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自尊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

      2012-04-29 23:51:06曾家勇陳梓維
      科教導刊 2012年13期
      關鍵詞:主觀幸福感跨文化

      曾家勇 陳梓維

      摘要主觀幸福感與自尊水平存在相關關系。自尊是預測主觀幸福感的最有效指標之一,它是一個跨文化的變量,自尊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結果在西方國家與東方社會環(huán)境得出的結果不完全一致。我國未來的關于自尊與主觀幸福感的研究應該重視自尊的穩(wěn)定性、內隱自尊和跨文化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以及研究對象范圍擴大化、研究工具科學化與本土化。

      關鍵詞主觀幸福感自尊跨文化

      在經歷了一系列將精神從蒙昧中解放出來的運動和對物質財富無止境的追逐之后,不同國籍、種族、信仰和文化的人們又開始不約而同地回歸對于“幸?!边@一人性的內在需要的關注。①

      主觀幸福感是衡量人們的綜合生活質量的重要指標。前人的大多數(shù)研究結果顯示,主觀幸福感的高低與很多因素均有關,如成長環(huán)境、社會地位、內外顯認知程度、收入水平和自尊水平等。其中,自尊對個體的社會認知、情緒反應、行為取向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中介作用。已有很多研究表明,自尊是預測主觀幸福感的最有效因素之一。

      1 相關概念

      1.1 主觀幸福感

      所謂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可簡稱為SWB),就是指評價者根據(jù)自身的標準對其生活質量進行情感性和認知性的整體性評價。②而生活滿意度作為一個人們對其生活質量的直接評價指標,在眾多研究中也往往用以反映主觀幸福感的水平。

      1.2 自尊

      從情感體驗的角度來說,自尊是個體在其社會實踐過程中所獲得的對自我的積極情感性體驗,由自我效能以及自愛兩個部分構成。③從認知評價來說,自尊是以自我意象和理解自我社會價值為基礎,對個人認為其值得尊重的程度所做的評價,表明個體認為自己是有能力的、重要的、成功的和有價值的程度高低。

      2 自尊與主觀幸福感相關關系的早期研究

      大多數(shù)關于自尊與主觀幸福感的相關關系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自尊對主觀幸福感的單一影響上。其研究結果表明,自尊水平與主觀幸福感存在密切的關系,自尊確實對主觀幸福感有影響。

      2.1 早期理論探討

      沙利文(1953)提出,當自尊下降的時候,幸福感也會隨之消失。赫曼斯(1992)表示贊同,他認為不能在忽略自尊這一關鍵因素影響的情況下去理解主觀幸福感。同時,桑福德和多洛文也是對自尊于主觀幸福感的積極影響給予了肯定的態(tài)度。④

      在自尊與主觀幸福感的具體相關關系描述問題上,Huvbert(1992)⑤經研究后發(fā)現(xiàn)了一種不幸福的自尊,給出的結論是部分個體呈現(xiàn)出來的自尊是一種不幸福的自尊,它與抵抗、憤怒等負面情緒有關,而這種不幸福的自尊相應地與低水平的主觀幸福感相關。

      2.2 早期實證研究

      隨著對自尊對主觀幸福感的進一步深化認識,自尊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的涉及面進一步擴大。Kernis, Grannemann &Mathis(1991)⑥在自尊和壓抑之間呈負相關現(xiàn)象的基礎上提出研究者應該從原本僅局限于自尊水平這一維度進一步拓展,延伸到自尊的穩(wěn)定性這一角度。由此,自尊的穩(wěn)定性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逐漸得到了研究者的關注。

      另一方面,20世紀90年代的網(wǎng)絡普及使世界各地的交流和影響更加緊密,實證研究也開始往跨文化自尊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方向發(fā)展。其中Diener對31個國家的13118名大學生被試進行跨文化式研究,發(fā)現(xiàn)自尊水平與主觀幸福感的相關系數(shù)為0.47。⑦

      回歸到自尊與主觀幸福感的具體關系問題上,另外羅森伯格(1995)研究支持高自尊和高SWB之間關系密切。Dutton和Brown⑧的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低自尊個體在面臨失敗時會比高自尊個體面臨更強烈的情緒困擾因為失敗使得低自尊個體自我感覺糟糕,同時低自尊也很可能導致個體抑郁。

      20世紀中葉至末葉的這些研究成果基本都一致認同自尊水平與主觀幸福感是正相關關系的觀點,即自尊水平越高的個體,其主觀幸福感越強。其后續(xù)研究大致往認知心理學日益關注的熱點問題——內外隱自尊以及跨文化自尊、自尊的穩(wěn)定性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的方向發(fā)展。

      3 當前幸福感與自尊研究的現(xiàn)狀

      3.1 西方國家研究現(xiàn)狀

      Furnham以406名14~28歲的青少年為被試,結果表明自尊的確是幸福感的一個最有力的預測因素。⑨Athanasios、Karatzias等人在以425名小學生為被試的研究發(fā)現(xiàn),心情和幸福感的最強預測因素是自尊。國外的研究結果一定程度上證明了自尊對主觀幸福感的重要影響。⑩研究發(fā)現(xiàn),個體總體自尊與快樂感的相關系數(shù)是0.50,而跟消極情感的相關系數(shù)是-0.43。豘

      而自尊與主觀幸福感的具體關系描述問題又有新進展,Baumeister等認為高自尊個體傾向于從積極方面看待自己,相信很多方面的表現(xiàn)比其他人要好,在面臨失敗時就更為自信,同時傾向于改變情境,能較好地解決各類問題,導致較高的主觀幸福感水平。豙

      Kernis、Mchael(2003)就高水平自尊的穩(wěn)定性和脆弱性進行探討,他們認為高水平自尊可能是脆弱的,而非絕對地穩(wěn)定。而只有穩(wěn)定的高水平自尊才是最佳的自尊。這是心理學界在自尊穩(wěn)定性與主觀幸福感關系的新認識。但目前并沒有后續(xù)的關于脆弱的高自尊與穩(wěn)定的高自尊之間關系的詳細研究加以證實。豛

      在西方國家的個人主義占優(yōu)的社會環(huán)境里面,自尊與主觀幸福感都呈現(xiàn)高相關關系。維恩霍文(1994)早已提出二者的相關系數(shù)可以達到0.5或者更好,后續(xù)的關系研究基本都延續(xù)了這個結論的方向發(fā)展。但是在西方國家的相關方面研究里,自尊因素大多數(shù)是局限于作為個人心理因素來研究的,并沒有拓展到具有一定規(guī)模的社會群體自尊的范圍。

      3.2 東方環(huán)境研究現(xiàn)狀

      Diener豜在經過研究后提出,自尊是一個跨文化的變量,不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即在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影響之下,人們對于自尊的理解是存在偏差的,以及表現(xiàn)出來的價值觀或者行為都或多或少地有所不同。迪尼提出自尊與主觀幸福感呈正相關的結論雖然在西方國家得到廣泛數(shù)據(jù)支持和驗證,但是在集體主義文化中進行的研究結果并不一致。

      目前對于主觀幸福感與自尊的關系研究所得出的結論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同國家的社會文化不同,這導致國民的價值觀有所差異,自尊水平對人們的主觀幸福感的影響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自尊水平是一個隨文化差異而改變的變量,積極自尊不具有文化的普遍性,個體主義文化中個體有自我提升的傾向,而集體主義文化中個體有自我批評的傾向。豝

      3.2.1 我國研究進展

      張雯、鄭日昌(2004)豞研究表明,大學生主觀幸福感與自尊存在顯著正相關,幸福感指數(shù)與自尊總分顯著正相關, 其中總體情感指數(shù)與自尊的相關最高( r = 0151)。陳麗娜、張建新( 2004)豟研究結果現(xiàn)實,一般生活滿意度與自尊存在顯著的相關關系(0.379),自尊水平高的個體,其一般生活滿意度也比較高。何群杰等豠對湖南某大學的學生群體進行自尊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探究時發(fā)現(xiàn),自尊與生活滿意度呈顯著正相關(P<0. 01),自尊與積極情緒呈顯著正相關(P<0. 01),自尊與消極情緒呈顯著負相關(P<0. 01),自尊與幸福度呈顯著正相關(P<0.01);自尊對主觀幸福感有顯著預測作用(P<0.01))。

      我國目前對自尊與主觀幸福感的研究起步較晚,大多是先采用地方性的小樣本進行問卷派發(fā),較多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自尊量表(SES)和總體主觀幸福感量表(中國版),然后采用統(tǒng)計學手法算出其相關關系,再展開討論。在以后的相關研究中,建議根據(jù)我國社會環(huán)境特點制定適合我國國民情況的自尊量表,建立常模,用以數(shù)據(jù)的測量。因為關于這方面的研究起步較晚,所以研究水平仍有待進一步深化的空間,但也已有一定自主研究的成果。

      3.2.2 其他亞洲國家研究進展

      心理學家也曾在集體主義文化占優(yōu)的國家進行過關于自尊的研究,結果與在西方國家得出的結果不一致。如薩黑爾( K.Suhail)曾以巴基斯坦地區(qū)的人們作為被試,對主觀幸福感的預測指標作了一定的研究,其結果表明,自尊與主觀幸福感并沒有相關。豣這結論與中東地區(qū)的宗教文化為主的社會環(huán)境有很大關聯(lián),因為中東的傳統(tǒng)宗教文化強調集體主義,個人主義則相對處于次要地位。在講求奉獻集體的社會環(huán)境中,人們傾向于自我批評,其自尊的體現(xiàn)與講求個人至上的西方社會環(huán)境不一樣,進而影響主觀幸福感的體驗。

      伸延至群體性自尊的領域方面,Kyeong - Ho Cha( 2003)豤在考察韓國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結構水平以及與人格變量如自尊、集體自尊和樂觀之間的關系時發(fā)現(xiàn),集體自尊是積極情感有力的預測因素之一, 自尊則是消極情感最強有力的預測因素。

      4 研究趨勢

      4.1 重視自尊的穩(wěn)定性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

      自Kernis, Grannemann & Mathis( 1991)豥提出研究不能僅僅著眼于自尊水平,而需要進一步拓展至自尊的穩(wěn)定性方面之后,隨著研究的進一步發(fā)展,對自尊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描述更加豐富。Paradise & Kernis( 2002)豦考察了自尊穩(wěn)定性、自尊水平和主觀幸福感之間的關系。結果發(fā)現(xiàn),穩(wěn)定且高自尊的個體更可能有較高的心理幸福感水平。自尊的穩(wěn)定性與主觀幸福感密切相關。

      目前的研究已經拓展到自尊穩(wěn)定性如何影響主觀幸福感水平的方向繼續(xù)深入探討。其中Crocker( 2002)豧發(fā)現(xiàn),個體在追求高自尊的過程中可能會減弱自身的調控能力,降低生理健康水平,以及追求自尊目標的失敗可能會出現(xiàn)慚愧、憤怒等消極情緒,從而使自身評價降低,進而影響主觀幸福感的水平。

      4.2 重視內隱、外顯自尊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

      認知心理學關于內隱、外顯認知的學術發(fā)展使得之成為主觀幸福感研究的又一新角度。Schimmack & Diener(2003)豨探討了個體內隱和外顯自尊對主觀幸福感的預測作用,結果發(fā)現(xiàn)個體的外顯自尊水平是對主觀幸福感的重要預測因素, 而內隱自尊與主觀幸福感之間的相關并不顯著。

      而我國心理學者也對此進行了探討,從內隱社會認知出發(fā),得出的結果發(fā)現(xiàn),在高外顯自尊個體中,高內隱自尊個體的主觀幸福感水平顯著高于低內隱自尊個體(t = 2. 13,p = 0. 03),在低外顯自尊個體中,內隱自尊沒有影響個體的SWB(t = 0. 96) 。豩

      內隱、外顯認知的角度為探討自尊水平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提供的一個全新的方向,而隨著認知心理學發(fā)展的日漸成熟和高科技測量技術的引入,相關研究將會繼續(xù)進一步深化。目前的內隱、外顯自尊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還不成熟,有待進一步拓展。

      4.3 重視開展跨文化的研究

      Kwan eta.l(1997)豬在考察美國人和香港人的自尊、人際和諧在預測生活滿意度時發(fā)現(xiàn),自尊與生活滿意度在美國的社會環(huán)境中具有很強的相關性。而在香港,自尊與人際和諧都是生活滿意感的預測指標。由此可見,不同的文化背景、意識形態(tài)和經濟基礎,其主觀幸福感的預測因素、標準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

      相比在國內,國外對主觀幸福感的研究已經進入整合各種方法,開始進來大規(guī)模的跨文化研究階段。國內心理學界關于自尊與主觀幸福感的研究尚處于一個初級階段,研究的對象和內容都有待深化和拓展。因此,國內心理學界對于主觀幸福感的研究應該開始對跨文化地從自尊角度研究主觀幸福感予以一定的重視,參考國外已有的研究成果開展這方面的研究,與國際的主觀幸福感研究水平接軌。

      4.4 研究群體范圍的擴大化

      現(xiàn)階段我國對于主觀幸福感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特殊人群,以大學生為被試的研究居多。因此,為了能更好地了解我國廣大群眾的主觀幸福感狀況,應該把研究對象范圍進一步擴大,使被試的結構組成更合理、更綜合化,這樣才可以獲得更具有說服力的數(shù)據(jù)用以分析解釋。

      4.5 研究工具科學化和本土化

      目前大多數(shù)已有的對于主觀幸福感的研究多數(shù)是采用自陳式量表來測量,但隨著相關研究的發(fā)展,以自陳式量表所測量出的數(shù)據(jù)更多地受被試反應傾向的影響,導致測量結果存在偏差。豭近年來,出現(xiàn)了如經驗樣本測量法和日重現(xiàn)法,為關于主觀幸福感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科學研究方式。豮另外,如何避免社會期許性、認知偏差、施測情境因素或者題目編排順序因素等所帶來的測量不準也是有待解決的重點。而未來的研究也可以更多引入高科技心理測量技術以及生理學測量方法。

      在對國民的主觀幸福感進行測量的過程中,我國多數(shù)是用國外所編制的量表。但是這些量表并不符合我國社會文化的特殊性。例如,西方人的價值觀思維與東方式思維就有很大的不同,同種提問方式或語氣也有可能導致理解偏差。還有不同的具體國情也有可能使被試無法理解問題的原意,比如西方發(fā)達國家的人無法很好理解消費水平差異、貧富懸殊等問題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所以今后應該重視根據(jù)我國實際情況進行量表編制,繼而獲得我國群眾的主觀幸福感的常模。

      猜你喜歡
      主觀幸福感跨文化
      7件小事,讓你下班后更有幸福感
      好日子(2022年3期)2022-06-01 06:22:10
      “美好生活”從主觀愿望到執(zhí)政理念的歷史性提升
      加一點兒主觀感受的調料
      奉獻、互助和封禁已轉變我們的“幸福感”
      英語文摘(2020年11期)2020-02-06 08:53:32
      超越文明沖突論:跨文化視野的理論意義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刑法主觀解釋論的提倡
      法律方法(2018年2期)2018-07-13 03:22:06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寫作
      藝術評論(2017年12期)2017-03-25 13:47:38
      跨文化情景下商務英語翻譯的應對
      幸福感
      小說月刊(2014年7期)2014-04-18 13:11:30
      荥阳市| 菏泽市| 南涧| 桂平市| 洛隆县| 杂多县| 和政县| 东辽县| 滦南县| 胶州市| 丰原市| 那曲县| 攀枝花市| 右玉县| 阳新县| 裕民县| 广东省| 梁平县| 新营市| 玛沁县| 阳西县| 盱眙县| 临泽县| 尼木县| 房山区| 台南县| 陵川县| 浏阳市| 巍山| 孙吴县| 吉安县| 建平县| 田东县| 左权县| 南安市| 安阳县| 红河县| 凤庆县| 尖扎县| 洪湖市| 河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