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學東
我的孩子離升初中還有三年,但周圍的朋友不斷地向我們灌輸小升初的經(jīng)驗教訓。北京的小升初是個不亞于滑鐵盧的大戰(zhàn)役。我們不得不開始為孩子上什么樣的中學糾結(jié)了。一輩子生活在農(nóng)村的父親從沒有過這樣的糾結(jié)。“沒什么,好好考就行,大不了回家跟我種田打魚?!备赣H當年送我參加高考時,恬淡平靜地鼓勵我。
從我父親的平常心,到我開始糾結(jié)在孩子輸不起的功利心,這是一個家庭心態(tài)和價值觀的蛻變,也是這個社會及其價值觀蛻變的一 個側(cè)影。沒有了平常心,輸不起,是正常社會的一劑毒藥,最終可能導致整個社會生活發(fā)生變異扭曲。
歷史告訴我們,一個輸?shù)闷鸬纳鐣?一定是一個高度開放的社會。而依靠行政力量和壟斷地位積聚控制資源,會導致社會重蹈封閉舊轍,其他機體失去活力,社會失去提供選擇機會的能力。只有在開放社會中 ,資源才能實現(xiàn)自由流動,才有自由選擇的空間和機會,實現(xiàn)其內(nèi)在價值。哪怕遭遇失敗,還可以選擇重頭再來。輸?shù)粢粓鰬?zhàn)役, 不至于輸?shù)羧?更不等于輸?shù)羧松妥饑馈?/p>
某種意義上,輸?shù)闷鹌鋵嵰彩莻€體和社會的試錯過程。一個允許試錯的社會才能葆有活力,不斷向上。 (摘自《中國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