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用藥三誤區(qū)
文/尹新華
得了冠心病后積極地進行治療、合理用藥,可以減少和避免心肌缺血的進展及并發(fā)癥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提高生活質量,降低死亡率。而有些冠心病患者對藥品的認識及正確服藥的意識不是很強,有的甚至連自己的病情都沒有了解清楚就擅自用藥,更不是按照醫(yī)囑控制藥量。這就造成了很多用藥誤區(qū),嚴重的話還會延誤患者自身的病情。
誤區(qū)一:不能正確認識病情,盲目用藥
冠心病的用藥是非常復雜的問題,每一種藥物都有它嚴格的適應癥和禁忌癥,而且不同個體用藥也不一樣。有的患者常常嫌吃藥太多,不按醫(yī)囑用藥、自行停藥或增加減少藥量,有病況時用點藥,沒有病況時就隨意停藥或減少藥量等,這是非常錯誤的做法。
誤區(qū)二:聽信廣告宣傳,盲從購藥
冠心病需個性化治療,病情不同,藥物配合治療也就不一樣。盲目迷信廣告,蒙受經(jīng)濟損失事小,關鍵是可能起不到很好的治療作用,還可能帶來一些副作用,甚至耽誤病情。應該認識到,有病要到正規(guī)醫(yī)院去,明確診斷后按醫(yī)生指導用藥,盡量服用正規(guī)廠家生產(chǎn)的藥物,不要盲目聽信廣告藥物宣傳。
誤區(qū)三:過分在意副作用,不敢用藥
有些患者看到藥品說明書上列的長長的副作用就不敢服用。其實藥品說明書上不良反應寫得越詳細,說明這個藥物的藥理學、藥代學、藥效學、毒理學試驗和臨床觀察等做得越詳細,療效貨真價實。有的把千分之一甚至萬分之一的副作用都列舉出來,就是為了萬一出現(xiàn)某些副作用,也好知道是不是服用這種藥物導致的,及時停藥就不會造成嚴重后果。
四個方法判斷感冒停藥時間
一看療程
很多藥物會有標準的服藥時間。比如退熱藥、止吐藥、催眠藥等“立竿見影”的藥物,吃一次即可。同一種藥治療不同的疾病療程有所區(qū)別。如我們經(jīng)常用的鹽酸左氧氟沙星膠囊,治療支氣管、肺部感染,療程7-14天;治療急性單純下尿路感染,療程5-7天;治療細菌性前列腺炎,療程則長達6周。
二看病情
沒有固定療程的藥物,則需要根據(jù)病情進行調整。最常見的是抗生素,治療急性感染(如急性扁桃體炎、支氣管炎等)時,一般病情控制2-3天后即可停藥;而治療病情易遷延擴散的復雜感染(如敗血癥等)時,感染控制后一般至少再用兩周才能停藥,以免復發(fā)。
三看體質
對于免疫力低下的特殊人群,如老人、小兒或身體抵抗力差的人,在服藥時間上需適當延長。
四看藥物
某些毒性較大或需長期應用的藥物,如果疾病尚未痊愈,需改用小劑量維持,或間隔一定時間后,再重復療程。
安眠藥 不是速眠藥
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神經(jīng)內科睡眠障礙中心主任 沈揚教授
安眠藥并不是速眠藥,服用時一定要注意下面幾個問題:
首先,弄清失眠原因。和頭痛一樣,失眠往往只是個癥狀。比如高血壓會引起頭痛,感冒時也會頭痛,只吃止痛藥而不治高血壓,頭痛就治不好。心情煩躁、壓力大時會失眠,消化不良、關節(jié)炎等也會引起失眠,只有找到原因才可能治好它。
其次,服藥后要放松。如果需要服安眠藥,最好選擇唑吡坦、佐匹克隆等非安定類藥物,能減少易成癮、記憶障礙、抑制呼吸、有宿醉反應等副作用。而且要注意,這些安眠藥通常在服藥后15~30分鐘起效,服藥前應該把刷牙、洗臉等生活細節(jié)做完。另外,有些安眠藥能舒張食管括約肌,可引起胃酸反流,服藥后不宜馬上躺下,最好坐著用適量溫水送服藥物。然后,可以看看雜志或聽一小會兒輕音樂放松身心,有助于盡快進入夢鄉(xiāng)。
最后,晚上少喝水。有些安眠藥雖然持續(xù)時間較短,但起夜時仍會有影響。尤其是老年人,晚上應少喝水避免頻繁起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