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雪萍,徐勤蓉,徐幼平
(衢州市人民醫(yī)院,浙江衢州 324000)
近年來,我國乳腺癌發(fā)病率增長速度高出高發(fā)國家1~2個百分點,發(fā)病率居大城市女性腫瘤第一位[1],且有年輕化趨勢[2,3]。癌癥相關(guān)的心理問題嚴重影響著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治療效果及生活質(zhì)量[4,5]。乳腺癌由于發(fā)生部位的特殊性,除腫瘤造成患者負性情緒外,部分患者對自己的身材、體形、個人魅力缺乏自信,給工作、生活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有計劃、有目的、全面系統(tǒng)地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能改善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圓桌會議形式是團隊學習進行深度訪談的一種組織形式,所有與會者不論身份、不分級別地圍桌而坐,就一個主題進行討論,彼此之間沒有階層、沒有權(quán)威,不受束縛地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假設(shè),從而達到相互學習交流的目的。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本院腫瘤外科對38例乳腺癌手術(shù)治療患者采用圓桌會議形式進行心理干預,取得較好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對象 納入標準:女性;年齡≥28歲;已婚;經(jīng)病理檢查確診乳腺癌,行手術(shù)治療及化療,分次住院時間6月及以上;患者知道自身病情,排除家族遺傳史、精神病史及其他嚴重軀體疾病;患者對本研究知情同意。符合納入標準患者76例,按隨機數(shù)字表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8例。觀察組:年齡29~61歲,平均年齡(47.0±3.2)歲;乳腺癌單 側(cè)37 例、雙 側(cè)1 例;文 化 程 度:本 科9 例,大 專10例,高中6例,中專5例,初中3例,小學2例,文盲3例;職業(yè):公務員8例,事業(yè)單位職工9例,企業(yè)職工11例,個體經(jīng)營戶5例,家庭主婦5例。對照組:年齡30~60歲,平均年齡(51.0±1.3)歲;乳腺癌單側(cè)38 例;文化程度:本科10 例,大專10例,高中5例,中專6例,初中3例,小學2例,文盲2例;職業(yè):公務員6例,事業(yè)單位職工11例,企業(yè)職工10例,個體經(jīng)營戶6例,家庭主婦5例。兩組患者年齡、疾病、文化程度、職業(yè)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 干預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予日常護理和常規(guī)宣教。
1.2.1 對照組 乳腺癌確診后1~4周,責任護士與患者一對一進行溝通,安慰鼓勵患者,并取得患者家屬的支持,采用工休座談會、小講座等形式[6,7]進行認知干預,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正視乳腺癌、抗焦慮的N 種方法”等主題內(nèi)容;術(shù)后2~4月,以小講座形式向患者及家屬講解“保持心情愉悅的方式、合理睡眠”等內(nèi)容;術(shù)后5~6月,利用多媒體課件講解“乳腺癌術(shù)后回歸社會、堅強面對人生”等主題內(nèi)容。
1.2.2 觀察組 以圓桌會議形式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護士參加圓桌會議,但只起到組織和會議記錄、資料整理的作用;每次有4~5例患者攜家屬參加會議,在科室會議室,患者及家屬圍桌而坐,自由討論、暢所欲言,要求患者及家屬對所有討論內(nèi)容出會議室均需保密,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確診后1~4周,以“我們的傷痛”為主題,分“發(fā)現(xiàn)乳腺癌”“痛苦該如何傾訴”“傷痛該如何應對”“誰能幫我分憂”4方面內(nèi)容分次討論;術(shù)后2~4月,以“學會堅強”為主題,分“正視我們的身體”“如何安睡”“化療的思索”“心手相牽我的愛人”4方面內(nèi)容分次討論;術(shù)后5~6月,以“微笑面對明天”為主題,分“我們可以更美麗”“人生的新篇章”2方面內(nèi)容進行討論。
1.3 評價方法 采用癥狀自評(SCL-90)量表[8]測評患者心理健康狀況。SCL-90量表包括軀體化、強迫、人際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懼、偏執(zhí)、精神病性9個基本癥狀因子,共90條目。每條目按癥狀出現(xiàn)頻度1~5級評分,自覺無該項癥狀或問題,記1分;自覺有該項癥狀,但無實際影響或影響輕微,記2分;自覺有該項癥狀,并有一定影響,記3分;自覺常有該項癥狀,有相當程度的影響,記4分;自覺該癥狀的頻度和強度都十分嚴重,影響嚴重,記5分。這里所指的“影響”包括癥狀所致的痛苦和煩惱,也包括癥狀所造成的心理社會功能損害??偡郑?60 分,或任一因子均分>2 分,可考慮篩查陽性??偡址从巢∏閲乐爻潭龋梅衷礁?,說明心理健康狀況越差。在患者確診乳腺癌后第1周及術(shù)后5~6月(化療最初6個療程結(jié)束)時,由3名高年資責任護士負責,使用統(tǒng)一指導語,讓患者作出獨立、不受任何人影響的自我評定,現(xiàn)場回收調(diào)查表。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行t檢驗,a=0.05。
76例患者確診乳腺癌第1 周SCL-90 評分觀察組(172±18.2)分、對照組(165±16.0)分,干預后SCL-90評分觀察組(130±10.2)分、對照組(164±5.1)分。兩組心理干預前后SCL-90量表各因子均分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心理干預前后SCL-90各因子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心理干預前后SCL-90各因子評分比較(±s,分)
因子干預前觀察組(n=38)對照組(n=38)t值 P 值干預后觀察組(n=38)對照組(n=38)t值 P值軀 體 化 1.81±0.59 1.85±0.51 0.31 0.75 1.56±0.59 1.79±0.59 1.7 0.09強 迫 1.47±0.41 1.42±0.42 0.53 0.60 1.27±0.41 1.51±0.45 2.43 0.02人際敏感 1.82±0.61 1.85±0.51 0.23 0.83 1.56±0.51 1.82±0.25 2.82 <0.01抑 郁 2.13±0.58 2.05±0.59 0.6 0.55 1.60±0.58 1.90±0.57 2.27 0.03焦 慮 1.89±0.43 1.86±0.47 0.29 0.77 1.40±0.43 1.62±0.49 2.08 0.04敵 對 1.66±0.55 1.77±0.58 0.85 0.40 1.48±0.35 1.69±0.27 2.93 <0.01恐 懼 1.97±0.48 1.99±0.56 0.17 0.87 1.39±0.48 1.93±0.53 4.66 <0.01偏 執(zhí) 1.64±0.57 1.72±0.55 0.62 0.53 1.68±0.57 1.75±0.53 0.55 0.60精神病性 1.59±0.42 1.63±0.49 0.38 0.70 1.49±0.42 1.54±0.48 0.48 0.63
3.1 乳腺癌患者存在心理問題 乳腺癌患者面臨著大量的社會心理問題,如因疾病導致配偶、親子關(guān)系的變化,以及可能出現(xiàn)與性生活和外形缺損有關(guān)的壓抑、焦慮、創(chuàng)傷綜合征,這些在年輕患者身上表現(xiàn)得更為明顯[9]。王丕琳等[10]對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調(diào)查顯示,45%患者有精神障礙,其中42%表現(xiàn)為抑郁或焦慮,20%患者存有兩種以上的精神障礙,33.3%患者感覺自身吸引力差;治療的副反應,如化療引起的脫發(fā)使患者感到極大的痛苦,擔心復發(fā)、轉(zhuǎn)移也成為影響患者心理康復的重要因素[11]。本文資料顯示,76例患者在確診第1周SCL-90測評總分平均(166±15.2)分,進一步與患者交流,有30例(39.5%)患者表示乳房缺如、脫發(fā)等外形的改變嚴重影響了生活,提示乳腺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壓抑、焦慮和恐懼等心理問題。
3.2 圓桌會議形式用于心理干預的優(yōu)勢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干預形式有多種,最常用的是行為干預和團體干預。團體干預被認為是癌癥心理干預的方向,因為患者的同質(zhì)性很容易組建這樣的團體,團體可發(fā)展出基本的真實關(guān)系(親密/共情),最終使患者團體外行為改變,達到自我實現(xiàn)。將圓桌會議形式應用于乳腺癌患者的團體干預中,患者之間的交流增多,互動、安全的團體氛圍可以使患者暢快地分享體驗、交流經(jīng)驗,提高了對自身疾病的認識及分析、判斷能力,同時患者面對著同樣疾病的群體,更容易宜泄不良情緒,彼此間的相互理解、鼓勵和支持、關(guān)心和幫助,使患者認識到自身的價值,正視現(xiàn)實,消除負性情緒,增強自信心,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本文資料顯示,兩組干預效果比較除軀體化、偏執(zhí)、精神病性3因子無統(tǒng)計學意義外,其余各因子干預后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圓桌會議形式應用于乳腺癌患者團體心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
3.3 圓桌會議形式用于心理干預的注意事項
3.3.1 把握圓桌會議形式的本質(zhì) 以民主平等、知識共享、充分交流、科學決策的精神開好圓桌會議。護士與患者及家屬一起就各個疾病相關(guān)問題進行討論,與會者對問題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假設(shè),但是不能對其他人的觀點進行評論,彼此之間沒有階層、沒有權(quán)威、不受束縛,從而達到相互學習交流的目的。圓桌會議期間,護士不能將自己的觀點強加于患者及家屬,對于情緒低落或偏激的患者及家屬,可采用暗示、誘導的語言進行心理疏導,注意防止個別患者的不良情緒影響周圍的患者及家屬。
3.3.2 結(jié)合患者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決定會議的具體程序和形式 不同疾病階段的患者及家屬,圓桌會議所需討論的內(nèi)容、范圍、程度要有所區(qū)別,討論的點與面應各有側(cè)重。將疾病階段、性格、文化程度等相近患者組織在一起,就各階段相關(guān)的主題分小節(jié)展開討論。參加會議的人數(shù)不宜過多,每次會議人數(shù)以4~6人為宜,可邀請患者配偶等親密家屬參與,有研究顯示[12],乳腺癌術(shù)后對患者和配偶同期行心理干預,有利于促進患者心理健康。
[1]趙婷婷,方瓊,沈莉莉,等.深度訪談法研究乳腺癌病人診療過程中的心理體驗[J].外科理論與實踐,2010,15(5):514-517.
[2]楊玉平,韋平.乳腺癌的普查與防治[J].暨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4,25(4):318.
[3]Eckmann,Helen L,Hays.You are with someone who is a fighter:Constructing a model of trasformation which can occur in surviving breast cancer[J].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2003,64(4):1186-1190.
[4]Holland JC,Andersen B,Breitbart WS.Distress management[J].JNCCN,2010,8:448-485.
[5]陸群瑛,顧根英,陳麗華.認知行為干預對乳腺癌術(shù)后化療患者依從性的影響[J].護理與康復,2012,11(5):477-478.
[6]尹梅榮,宋娟.乳腺癌患者健康宣教及心理護理的應用[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0,26(8):1239-1240.
[7]王芳,顏文貞.個體化健康教育對乳腺癌患者疾病不確定感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24):130-132.
[8]黃潔飛,馬嘯吟.應用SCL-90評價心理干預對惡性腫瘤患者的效果[J].中外醫(yī)療,2010,(22):162-163.
[9]Kyriakedes S.年輕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相關(guān)問題[Z].第1屆上海國際乳腺癌康復論壇,上海,2010.
[10]王丕琳,朱強,蘇婭麗,等.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康復[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0,16(6):549-551.
[11]郭君怡.癌癥患者抑郁狀態(tài)的相關(guān)因素及護理對策[J].護理與康復,2006,5(2):99-101.
[12]魏王紅,代藝,配偶同期心理干預對乳腺癌患者術(shù)后心理健康的影響[J].護理與康復,2011,10(3):24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