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唐宋“世說體”續(xù)書舉要

      2012-04-29 07:13:15劉強
      古典文學知識 2012年1期
      關(guān)鍵詞:世說新語大唐

      劉強

      六朝志人小說《世說新語》獨特的編撰體例和記述方式為我國文言小說別開一途,遂成為后世爭相模仿之祖本。自唐代以至民國,“世說體”續(xù)仿著作層出不窮,形成了一個數(shù)量和規(guī)模均相當可觀的文本序列,在我國小說史上獨樹一幟。其中唐宋時期可以說是這一續(xù)仿潮流的“上游”,涌現(xiàn)了一批頗富文獻價值的文史筆記。本文將結(jié)合目錄、正史、版本序跋、文人筆記以及今人研究之成果,對唐宋兩代五種“世說”仿作之作者、作年、體例及版本略加介紹如次。

      一、《續(xù)世說新書》

      《續(xù)世說新書》十卷,唐王方慶撰。

      王方慶(?-702)名綝,唐雍州咸陽(今屬陜西)人,周少司空石泉公王褒曾孫。歷任越王府參軍,太子舍人。武則天臨朝,頗受賞識,拜廣州都督,尋加銀青光祿大夫,封石泉縣男。長安二年(702)五月卒?!杜f唐書》卷三十九有傳。本傳說:“方慶博學好著述,所撰雜書凡二百卷?!睂崉t遠不止此數(shù)(今考《新唐書·藝文志》,王方慶所撰書計有:《禮經(jīng)正義》十卷、《寶章集》十卷、《王氏八體書范》四卷、《南宮故事》十二卷、《文貞公事錄》一卷、《公卿舊事》一卷、《尚書考功簿》五卷、《尚書考功狀績簿》十卷、《友悌錄》十五卷、《王氏訓誡》五卷、《王氏女記》十卷、《王氏王嬪傳》五卷、《三品官褲袝廟禮》二卷、《古今儀集》五十卷、《王氏家牒》十五卷、《家譜》二十卷、《九嵕山志》十卷、《諫林》二十卷、《神仙后傳》十卷、《續(xù)世說新書》十卷、《王氏神通記》十卷、《王氏神道銘》二十卷、《新本草》四十一卷、《藥性要訣》五卷,共三百余卷,覆蓋了經(jīng)、史、子、集的大部分領域)。

      《大唐新語》卷七《識量》云:

      王方慶為鳳閣侍郎知政事,患風俗偷薄,人多茍且,乃奏日:“準令式:齊縗、大功未葬,并不得朝會。仍終喪,不得參燕樂。比來朝官不依禮法,身有哀慘,陪廁朝賀,手舞足蹈,公違憲章。名教既虧,實玷皇化。請申明程序,更令禁止?!眲t天從之。方慶,周司空褒之曾孫,博通群書,所著論凡二百余卷,尤精《三禮》,好事者多訪之,每所酬答,成有典據(jù),時人編次之,名曰《禮雜問》。聚書甚多,不減秘閣。至于圖畫,亦多異本。

      又據(jù)孔平仲《續(xù)世說·文學篇》:“王方慶賞徐堅文章典實,嘗稱曰:掌綸誥之選也?!笨芍醴綉c在唐初士林中頗有影響。

      《續(xù)世說新書》,《新唐書·藝文志》著錄十卷。據(jù)本傳所載其上武則天奏疏自敘其宗譜世系(其文云:“臣十代從伯祖羲之書,先有四十余紙,貞觀十二年,太祖購求,先臣并已進之。唯有一卷見今在。又進臣十一代祖導、十代祖洽、九代祖珣、八代祖曇首、七代祖僧綽、六代祖仲寶、五代祖騫、高祖規(guī)、曾祖褒,并九代,三從伯祖晉中書令獻之已下二十八人書,共十卷?!?,可知其先祖乃東晉名相王導,本傳謂“其先自瑯邪南度,居于丹陽,為江左冠族”,所言不虛。也許,正是江左冠族的出身及家風家學的影響,促使王方慶寫下《續(xù)世說新書》。只可惜,和他的眾多其他著作一樣,這部真正堪稱“第一部《世說》續(xù)書”的作品也沒有避免散佚的命運。

      二、《大唐新語》

      《大唐新語》十三卷,唐劉肅撰。

      劉肅,生平事跡未詳。《新唐書·藝文志》載:“劉肅《大唐新語》十三卷·元和中江都主簿?!睋?jù)此可知,劉肅在唐憲宗元和年間(806-820)任江州潯陽縣(今江西九江)主簿。而據(jù)該書劉肅自序,《大唐新語》可能完成于元和丁亥,即公元807年前后?!洞筇菩抡Z》又名《唐新語》。“新語”蓋祖述漢代陸賈《新語》而來。《新唐書·藝文志》將其歸人“雜史類”;清修《四庫全書》則將《大唐新語》編入子部小說家類,《提要》云:

      所記起武德之初,迄大歷之末,凡三十門,皆取軼文舊事有裨勸誡者。前有《自序》,后有《總論》一篇,稱“昔荀爽紀漢事可為鑒戒者,以為《漢語》,今之所記,庶嗣前修”云云。故《唐志》列之“雜史類”中。然其中《諧謔》一門,繁蕪猥瑣,未免自穢其書,有乖史家之體例。今退置“小說家類”,庶協(xié)其實。

      《四庫》僅以“《諧謔》一門”、“繁蕪猥瑣”、“有乖史家之體例”,即將該書貶入“子部小說家類”,否定其史學價值及地位,實有失公允。劉肅于《自序》中盛稱“昔荀爽紀漢事可為鑒戒者,以為《漢語》”,實已道出自己撰述《大唐新語》之初衷,即為當今統(tǒng)治者提供為政馭民之“鑒戒”。其卷末《總論》又說:

      仲尼因魯史成文,著為《春秋》,尊君卑臣,去邪歸正。用夷禮者無貴賤,名不達于王者無賢愚,不由君命者無大小;人邪行正棄其人,人正國邪全棄其國,此《春秋》大旨也。故志日:仲尼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又曰:拔亂世反諸正莫近《春秋》。

      根據(jù)《總論》闡述的四項編撰原則(即:“不尚奇正之謀,重文德也”;“不褒縱橫之畫,賤狙詐也”;“刊淫靡之詞,歸正大光明也”;“損術(shù)數(shù)之略,抑末也”),以及劉肅在《總論》篇末所說“理國者,以人為本,當厚生以順天”,都可看出該書的宗旨乃在“有裨勸誡”,而非以資談助。惟其如此,該書所記高智周、張嘉貞等人的事跡才為《新唐書》本傳作為重要內(nèi)容加以采用。北宋李昉等編纂《太平廣記》征引該書凡31條。宋王讜編纂《唐語林》也選用了該書資料。甚至1979年中華書局出版趙守儼點校本《朝野僉載》,也參考《大唐新語》,以校正偽脫衍倒之處(參見智喜君《(大唐新語)讀記》,《遼寧師范大學學報》2000年第1期)?!洞筇菩抡Z》的史料價值應該是毫無疑問的。故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在論及《世說新語》仿作時,徑直從王方慶《續(xù)世說新書》說起而未及《大唐新語》。

      學者將該書溷入“世說體”之目(如劉葉秋即持此觀點,甚至將劉悚《隋唐嘉話》亦歸人《世說》仿作。,見《歷代筆記概述》,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當與明萬歷年間商浚編輯《稗?!罚瑥V收唐宋野史、筆記、掌故、瑣言之作,《大唐新語》被題為《大唐世說新語》列于其中有關(guān)。不過,將《大唐新語》視為《世說》仿作亦非毫無道理,因為,其一,是書體例確與《世說》相類,主要是分門隸事,以類相從。計有分《匡贊》、《規(guī)諫》、《極諫》、《剛正》、《公直》、《清廉》、《持法》、《政能》、《忠烈》、《節(jié)義》、《孝行》、《友悌》、《舉賢》、《識量》、《容恕》、《知微》、《聰敏》、《文章》、《著述》、《從善》、《諛佞》、《厘革》、《隱逸》、《褒錫》、《懲戒》、《勸勵》、《酷忍》、《諧謔》、《記異》、《郊禪》等共三十門。

      其二,唐代已有《世說新語》之書名(見《史通》及《酉陽雜俎》諸書),則劉肅以“新語”名書,也不能排除受《世說》影響之可能。葉德輝《大唐新語跋》云:“自臨川撰《世說新語》,后仿而作者,代不乏人。李唐承六朝余風,語言文字頗得江左習尚,讀此書乃益嘆典午風流,去人不遠。李垕之書,視此又瞠乎后矣?!?/p>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大唐新語》雖然志在史部,“有裨勸誡”,然其編排類目,亦顯然受到《世說》之影響。如《規(guī)諫》、《極諫》顯然來自《世說》之《規(guī)箴》,《剛正》、《公直》則與《方正》類似,

      《政能》來自《政事》,《識量》、《舉賢》來自《識鑒》與《雅量》,《文章》、《著述》來自《文學》,《隱逸》來自《棲逸》,《諧謔》源自《排調(diào)》、《輕詆》,《聰敏》與《夙慧》、《捷悟》類似,而《清廉》、《忠烈》、《節(jié)義》、《孝行》、《友悌》諸篇顯然就是《德行》的分解?!稇徒洹放c《黜免》、《記異》與《術(shù)解》,《褒錫》與《寵禮》,大抵相類。故《四庫總目》云:“然其中《諧謔》一門,繁蕪猥瑣,未免自穢其書,有乖史家之體例。今退置小說家類,庶協(xié)其實?!边@些都說明,《大唐新語》是一部毋庸置疑的“世說體”仿作。

      《大唐新語》的版本,現(xiàn)在通行的是《稗?!肥肀?,明嘉靖年間潘玄度刻本及《四庫全書》(文津閣本)寫本亦較有名。1984年中華書局出版了以《稗?!繁緸榈妆?,以潘玄度刻本、《四庫全書》文津閣寫本及明人抄本殘卷對校的許德楠、李鼎霞點校本,末附佚文及有關(guān)序跋。

      三、《南北史續(xù)世說》

      《續(xù)世說》十卷,又名《南北史續(xù)世說》,舊本題唐隴西李重撰。

      李垕字仲信,南宋人,生平事跡不詳。《四庫》所用為紀昀家藏本,推為明人偽托之作。《提要》云:

      舊本題唐隴西李垕撰。前有俞安期序,稱其書出自梁溪安茂卿,以宋本翻雕,未及印行而沒。后三年,安期復得焦竑藏本,更為校正成完書。又稱其書《唐志》不經(jīng)見,《通考》所列《續(xù)世說》,載宋至五代事者,一孔平仲所撰,實非此書。何良俊撰《語林》,文征明為作序,王世貞又刪《語林》補《世說》,皆不言曾見此書。疑其贗作。而終以宋本紙墨古暗,中闕宋諱為據(jù)。

      考王應麟(1223-1296)《困學紀聞》卷三十云:“李仲信(垕)為《南北史世說》,朱文公謂:《南北史》,凡《通鑒》所不取者,皆小說也?!笨勺C李重之《續(xù)世說》,不為無稽也。而李垕生活之年代,當與朱熹同時而略早于王應麟。《四庫提要》又稱:

      今考其書,惟取李延壽南、北二史所載碎事,依《世說》門目編之,而增以《博洽》、《介潔》、《兵策》、《驍勇》、《游戲》、《釋教》、《言驗》、《志怪》、《感動》、《癡弄》、《兇悖》十一門。別無異聞,可資考據(jù)。蓋即安期輩依托為之,詭言宋本。其序中所設之疑,正以防后人之攻詰。明代偽書,往往如是,所謂欲蓋而彌彰也。增添的十一門分為兩卷,置于篇末,卷九目下標明“以下篇目系續(xù)添”。舍此而外,再無其他材料可資考證。

      其版本,主要有明萬歷三十七年(1609)俞安期翏翏閣刻本,姚氏茶夢齋抄本,清丁氏竹書堂抄本以及日本天保三年(1832)俞安期翏翏閣刻本的翻刻本。

      四、《續(xù)世說》

      《續(xù)世說》十二卷,宋孔平仲撰。

      孔平仲字義甫,一作毅甫,北宋臨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曾任集賢校理。所撰《續(xù)世說》,《宋史·藝文志》著錄十二卷。是書亦仿劉義慶《世說》,“錄自劉宋迄后周,仍分三十八門,于南北朝取李延壽,于唐取劉啕,于五代取薛居正,其偽脫處,并得據(jù)諸書訂正”(錢熙祚《跋》)。改“規(guī)箴”為“箴規(guī)”、去“豪爽”一門而增“邪諂”、“奸佞”、“直諫”三門,共得三十八門。長沙秦果《序<續(xù)世說)》稱:“學士孔君毅甫(平仲)囊括諸史,派引群義,疏剔繁辭,揆敘名理,厘為十二卷??芍^發(fā)史氏之英華,便學者之觀覽。豈日小補之哉!……此書載言行美惡,區(qū)以別之。學者博古考類,擇善而從,去古人何必有間,不但資談說而已?!庇邪嘤匈H,清錢曾《讀書敏求記》卷三《雜家》著錄《世說》時,就說:“孔平仲依仿而為《續(xù)世說》,此真東家之(目賓)矣。”

      是書撰成,先以抄本流傳。秦果《序》稱:“惜其書成未及刊行,轉(zhuǎn)相傳寫,不無烏焉成馬之弊。”后于紹興丁丑(1157)前后輾轉(zhuǎn)刊行,流通于世。明代有錢熙祚??尽C駠鴷r期商務印書館“國學基本叢書”據(jù)錢校本排印,收秦果《序》和錢熙祚《跋》?!秴矔沙蹙帯泛汀端牟總湟肥杖朐摃?。此外,今天可見到的尚有商務印書館“宛委別藏叢書”影印本。

      五、《唐語林》

      《唐語林》八卷,宋王讜撰。

      王讜字正甫,長安人,生平不詳,所處年代約在北宋元祐年間,約卒于宋徽宗崇寧(1102-1106)、大觀(1107-1110)前后,享年當在六七十歲左右。

      《唐語林》,《宋史·藝文志》著錄十一卷,《四庫全書》著錄八卷。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云:“長安王讜正甫,以唐小說五十家,仿《世說》分三十五門,又益十七門為五十二門?!标斯洹犊S讀書志》則說:“未詳撰人,效《世說》體,分門記唐世名言,新增《嗜好》等十七門,余皆仍舊?!瘪R端臨《經(jīng)籍考》引陳氏之言人“小說家”。又引晁氏之言入“雜家”。兩門互見,實則一書。是書門類,共分52門。除保留《世說》35門(缺“捷悟”門)外,另立17門,計有:嗜好、俚俗、記事、任察、諛佞、威望、忠義、慰悅、汲引、委屬、砭談、僭亂、動植、書畫、雜物、殘忍、計策等。據(jù)王氏原注,謂其參考過孔平仲《續(xù)世說·汰侈》,可知《唐語林》成書當在孔氏《續(xù)世說》之后?!端膸焯嵋贩Q:“是書雖仿《世說》,而所紀典章故實、嘉言懿行,多與正史相發(fā)明。視劉義慶之專尚清談者不同?!?/p>

      《唐語林》雜采眾書,計五十種,而永樂大典所載原書名目,自《國史補》至《賈氏談錄》凡四十八家。據(jù)《守山閣叢書》本中華書局校點本(1958)考訂,“又書中多引《封演聞見記》,而《虬髯客傳》一篇全載原文”,故將此二篇補入,“以還五十家之舊”。

      此書在流傳中有缺失,通行本的前四卷,自“德行”以至“賢媛”十七門,尚存其舊,后四卷,則是四庫館臣據(jù)《永樂大典》散入各韻部之條文匯編而成?,F(xiàn)存最早的刻本,是明嘉靖二年桐城齊之鸞所刻兩卷殘本,稍后則有豐城李械刻的《歷代小史》本。其他還有《墨海金壺》本、《守山閣叢書》本和《惜陰軒叢書》本等(參見周勛初《唐語林校證》,中華書局1987年版)。今人周勛初的《唐語林校證》(中華書局1987年版)博校眾書,考訂精詳,補充了好多散佚的材料,是《唐語林》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結(jié)語

      宋人秦果云:“史書之傳信矣,然浩博而難觀;諸子百家之小說,誠可悅目,往往或失之誣;要而不煩,信而可考,其《世說》之題歟?舊本分纂前言以為要覽,略而未備。爰有博雅君子,效而增廣之。此《續(xù)世說》之所作也?!?秦果《孔平仲續(xù)世說序》,商務印書館“國學基本叢書”鉛印本)這段話,不僅是對孔平仲《續(xù)世說》編撰緣起的交代,對于我們了解《世說》體續(xù)仿著作長盛不衰的原因,也頗有幫助。關(guān)于此類著述之價值,另有幾點感想寫在下面,算是結(jié)語:

      一,《世說》之學博矣深矣,除其文本自成統(tǒng)系外,竊以為尚有四大系統(tǒng)業(yè)已“歷史地形成”:日版本、日注釋、日評點、日續(xù)仿。續(xù)仿既有體系,故不可不辨。對其成因、狀況及影響加以研究,不僅是《世說》研究的題中之義,而且,藉這一類作品得以保留的大量歷代文史資料,也可為更深廣層次的學術(shù)研究,提供參考和依據(jù)。

      二,續(xù)仿著作中留下的大量序跋、凡例、題識之屬,或交代撰述宗旨,或闡發(fā)《世說》微義,今之學者欲了解《世說》傳播、接受及研究之沿革,自不可不讀。有些序跋,如文征明、陸師道《何氏語林序》,王世貞《世說補序》,錢謙益《玉劍尊聞序》,易宗夔《新世說序》等,現(xiàn)已成為治《世說》之學者廣泛征引的名文,其價值不容低估。

      三,較諸《世說》,后世仿作多劣得“形似”,而無可企及其神韻。原因除通常所說的“世易時移”外,尚與模擬者對《世說》時代及人物徒有膚淺之艷羨,而乏深刻之理解有關(guān)。如嚴允肇評王踔《今世說》時說:“夫晉人尚清談,一時名流慕效,相與蔑棄禮教,脫略形骸,以為曠達,其流禍至于中原板蕩,神州陸沉,論世者于此,為之三致慨焉!今去古日遠,士大夫鑒于先代末流之弊,骎骎乎抑遠浮華,敦尚實行,此亦轉(zhuǎn)移風會之一善機也。”由此可見,歷代模擬者同時還是批評者,也就難怪他們對《世說》撰例微旨徒費效顰之功,而難收回天之效,成了如周頡所謂“刻畫無鹽,以唐突西子”(《世說·輕詆》二)了(本文原有明清世說體著作考述近二十則,這里從略,結(jié)語部分乃就整體而言,特此說明)。

      猜你喜歡
      世說新語大唐
      夢里大唐知多少
      學與玩(2022年12期)2023-01-11 06:39:36
      尋跡大唐
      讀者欣賞(2022年4期)2022-04-15 08:37:34
      《世說新語》:潘安與左思
      夢回大唐
      學生天地(2020年18期)2020-08-25 09:29:44
      如何在大唐朋友圈優(yōu)雅炫富
      學生天地(2020年15期)2020-08-25 09:21:52
      看“世說學”的這方里程碑
      博覽群書(2020年5期)2020-06-01 07:55:12
      《世說新語》書名新考
      博覽群書(2020年5期)2020-06-01 07:55:12
      學林新語
      文苑(2019年14期)2019-11-20 23:41:54
      賀年新語
      新語初綻
      巴中市| 阿尔山市| 册亨县| 陆河县| 永吉县| 文化| 青冈县| 南靖县| 连州市| 麦盖提县| 汶川县| 德钦县| 通榆县| 泸定县| 乐至县| 阜新市| 永济市| 清水县| 石棉县| 满洲里市| 平和县| 昭通市| 屏边| 苍山县| 灵璧县| 罗江县| 长垣县| 嘉义县| 黄大仙区| 静乐县| 商丘市| 邵阳市| 密云县| 德钦县| 濮阳市| 宁乡县| 长丰县| 宿迁市| 西平县| 无棣县| 疏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