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禎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朗讀是促進學生積累規(guī)范語言的重要途徑,是學生形成良好語感的必要條件。在瑯瑯的讀書聲中,課文優(yōu)美的意境、象征性的意義,都能得以充分地體現(xiàn)??梢?,朗讀是學生學好語文的必要前提,是學生感悟文本的有效途徑。試想一堂語文課,書聲瑯瑯,無論是教學氛圍,還是教學效果必定是令人滿意的。
一、朗讀是培養(yǎng)語感的重要渠道
語感作為一種直覺經(jīng)驗,更多地表現(xiàn)為對語言文字的非凡的直覺能力。讀演結(jié)合的朗讀訓練有助于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作為語文教師就是要在課堂上實現(xiàn)生本對話、生生對話、師生對話。所謂“情動而辭發(fā)”,教師引領,學生動情,繼而以有聲有色的讀書聲充溢于課堂,感受語言文字給予自己心靈上的洗禮。然而一些教師由于認識上的偏差,課堂教學中常常出現(xiàn)這樣的偏向:教師講得多,討論對話多;學生讀得少,直面文本的對話少。教學中,我們時常看到的是學生在教師所規(guī)定的框框內(nèi),為了朗讀而朗讀?!段邓{的王國》是一篇散文詩,語言優(yōu)美,意境深遠,教師提出朗讀的不同要求,從讀準字音到讀出感情,教師提出的是朗讀的一般性要求,把朗讀看成是一種純粹技術性的問題,沒能從藝術性的角度給予學生相應的指導,即面對內(nèi)容豐富的材料,學生朗讀時應在語速、語調(diào)、表情等方面應有的變化。這樣的朗讀訓練收效甚微,很難促成學生語感的提高。
二、實現(xiàn)朗讀教學的有效措施
1.轉(zhuǎn)變觀念,樹立培養(yǎng)學生朗讀習慣的意識。
中考是一種帶有選拔性質(zhì)的考試,因此,教師難免會從學生能否考到高分的角度出發(fā)制定學習計劃。而對學生一系列的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往往不夠重視。功利思想的影響,使得許多語文教師難以樹立正確的人才培養(yǎng)意識?!墩Z文課程標準》特別強調(diào)要加強朗讀,而且貫穿于各個學段的目標中。中學生雖說經(jīng)過小學階段的訓練,但課堂上體現(xiàn)出來的整體朗讀水平卻不盡如人意,學生未能形成良好的朗讀習慣。加之一部分教師對學生的朗讀訓練不夠重視,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課堂上只是注重對課文進行肢解式的分析。由于學生缺少朗讀訓練,對于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猶如囫圇吞棗,教師嚴重忽視了朗讀對于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重要作用。王爾德曾過說,“起初是我們造成習慣,后來是習慣造成我們。”語文教師切忌急功近利的做法,要從學生長遠的發(fā)展出發(fā),從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出發(fā),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語文學習習慣,而朗讀就是其中重要的習慣之一。習慣一旦養(yǎng)成,反過來定會提高語文學習效率。當然,這種朗讀習慣的培養(yǎng)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們語文教師有足夠的耐心。
2.教師率先垂范,提高范讀質(zhì)量。
課堂上教師要善于根據(jù)教學需要靈動地給學生以朗讀示范,以有聲有色的朗讀帶給學生心靈的震撼、深遠的影響。例如教學《父母的心》一文,著名特級教師劉飛耀用自己極富感染力的語言范讀課文,特別是文中父母送孩子時說的話,那種痛苦、無奈、不舍,無論從表情還是語氣都被他演繹得淋漓盡致?!拔闯汕{(diào)先有情”,課文尚未分析就一下子深深地打動了學生。當然,爐火純青的朗讀技巧并非一朝一夕能夠形成的,需要我們語文教師在日常生活中著意訓練培養(yǎng)。
3.多種途徑引導,提高學生的朗讀主動性。
中學生已具備一定的朗讀能力,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多的學生卻更傾向于默讀,原因之一在于中學生的閱讀材料一般篇幅都比較長,從速度上講,默讀能使他們在更短的時間內(nèi)讀完相應的材料。那么,作為教師,我們在課堂上要放手讓學生朗讀,運用多種形式的朗讀,使學生在讀中感悟,提高學生朗讀的主動性。教學中,我們首先要重視讀法的指導,比如用創(chuàng)設情境朗讀、變換角色朗讀、教師引讀、分角色朗讀等方法引導學生走進文本,體驗情感,形成良好的語感。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自由朗讀、小組合作朗讀、對比讀、師生評價讀、生生評價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感情,在評議朗讀中尋求答案。讀中質(zhì)疑,評中解惑,用讀來引發(fā)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進一步理解和認識。課堂教學中,做到朗讀既訓練到位,又情趣盎然,讓學生讀得興致勃勃,讓學生們互相讀,互相提改進意見,表演朗讀,移情體驗,在反復的朗讀練習中由形至神,漸入佳境。各種朗讀方式并不是相對獨立的,它們彼此是相互補充的,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教學需要靈活、機動地運用。不能讓學生的朗讀流于形式,而忽略其內(nèi)在的價值。
三、努力創(chuàng)設適宜的閱讀情境
學生的“情”要靠教師去調(diào)動,去激發(fā);老師要為授課選取適當?shù)那腥虢嵌龋舯焕限k法、老套路牽著鼻子走,朗讀課堂就流于形式,如果能匠心獨運、另辟蹊徑,朗讀教學就會生動活潑,學生就會對朗讀興趣濃烈。要使學生通過朗讀達到有效的感悟,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參與至關重要。要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參與,教師就要努力創(chuàng)設情境。用自己生動的語言、巧妙的引導、適時的鼓勵,用課文語言創(chuàng)設的情境,精心設置一個激趣學讀的過程,把學生帶入課文的情境之中,同時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懸念、遐想投入到閱讀的實踐與體驗之中。如教《社戲》一課,要求學生朗讀作者月下出航途中所見的江南水鄉(xiāng)的迷人景象,此處描寫情景交融,教師可以利用美文賞析式情境作如下賞析: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這幅奇異圖畫,清新自然,令人陶醉,充滿江南水鄉(xiāng)氣息,哪位同學能通過自己抑揚頓挫的朗讀帶領我們走進這如詩如畫的美妙境界中?創(chuàng)設情境時,既要對材料的內(nèi)容準確把握,還要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想象、思考空間。必要時,可以運用現(xiàn)代教育手段,如播放錄音、視頻、圖像等,幫助學生入文入畫,入情入境。
朗讀是閱讀的起點,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發(fā)展思維的重要手段。當學生感覺自己的朗讀能夠吸引到他人的注意力時,學生就會獲得一種成就感,這樣就會促使學生更好地去朗讀,從而帶動學生更好地去感悟文本給自己精神上帶來的愉悅。讓我們在讀中感受語文的美,在朗讀中步入精彩紛呈的語文世界!
(作者單位:南通市通州區(qū)育才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