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種收音機值得收藏
文/君云
對于收藏愛好者來說,以下四種老式收音機值得留心收藏。
一是早期生產(chǎn)的收音機。世界上第一臺收音機是在20世紀初發(fā)明的。我國直到20世紀60年代,才研制出一個晶體管的“單管收音機”和三四個晶體管的“來復式收音機”。這些“老古董”作為科技發(fā)展的見證,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二是“文革”時期生產(chǎn)的收音機。它們都會打上“文革”的烙印,如“紅燈”、“紅星”、“工農(nóng)兵”、“向陽花”等,甚至機身上標有“毛主席萬歲”、“抓革命、促生產(chǎn)”等口號和語錄,政治色彩很濃。也正因此,作為歷史的見證,其收藏價值也很高。
三是造型新穎奇特的收音機。如我國天鵝611型收音機的書本造型,寶石花605型的天壇造型等等,這些特制收音機由于本身數(shù)量稀少,再加上特殊的造型工藝,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四是具有特殊意義的收音機。例如黨和國家領(lǐng)導人、社會各界名流用過的收音機;特殊場合,如重大會議用過的收音機;特殊時期,如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時期用過的收音機等,都是革命“文物”,非常珍貴。
收藏地圖的樂趣
文/黃建棟
我喜歡旅游,鐘情于中國的大好河山,每逢出差、旅游到一地總要“淘”幾張當?shù)氐男屡f地圖,仔細研究當?shù)爻鞘凶兓惋L土人情,沉浸于“集圖”的樂趣中。20世紀50至60年代的地圖大多印制簡單、紙質(zhì)粗糙、色彩單一。1979年開始中國旅游交通地圖則有了較大的變化,公路、鐵路的里程增加了很多,并印有乘坐各種交通工具的旅行常識。80-90年代的中國地圖冊,外觀精美,圖文并茂,從內(nèi)容和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觀,增加民族、氣候、文化古跡、風景名勝、土特產(chǎn)品、工藝美術(shù)等全新的內(nèi)容。省會城市的平面圖也越來越大,越來越詳細,你從中可充分感受祖國建設(shè)變化的日新月異。
20世紀50-60年代我居住在北京,父母經(jīng)常帶我游覽首都的名勝古跡,于是我保存了一張1956年版本的北京游覽圖,此圖淺咖啡色封面,發(fā)行量僅10.3萬份,定價0.15元。那時新中國剛剛成立,北京城百廢待興,沒有高樓大廈,還是古城風貌,連迎接建國十周年的十大建筑人民大會堂、軍事博物館、歷史博物館等都還未開始設(shè)計。那個年代的北京城,繞一圈只有20多公里。
歷史上每一個關(guān)鍵時刻,承載變化最直觀的就是當時繪刻的地圖。從地圖上我們可以讀出那個年代人們聚居的地理、人文環(huán)境信息,了解每一個城市歷史發(fā)展的變遷。
淺解三字經(jīng)(之十三)
[本經(jīng)]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譯文]
還應該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識,如“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個方面;“三光”就是太陽、月亮、星星。
[注釋]
三才:指天、地、人。
三光:太陽、月亮與星星都是地球上的光線來源,稱為“三光”。
[感悟]
人類只有認識世界,才能改造世界。世界如此之大,包含天空中的星辰以及雷、電、風、雨,大地的山川河流、花草樹木、魚蟲百獸等萬千方面。只有不斷學習,才能運用掌握的知識去改造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