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世芳
新課程的科學性、先進性、實用性及前瞻性在多少次的實驗中讓我們教育者都已無可置疑. 當前深化實施新課程改革,穩(wěn)步提高新課程的教育質(zhì)量及效益,已經(jīng)成為我們每一位教育研究人員的新課題. 在近幾年新課程實施過程中,雖然數(shù)學教學有成功的經(jīng)驗,但也出現(xiàn)一些認識上的誤區(qū).
一、把“精講”等同于“少講”
新課改的主導思想是“把課堂還給學生”,既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也體現(xiàn)了“以學為主”的思想,但有些教師面對“把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這一主導時卻產(chǎn)生了誤解,在課堂上“少講”起來,唯恐講多了,影響到學生自主學習的主體地位,結(jié)果是大大削弱了教師的主導作用,甚至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丟失了自己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教育教學的研究者”和“課堂教學的組織者”的角色,忘記了一些必要的教學過程、引導、設計和主題的深化、拓展,都離不開教師的主導作用. 如部分教師把“精講”理解成“少講”,該講的少講,甚至是不講,盲目地讓學生自學,也只是一種“機械地”、“生硬地”把課堂還給學生,該強調(diào)的不強調(diào),怕講多了占用了學生的自學時間,認為學生有足夠的時間自學討論就是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結(jié)果便出現(xiàn)了放任自流的現(xiàn)象,學生得到的只是一些膚淺的、支離破碎的知識,這種學生的自主學習便失去了效果.例如在“等腰三角形”的教學中,練習:在△ABC中,若∠B = 55°,則∠A =.倘若不引導學生對等腰三角形的角進行明確的定位,分析頂角分別為∠A,∠B,∠C三種情況,結(jié)果是學生花費大量的時間,仍對問題的理解不深,模棱兩可,題做不對或不會做,事倍功半.
其實新課程貫穿的是民主、和諧的教育理念,反對的是以教師為中心、教材為中心的傳統(tǒng)觀念,提倡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 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絕不是要削弱教師的主導地位,而是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對教材和學情要有更好和更深地把握,明確講解時機,多設臺階,多作鋪設,盡量做到“小步快進”,講學生之所需. 所以新課程強調(diào)以學生為主體,但教師的主導地位不僅不能削弱,而且應當強化.
二、“課堂大容量”等同于“學生獲得的多”
新課程改革下的課堂追求“大容量”、“大效益”、“大獲得”. 所以要讓學生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必須拓展他們的知識面,增長見識,“廣泛占有資料”,分析、吸收并為之所用,才有可能獲得的多. 而在實際教學中,有不少教師的課是“不問教學效果而追求大容量”,這是與新課改背道而馳的,實在是要不得的. 眾所周知,“課堂大容量”并不等同于“學生獲得的多”. 如果是不問實際效果的片面追求“大容量”,無非是把過去的“滿堂灌”變臉成現(xiàn)代版的“滿堂忙”. 所以新課改不是僅僅簡單呆板地“廣泛占有資料”,而是怎樣將資料組織、分析、思考、整理,使之與教學實際結(jié)合起來,變?yōu)橛幸嬗谡n堂的、有益于教學的才是最重要的. 如在學習“三角形外角和定理”時,有這樣一道題目:求證五角星的五個角∠A,∠B,∠C,∠D,∠E的和是多少度. 若不是正五角星,把它壓扁、拉長些,那五個角的和又是多少?
在原先的教學設計中,無論是正五角星,還是把它壓扁、拉長些,都只預定了一種解法,即利用“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鄰的兩個內(nèi)角和”來解答.在實際教學中,通過學生們之間相互交流,學生提出了三種方法來解:(1)用量角器來量;(2)把五個角剪下來,拼在一起;(3)利用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 其中方法(1),(2)突破常規(guī),利用測量、拼剪的方法達到目的,含有了歸納的思想,讓人耳目一新.
所以“廣泛占有資料”固然重要,要將其“為我所用”則更重要.這要求教師精心設計課堂、創(chuàng)設情境、組織教學,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成”,獲得盡可能多的知識與技能,所以追求大容量的前提是注重教學效果的落實.
三、“教師提出問題,學生三五成群,七嘴八舌”等同于“合作學習”
在新課程改革的數(shù)學課堂上,經(jīng)??梢钥吹叫〗M討論式的合作學習,足見教師已經(jīng)有意識地把合作學習引入數(shù)學課堂. 但如果仔細觀察,會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小組合作僅僅停留在形式上,即教師拋出一個問題后,讓學生三五成群地圍成一組,學生七嘴八舌,表面看小組內(nèi)每個人都在發(fā)言,兩三分鐘后,教師喊一聲“?!?,學生們停聲后各就各位,由固定的小組代表站起來發(fā)言,學生一張口就是:“我覺得應該……”,“我認為應該……”. 但是我們知道合作學習是需要花費時間的,這也是合作學習成功的最根本的保證,合作學習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活動,討論和交流是學習的主要形式. 在很多課堂合作學習中,會出現(xiàn)學生討論的氣氛熱烈、興致很濃,而教師卻頻頻看表,生怕耽誤了時間,幾分鐘后,教師不管學生討論完否,就匆忙喊“?!保瑢W生悻悻而歸. 這是明顯對學生在合作學習中主體地位的剝奪,新課程要求教師轉(zhuǎn)換自己的角色意識,還學生主體角色地位,使自己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指導者,在合作學習中,要求教師既要指導學生有充足的時間進行交流討論,又要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 要解決傳統(tǒng)意義上的這一對矛盾,做到兩不誤,教師應多從合作學習的組織結(jié)構(gòu)和實施細則上下工夫,以求高效能的合作學習,來解決這一時間矛盾.
應該看到,伴隨新課程實施而出現(xiàn)的幾種課堂改革的認識誤區(qū),是新課程實施的必然產(chǎn)物,我們要敢于直面這幾種誤區(qū),認清其產(chǎn)生的緣由,以求對課堂教學改革提供參考,將新課程課堂教學改革推進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