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強國
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非素質教育莫屬。素質教育既是一種有形的知識教育,又是一種無形的人格教育。它是一種境界,是學生愛學、樂學;教師愛教、樂教的境界?!吨袊逃母锇l(fā)展綱要》指出:素質教育包含思想品德素質、文化科學素質、勞動能力和身體心理素質。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應該是由以上四種素質,熔于一爐所冶煉而成的“合金”。四種素質雖不屬同一范疇,但又是相互滲透,相互依托不可分割的整體。作為一名教師要完成培養(yǎng)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光榮任務就必須在培養(yǎng)學生四種素質上下功夫。
一、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實施素質教育的第一要務
《教育法》提出:“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chǎn)勞動相結合,培養(yǎng)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辈浑y看出德育居于首位。韓愈在《師說》中講道:“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可見教師首先是傳道,就是要讓學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因此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就必須要在“建設者和接班人”上下功夫。首先,要培養(yǎng)道德高尚的人,一個學生如果不懂得社會主義公民應具備的“做人準則”,那么學的書本知識再多也無用,甚至有可能成為危害社會和他人的人。素質核心是思想品德教養(yǎng),它是指一個人全面發(fā)展的精神素質,在特定社會中,它體現(xiàn)為理想、道德、情操、意志、責任感和自尊心諸方面構成的整體人格力量。一個自私自利、見利忘義的人通過刻苦學習掌握知識來服務于社會的學生,不能說他的品德素質是健全的。反過來一個博學多才缺乏高尚情懷的人,更不能說他有修養(yǎng)。同時對那些學習好的學生在思想品質上更要嚴格要求,特別要求他們“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體?!币驗樗麄冎橇ι系膬?yōu)越最容易使我們忽視對他們思想品德教養(yǎng)的塑造??傊ㄟ^各種不同途徑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在中小學教育中要注意對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的要求,使學生初步掌握和正確處理自己與他人、個人與社會關系的準則,使其懂得要“人人為我”,首先要“我為人人”。只有這樣始終把德育放在首位,并滲透到學校、家庭教育的各個方面,才能培養(yǎng)出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素質。
二、培養(yǎng)學生掌握廣博的文化科學知識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任務
現(xiàn)代化建設越來越顯露出“知識就是力量”的重要性。學生只有學到了真才實學,學生長大成人才能服務社會,不至于成為有報效祖國之決心而無奉獻社會、造福人民能力的蠢才。對于中小學生來說,培養(yǎng)文化科學素質,只能是從對知識重要性的認識開始,使之產(chǎn)生對知識的渴望,產(chǎn)生樂學的效應,從而激勵他們打下扎實的知識基礎,為將來的學習、工作服務。那么如何才能使學生具有扎實的知識呢?第一必須鍥而不舍,勤奮努力、刻苦。因為對于求知者來說有了勤奮刻苦,堅持不懈的精神,就能把前人和別人的知識真正變?yōu)樽约旱?,進而在此基礎上超過前人和別人。第二要具備扎實的知識,必須重視打好基礎,加強對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基本功的訓練,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學好每一門功課。第三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品質,惜時,守時、講究學習方法,科學地用腦。善于積累,勤于思考,才能掌握豐富的知識提高科學文化素質。
三、培養(yǎng)學生勞動能力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因素
培養(yǎng)學生勞動能力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勞動態(tài)度、習慣、動手操作的熟練程度;二是教育學生熱愛勞動尊重人民,珍惜勞動產(chǎn)品。現(xiàn)在的中小學生大多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在家里是“小皇帝”,是心肝寶貝,稱得上是“天之驕子”,由于長期處在家庭親情的呵護之中,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別說是勞動,就連最基本的做飯、洗衣服、洗臉、洗腳等事都是家人包辦的。家長到學校幫孩子掃地,背書包的事也屢見不鮮。試想,在這種過分溺愛的環(huán)境下,學生的自理能力,勞動習慣能好到哪里去?這無疑給學校培養(yǎng)勞動能力帶來很大的困難。教師要克服這些困難,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技術素質,就要通過思品課、勞動課、活動課等對學生進行勞動光榮、懶惰可恥,勞動是生活的需要諸方面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積極主動參加學校的公益勞動,如擦黑板、掃地、拔草、澆花……,鼓勵學生在家時幫助父母做家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從小養(yǎng)成熱愛勞動的習慣,同時要在勞動實踐中讓學生體會勞動產(chǎn)品來之不易,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勞動人民珍惜每件勞動產(chǎn)品,只有這樣才能通過勞動來鍛煉學生的生存意識和本領,提高他們的勞動能力。
四、培養(yǎng)學生強壯的體魄、適應能力是實施素質教育必不可少的內容
在高節(jié)奏的現(xiàn)代化社會中,“身心”同時健康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健康的身心是指:“人體生理機能正常,體魄強健,沒有缺陷和疾病,精神愉快,精力旺盛,情緒正常,沒有心理障礙,能實現(xiàn)情緒的自我調節(jié),心理障礙的自我疏導,有效抵御外界壓力,保持身體和精神處于良好狀態(tài)。”要成為建設者和接班人,有了高尚的道德情操,也具備一定的文化科學知識,也有一定的勞動能力,但如果身體素質不好,社會適應力不強,也難以更好地服務社會,當好接班人。作為思想道德、知識技能的載體,身體不好,也難以完成建設祖國服務人類的重任。要讓學生身體好,體育鍛煉能增強體質,保持健康水平,促使學生精神愉快,因此教師要組織學生加強體育鍛煉,平時要上好兩操(早操、課間操)、兩課(體育課、課外活動課)、開好一會(運動會),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召開運動會可激發(fā)學生鍛煉身體的強烈愿望。在增強體質的同時也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他們在家庭和學校的生活、學習中難免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有時會受到挫折、委屈,有時還會犯錯誤?!敖馃o赤金,人無完人,”面對這些情況教師要因勢利導,教育鼓勵學生樹立戰(zhàn)勝困難的決心和勇氣,及時改正錯誤。善于排解不良情緒和憂愁,教育學生經(jīng)得起打擊和批評。個別中小學生不能接受來自各方面的打擊而喪失生命的也不乏其例,讓我們汲取這個沉痛的教訓吧,召喚我們的學生記住巴爾扎克“我粉碎每一個障礙”的名言,用良好的心態(tài)去戰(zhàn)勝一切身心障礙。
總而言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成為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雖不是一朝一夕,一士一卒所能及的,但也是我們每個教師義不容辭的光榮使命,俗話說得好“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我們持之以恒,不懈努力實施素質教育,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不難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