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利福尼亞大學,簡稱加州大學或加大(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簡稱UC),是美國加州的一個公立大學系統(tǒng),總共有10個分校區(qū)。其中1868年建校的伯克利加大 (UC Berkeley) 最負盛名,化學周期表中的6種化學元素為伯克利科研人員所發(fā)現(xiàn),學校共有70位諾貝爾獎、9位沃爾夫獎、7位菲爾茲獎 (數(shù)學)、15位圖靈獎、45位麥克阿瑟獎、20位奧斯卡金像獎 (演藝) 及11位普立策獎 (新聞) 得主;除此以外,其化學、英國文學、社會學、心理學、歷史學等多門學科長期被《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評為全美第一。另一個著名分校洛杉磯加大(UC LA) 創(chuàng)辦于1919年,是加利福尼亞大學系統(tǒng)中建立的第2所大學,在全美公立大學排名中列第2位, 全美綜合排名第24名。
加州大學的校訓是:讓光明照耀大地(Let There Be Light)。此語源自《舊約?創(chuàng)世紀》, 是《圣經》中引用最多的一句話:“上帝說,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God said, let there be light, and there was light.) 真切表達了作為探索和傳播真理的大學對社會的承諾和責任。這句話對于以傳播知識之光、滌蕩黑暗和蒙昧之域為神圣使命的學校極為貼切,所以除了加州大學,全世界還有29所大學也采用其作為校訓。
加州大學的徽章于1910年正式采用。此徽章力圖通過標志和文字的結合傳遞加州大學的建校宗旨。 翻開的書本象征知識的積累和傳承,書上的大寫字母A (英文第一個字母)代表智慧的啟迪;書本上方光芒四射的五角星也是知識的探索和傳播的象征;花紋卷軸上就是加州大學校訓:讓光明照耀大地(Let There Be Light);最下方的“1868” 則是加州大學的建校時間。
加州大學徽章, 也是伯克利加大的徽章。個別分校的徽章略有變化,主要是以分校的英文縮寫替換加州大學的建校時間。
加大的知名校友諸如:
吉米?杜立德(Jimmy Doolittle):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的美國空軍名將,曾經指揮1942年的“杜立德空襲”,是二戰(zhàn)期間第一個襲擊日本本土的將領。
翦伯贊:中國歷史學家,前北京大學副校長。
唐明照:中國首任聯(lián)合國副秘書長。
袁家騮:美籍華人,物理學家,袁世凱之孫,妻子吳健雄。
吳健雄:美籍華人,物理學家,前美國物理學會主席。
戈登?摩爾(Gordon E. Moore):英特爾(Intel)的創(chuàng)立者之一,摩爾定律發(fā)明人。
毛高文:曾任臺灣清華大學校長。
李遠哲:198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臺灣中央研究院院長。
宋楚瑜:臺灣政治人物,親民黨創(chuàng)始人兼黨主席。
劉遵義:前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斯坦福大學教授,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朱棣文(Steven Chu):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現(xiàn)任美國能源部部長。
林燕妮:香港散文作家,17歲入學,攻讀遺傳學。
丘成桐:美國科學院院士,菲爾斯數(shù)學獎得主,哈佛大學數(shù)學系主任。
史蒂夫?沃茲尼克(Steve Wozniak):蘋果公司(Apple)的創(chuàng)立者之一。
孫正義:日本軟件銀行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焦立中(Leroy Chiao):美國宇航局第一位華裔宇航員。
陳省身:世界數(shù)學大師。
田長霖:伯克利加州大學第8任校長,著名傳熱學家,機械工程系教授,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