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維軍
[摘要]中國傳媒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新聞內(nèi)容的重復已經(jīng)成為一種常態(tài)。由于信息源的趨同,各家媒體所獲得的信息都大同小異,如何讓報紙更具有“可讀性”,吸引更多的受眾,確保報紙的發(fā)行量,是每個報紙編輯的終極追求。因此,新時期的報紙編輯除了要有過硬的編稿基本功外。還要有認識市場的能力、勇于創(chuàng)新的策劃能力。
[關鍵詞]報紙;編輯;可讀性
[中圖分類號]G21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9-2234(2012)01-0106-02
如今,經(jīng)常有報界人士將報紙比作百姓的精神大餐,那么報紙編輯則應該是烹飪這桌豐盛大餐的廚師。正如我們的社會已從計劃經(jīng)濟走向了市場經(jīng)濟一樣,我們的報紙也由傳統(tǒng)媒體的主導地位走向了多種媒體競爭的時代。面對豐富的信息資源,百姓不再滿足于在一家“飯館”里攝取精神營養(yǎng)。他們有了更多的選擇,廣播、電視、網(wǎng)絡……如何抓住老百姓的“胃口”,與時俱進,適應市場的挑戰(zhàn),正是當前報紙編輯應該積極探索的終極目標。
我們知道,采訪、寫作、編輯是新聞業(yè)務的三個主要環(huán)節(jié)。作為三個主要環(huán)節(jié)中的最后環(huán)節(jié),新聞編輯過程是再一次挑選、審視事實的過程,起著把關的作用,既要把好文字關、識別真?zhèn)侮P,還要把好政策方針關。編輯在取舍一篇新聞稿件時。要考慮寫作技巧,但更主要的還要考慮新聞稿件中的事實,看稿件的分量。這些就是編輯的基本功。
可是在當今這個媒體競爭日趨激烈的時代,報紙編輯不能滿足于躲在“后廚”會做幾道好“菜”,必須走到前臺去了解百姓口味。了解市場。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蔡雯將新時期報紙編輯工作內(nèi)容分為策劃、編稿和組版三個部分,這也再次指出了報紙編輯必須從過去的“文字專家”變成多面手。但值得注意的是,新聞畢竟不同于飯菜,如果編輯只是一味地追求市場。迎合一些人獵奇的口味,而忽視方針政策、黨性原則,那他的作品畢竟是低級、媚俗的。所以說,一個新時期合格的報紙編輯應該是一個合格的把關者,具有過硬的文字功夫,有較高的政策理論基礎,還有篩選新聞的能力和統(tǒng)籌策劃,把握市場的能力。
一、統(tǒng)籌策劃,把握市場
面對各種媒體之間的競爭,每一種媒體為了尋求自身的發(fā)展而不被淘汰,就需要揚長避短,盡量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作為一名報紙編輯,我們在選擇贏得更多讀者的辦法時,也必須從報紙的自身特點出發(fā)。報紙以印刷文字作為媒介,這決定了報紙記錄性好,便于讀者反復閱讀,可以長期保存,讀者可自由安排時問、自由選擇內(nèi)容來讀,報道材料的運用可以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從宏觀到微觀。從現(xiàn)象到本質(zhì),從人的外表到內(nèi)心活動,都可以呈現(xiàn)在紙上等優(yōu)點。但與廣播、電視相比,報紙工作程序繁雜,所以報紙的實效性差,同時文字不如聲音、圖像那樣真切,有感染力。報紙的不足,讓報紙無法勝任迅速反映現(xiàn)實、準確傳遞信息的要求,所以報紙編輯在對新聞的處理上,就應該在深度、廣度上下工夫。也正因為如此,新聞的策劃對報紙來說尤其重要。新聞策劃體現(xiàn)在報紙整體設計和報紙局部設計、報道設計、版面設計等方面,可以說其充分展示了編輯人員的創(chuàng)造性。
為滿足人們想要在報紙上讀到更多、更實用、更有趣的信息的要求,報紙編輯應該去主動尋找讀者感興趣的選題,不能就稿編稿、應付出版,要積極參與到報紙定位和報道整個過程,強化報道策劃意識。簡單說,選題策劃是指對某一重大新聞事件或新聞熱點組織實施報道的策劃活動。通過這項活動深度挖掘選題內(nèi)涵,使新聞報道更具廣度和深度。例如,當樓市廣告鋪天蓋地時,通過實地調(diào)查采訪,可以推出了樓市廣告小心有假的策劃報道;對百姓關注的假期補課問題,可以推出暗訪假期補課班等報道。百姓生活無小事,百姓想到的,我們要有反映,百姓沒想到的,我們也要及時傳遞一些必要的信息。老老實實為讀者著想,為他們做好服務,這樣才能贏得讀者,贏得市場。
另外,報紙編輯要揣摩讀者的閱讀心理。讀者需要知道的,要盡量做到前頭?;谶@樣的理念,新聞策劃應結合新聞性、知識性、服務性。
2008年5月,奧運火炬?zhèn)鬟f到鶴城。為了做好這次報道,我們在調(diào)閱大量相關資料的情況下策劃了那次新聞報道,把火炬?zhèn)鬟f活動推向了高潮。
有些時候,報紙編輯在新聞策劃時,還應該具有對具體事件的協(xié)調(diào)控制能力。比如,2006年“六一”前,我們策劃了一個幫貧困孩子圓夢的特別報道。我們先派出12個記者深入社區(qū)找到12名最貧困、最需要關懷的孩子。了解他們的期盼,在與相關部門聯(lián)系后,在“六一”這天幫他們圓夢。這樣的有血有肉的策劃??简炛鴪蠹埦庉嫷慕哟?、安排、組織等能力。
二、堅持黨性原則,把好政治影響關
政治差錯是媒體的滅頂之災,輕則要受到宣傳部門的批評處罰,重則媒體領導要被免職調(diào)離,究其原因還是編輯的政治素質(zhì)不高。政治敏感性不強造成的。
媒體是受眾觀察了解世界的窗口。報紙也是如此。當前一些報紙為了擴大發(fā)行量,單純地迎合讀者。大搞煽情新聞,以色情、暴力、追星內(nèi)容吸引讀者,美其名曰:滿足讀者需要。其實。滿足讀者和迎合讀者的低級趣味是兩回事。這種新聞,完全不是讀者的精神食糧,而是精神毒品,尤其對青少年產(chǎn)生了更嚴重的危害,已引起了廣大讀者的不滿甚至憤慨。1994年,江澤民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代表黨中央領導集體提出了新時期黨性原則和新聞宣傳工作的基本要求:“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yōu)秀的作品鼓舞人。”而煽情新聞既不能鼓舞人,也不能正確引導人。是我國的報紙不允許出現(xiàn)的新聞。在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下。指導新聞工作的,不是一般的商品生產(chǎn)規(guī)律,而是黨性原則。因此,我們的報紙編輯必須在服從黨性原則的前提下來考慮報紙的發(fā)行量問題。而不是讓價值規(guī)律支配我們的工作。
因此,報紙編輯要時刻注意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質(zhì)。即,要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科學發(fā)展觀,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要熟悉、研究新聞出版工作的各項政策規(guī)定,嚴格遵守宣傳紀律。認真、自覺地培養(yǎng)自己的政治敏銳性、政治洞察力、政治鑒別力,積極學習國家相關方針、政策、法規(guī),增強政治敏銳性,遵守政治紀律和編輯紀律。在工作中,必須自覺地捍衛(wèi)黨的原則,鮮明地表達黨的立場、觀點、態(tài)度,對那些沒有思想、沒有分析、沒有目的。忽視對群眾的積極鼓舞和指導的作品不予刊發(fā)。
三、練就慧眼,把好新聞選擇關
當一名記者、編輯,僅能妙筆生花是不夠的。重要的要有善于選擇事實、迅速判斷事實價值的本領。也就是新聞敏感。新聞選擇是極其重要的,其過程也是極其復雜的。它是對新聞工作者政治、經(jīng)濟、社會、文化和新聞素質(zhì)的全面綜合的檢測,反映出他們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熟悉的程度,對時局的認識和把握能力,對實際工作、對受眾的了解程度。
在新聞報道中,新聞采訪過程是不斷挑選事實的過程,而編輯過程是再一次挑選、審視事實的過程。記者采訪時不
斷篩選事實,哪些事實無關緊要,哪些事實重要,記者要抓住重要的事件窮追不舍,直到全部弄清為止。記者寫稿時還要將采訪到的事實作一番梳理、挑選,形成初級產(chǎn)品。編輯面對的是新聞稿。要對稿件的價值做出準確判斷,幫助記者對初級產(chǎn)品進行二次或多次加工,使其賣點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并通過合理的版面語言,使稿件在媒體版面整體結構中的價值最大化。
編輯精心選稿的標準,主要依據(jù)新聞定義、新聞價值、宣傳價值、新聞法則,這是新聞選擇的四項標準。新聞的定義是新近發(fā)生的事實的報道。根據(jù)這個定義,編輯選擇新聞時要考慮新聞是否真實、新鮮。要將虛假的“事實”、陳舊的事實、人們司空見慣的事實、空話連篇的事實要去掉。新聞價值就是事實本身包含的引起社會各種人共同興趣的素質(zhì)。宣傳價值就是事實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傳播者、能夠證明和說明傳播者主張的素質(zhì)。新聞法規(guī)是新聞選擇的最后一道關口,其目的是去“毒”,把危害國家或人民利益的新聞卡下來,不準刊登。
當記者、通訊員把寫成的稿子送到編輯手中時,編輯首先要考慮新聞稿子中的事實是不是符合要求,然后再考慮新聞寫得是否符合要求。經(jīng)過挑選,淘汰一批質(zhì)量較差的稿件,留下的組織到版面上。像美國的《紐約時報》,每天收到120萬到150萬字的稿件,見報的僅占十分之一。
四、善于學習積累,把好文字關
編輯的工作常被形容成為他人做“嫁衣”、幕后英雄。這也證明了編輯工作是一項高尚、光榮的職務。同時又是艱苦、細致的勞動。編輯要具備崇高的職業(yè)道德,包括無私奉獻的品德、開拓進取的精神、敬業(yè)樂業(yè)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廉潔奉公的精神、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一絲不茍的作風。
報紙編輯要具備高度的質(zhì)量意識,苦練內(nèi)功,努力提高自己的策劃能力、發(fā)現(xiàn)能力、選擇能力、修飾能力等,不浮躁、不跟風、嚴把關、敢創(chuàng)新,堅持不懈地制作好的新聞作品。要做到這些,就需要報紙編輯要不斷學習。汲取知識。練好基本功。
編輯在初步選定了擬采用的稿件之后,要對文章的標題、段落、詞語乃至標點進行精心推敲、修改、提煉,看標題是否言簡意賅、畫龍點睛,文章主題是否明確。中心是否突出,語言是否通順流暢,段落層次是否分明,幫助作者把話整理清楚,敘述明白,讓讀者能看懂,看出味道來。要提高這種能力,編輯就得養(yǎng)成讀書的好習慣,打牢自己的基本功。有時報紙編輯還應考慮配發(fā)短評、編者按等。以加重分量。增強傳播效果。
除了懂編輯業(yè)務外,報紙編輯還應要有熟練的寫作技能。寫是基礎,編是寫的最高體現(xiàn)。報紙編輯應熟練掌握新聞的各種寫作知識,成為既能編又能寫的行家里手。只有這樣,才能很好地識別稿件的好壞,真正做到“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如果編輯自身業(yè)務不強,就很難把稿件編好,也很難指導記者和通訊員寫出好作品。此外,編輯還應盡可能地了解和掌握多方面的知識。編輯部每天匯集眾多記者通訊員的來稿,其中涉及多個領域,多個行業(yè),報刊編輯知識面寬廣才能從容應對,把好關。不出錯。特別是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新的經(jīng)濟運行模式和科技成果的發(fā)明推廣層出不窮,報紙編輯不加強學習是很難編輯出新聞精品的。比如,神舟7號飛天時,我們要編輯一些有關航天飛機的稿件,我上網(wǎng)查閱了航天飛機的有關常識性知識,了解我國航天業(yè)的發(fā)展現(xiàn)狀。因此,編輯平時要注意專業(yè)知識的積累,不斷學習,不斷提高,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不斷獲取新信息。做好知識儲備。
編輯要不斷吸收美學觀念,大膽運用技術組版。報紙組版工作包括安排稿件和美化版面兩個內(nèi)容。安排稿件體現(xiàn)了編排的政治性,美化版面體現(xiàn)了技巧性。目前報紙版面視覺還是一個嶄新的領域,還沒有現(xiàn)成的理論可用。在版式編排上,版面編輯要想突出自己的版面思想,突出自己的編輯思想,一定要反復琢磨自己的表現(xiàn)形式,不斷吸收美學觀念。我們《鶴城晚報》目前還沒有專職的版式編輯,我們這些從沒學過美術的文字編輯只能自學成才。只要看到視覺沖擊力強的版式就收集起來,沒事時就琢磨,揣摩別人對每一篇稿件的美化方式。去年初,我在《生活報》上看到一篇負面新聞,版式編輯對這篇新聞的標題中的重點字做了黑反白、大一號處理,并把文字用黑線勾半框。使整塊版面具有很強的沖擊力。這塊版面的設計牢牢地記在我的腦海中,沒過多久我也遇到了一個負面報道。在美化版面的時候,我想起了《生活報》的處理方法,我借鑒了他們的美化方式,但沒有生搬硬套,根據(jù)當天的版面做了適當?shù)恼{(diào)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二天,這塊版面收到了領導和同事們的好評。在目前,版面設計還沒有現(xiàn)成的理論可用的情況下,學習借鑒好其他報紙好的版式,應該是個好辦法。
總之,一個好的報紙編輯,既要是策劃者。又要是把關者,能做到這幾點。才能是一個合格的編輯。
[責任編輯:馮延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