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莉莉 楊希
摘要:近些年愈來愈多的研究者關(guān)注舞臺恐懼癥,他們通過大量的定量和定性的方法來研究影響舞臺恐懼的因素和緩解的方法。而音樂表演恐懼癥這實際性的問題,也關(guān)系到每一個音樂學習者的成長與成功。文章主要就是對于“音樂表演恐懼癥”做一個文獻的綜述,包括:對其概念的鑒定及具體癥狀表現(xiàn);影響音樂表演恐懼的因素;對于緩解恐懼癥的建議。
關(guān)鍵詞:舞臺恐懼癥;舞臺緊張
一、舞臺恐懼癥的概念及癥狀表現(xiàn)
舞臺恐懼癥(performances anxiety),又稱舞臺緊張( stage strees) , 怯場( stage fright),是指演奏者在表演時感到擔心憂慮,這時大腦皮層的會產(chǎn)生興奮和抑制的癥狀,甚至會出現(xiàn)失衡紊亂的現(xiàn)象 。舞臺恐懼癥的主要癥狀,高天(1998)在他的論文中引用了Ely (1991)和Salmon (1991)對其癥狀的四種分類: (1)生理變化,如: 心率加快, 出冷汗, 呼吸短促, 顫抖, 手指麻木, 口干, 胃部不適, 惡心, 腹瀉等。(2)心理情緒變化, 如過分的恐懼情緒, 害怕失敗, 急躁。(3)認知問題, 如失去自信心,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缺失, 音樂表現(xiàn)缺乏生命力和色彩。(4)行為變化, 如不斷的舔嘴唇, 手和膝蓋顫抖, 手臂和頸部僵硬, 面部無表情等 。
二、影響舞臺恐懼的因素
1、觀眾與表演的形式
表演的形式與觀眾的數(shù)量,在表演時都會影響到表演者的發(fā)揮,是產(chǎn)生舞臺恐懼癥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國外有很多學者通過實驗和個案研究方法來研究觀眾、表演的形式與舞臺恐懼癥的關(guān)系。
Brotons(1994)把64位來自高等學府的不同專業(yè)的學生分成兩組,分別采用正式與非正式的兩種考試形式,通過問卷調(diào)查、心率測定與觀察學生的身體律動等方法,發(fā)現(xiàn)參加正式考試學生的心跳和緊張的程度要高于參加非正式考試的學生 。Cox和Kenardy(1993)把32名音樂專業(yè)的學生分成3組,在三種不同的音樂表演形式中表演:普通的音樂排練、以齊奏的形式表演和以獨奏的形式表演,結(jié)果表明獨奏表演的學生緊張程度要大于齊奏表演,而在排練隊伍中的學生恐懼程度是最低的 。
2、時間
這里的時間指的是演奏者訓練的時間長短和表演者緊張的時間段。國外學者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演奏者的受訓時間是一個重要的心理因素,它會給演奏者一個心理的暗示,同時也會幫他們建立演奏信心。Kokotsaki(2003)認為學齡時間長演奏者的心理素質(zhì)要比比學齡較短強。但是在他的研究結(jié)果顯示:就他所調(diào)查的音樂專業(yè)的大學生比其他專業(yè)普通的音樂愛好者的緊張程度要高,音樂專業(yè)的學生往往在演奏中會給自己心理的壓力,而音樂愛好者往往是一種娛樂的心態(tài)來表演。同時Kokotsaki對這些調(diào)查的學生進行了跟蹤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畢業(yè)時間久的學生要比畢業(yè)時間短的學生緊張 。
在表演準備和表演的過程中,不同的時段演奏的恐懼的程度也不一樣。Salmon等(1989)的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不同的學生在表演前的候場時間、入場時間和表演時間的緊張程度是不一樣的,對于練習得熟練的學生來講,他們在候場和入場的時候要緊張些,而對于準備不充分的學生來講,他們在表演過程中要較其它兩個個時間段緊張。
3、個人因素
個人因素是表演的過程中一個重要因素,它包括演奏者技能因素、生理因素等。
從技能因素來講,主要是表演者的學齡長短、音樂學習背景和熟練程度。關(guān)于學齡長短和音樂學習背景這一點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研究結(jié)果。Fishbein(1988)認為中年音樂家(34—45) 體驗的舞臺緊張比年輕或年老一些的音樂家較為嚴重。同時在大部分的專家實驗中,如Davidson(2003)的實驗把調(diào)查對象分成的控制組和非控制組的比較中,選擇專業(yè)(professional)學習者和非專業(yè)(amateur)學習者,所以可見這些學者都是認為學習背景是一重要的因素。但是Aderman在他1989年發(fā)表的論文中顯示學齡、學校和音樂學習背景對音樂表演沒有實質(zhì)性的意義。關(guān)于表演者的熟練程度,這一點學者有共同的認識,愈熟練緊張的程度愈低。
生理因素主要是包括表演者的性別、年齡和身體的健康與優(yōu)勢。人的嗓音器官比較嬌嫩, 任何生理上或者心理上的變化, 如沈風感冒、身體過于疲勞、心情不好、思慮過度等等, 都可能在嗓音器官上有所反映, 而作乍為歌唱者, 一般對自己的嗓音狀況都比較敏感, 稍有不適, 就會對自己的演唱感到擔心和焦慮, 從而失去平時的演唱自信心。
綜上所述,表演恐懼癥是指演奏著在表演時感到擔心憂慮時,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的過程就會失衡甚至紊亂。影響其的因素主要是觀眾與表演的形式、時間和個人因素。在現(xiàn)實的表演中如何來緩解表演恐懼?首先,在國外有些學者對于情節(jié)比較重的演奏者采用的是化學性治療,如B阻斷劑(beta—b lockers)它可以迅速有效地降低緊張焦慮的癥狀,且并不破壞演奏者的演奏狀態(tài), 但是長期服用這種藥物可能造成演奏者的藥物依賴性的危險。其次,在近些年也興起了以物理性治療為主的心理治療法,如音樂治療,從心理層面來緩解演奏者的緊張情緒。第三,演奏者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如提高自己的熟練程度,建立自信心;在演出之前可以給自己心理暗示來鼓勵自己;樹立成功意識,采用放松練習,比如深呼吸等;在演奏時要控制自己的緊張情緒,做到自我鎮(zhèn)靜,自我克制??傊硌輹r緊張心理是客觀存在的,隨著演奏者各類舞臺經(jīng)驗不斷的積累和表演技巧與藝術(shù)修養(yǎng)的不斷提高,就會越發(fā)對自己的成功充滿信心,緊張心理也會慢慢得到克服和排除。
(作者簡介:彭莉莉,華中師范大學音樂學院2010級碩士研究生;楊 希,華中師范大學音樂學院2010級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