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chǎn)”只是火雞不是鳳凰
讀了《南風窗》記者李北方的《“中產(chǎn)階層社會”夢想的暗淡》一文,覺得我們社會的前進總像是在努力地爬上長頸鹿高高的脊背,卻不記得先做一架長梯。梯子是理性的秩序,可以讓人們在權利和義務的梯次上穩(wěn)定地上落。然而在中國,已經(jīng)爬上去的人不想要梯子,因為他們沒想過要退下來,也不想讓其他人輕松地跟著上來;還在攀爬的人也想不到梯子,因為正常的渠道既不完善,也不高效,他們更信奉“自己的途徑”。
“中產(chǎn)階層社會”夢想的落空,歸根結底是因為根本不存在這樣一個共同的夢想。平等、平和、理性、秩序是建筑一個穩(wěn)定社會的基底,但中國的“中產(chǎn)”何曾一道認同過這些原則。人們從最底層拼入“中產(chǎn)”的動力,不是看好“中產(chǎn)階層社會”美好的價值觀,而是基于特權本位的驅使,在盡可能擺脫特權的侵害的同時自己也獲得特權。換個說法是,“中產(chǎn)階層”根本不想做“中產(chǎn)階層”,他們在“中產(chǎn)”上停留只是因為這是通往權貴生活方式的一個繞不過的階段。“中產(chǎn)階層社會”的夢想是象牙塔里的人們賦予的使命,被賦予者本身并無夢想。這個夢想的實現(xiàn)需要把“中產(chǎn)”丟進火里去考驗,但幾年的考驗顯然告訴人們,火里沒有飛出來一只羽翼光輝的火鳳凰,而是咯咯怪叫著跑出來一只皮焦肉爛的火雞。
李淳風(廣東東莞)
每年的《南風窗》最后一期都會做一個主題,為了公共利益年度榜??粗@些人和這些團隊,相信社會有希望和進步在,也讓我感到自己心中還有熱血。我總覺得人要有一顆包容和柔軟的心,包容是要看得見這世界,柔軟是能為這世界所打動。做善事,為他人,就是為自己。
立善行文
重新拾起由于種種原因遠離兩年多的《南風窗》,它給我?guī)淼哪枪膳c普通政經(jīng)雜志不同的清新與獨特的觀點依舊。曾經(jīng)遠離它,可能是因為覺得它過分脫離國情泛泛而談,也可能是因為它的視角與主流視角反差過大。今天重新翻閱,聯(lián)系到畢業(yè)后的種種經(jīng)歷,突然又覺得,可能我們社會真的需要有一股如此的媒體力量平衡這個有點失衡的世界。
從高一到現(xiàn)在,10年了,看了多少期《南風窗》已經(jīng)不記得了,雖然每次看的時候都很沉重,甚至讓自己有了改變這個世界的沖動。但是現(xiàn)在,關注得很少了,世事難料。每次看完雜志之后覺得中國社會雖然問題很多,但都在不斷的改良之中,也相信社會會慢慢變好,但是現(xiàn)實怎么樣呢?工作之后接觸到的現(xiàn)實真的是太無奈了。好想回到學校里那種憂國憂民的狀態(tài)中去,可是日子就這樣一去不復返了,再也沒有了往日的情懷,取而代之的就是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過得如此頹廢,我的精神信仰??!
118.12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