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禮維
(江蘇省船舶設計研究所有限公司,江蘇 鎮(zhèn)江 212003)
新型27 m救助艇是由地方海事局委托江蘇省船舶設計研究所有限公司研發(fā)的,在宿遷地方海事局洪澤湖救助艇的基礎上進行改進設計,主要用于洪澤湖水域在惡劣氣候下發(fā)生海損事故后的勘察、救助工作。
設計時,通過多次深入廣泛的調研,并認真聽取了海事部門的意見,在對原有船型的反復討論研究的基礎上,本著高性價比、功能全面的原則,最終確定27 m救助艇總體方案。27 m救助艇的總布置圖如圖1所示。
本船主要量度如下:
本船機艙艙室總長為10 m,寬為6 m,機艙花鋼板鋪設高度距基線450 mm。機艙前壁左設內走道進出機艙,機艙后壁設有斜梯通向尾甲板。圖2為27 m救助艇機艙布置圖。圖2中,標號 1為WD618C-12型推進主機,標號2為WHG300型齒輪箱,標號3為24 kW發(fā)電機組。
本船動力裝置為雙機雙槳,2臺推進主機組,對稱布置。柴油機型號為WD618C-12柴油機,標定持續(xù)功率為240 kW,額定轉速為1800 r/min,配套國產WHG300型船用齒輪箱,實際減速比為4.1。主機齒輪箱之間采用剛性連接的方法。主機自由端機帶1臺舵機油泵及機帶總用泵,另1臺自由端機帶軸帶空壓機、軸帶直流發(fā)電機各1臺。
本船設1臺船用柴油發(fā)電機組,型號為蘭電CCFJ24J-WF,柴油機型號為濰柴 TD226B-3C,容量為24 kW。
機艙中的主要設備還設有低壓空氣瓶、1套YSF-Q-0.1型油污水分離裝置及污油箱、2臺50CWZ-6型泵、1套舵機電動油泵、液壓油箱、閥組,1臺CZT-50B船用低噪聲軸流風機和1只自然通風筒、FLOJET2840-310/DC24V清水泵及壓力水柜、電動柴油輸送泵等。
機艙中還設有鉗桌工具臺、左右江水門及江水總管、各種手搖泵、手提式滅火器、主輔機啟動電瓶和照明備用電瓶、高位滑油儲存箱、日用油箱、尾軸承滑油柜和泵以及電氣的主配電板和變壓器等。
機艙通風則采取強制機械通風,主輔機排煙管分別從舷邊向艉引出。
本船還設有2臺救助潛水泵、以及船東可以選配的電焊機和水下電焊把等設備。
本船采用常規(guī)推進軸系,軸系由短軸及尾軸管裝置等組成。尾軸管裝置設有2道白合金軸承,艉管與前后軸轂均用環(huán)氧樹脂定位工藝粘接。
圖1 27m救助艇總布置圖
圖2 27 m救助艇機艙布置圖
主機組控制采用KE-4a電控軟軸遙控操縱裝置,主機組操縱由駕駛室內操縱手柄發(fā)射電信號至機艙,機艙經(jīng)軟軸來控制柴油機轉速快慢及齒輪箱倒、順、停。駕駛室操縱臺還設有舵機操縱器、舵角指示器、推進主機組和輔機的延伸儀表及其他電氣儀表和開關等。
此外,齒輪箱設有滑油低壓報警,柴油機設有滑油低壓報警及冷卻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高溫報警,舵機油箱低液位時也會發(fā)出報警信號。
本船設1個獨立燃油艙,油艙容量滿足救助艇10天的工作需要。主輔機均燃用輕柴油。一般情況下由電動燃油輸油泵泵至日用油箱,供柴油機燃用。另外設1臺手搖泵備用,可在日用油箱無油時,泵燃油至日用油箱。
主、輔機滑油自成系統(tǒng),機艙內設1只150 L高位滑油箱,以作儲備。本船設YSF-Q-0.1油污水分離裝置1套,對機艙、舵機艙油污水進行處理后,分別排于污油柜(污油)與舷外(凈水),污油柜內污油及油底殼中的污油由CS-20Y手搖泵處理,可由手搖泵泵至主甲板上標準排放接頭出口處,由岸上收集。
本船主、輔機均采用閉式循環(huán)水冷卻(海淡水雙重冷卻),主機機帶海水泵自江水總管吸水,冷卻主機和齒輪箱后,經(jīng)過排氣管水套后,既可以直接排舷外,也可以通過管路排至江水箱,在冬季極寒環(huán)境下用冷卻水來融化江水門中的冰渣。
壓縮空氣系統(tǒng)配備CA-10軸帶空壓機組1套,向1MPa低壓空氣瓶供氣,空氣瓶中壓縮空氣供氣笛使用,再經(jīng)減壓閥后,供江水門沖洗及雜用。
本船設 1只清水艙,由 FLOJET2840-310/DC24V清水泵及壓力水柜供全船日常使用。
全船各水密底艙均設有艙底水吸入濾網(wǎng),由2臺艙底泵抽吸。機艙中還設有1臺艙底水手搖泵備用。
全船設有2只消防栓,配備水龍帶和口徑為Ф13 mm水槍。所有水槍應為認可型,機器處所所用的水槍為帶開關的兩用型式(即水霧/水柱型)。機艙內配4具手提式滅火器。
本船配YDB-16~25/20-Ⅱ-E擺缸式液壓舵機1套,該系統(tǒng)由電動油泵組和機帶油泵各1臺、操縱臺、推舵裝置等組成。操縱臺裝有轉向器,通過手輪轉動,可直接控制液壓油,變換油流方向,推動舵桿使舵葉轉動。
機艙采用強制機械通風,1臺CZT-50B船用低噪聲軸流通風機通過風道向主輔機供氣,另設1只自然通風筒安裝于機艙棚。風機可以正反轉,既可壓風又可抽風。各柴油機排氣管上均設有膨脹節(jié)和消音器,主機排氣管從舷邊向艉引出,主機排氣管采用水套夾層。
根據(jù)船東的要求,推進主機由原先的依維柯IVECO 8210SRM36型柴油機改為成熟的國產濰柴WD618C-12柴油機,同時使用濰柴配套的齒輪箱。這樣在保證其滿足規(guī)范、法規(guī)要求和保持功能、性能不變的情況下逐步提高船舶的性價比。
主機組控制裝置由原先的MORSE MT-3雙機型機械軟軸操縱裝置改為KE-4a電控軟軸遙控操縱裝置。電控軟軸控制相對于機械軟軸控制操縱裝置更省力更準確,其維修也更為方便。
根據(jù)老一代船型的經(jīng)驗,結合洪澤湖冬天氣溫低,湖面易結冰的實際環(huán)境,新型救助艇對排氣系統(tǒng)進行了改進。在主機排氣管上安裝水套夾層,主機冷卻水經(jīng)過排氣管水套后,可以通過管路排至江水箱用冷卻水來融化江水門中的冰渣。
從上述設計可以看出,27 m救助艇在保證其滿足規(guī)范、法規(guī)的同時,功能、性能不變的情況下逐步提高船舶的性價比,減輕了船員的勞動強度,保證了船舶的安全性、操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