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班
愛戴“圍脖”的鑒寶專家
◎您網上的粉絲特別多,對您評價特別高——“作為學者,儒雅、風度翩翩。作為商人,大氣、有魄力有膽識。作為專家,親切、可愛、淵博……他集多重身份于一身,又融合各種魅力,因為他是翟帥!”您怎么看這些評價?
●這些都是over、過分的!“親切”我承認,大家都是平等的。我們沒什么大不了,只是比新進來的多懂點,應該親民,人家不懂當然來找你,應該是跟大家分享我們的知識。親民我承認,其他的我不承認!
◎我們代您的粉絲問幾個問題吧!第一個問題,這是幾年前的事情了,但是還有人在關心:有誰知道《天下收藏》4月12日節(jié)目現場中翟健民先生為什么離開現場一會,在第三個環(huán)節(jié)中?
●這不是最近的事情了。唉,人有三急嘛!那時候藏寶人在演播室里面,我們在演播室外面,有個播音器聽著王剛的主持。那時候我們鏡頭很少,甚至只有一兩秒,所以不一定在現場老待著。
◎聽說您是社科院特聘專家?
●2007年,我要考碩士,在上海社科院有個碩士班,但是年齡剛過50,不讓考了。后來學校給社科院打報告,把我特聘成專家。好像(上世紀)五十年代特聘過兩三個,后來再也沒有。我跟一般的學者不同,他們都是從底下學的,我是“實戰(zhàn)”,從實戰(zhàn)跳到理論。環(huán)顧所有的學者、教授或者博士,我這種情況比較少,億萬人不出一個。社科院也比較喜歡我們這種——廣東話叫“打仔”、“街頭打仔”。明清瓷方面,社科院沒有那么多經驗豐富的老師,會讓我們幫忙鑒定看看,包括市場價位把關。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是人為操縱?
●我覺得百分之一萬是自然的,真的是市場很公道的一個競投行為。
◎您在演播室里總是圍著個圍巾,不知道是因為演播室里的風太大,還是有別的什么原因?是個人喜好?
●首先我很尊重演出,演出的時候最好穿得正式點。但是長期下來,沒有那么多正裝??!有時候穿個T恤,圓領的。但是我太太覺得穿圓領的不太大方,平時不出鏡無所謂,出鏡還是有領好點。后來我太太一想,加個圍脖效果就不同了。從那次開始,大家看到我在熒光幕上戴著圍脖,還挺好看的。那就成為我一個標志了。冬天我也習慣了,戴著很舒服,對脖子、對身體也不錯,那就習慣了。后來變成了我家人、我姐姐出去看見好看的圍脖都給我買。從開始就是因為比較禮貌一點,為了上鏡。
◎現在大家覺得您是時尚的鑒寶專家!您是香港人,比大陸的鑒寶專家外表更時尚不難理解。除了圍巾,您覺得您身上還有哪些“時尚”要素?
●一般的、傳統的大陸學者比較保守,他們的穿著、打扮有他們自己的風采。我見過很多高興的事、不高興的事,也是因為這些改變自己的性格、心態(tài)。我歷年來見到很多自己的客人,突然間有病、不能走動——發(fā)生身體的變故。我從中學到很多,所以,希望自己做人往輕松點的方面去改變。我還是比較喜歡輕松一點的狀態(tài)。我的發(fā)型,是十來年前開始剪的短發(fā)。我的衣著,除了參加盛會穿正裝,平常都很休閑?,F在也成為我自己的一個風格。不用裝,我喜歡就OK。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干凈。我自己這樣,開心就行了。
◎有人說您是“偶像派的鑒定家”,這當然是針對您的外表而言的,還有人直接稱呼您“翟帥”——您喜歡這樣的稱呼嗎?
●這也是好話,也不是壞事,就來吧!這也是對我們的一種美的稱號,其實叫老翟也可以。
“專家也不是神仙”
◎伴隨著全民收藏熱的興起,鑒寶節(jié)目遍地開花。此類節(jié)目在頗受大眾喜愛之余,亦遭到不少觀眾和文物專家的批評,您作為經常參加此類節(jié)目的鑒定專家,怎么看待鑒寶節(jié)目?
●其他的欄目,我真的沒有時間看。因為我平時不在大陸,很少有機會看到別人的節(jié)目。我睡得比較晚,一般是凌晨三四點,所以有機會看到《華豫之門》,還看過一次《一錘定音》。因此,這個問題我不能回答你。
但是我覺得《華豫之門》還不錯,他們多次邀請我去參加,可我不能一個人嫁兩個老公啊。最近遼寧臺請我做節(jié)目主持,給我很多錢,就錄幾天。我說不行、對不起,本身我就不是干這行的,不一定有那個才華。主持怎么能跟王剛比呢?
話又說回六年前。我跟王剛之前就是好朋友,而且那時候我已經在幫他看東西、把關了。有天王剛跟我說北京臺找他做一個鑒寶節(jié)目,要我答應幫忙,我不答應他不簽。當時我腦子是空的,不知道怎么做鑒寶節(jié)目。王老師說肯定要幫忙啊,我說行啊,我一定幫你試一下。就這樣子進去了,無緣無故就進到這個節(jié)目了。開始是只幫他做一兩次,后來就變成次次都做了。都是為了王老師,義氣當頭,就這么簡單。大前提是,這個節(jié)目的定價都很真實,估價偏低、保守——這是我跟王老師的共識,也是吳樹老師說的“標桿”。
◎現在國家文物部門限定在職人員參與民間鑒定活動及鑒寶類節(jié)目,您有何看法?這個規(guī)定是不是讓您更繁忙了?
●其實沒必要禁止,這屬于平民生活的一種交流。他不一定百分之百對,但起碼百分之八九十有一種交流。故宮也好,別的博物館也好,每個人都會有錯,包括我翟健民。沒有一個不會錯的,如果說那個人沒有錯,那么那個人就是神仙。
去年炒得風風雨雨,說有一些大專家收了費用,幫人鑒定,結果一堆假東西。比如那個金縷玉衣、漢代玉凳……我覺得還是個問號。那些證書是不是真的是那些專家簽的字?金縷玉衣,大家都把責任推給那位去世的專家,死無對證嘛!活的肯定說不關我事——這個都很懸?,F在市場上有很多很多假證書,包括我的證書,其實我從來沒出過證書,而且我一分錢都沒有收過。有一些專家是收費的,但是大家要想想他為什么要收費。今天的大陸,這個經濟、這個消費,大家都希望收入豐富一點。一輩子貢獻在文博系統,從大學或者學徒到文博系統,一步一步上來,現在加了補貼,一個月最多五千塊吧。他自己的兒女想買部iPhone手機,可能都要算一下。別人又有車又有房,每個人都有一種希望生活上、經濟上好點的愿望。如果出去出場費有五千,市場有幾萬塊,對他們是應該的。國外的學者、博士或者老師,本身就豐衣足食,一兩百萬一年的收入,他們不需要講座。我們很多人在投訴專家收費、出證書等等反面的事情,為什么不想想為什么?在北京大學,考一個博士,起碼要十五年工地的業(yè)績,十五年——一輩子去了五分之一了,才能考上,現在才三四千的工資。難免的!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一些專家,不是這行的,比如書畫方面的,就不能在瓷器方面簽字。比如我,我就懂點陶瓷,如果玉方面也幫著看看、書畫方面也看看——神仙?。课也皇翘嫠麄冋f話,但是我們要想想他們背后的辛酸。我說的話很公道、很正面。我不收一分錢,因為我不需要這些錢。只要我愿意就OK。這是我個人的風格。
專家也不是神仙!別以為專家就是神仙,他也會錯。以我自己來說,我也會錯。我今年干這行剛好39年了,1973年開始做這行。我經驗不豐富嗎?過我手多少東西?。‖F在的真高仿,不是說一般的高仿,一山還有一山高。你破解了,他會改良。這個高仿是很嚴重的事情,不簡單,所以每個人都會錯。話又說出來,我們在前線“打仗”,子彈很可能打到我們,跟專家不同。專家說錯了走人,不會傷他的,我們看錯了就會“傷身體”。這個東西八百、一千,馬上就要給錢。不用說那么高的,就說二十萬一件。錯十件就兩百萬,輸得起嗎?所以,要很小心,要有非常的定力。不僅要有自己一貫的傳統經驗,還少不了資訊、資料——比如景德鎮(zhèn)高仿的東西,得有資訊告訴我們。當然,傳統的我們能看。但得研究更高一層,如果我們還差一級,那就完了。高仿的東西一出來我們要知道,哪怕沒看到東西,都要小心、提防。就像上擂臺的時候,對方這一拳怎么過來,我們要預防。很過癮!這行很過癮的!不是說做收藏高興啊、我喜歡啊、美麗啊、很漂亮啊,里面包括好多學問啊!就拿說我們吧,不說別人!人家最喜歡搞我們。砍了我們一刀,(人家)背后笑得不行啊,而且我們還不敢說話。好多人會瞄準我們,所以整天在琢磨,斗來斗去。這腦袋整天在活動,很享受。不要害怕,也不要當這個事情是有污染的一個事情。你一刀,我一拳,你一腳……這樣才能促進這個行業(yè)。每一場仗怎么去打贏,回想一下,這是很享受的事情。我這幾十年可以分成幾個階段,到現在這一段過程就很享受。每天都有問題,每天面對,每天去解決、拆開。我覺得很輕松愉快,不要覺得這是一潭污水、學問很深啦!不要害怕,找到一個真正的好的導師是最重要。怎么進入收藏行業(yè)、這個圈子學習?找到一個好的導師指導你。
話說到這里,我還要說,經紀人對收藏行業(yè)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能引導你進入一條很好的路。你不用懂東西,你只需要懂欣賞東西。你懂欣賞東西,經紀人來介紹給你這個東西是真的,然后分析行情、確定價位——雙配合。經紀人努力了幾十年,也應該有回報。經紀人在國外有超過一百年的歷史,很規(guī)范,而且是一種很傳統的行業(yè),收藏與經紀人分不開。國內現在還是在初步發(fā)展階段。
最貴的學生
◎您是以古玩店的學徒身份,隨后白手起家,逐漸成為收藏領域的專家。您覺得,這一身份與學院派的專家有何差別?
●這個問題問對了。好多在“前線”的不了解學者,包括我以前。2000年,進北大之前,我是根本瞧不起學術派——只會理論,判市場、真假肯定不如我們快。進了大學之后,我才知道,所有的老師真的是從辛酸、血淚出來的,一輩子貢獻在學術界。剛說過,沒有十五年的工地經歷還不能考博士。想象一下,什么是工地?我嘗試過,我也是城里人,習慣了享受暖氣、冷氣、沙發(fā)。一上了工地,吃喝拉撒全部跟農民一樣了,日曬雨淋。挖東西的時候,整天曬得皮都脫了。挖掘一個窯子,少不了三個月,有時候還得半年、一年。四年前,我老師在河北保定第三次挖掘定窯窯址。很多學生都要趕在春節(jié)前做完報告,然后放假。他帶著學生在工地,零下二十度,手都凍麻了。其實可以停,不上工地了,大家休息。但是,因為趕課程、趕時間,而且報告要趕時間,過了那個時候人家就不批錢給你了,等等等等、種種種種原因,背后的辛酸誰知道?到我進入學術界之后才知道,老師太辛苦了。每一個學生要考試之前,不管是本科生考碩士生,還是碩士生考博士生,每一個學生老師都要輔導,每個字都要看。某些學生意志低沉的時候,老師還要做他的思想工作,還要幫他打氣。這些對于我來說,是個很大的啟發(fā)。以前我只認我?guī)煾福澜缗埽罎L打。但是,理論方面我們是空白。當我進了大學,進了文博系統,才知道他們背后的辛酸,晚上點著燈在寫報告、做研究。真的值得很崇高地去尊敬他們,而不是一些老百姓對于學者、老師的看法。我說的話,代表我的心聲,大家可能說不出來。2002年,我曾經到過浙江慈溪,挖掘越窯的一個窯址。我們屬于上海話說的“小開”,整天吃喝玩樂很富裕的,突然間到了工地,變成要跟農民一起吃喝拉撒,要吃農民的飯,還不能洗澡。冬天的時候,還沒有暖氣,一個破木房,我都不知道怎么熬的。那是第一次體會到冬天的挖掘。學生都待好幾個月,但是我這個“太子”學生,一個月都沒有熬住,待了十天,有時候凍得我晚上跳。
◎您在香港的收藏圈、鑒定圈“功成名就”之后,突然選擇到北大考古系深造,出于什么原因,您做了這一選擇?這一選擇又給您帶來了什么影響?
●感謝一個朋友。他整天開導我,我們實戰(zhàn)經驗很豐富,干嘛不進入學術界,對理論多些了解。后來申請到北京大學考古的本科生。首先,我不是北京人,我是香港人。每周要從香港飛來聽課,香港的公司本身很忙。每周二早上五點起床,坐頭班飛機到北京,車就在機場等著。到學校一點半,就到麥當勞買個面包,兩點到教室上課。五點下課,車在外面等著,直奔機場,七點半的航班飛回香港,到家已經半夜了。還要破解簡體字、普通話。而且,我們根本沒讀過什么書,拿筆就麻煩了,就像拿千斤頂一樣啊!看著別人寫都不容易,何況自己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雖然看書不行,但是聽力很好。堅持了大概三個月,實在太累了。那時候有個回鄉(xiāng)證的本,來要蓋個印,回也要改個印。蓋印的海關邊警很驚奇:“你不是早上來的,怎么現在就回?”“我來聽堂課”。他說:“你是最貴的學生了?!焙髞韺嵲谔哿耍偷戎苋倩?,在北京待一個晚上。剛開始,香港的藏家、朋友都不支持,他們覺得你做生意的,好好做你的生意、賺你的錢,去大學讀什么書呢?但是我覺得,那是我的追求。人生當中能有幾次機會,能進入那么高的學府學習?對于我的知識,豐富了很多很多。那幾年,我非常開心。雖然很累,但是回味無窮。
◎您的同學也很高興吧?來了這么一位實戰(zhàn)型專家。
●開始沒人知道。同學不知道,老師不知道。跟同學都是平等的,當然我最大,我比有些老師還大。他們拿了個玻璃的杯子喝茶,我回家也拿了一個。這也是感受到了地地道道的學生生活。他們吃一餐飯三塊錢五塊錢,我也吃三塊錢五塊錢。這是拿錢也買不到的喜樂。我十幾歲出來打工,根本就沒讀過什么書,現在給我一個這么好的機會,又能長知識,又能回到那種學生的感覺。還有,無憂無慮?;氐焦?,一堆的事情,壓力就來了。一到學校,唉喲,我就是普通的學生,很純粹的白紙一張。后來,在2005年,我在香港買了一件東西,破了世界紀錄,大家才知道我是誰——我拿那個瓶的照片,全世界傳媒都知道了。我們是平等的,他們有他們的長處,我有我的長處。我現在又多了學術界這個背景,我的圈子也擴大了很多,老師、老師的老師、老師的朋友……文博系統又多了一幫朋友,所以我才感受到學者們的辛酸。他們一輩子貢獻在文博系統,剛開始工資可能才三十幾塊錢。為什么沒人考慮這些?
從泥沙里玩出來的專家
◎您是什么時候來到大陸的?跟大陸的鑒定家相比,您覺得您最大的不同在哪?
●2000年,進入北大以后,就在這邊發(fā)展。但是,我1996年就來大陸買房子。我們看好國內的發(fā)展。
他們比較保守,我們比較爽快,說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三就是三,該說什么就說什么。在眾人面前,他們可能比較穩(wěn)。我們就一、二、三,行就行,不行就拉倒。有些人會說“老的”——老的是什么意思?昨天也是老的!聽鑒定的話,有時候也要會聽??!昨天的老,還是一百年前、五百年前的老?還有些專家說“嘉道”——是嘉慶還是道光呢?我們就不是,嘉就是嘉,道就是道。而且,嘉還要分嘉慶的早期、中期、晚期,道光也要分早期、中期、晚期。有些專家就“嘉道嘉道”——這不等于沒說過嗎?
如果你留意過我的微博的話,你會看到,如果有時間我每天起碼幫大眾鑒定東西50件以上。80%能鑒定,有些界于真假之間的,我就會說沒法鑒定,得上手——不能含糊。在微博上憑一張圖片跟你說真或是假,我估計全世界找不到人敢說。
我們是見普通東西長大的,一般微博上老百姓的都是一些普通東西。我們進入這行是從底下進來的,慢慢打上來的,所以,好的、不好的、低級的,我們一目了然。我跟一般的那些做了一半別的事情再進入這行的專家不一樣,他們只看中上的東西或者是更好東西,他們比較懂這些。但是,一般老百姓的東西、民窯的東西,亂七八糟的很多很多,什么都有。剛好,我是從泥沙玩出來的,所以我很喜歡回答大家的問題。很多人很尊重我們,也有些咬我們的。不是每個人都喜歡我們的,也有人專門找漏洞,終于找到一件就咬,而且咬死不放。也有很多粉絲會反駁他,憑一張照片有時候確實不能百分之百準確,肯定會有不清楚的,而且還是手機的照片。每次大概50件,從兩點發(fā)到五點,兩三天就得看一次,不然圖片會累積很多。我覺得,既然我們理解一點,何必不跟大家分享一下?也不值錢的。大家分享一下,是個很享受的事情,多好。
經紀人和賣花姑娘
◎除了鑒定,您還喜歡收藏,您最主要的藏品是什么?
●我本身就是瓷器的根。我是賣花姑娘,那么賣花姑娘插的是什么東西?竹葉。為什么?好的肯定是先讓給藏家。藏家對我們很好,我找到好的,不可以自己先藏起來,肯定要貢獻給藏家。我也有好的瓷器,但都是破爛。有人說,包括我兒子也說,爸你不用買十件東西最好的五件先給客人。但是我跟他說,首先我們是靠這個吃飯,沒得躲避的,沒有剩的錢再進來。第二點,藏家相信我們,我們必須要提升他的收藏級別。二十年后,人家回想會非常感謝我們。哪怕有什么變動,第二代、他兒子也會找我們。這是我的理念。第三,過過我們手就已經很樂了,哪怕擦身而過買不到,我們也參與過。哪怕是我們擁有過再讓給藏家去收藏,這是一加一等于二的事情,永遠不會有單數。人家不會欠你的,但你自己也得到了,第一是學到東西,第二是從中研究,然后有跟收藏家共同參與這種喜悅,這是很好的一件事情。
◎我們本來還準備了一個問題,針對您的另一個身份——藝術品經紀人,想問問您這個職業(yè)最重要的職業(yè)素養(yǎng)是什么,現在我們已經有答案了。
●做經紀人,最重要的首先是自己的誠信、修養(yǎng)。一個好的、成功的經紀人,能夠點石成金。當收藏家相信你的時候,他不懂的,你拿個東西說是金的他就相信是金的,說是鉆石就是鉆石。這個東西一千萬,就憑你一句話。如果我們自己有歪念的話,八百萬、一千萬就進來了。而且,五天能變五千萬。所以,誠信是非常重要的。
總是被罵的大師兄
◎您從事這個職業(yè),經手的數額大概是多少?
●幾萬件是有了。從學徒到今天。學徒九年,每天洗東西20件。我?guī)煾甘翘焯熨I,整天滾動著。我?guī)煾负苡行愿?,每件東西都要洗干凈。他說過三個詞——收藏“真”、“精”、“新”——東西要干凈、完美、漂亮才提供給客人。我是他的大徒弟,當時也沒有人幫我洗,只能我天天蹲在地上洗。當我有師弟、師妹的時候,我可以交給他們洗,但是師父不放心,必須得我洗,我洗了九年。吃虧就是福,我吃了很多虧。最多的時候有九個師弟妹,我說一句話就有八個人幫我做事情,但是大部分的事情都是我自己來做。他們出了事我來扛,罵就罵我一個。過去很苦,一回家就哭,因為被師父罵得狗血淋頭。我有一個師弟,真是蠢得不能再蠢。有個美國客人委托我們在香港蘇富比買了個漢代紙鎮(zhèn),花了三十萬。1977、1978年的香港,三十萬,等于現在三千萬了。我們拍完了以后,帶了一大堆盤子、碗回公司,然后把紙一拆放架子上。我半夜兩點睡覺,回想今天做事的整個過程,怎么不見那個紙鎮(zhèn)?公司的架子,放了什么東西,怎么沒有那個東西?我嚇得整個跳起來,因為是我?guī)煹芮謇淼?!打電話給師弟問那個東西,師弟說“不知啊”。我離公司很近,馬上跑回公司,打開架子一看,真沒有。就開始追垃圾,垃圾車已經開走了,又追到垃圾站。追到大的垃圾站也沒找到。一晚上沒睡著,明天怎么跟師傅交待?損失幾十萬還講得通,自己熬吧。怎么跟美國的客人交待?搞不好,你買了賣給別人了啊!誠信,是一千萬、一個億都買不回來的。你真的扔了?人家會相信你?你那么一個資深的經紀人,我那么信任你,找你幫我買件東西,回頭你幫我扔了?第二天九點鐘,我坐在公司等師父回來,說“我不好,我扔了,一直追、追到哪里、哪里,所有的兄弟半夜起來翻垃圾!”我這個大師兄真不容易,要幫這些小師弟扛。罵就罵我唄,罵完了我再去跟美國客人解釋。最后還是真誠打動了這個美國客人,用我這半桶水的英文。
傳說中的“官鈞窯大家”
◎聽說您在香港和大陸也做藝術品展覽方面的事情,比如您在禹州鈞官窯博物館布展的一批鈞官窯完整器,據說有十余件,令人震撼。您被網民稱為“官鈞窯器收藏大鱷”、“鈞官窯收藏全球第一人”。翟先生真是一位“多面手”,鑒寶、收藏、經紀、布展,您還有哪些工作是我們沒有涉及到的?
●禹州的展出,也是我們?yōu)楫數乩习傩兆龅囊稽c好事吧。這是個官鈞窯的博物館,必須有像樣的東西,剛好都是瓷片,沒有整器。那個博物館正好也有好朋友,在開幕的那天希望有好的整器展出。兩年前我就答應了做這個事情,禹州因此要給我個“好市民”稱號。為了這個重要的事情,我全世界去借,借了53件。有人說我是“官鈞窯大家”,其實跟我一點關系都沒有,都是我去問人借的。每件東西都價值連城,我要負責所有進出安全,包括破損。我一個人扛。50多件,大概幾個億,展出一年。
◎您辦其他的展覽,不都是為了公益吧?
●不是。這個是一個公益了。我們的另一個博覽會,從2002年成立,一開始是在香港做,每年都在香港做一個。這個國際中國古玩博覽會,是我一手一腳開始的。七幾年我就開始跑英國,英國就有傳統的百年以上的這種古玩博覽會。我覺得博覽會這種形式很好,首先是可以交易的。你展出的這件東西,我喜歡的話,可以馬上跟你交易,談價錢。跟拍賣不同,拍賣不管你怎么喜歡,明天拍,拍之前都不是屬于你的。必須跟人打架,打完了才能屬于你,可能打得你吐血了你還買不到。這種博覽會、這種現場交易是件很好的事。我從十幾歲開始,就希望在大陸或者香港能夠辦這樣的博覽會,這是我小時候的一個夢想。我在行里幾十年了,再加上國內這幾年對于收藏的大變動,還有香港的經驗那么成熟,于是我想要走出來這一步,拉頭做這座橋梁。我跟太太商量,這種累活吃力不討好,咱們干不干?我太太很支持。我其實不是為我,如果要借這種展銷會賺錢,不如我賣兩個碗。這事吃力不討好,為什么?這種平臺,號召全世界的古董商來展覽,人家賺錢我們高興,人家賠錢我們擔心。人家花了錢才租你的場地,無形中我們有種責任,首先希望他們不要賠。來十天,吃喝、租場地,都要錢。所以我們就無形中有種責任,希望大家能夠做得好。
2002年我們成立公司,2003年碰到“非典”,沒做。2004年開始在香港做。很多參展商希望能夠到大陸做,直接到大陸做。我也滿足大家,開始在太原做,做了兩屆。當地政府很支持。但是壓力太大了,對我們整個團隊、整個公司來說。全世界的參展商,所有東西都寄到香港,由我們帶到國內,這個活沒法干。第一次兩百箱東西,怎么運到國內?又是進出海關,又是申報打火機。兩百箱,幾千件東西啊。從香港到大陸,坐飛機得補五十萬超重費。我們收每個攤位租金才幾萬塊錢,怎么做?只能坐火車,從香港直到北京。兩百箱,十個人,每個人管二十箱,把火車的包房都包完了。好不容易到北京,過海關、貼封條,還是很順利的狀態(tài)。但是火車上人流量太大了,來來去去,少一件東西都沒法面對——那種壓力太大了。沒有保險——沒有保險公司敢保。東西離開香港的倉庫,進了大陸,上了火車就斷了保險,得到了目的地進了展場才有保險。路途上的壓力太大了。第三屆在東莞做,結果也是一塌糊涂。最后就沒法再辦了,還是回到香港了。排了七年隊,終于進了會展中心。這次展覽很成功,大家一片夸贊聲。但被偷了件小東西,中央臺也報到了。就因為上了中央新聞,東西才追回來了。偷東西的是個廣州女人,她看到都上中央新聞了,嚇著了。然后打長途電話給我們,說丟失的杯子在她手里,她想還給我們,怎么辦?理由不用解釋了,我們找人去拿吧。我們通知被偷的參展商,該公司剛好有個員工在上海,這位員工從上海飛到廣州,按指示找到藏東西的超市的密碼儲物箱,打開一看,除了那個杯子,還有幾千塊現金。
買古玩不一定賺
◎您近年來一直活躍于香港和內地的藝術品收藏領域,您覺得,香港和內地的藝術品收藏是否存在地域性差異?分別呈現怎樣的特點?
●最好不說。差異很大。簡單說來,國外的收藏大多是真收藏、真喜愛。目前國內,真正喜愛收藏的比例差距很遠,炒的比較多,投資的很多。什么叫收藏?又收又藏。不是一種商品。差異很大,不過有待將來抬升自己的收藏范圍。目前有一種心態(tài)比較急躁,想利用這個收藏的空間掙取利潤。
縱觀這十年,差不多三年跳一下、三年跳一下。從前年開始是躍升到了最高的位置,到去年年初春拍,明顯的就是三步跳、三步跳這樣子。這是大環(huán)境影響的,大家富裕,大家都看好。2008年的金融風暴沒有跌下來,完全沒有影響,那么大家的信心就更強了。到了去年的秋拍又落下來,冷淡了很多,主要也是大陸的大環(huán)境,房地產不好啦,經濟轉型啊,貸款收緊啊等等。這種時候,對真正的藏家來說,其實是進手的好機會。舉個例子,1997年,香港回歸加上金融危機。我的一個客戶一天在股市虧了好多億,在股市四點收盤后,五點到我那,讓我第二天蘇富比拍賣的時候趕緊給他買,盡量多買一點。多明智的一個藏家??!明天就拍了,趕緊幫我多挑選一點。47件,那一次我?guī)退I了47件!一場拍賣47件,那可以說是我最大的客戶了??梢韵胂笠幌拢敃r那幾十件東西,現在是什么概念。話又說回來,行情冷淡的時候有冷淡的做法,旺的時候有旺的做法。不能一旺沒有頂了!要穩(wěn)重,要慎重考慮!萬一往下坡走了怎么辦?扛不扛得?。坑行┤耸墙桢X來買的,不是富裕了來買的。買了之后兩年準備要賺錢的,萬一兩年后經濟不好,怎么脫手???賠百分之三十你死不死?買古玩不一定賺的。我能舉出一百個例子出來,不是百分之百賺的。昨天我買了個碗,才幾萬塊錢。二十五年前,這個碗也是幾萬塊。但是二十五年前的幾萬塊錢,買一個官窯青花也是幾萬塊錢!青花到現在能夠變出好幾百萬,這個宋代的碗現在還是幾萬塊錢。買錯了怎么辦?投資錯誤怎么辦?所以,還是以自己喜愛、富裕之下來收藏,不要有這個貪字。有了貪字,包括買假、收藏的方向都會錯誤。
富?!詹氐拇笄疤?/p>
◎當下拍場,藝術品動輒上億、屢創(chuàng)新高,有人說這是藝術的繁榮,也有人認為這樣的繁榮是虛假繁榮,您如何看?
●泡沫肯定會有,就像日本(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泡沫。但是人家還是以收藏為主,咬牙買下來,怎么都不放,用其他方法補救。但是國內情況有些不同,有些買收藏品的是幾個人合買,幾個人貸款去買,萬一有泡沫的話就很嚇人了。所以,每一件重要東西出來的時候,每一件過億的東西,必須要衡量一下,扛不扛得住??覆蛔√鴺橇嗽趺崔k?自己要衡量一下,拿不拿得起。
至于市場,要分開來看,歐洲、美國、香港的拍賣,環(huán)境是很正常的,是自然流動的價位。大陸的話,某些東西是有人為因素的,所以沒法定論。
◎藝術品投資渠道越來越多元化,出現了很多新事物,比如藝術品基金,您怎么評價?
●基金進來其實是好事。大陸的基金,如果沒有找到好的顧問,也是很危險的事。前段時間,不是也弄得民生銀行負責這塊的老總出事了。我覺得,有待提升收藏的學問。按正常的收藏的指數,三十年一個循環(huán)。從學、進入到提升的過程,大概要三十年。大陸真正起步,從2000年開始,是個學習的過程?,F在是中間十年,后三十年就是收獲了。這中間就有炒啊、騙啊,利用拍賣行的平臺搞來搞去!講來講去,基金也好,企業(yè)也好,個人也好,大前提是富裕,富裕才能進入,不富裕就別來。借銀行錢來倒這個東西的話,只能阿彌陀佛了。
香港有個藏家,(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時候,他賣了一個房子,買了一件玉器。不是自己住的房子,是多的一套,收租的那套。看見一個東西,愛不釋手,像要他的命一樣。老頭嘛,七十歲了!我?guī)煾高€勸他別買了,一套房子換一塊玉,還是塊老玉,一塊漢代的玉璧。唉喲,從來沒見過,好幾天都睡不著覺!偷偷把房子賣了——人家賣得起啊,人家不是借錢來買這個東西啊,是真的喜愛,是真的收藏它、玩它!大前提是在自己的富裕之下,真的愛不釋手,幾天幾夜為了它睡不著,沒辦法,就要它!人家買了不是為了要變兩套房啊,是真的自己收藏啊,那是無價的——對于這件東西。對他這種收藏心態(tài),我們是很崇尚的,很尊敬的。但是現在大陸,有真正愛的,這樣的群體有多大?
拍賣場上火星撞地球
◎您經歷過很多拍賣,您覺得拍品要拍出“天價”,需要哪些條件?拍賣師也很重要?
●一個好的拍賣師是會帶動當天整場拍賣的氣氛的,拍賣師很重要。但是,天價的拍品,本身肯定也是很重要的。所以需要雙配合,天時、地利、人和。就像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破世界紀錄,我破完沒多久,他又破我。其實也沒破,是兩代,他們是元代,我們是清代。但是價格上中國古玩是破了。這個東西底價三千萬,怎么會到港幣兩億多呢?我們當時定價是拿某些重要的器物來做比較。當時剛剛拍了一件乾隆的一個冬青釉瓶,鏤空的,四千萬,那算天價。我跟客人研究出多少錢的時候,我就說這個鬼谷子與這個冬青釉瓶比較,應該是兩倍的價格,八千萬。我們就抓到自己一個比較合理的價位了,再加百分之二十,差不多就是一個億左右。這個東西怎么稀有就不說了。為什么我們輸得很遠?我的估價差得那么遠?舉到最后那口價的,是香港一個隱形的富豪,對元青花情有獨鐘,其他不喜歡,就喜歡元青花,遇見那么難得的東西出來,那是一定要買的。對于真正的大藏家,他沒有心理價位,跟我們不同。我們會分析,這個大概多少錢。一個好的經紀人必須要跟藏家分析出價,不是買到為止。就像開車一樣,綠燈過,但是不能紅燈也沖過去,老加油。不行嘛!要會剎止嘛!好的經紀人就是這樣子的。另一個客人,他是資深的,他不用經紀人,他是憑感覺拿了就舉,根本就沒有心理價位。結果,買到的是一個美國籍的瑞典人,他壟斷全世界最好的藝術品。不管是畢加索,不管中國的,還是中東的、埃及的——最高檔的藝術品都要拿下。所以,碰到他,就是火星撞地球。
與“高仿”斗,其樂無窮
◎藝術品引入市場后的高回報促使作假、做舊之風猖獗,您怎么看待藝術品的作假和做舊?您見過最觸目驚心的是什么?
●最觸目驚心的,就是自己差點死了啊!他們是有目標的,仿出來就是打算“砍”我的。人家背后在琢磨這地雷怎么安排、怎么放。人家是黑的,我們是白的,我們怎么知道啊?有一年我去廈門參加一個拍賣,底下的人很早就知道我要去。本來是明天拍,我今天去。但是天眼恢恢疏而不漏——我早上十點的飛機,公司太忙,我沒有趕上。改一點多的,我又沒趕上。要改五點多的飛機,我不能在機場浪費幾個小時等著啊,又回公司,結果五點多的又沒趕上。改晚上八點多的,晚上九點多到了。到了趕緊吃飯,很多朋友一起吃飯。其中一個朋友吃飯的時候就笑,我說你怎么那么高興啊。吃完了以后,各回各的酒店。十一二點的時候,那個哥們忍不住告訴我,得了件寶貝,來看一看吧!我肯定去?。∪タ戳?,真的好!后來我才知道,這東西是人家早就放好要“炸”我的。那天我誤了幾班飛機,那個要“炸”我的人忍不住,就“炸”了他。四百多萬!當時我看這東西的時候,真的是“高仿”!一眼看去真的非常好看,四百萬買不是有很多空間嗎?值八百萬的。他拿出來給我看的時候就放在一個平臺上,我跟他聊天的時候,我眼睛一斜——雙耳稍微塌了一點。這個瓶是個月耳尊,一個葫蘆,雙耳。造型很優(yōu)美,很漂亮。當放到平臺上,冷靜地看的時候,怎么雙耳塌了點,就一根牙簽那么多。重新再上手看,發(fā)現一點之后就能夠找出很多不妥的地方,比如字跡模仿的痕跡、仿哥釉的開片……哥窯的冰片古時候是后加進去的,而且加得到位。但這個冰片加的顏色不到位,顏色淺了——可能就是百分之零點一的漏洞。晚上他要用電腦從卡里過錢,我說千萬一分錢都別給。他說不行,答應人了。我說不行,明天白天再幫你看一次。白天陽光下一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也就那么巧,救了他。如果當時我準時到的話,這個地雷可能就“炸”到我了。那天我是第三者嘛,如果是第二者,有那么大的空間,也許就拽進去了。后來有人告訴我,小道消息,人家早知道我要去,地雷早就埋好了,炸了你老翟,人家個個高興,你還不敢出聲。
最后的贏家就是藏家
◎近年來,很多文藝界的名家大家也都紛紛加入了收藏家的行列,您和其中的幾位也成為了好朋友,您對這樣的現象有何看法?能否談談發(fā)生在你們之間的關于收藏的逸聞趣事?
●我的朋友當中,我的圈子當中,哪怕是有投資目的的,我也會教他從投資變收藏,這是我一貫的風格,我一定會影響他。作為一個那么多年過來的經紀人,看的很多,最后的贏家就是藏家,不是炒家。什么叫贏家?比如收藏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過程,有進沒有出。遇到了某一個情況,比如身體出狀況、某個變動啊、要移民啊,拿出來賣,他一定是個大贏家。但是炒家掙的始終是眼前的這個空間。到最后,大贏家始終是真正的藏家。
逸聞趣事,就舉王剛的一個故事吧。很多年前,我是他的顧問。那時候,我不懂發(fā)短信,簡體字也不懂。我到了美國,王剛給我發(fā)了一大堆拍賣圖錄號,要我?guī)退?,看了要馬上回他,比如這個東西有多少分、值不值、毛病、漂亮程度……每一個號要回一大段話。完了,起碼三個小時!還要寫我的意見,比如這件東西買,多少錢到多少錢買;這件東西不買,要放棄……我寫這些東西三個小時,又怕寫錯,怕他不明白。那時候我們很少打電話,因為時差的關系。我給他所有意見之后,他回我兩個字——拿下!他可簡單了!這事他知道了,給他笑得不行!有次他工作室開幕,請了很多人,我就把這事說出來了。然后他上臺講話,說:“唉喲,感謝老翟!原來你背后那么多搞笑的東西!”
◎《藝術品鑒》雜志是一本面向社會精英階層的典藏類文化期刊,讀者群體不僅是社會的中堅力量,也是藝術品收藏領域的大軍。對這一部分收藏群體,您有什么建議?
●大膽假設,小心投資!假設將來會怎么樣,但是你要小心投資。其實我不想說投資。那就改成大膽假設,小心收藏!小心收藏好像不太貼。那還是說小心投資吧,反正現在也流行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