震,王淑芳.黃連豐產栽培技術[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2.1-16.
[8]潘清平.藥用動植物種養(yǎng)加工技術——黃連[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1.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