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周作人的講演《人的文學(xué)之根源》的版本問題

      2012-04-29 23:49:40劉濤
      漢語言文學(xué)研究 2012年2期
      關(guān)鍵詞:版本周作人

      劉濤

      摘要:周作人1943年4月在南京偽中央大學(xué)的講演《人的文學(xué)之根源》,存在著多個版本。本文通過對這些版本的對勘,發(fā)現(xiàn)“《中大周刊》本”為周作人講演的原始版本,現(xiàn)在通行的“《藝文雜志》本”則是經(jīng)過作者修改與潤飾后形成的。

      關(guān)鍵詞:周作人;《人的文學(xué)之根源》;講演;版本

      1943年4月,周作人應(yīng)汪精衛(wèi)之邀,前往南京就偽國民政府國務(wù)委員一職并講學(xué)。這是周氏被解除偽華北教育總署督辦職務(wù)后,汪精衛(wèi)為安慰他而特意安排的活動。周氏到達南京后,曾在偽中央大學(xué)作了兩次講演,4月8日下午的講演題為《學(xué)問之用》,內(nèi)容分兩次刊登于南京偽《中央導(dǎo)報》1943年第3卷第37期、第38期,又刊《新流》1943年6月第1卷第3期;4月13日上午又至偽中央大學(xué)講演,題為《人的文學(xué)之根源》,內(nèi)容刊登于《中大周刊》1943年第97期,又刊1943年6月南京《真知學(xué)報》第3卷第2期。后周氏把這次講演更名為《中國文學(xué)上的兩種思想》,發(fā)表于1943年7月1日《藝文雜志》第1卷第1期,署名“周作人”。4月14日下午,又至南京市偽模范女子中學(xué)和偽南方大學(xué)講演。

      對于周氏在偽中央大學(xué)的講演,錢理群先生在其《周作人傳》中提到過:

      自然,他的夢話大都含有進諫的意思。比如,他在中央大學(xué)兩次講演(題為《學(xué)問之用》與《人的文學(xué)之根源》,后者經(jīng)整理,正式發(fā)表時改題為《中國文壇上的兩種感想》),在南方大學(xué)講《整個的中國文學(xué)》,都是竭力鼓吹他的‘儒家文化中心論的。{1}

      上述敘述大致正確,但在史實的處理上小有失誤。首先,周氏在中央大學(xué)的兩次講演,皆有人作了記錄,且講演整理稿都發(fā)表了。其次,周氏1943年4月13日在偽中央大學(xué)的講演題為《人的文學(xué)之根源》,《周作人傳》認(rèn)為該講演稿正式發(fā)表時改題為《中國文壇上的兩種感想》是錯誤的。此次講演整理稿正式發(fā)表于《中大周刊》與《真知學(xué)報》時,題目沒變,仍為《人的文學(xué)之根源》,只是發(fā)表在《藝文雜志》時,才更名為《中國文學(xué)上的兩種思想》,而非《中國文壇上的兩種感想》。

      《周作人年譜》對周氏1943年4月13日在偽中央大學(xué)的講演的記述,在史實上亦有不準(zhǔn)確之處?!赌曜V》在該日記載:“上午至偽中央大學(xué)講演,講題為《中國文學(xué)上的兩種思想》,講稿載7月1日《藝文雜志》第1卷第1號,署名周作人,收《藥堂雜文》?!眥2}周氏此次講演題目為《人的文學(xué)之根源》,講演稿發(fā)表于《中大周刊》與《真知學(xué)報》時,即為此題目。只是后來發(fā)表于《藝文雜志》和收入《藥堂雜文》時,才更名為《中國文學(xué)上的兩種思想》。

      周作人講演《人的文學(xué)之根源》,由于刊載于多個報刊,形成了不同的版本,計有《中大周刊》本(以下簡稱《中大》本),《真知學(xué)報》本,《藝文雜志》本(以下簡稱《藝文》本),《藥堂雜文》本。筆者比較了這些版本后發(fā)現(xiàn),《中大》本與《真知學(xué)報》本題目相同,同為《人的文學(xué)之根源》,但《真知學(xué)報》本刪去了副題“——四月十二日周作人先生講演”,但內(nèi)容則不盡相同;《真知學(xué)報》本與《藝文》本題目不同,前者為《人的文學(xué)之根源》,后者為《中國文學(xué)上的兩種思想》,但兩者內(nèi)容完全相同。周氏后收入自編文集《藥堂雜文》的本子與《藝文》本從題目到內(nèi)容皆完全相同?,F(xiàn)在通行的為《藝文》本,止庵編《周作人講演集》{1}采用的就是這個本子。由于《藝文》本的流行,一般研究者誤以為它就是周氏講演的最初版本,不了解《中大》本作為周氏講演的最早版本,更接近周氏講演原貌。為了使研究者對這個版本有所了解,筆者特將其整理如下:

      人的文學(xué)之根源

      ——四月十二日{(diào)2}周作人先生講演

      芮琴和、張月娥

      黃圭彬、陳繼生記

      各位同學(xué):

      今天我在這里講演,覺得很光榮,但也極不適當(dāng)。因為我原來不是學(xué)文學(xué)的,不過歡喜看一點文學(xué)書籍,隨便談?wù)勚v講,實在不成為學(xué)術(shù)的研究。此次從蘇州回來,打挹江門進城,路邊現(xiàn)在海軍部,它便是我三十年前游息的地方水師學(xué)堂的原址,所以我實在是一個武人。后來由日本回來,做了教師,教一些國文,實在教國文并不能算是研究文學(xué)。古人說班門弄斧,今天來這里講文學(xué),實在是很可笑的,簡直是班門弄斧了。我平常時以為中國政治道德和文學(xué)上有兩大思想,互為消長,在廿年前的《新青年》雜志上,曾發(fā)表一篇《人的文學(xué)》,這當(dāng)然是少年氣甚,胡說八道,但在現(xiàn)在看來,里面所說的話,加了廿余年歷史事實的證明,覺得還有適宜的地方,今天所要講的,“人的文學(xué)之根源”,大體和那篇文章相同,可以參看。(《人的文學(xué)》收入《生活與藝術(shù)》,中華書局出版)

      中國的政治和文學(xué),向來有正統(tǒng)派的意見,但明代李卓吾,清代的俞理初諸人,往往言論不同于流俗,因此一般正統(tǒng)派認(rèn)為是怪論,在那里惑世誣民,據(jù)我想來,亦未必然。我的意見,這便是我以前所謂兩大思想,一派的出發(fā)點是人民,一派的出發(fā)點是君主,在文學(xué)表現(xiàn)上亦然,譬如在辛亥革命以前,大家翻印黃黎洲的《明夷待訪錄》,該書中“原君篇”云:

      “古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凡君之所畢世而經(jīng)營者,為天下也。今也以君為主,天下為客,凡天下之無地而得安寧者為君也。”

      這可以說是一篇人的文學(xué)的根本原理。又如“原臣篇”中云:

      “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故我之出而仕也,為天下,非為君也,為萬民,非為一姓也。”

      在明末清初,有這種言論,真可說是怪論,令人駭異,但在民主政體的今日,這種主張,也是平易不過的,《待訪錄》中“置相篇”云:

      “孟子曰: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蓋自外而言之,天子之去公,猶公侯伯子男之遞相去。自內(nèi)而言之,君之去卿,猶卿大夫之遞相去,非獨至于天子,遂截然無等級也。”

      黎洲的意思,天子的階級,并不是至高無上,不過也是官階之一,列在公侯之上而已。他的任務(wù),是和公卿一樣,處理國家政務(wù),并不能大權(quán)獨攬,暴虐恣睢的任意奴視人民。

      以上幾節(jié)的文字,說得已很明瞭(了,引者注),但黎洲是近代人,我們再從古代經(jīng)書里面,也可找出同樣的言論,重要的還是在《孟子》里面,“盡心下”云: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五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諸侯危社稷,則變置。犧牲既成,粢盛既潔,祭祀以時,然而旱干水溢,則變置社稷?!?/p>

      這幾句話,說得痛快極了。天子之所以為天子,是人民叫他擔(dān)任的,若是不盡職,可以不要他,所以謂之社稷次之,而民為貴。孟子為了這幾句話,在文廟里的地位,時時站不牢,可是誰能說這幾句話的不合理呢?

      當(dāng)時為人民而擔(dān)任國家職務(wù),確是很辛苦的,真是今代所謂“公仆”。《孟子》“離婁下”云:

      “禹稷當(dāng)平世,三過其門而不如,孔子賢之。顏子當(dāng)亂世,居于陋巷,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顏子不改其樂,孔子賢之。孟子曰,禹稷顏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顏子,易地則皆然?!?/p>

      相傳大禹治水,在外若干年,三過家門而不入,面目黧黑,胼手砥(應(yīng)為“胝”,引者注)足,辛苦極了。道家在作法時,有所謂“禹步”,我少年時也曾研究仿效過,是一種蹣跚難行的恣態(tài),這種姿態(tài),足以證明禹的胼手砥足的情狀了。顏淵雖貧而不改其樂,便是深幸沒有出來負(fù)擔(dān)治理國家的重任,因為雖貴為天子,其實還不如簞食瓢飲之可樂。由此可見古代人的負(fù)責(zé)任,和天子的不易為了,“萬章上”說伊尹云:

      “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婦,有不被堯舜之澤者,若己推而內(nèi)之溝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

      此外像“萬章上”之說天下之民謳歌舜禹,“梁惠王上”“盡心上”之?dāng)⑽瀹€之宅等辦法,“離婁下”之說君之視臣如芥,則臣視君如寇讎,也都是說明為君責(zé)任之重,替人民生活設(shè)法的注意,和君臣地位的相對,絕不如后世之如天壤的懸隔。也可以說即是黃梨洲主張的根源??鬃诱f過君君,臣臣,他的意思是說君有君的責(zé)任,要做像君的樣子,與臣有臣的責(zé)任,要做像臣的樣子,君和臣是對等的。后世的“天王圣明,臣罪當(dāng)誅”言論,孔子是沒有說過的。古史上有許由務(wù)光之儔,不愿意做天子,甚至不愿聽到天子一類的話,還有舜禹之受禪情事,有些人以為是不足信的,但古文的記載,一定有其根究,我們不妨再事研究。又關(guān)于湯之禱雨事,據(jù)《太平御覽》卷八三引《帝王世紀(jì)》云:

      “湯自伐桀后,大旱七年,洛川竭。湯曰:吾所以為請雨者民也,若必以人禱,吾請自當(dāng)。遂齋戒,剪發(fā)斷爪,以己為姓,禱于桑林之社?!?/p>

      商湯的自愿為犧牲,或者以為是愚民政策,僅剪發(fā)爪,以表示自當(dāng),其實幸而禱于桑林而雨,若是仍舊沒有雨,一定依照人禱的方法去處置的。古代君主,與野蠻酋長一樣,負(fù)有燮理陰陽的責(zé)任,如水災(zāi)旱災(zāi),調(diào)整無功,往往有為犧牲之虞,近代逢到久旱不雨,還有曬城隍神的舉動,因為城隍神也有保障地方治安的責(zé)任的,自古代到清朝,每逢天旱不雨,地方官如知縣等,齋戒沐浴,率眾禱雨,若是雨還不下,便自認(rèn)是治績不好,或者是誠心未孚天心,自咎自艾,還有積薪筑壇,自臥壇上,曬在烈日中,訂定舉火之期,若到期不雨,竟有自焚不悔的,這樣情事,似乎是迷信,其實便是官吏對人們負(fù)責(zé)的表示,也是古代君主工作勞苦的遺跡。據(jù)說古代君主的起居飲食,都受拘束,如坐高座足不著地之類。我們看《月令》中對于天子的衣的顏色,食的種類,有種種不近人情的規(guī)定,可想見做君主的苦處了。

      我的朋友江紹原先生,他研究各國各地的古代近代風(fēng)俗習(xí)慣情形,有許多有趣的材料,他說古代做酋長是很苦的,他須努力于全部落的民生改善,或者還要住在高處擔(dān)任守望的工作等等,所以有些地方,老的酋長死了,找人選補,有候補資格的人不愿意,往往逃至深山,有時竟至拘捕,這些另(應(yīng)為“零”,引者注)碎的記述,雖然都出在非澳各州(應(yīng)為“洲”,引者注),卻頗可幫助我們證明古史中記載的事實的可能,即使時代與人物,未必便那么可以明確認(rèn)定。

      中國有文字記錄的時候,大概這樣的時代早已過去,君權(quán)已漸漸地確立,但其時的思想,當(dāng)如《洪范》所說:“唯辟作福,唯辟作威,唯辟玉食”。而許由務(wù)光的事,成為傳說流傳下來,一般思想家,如孟子,如王安石,如李卓吾,以致黃梨洲俞理初等,也就由此傳說成為理論,一般人以為怪論,但是現(xiàn)在民主時代,大家覺得這種思想,亦極平凡,不成其為怪論了。

      至于為君主的主張,則為君權(quán)時代的正統(tǒng)思想,千百年來,說得冠冕堂皇,但君主對待天下人民和臣工的態(tài)度,正如《明夷待訪錄》“原君篇”中所說的:

      “后之為人君者,以為天下利害之權(quán),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盡歸于己,以天下之害,盡歸于人,亦無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為天下之公。始而慚焉,久而安焉,視天下為莫大之產(chǎn)業(yè),傳之子孫,享受無窮,漢高帝所謂:‘某業(yè)所就,孰與仲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覺溢之于辭矣?!?/p>

      漢高祖的視平天下,猶之得產(chǎn)業(yè),預(yù)備為自己和子孫的享用,這種君主自私心理的形成,起于有史以來,大概到秦以后,事實上越得到許多證明,到了宋元,尤加以理論的根據(jù),為臣子的,正如黎洲“原臣篇”所說的那個樣子了?!霸计痹疲?/p>

      “世之為臣者,以為臣為君而設(shè)者也,君分吾以天下而后治之,君授吾以人民而后牧之,視天下人民為人君囊中之私物。今以四方之勞擾,民生之憔悴,足以危吾民也,不得不講治之牧之之術(shù)。茍無系于社稷之存亡,則四方之勞擾,民生之憔悴,雖有誠臣,亦以為纖芥之疾也?!?/p>

      這個批評,很為透徹,但君權(quán)事實上直到清末,方才打倒,其實到現(xiàn)在還未清算,形之于文學(xué),也是這樣。但是向民間方面去看看,民眾雖然畏懼皇帝的威力,思想里卻并不以為皇帝一定是好,他們理想的皇帝,是治水的大禹,養(yǎng)老的西伯,是能給予他們以生活的安定的。民眾所期待的真命天子,實在是孟子所說的天與之人與之的為人民治事的君王。并不如讀書人心目中的皇帝,給他官做,給他飯吃,具有無上的威力,不能不屈身以阿諂的。

      這樣看來,為君主的思想,乃是后起,雖然支持了很久的時間,但其根柢還不及為人民為天下的思想之深長。自民國以后,這最古老的固有思想,也就成為最適宜合理之新思想了,也就為大眾都知的平凡道理了。

      以上所說,都是泛論一般政治上的現(xiàn)象,現(xiàn)在再就文學(xué)方面來看一看,究竟哪一種的思想,所占勢力為大?據(jù)理來推測,為君主的主張,既在實際上占著勢力很大很久,應(yīng)當(dāng)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表現(xiàn),至少也有相當(dāng)?shù)母?,實際上卻未必如此,即以詩歌為例,雖然我是不懂得詩的,但據(jù)我淺陋的知識說來,大約只有《離騷》一篇,可以說是真是這種為君的思想的文字,此外就很難能找到了。其實這是無足怪的,因為屈原的史實,據(jù)《史記》說是楚的同姓,別的詩人憂生憫亂,感懷身世,屈原則國事亦就是家事,所以那么特別的迫切??墒俏覀冄芯恳幌?,《離騷》的文學(xué)價值,就在思君這一點上嗎?劉彥和《文心雕龍》上說得好:“敘情怨則郁伊而易感,述離居則愴怏而難懷,論山水則循聲而得貌,言節(jié)候則披文而見時。枚賈追風(fēng)而入麗,馬楊沿波而得奇,其衣被詞人,非一代也。”語雖簡略,卻能得其概要。我們回過頭去看《詩經(jīng)》,差不多也可以這樣說?,F(xiàn)在且依據(jù)《小序》去看,《大雅》與《頌》本來是以政事祭祀為主的篇什,但以文學(xué)論則不占重要的位置,正如后來的《郊祀歌》等一樣?!秶L(fēng)》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這是很好的詩,但其中也有差別。據(jù)本文或序語看出確有本事的若干篇中,往往是美少而刺多,詩人的本意,也只是憂國為主而非思君。至于后世傳誦,很有影響的詩篇,則又大都憂生憫亂的悲哀之作。還有一部分是抒情敘景的。隨便舉一些例子,前者有《黍離》,《兔爰》,《山有樞》,《中谷有蓷》,《谷風(fēng)》,《氓》,《卷耳》,《燕燕》等,后者如《七月》,《東山》,《野有死麋》,《靜女》,《綢繆束薪》,《溱洧》,《風(fēng)雨》,《蒹葭》等篇,諸君不妨把最通行的朱熹注《詩經(jīng)》一看,便可以明白,雖然朱注是另有其立場的。

      關(guān)于古今體詩,不能廣泛的去查考,只好用一二選本來看看,最通行的如王漁洋的《古詩選》,有聞人倓的箋注,張琦的《古詩錄》,都可應(yīng)用。古詩十九首,有好些評家,都以為是逐臣或失志之士所作,這個我們實在看不出來,恐怕大家都有此感想吧!阮嗣宗的《詠懷詩》十五首,以及陶淵明大部分的詩,平常都以為憂國憂華,照例是被歸入正統(tǒng)派一類的,但我們可以肯定的說,他們誠然是憂的,但所憂的乃是魏晉之末的人民的運命,不是只為姓曹姓司馬氏的一家的興亡,這個意思,要請諸位注意。

      我們再看唐詩,以杜少陵為例。唐代詩人極多,我們無法一一談到,好在杜少陵可以為代表,因為他每飯不忘君,是最著名的愛國詩人。他有許多有名的古詩,都是早年之作。據(jù)我看來,如《詠懷》,《北征》諸詩,確如蘇東坡所云,可以見其忠義之氣,但如說其詩的價值,全都在于這里,那有如說茶只是熱的好,事實當(dāng)然未必如此。老杜這類詩的好處,恰如他自己所說:“憂端齊終南,■洞不可掇?!贝送馊纭栋Ы^》,《哀王孫》,《新安》《石壕》二吏,《新婚》《垂老》《無家》三別,《悲陳陶》,《兵車行》,前后《出塞》,《彭衙行》,《羌村》三首,《春望》,《月夜憶舍弟》,《登岳陽樓》,這些詩篇,雖然未能泣鬼神,卻確有驚心動魄之力。此全出于慈愛之情,更不分為己為人,可謂盡文藝的極致?!笆纴y遭飄蕩,生還偶然遂”,我們現(xiàn)在讀了,還深深地感到一種悵惘!我不懂得詩,尤其不敢講杜少陵的詩,只是請他來幫我證明一下,為君主的思想怎樣的做不成好詩,結(jié)果倒是翻過來,好詩多是憂生憫亂的。這就是為人民為天下的思想的產(chǎn)物,這也可以說是中國本來的文學(xué)思想的系統(tǒng),自《詩經(jīng)》以至杜少陵是如此,以后也是如此,可以一直把民國以來的新文學(xué)也算在里面。新文學(xué)雖是受歐美的種種刺激,但好比是西菜,西菜吃下去,也可變成養(yǎng)分,可以適合中國人的身體了。在散文方面,我沒有引例子,因為這事情太是繁重。一時來不及著手,但在散文里,似乎為君主的思想,較占有勢力,因為“臣罪當(dāng)誅,天王圣明”這一類的話,用在詩中,難免觸目,在散文中便用得慣了,便更肉麻些也還不妨,所以情形自然和詩歌為兩樣。但是我相信,這種為君主的思想,本是后起的,雖因了時代的關(guān)系,一時間中大占勢力,在文化表面上很是蔓延,但凡是真正好的文學(xué)作品,都不是屬于這一路的?,F(xiàn)在又因了時代的變更,很明顯的已失去其勢力,那么復(fù)興的應(yīng)該是那一切為人民為天下的思想,不但這是中國人固有的思想,也就是中國文學(xué)的固有基調(diào)。這里的例證與說明,或者不甚充足,有待于將來的補訂,但我想這兩種思想的交代,總是無疑的事實,而且此與普通思潮之流行變化不同,乃是與民族的政治文化的運動密切相關(guān),請諸位從事于文學(xué)工作的人,加以注意。

      今天我所說的很簡單,不充分,但自信所見尚不差,請大家研究研究,最后還有一點蛇足的說明,以上只是我個人對于中國文學(xué)思想之一種觀察,應(yīng)用的范圍自然以中國為限。有許多學(xué)問是世界性的,譬如自然科學(xué),他的定理世間只有一個,假如有了兩個,其中之一必將被證明為假。人文方面則不然,各國各民族,其歷史環(huán)境上,都不相同,所以不能以為中國文化可以包括全世界,也不能把中國的文化發(fā)展,遷就與外國相一致。所以我以為講中國文化,一方面固然要虛心接受各方面,但也須時時顧到本國的文化,不要以為能與別國一樣是我們的目的,須知孔子與陽貨,面貌雖相同,思想則絕不相同的,這是要請諸位博大精思的研究的。

      與現(xiàn)在通行的《藝文》本相比,《中大》本更接近周氏講演的原貌,首先,《中大》本的題目為《人的文學(xué)之根源————四月十二日周作人先生講演》,副題交待了講演時間與講演者的名字,題目下且保留了講演記錄者的名字,這讓人一看即知這是周氏所作的一次講演?!端囄摹繁镜念}目《中國文學(xué)上的兩種思想》,則很難使讀者把它與講演聯(lián)系起來。而且,《中大》本題目《人的文學(xué)之根源》是周氏講演的原題,這從周氏在講演開始對這個題目的解釋可得到證明:

      “我平常時以為中國政治道德和文學(xué)上有兩大思想……今天所要講的,‘人的文學(xué)之根源,大體和那篇文章相同,可以參看?!?/p>

      其次,《中大》本更接近講演原貌的地方,是更接近講演口吻。這從第一段可明確看出?!端囄摹繁疽浴拔覀兤綍r讀書,往往遇見好些事情”起句,一開始就直入正題,更像是文章寫法。而《中大》本則以講演所必要的開場白作為鋪墊開始:

      “今天我在這里講演,覺得很光榮,但也極不適當(dāng)?!湃苏f班門弄斧,今天來這里講文學(xué),實在是很可笑的,簡直是班門弄斧了。”

      這個現(xiàn)場感很強的開場白,是《藝文》本所沒有的。

      通過對兩個版本的對比,筆者發(fā)現(xiàn),《藝文》本是周作人在修改《中大》本的基礎(chǔ)上形成的,周氏修改的一個重要地方,就是有意改變了原文的講演口吻,使之更像是一篇文章。

      為了論證自己的觀點,《中大》本與《藝文》本皆有多處引用,但《藝文》本在引用時,很少對引用內(nèi)容進行解釋,而《中大》本由于是講演稿件,周氏害怕聽眾接受上有困難,在引用古人的文章后,往往再加上自己的評點和解釋。由于《中大》本筆者已經(jīng)整理出來,讀者可以拿它與《藝文》本相對照,這里就不再一一詳細(xì)引證了。

      總之,由以上幾點可得出結(jié)論,《中大》本作為原始版本,與《藝文》本相比,更接近周氏講演的原貌。后者經(jīng)過作者本人的修改與潤飾,已經(jīng)喪失了講演的口吻與風(fēng)格,更像是一篇文章。編者在編選周氏的講演集時,應(yīng)當(dāng)采用《中大》本,而非現(xiàn)在流行的《藝文》本;研究者在研究周氏這次講演時,不但要了解當(dāng)前通行的《藝文》本,還要熟悉《中大》本。只有這樣,才能從文獻層面,接近周氏這次講演的原始面貌。

      【責(zé)任編輯付國鋒】

      猜你喜歡
      版本周作人
      乾榮子對周作人創(chuàng)作之影響考察
      關(guān)于《冰心與我祖父周作人的早期交往》的更正
      周作人之死
      北廣人物(2017年45期)2017-11-27 02:07:01
      淺談《紅樓夢》的版本
      人間(2016年31期)2016-12-17 18:33:29
      《全宋文》所收陳師道《答張文潛書》??笔斑z
      古籍版本鑒定
      《李賀歌詩編》密韻樓叢書本提要
      《百宋一廛賦注》提要
      毛鳳枝《關(guān)中金石文字存逸考》考論
      周作人住在后面
      愛你(2014年11期)2014-11-15 06:51:15
      常州市| 城固县| 罗田县| 昌吉市| 武陟县| 灵石县| 西和县| 二连浩特市| 龙游县| 高平市| 荔波县| 克东县| 咸丰县| 临邑县| 大丰市| 年辖:市辖区| 连南| 乐平市| 金湖县| 巴马| 徐汇区| 海城市| 洪江市| 玉门市| 炉霍县| 肃北| 颍上县| 区。| 郁南县| 灵丘县| 长垣县| 浏阳市| 陆丰市| 益阳市| 合江县| 库车县| 怀宁县| 井冈山市| 兴宁市| 固安县| 托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