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迅雷
綠色腐敗
文/徐迅雷
砍樹、栽樹、移樹,蒔花、弄草、拔苗,造園林、建公園、搞濕地,這些年來,地方政府在園林綠化領域的政績沖動、投資激情,可謂蓬蓬勃勃、十分來勁。
“綠葉”背后,卻暗藏著很多“黑色”腐敗。一株普通的榕樹,做到賬面上,身價飆升到10多萬元;一項實際支出60多萬元的城市綠化工程,賬面支付款卻“瘋長”到150多萬元……從本質上看,個中“黑色利益鏈”與政府投資的其他工程沒有本質的區(qū)別,無非就是貪腐受賄拿回扣撈好處。
我將這稱為“綠色腐敗”。“綠色腐敗”中的權力官員,是把綠化工程當成自己的“綠色銀行”。是權力“賦予”他“特別提款權”,只是貪官們從“綠色銀行”的“提款機”里提款的方式略有不同而已。近來最出名的“提款人”是云南麗江古城區(qū)園林綠化局原局長趙桂強,這老兄在園林綠化工程發(fā)包和實施過程中,大膽受賄,各種賄賂款項共計達55萬余元,另有161萬余元的巨額財產(chǎn)來源不明,最終他被判了13年。面對巨額財產(chǎn)來源不明,趙桂強在庭審時竟然辯稱自己是“搓麻將贏了30萬元”,讓大家笑掉大牙,原來“麻將桌”就是他的“特別提款機”啊!
“綠色腐敗”是“工程腐敗”中的一種,與其他工程略有不同的是,它的“腐敗空間”特別大。原因也簡單,一棵樹不像一袋水泥一根鋼筋,其定價的差異性很大,尤其是名木、大樹,根本無法做到統(tǒng)一定價,這就導致定價的隨意性極大。為了拓寬吃回扣、拿好處的“盈利空間”,當事人都很愿意把價格弄到天上去。于是,一棵并非名貴樹種的榕樹,單價竟然高達10萬余元!
在綠色工程的腐敗案件中,授受雙方,有著一批“能人”,他們基本上就是人妖不分了。有關系、背景的、有鈔票、回扣高的,不管是多么丑陋的妖怪,只要有利用價值,也會被彼此奉為座上賓。
城市的園林綠化工程,是地方政府很喜歡的“公共工程”,擺在地面上也很能看見“政績”,不像下水道看不見;加上這些年來地方政府賣地收入大大的,他們自然而然就愿意大大地予以投入。“一項普通綠化工程,財政預算投資200多萬元,而實際工程造價只需六七十萬元,即使是通過虛開發(fā)票套取70多萬元后,也沒達到預算的投入額度?!边€真是這個樣子。反正這投出去的錢是財政的錢,是公家的錢,是納稅人的錢,而通過這“綠色工程”,最方便把這“大蛋糕”中的一大塊切給自己,這樣的“綠色腐敗”,這樣的“權力尋租”,貪官們“何樂而不為”?
政府的“錢袋子”,如果僅僅只是官員來管,那么,讓它變成貪官的“提款機”,就是很容易的事。而且,把這些錢花出去,都美其名曰“民生財政”、“民生工程”。有多少所謂的“民生工程”,那種大投資大投入,其實僅僅是地方政府增長GDP數(shù)字的工具、官員個人增加腐敗收入的路徑。
管住、管好政府的“錢袋子”,是杜絕腐敗的重要路徑。這就必須擯棄“官員財政”,實現(xiàn)真正的“民生財政”?!懊裆斦保恰叭吮矩斦?,是以改進民生、提高人們福利水平為目標的;“民生財政”有賴于財政民主,要還財權于民,公眾能充分實現(xiàn)作為一個納稅人的權利,能真正掌握財政預算的審批權,能通過由自己選出來的代表對財政進行有效監(jiān)督,能看到公共財政中每一分錢的具體用途和流向……否則,這些錢就會在“綠葉”“綠蔭”的遮蔽下,悄悄地沿著地底下的根枝,流進腐敗者的口袋。
圖:陸華 編輯:鄭賓 3937581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