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雖然敗在別人手里,卻戰(zhàn)勝了自己……我們當前卻面臨著死于一個玩笑或是一顆諧謔之心的人性危機
已近中秋,似乎一直在為瑣事忙個不停,心中那些理想的火苗似乎也在一遍遍拷問著中年將要塌架的骨骼。于情于理,所做諸事都是推卸不掉的,并且要時刻保持著一種成熟的心態(tài)從容應對,既不能有一點的哀怨之氣,又開不得半點玩笑。此刻的人生就像是整條流水線上一道最為關鍵的工序,稍有不慎,則前功盡棄,出現(xiàn)巨大的瑕疵。我問過幾個身邊的朋友,作為七零一代,他們也都表露出同一種尷尬的狀態(tài)。遙想當年,我們還在一處精神高地上高歌猛進呢,即使憂傷也是高尚的憂傷,即便是揮舞著紅纓槍扮演心目中的英雄也是把自己當成了真英雄。那種憂患意識,是從骨子里透出來的,無論怎樣都揮之不去。
憂患意識的缺失似乎是被一種緊張的時代節(jié)奏強行擠走的。我們忙碌著,沒有前因后果地生活著,把整個厚重的歷史背景輕率地搬上高清晰度的熒屏與隨意搭建的舞臺。說到底,大家極盡諧謔之能事,歇斯底里地表達著一種虛妄的情緒,失去的卻是一種真正的憂患意識。
真正的憂患意識是什么呢?肯定不是躺在悍匪的斃命之地尋找滑稽的死亡體驗,也不是妄自菲薄地壯大他國的軍威與士氣,滅自己的威風。如果不怕見笑,我們不妨再去回味一下來自農(nóng)耕時代的英雄主義情結,回味那種來自于大地的樸實情懷。把笑容里的刀刃從看客的眼睛里暫時收斂起來,把浪漫主義的游俠騎士堂·吉訶德從現(xiàn)實生活中請出來。讓這個缺少心計的人去完成自己神圣的使命:除暴安良,改革時弊,救助落難的婦女兒童,把摔倒在地的老人毫不猶豫地攙扶起來,把腐敗分子們從一支廉政的隊伍里揪出來,說些高尚的話語而不猥瑣,做些光明正大的事情而不陰暗與狹隘。無論是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還是黑鐵時代或機器時代,都讓一種生命的尊嚴與真正的自豪感在時空的延展處熠熠生輝。
生命不停,奮斗不止。我們憂患的價值與目標早已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整日擔心著自己的名聲還不夠大,自己所擁有的錢財不足以支配自己的消費系統(tǒng),還有多少無知的欲望可以填補自己無邊的空虛??這種憂患是小人常有的戚戚之態(tài),而絕非是君子所追求的圣賢清靜之道。
至此,耳邊常?;仨懼斑@世道沒有真事”的普遍感慨,但是自己又常常被卷入一條虛幻的河流,久而久之,我們連戚戚之態(tài)都沒有了,喚醒麻木神經(jīng)的是一種游戲,一種謔笑。
當然,仍有相當一部分人依舊堅守著自己的信念,情愿變成時代的落伍者,堅守著自己的靈魂而不賤賣,最終變成一個不合時宜的瘋騎士,傻英雄,在世俗的現(xiàn)實中奔走,吶喊。美國國務卿希拉里雖然對中國在政治上持不同見解,但是在她的演講中對生活在中國的這個人群的價值評定還是相當有道理的,試想在整個地球表面有這么龐大的一個群體,全都瘋了一樣只為金錢去打拼,角逐,將是人類社會中一件多么可怕與滑稽的事件呵!
近幾年來,我們正是對蒼生萬物缺少了一種真正的憂患意識與敬畏之心,才出現(xiàn)了某些道德的巨大滑坡與人性的的嚴重失衡。我們是該靜下心來思考一下當前發(fā)生的諸多問題了。
我們都曾憂患過,但又是什么讓我們漸漸安于現(xiàn)狀,并麻木到了只會嘿嘿怪笑,笑里藏著刀,隨時都能宰殺掉一個哭喪著臉的布道者。你們難道看著他們一次次失敗再失敗,就那么可笑嗎?難道還不如那個桑丘,作為普通大眾中的一員,不以成敗論英雄,總以內(nèi)心的標準作出經(jīng)驗性的評價:他雖然敗在別人手里,卻戰(zhàn)勝了自己……這是為人在世最了不起的勝利。而我們當前卻面臨著死于一個玩笑或者說是一顆諧謔之心的人性危機。
劉瑜
青年詩人,著有詩集《自然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