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在批評某一新聞事件時,容易先站隊、再批評。當批評陷入“站隊思維”時,你站的隊完全有可能是別人引導的結果,你的腦袋站過去后就沒有了自己的獨立思考,而是被一只無形的手所控制:站這邊還是那邊。以“站隊思維”來解讀新聞事件,自然少了理性與真正的思考,甚至某人批評了對方“陣營”十句,但只要其中批評了自己“陣營”一句,“盟友”立即暴跳如雷,把此人歸結到“收了對方錢”上面去。這種“站隊思維”已經將其基本的思考能力、思辨能力給破壞了,以至于缺少基本理性。發(fā)展下去,其實就是“最革命”的思維,非此即彼,毫無包容精神。
在現代社會這個數千年來從未有過的巨大的社會變革面前,特別是互聯網的興起,使得任何力量想要讓自己保持“純潔”都是不可能的事。包容精神,其實是這個社會最為需要的時代精神之一。在包容中彌合不同階層、不同群體、不同思想、不同利益之間的鴻溝,才有助于社會的和諧進步,有助于理解我們身處的世界,提出更加理性、有建設性的意見。站隊思維則與包容精神格格不入,只會增強暴戾之氣,對社會產生難以預料的危險,最終損害的還是共同的利益。
(廖德凱文,摘自2012年8月30日《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