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楊
吹管樂器與打擊樂器合奏的音樂,是以管弦樂器(或單純用管樂器)與打擊樂器演奏并重的民間器樂合奏形式。
在民間流行的吹打樂中,吹的部分除了吹管樂器以外,還常用拉弦和彈弦樂器,因此民間藝人把吹打樂細分為“粗吹鑼鼓”和“細吹鑼鼓”兩種:粗吹鑼鼓,又稱粗十番。指用嗩吶、管子等吹管樂器和“大鑼大鼓”合奏的形式;細吹鑼鼓,又稱細十番或絲竹鑼鼓,指由絲竹樂器和打擊樂器合奏的形式。以笛、鼓演奏為主的吹打樂有陜西西安鼓樂,蘇南的十番鑼鼓、十番鼓,廣東的笛套大鑼鼓等;以嗩吶、鑼鼓為主的吹打樂有浙東鑼鼓、潮州大鑼鼓、廣東鑼鼓柜等。
自古以來,無論婚喪嫁娶還是豐收節(jié)慶,中國傳統(tǒng)樂器的悠揚樂聲一直都是中國生活最好的伴奏。以各種打擊樂器為主的“鑼鼓樂”節(jié)奏鮮明、熱烈活潑;以各種弦樂器為主的“弦索樂”婉轉(zhuǎn)抒情、清新雅致;以弦樂器和管樂器合奏的“絲竹樂”風格細膩,如江南絲竹;以吹管樂器和打擊樂器合奏的“吹打樂”風格粗獷,如西安鼓樂。它們是中國音樂文化的經(jīng)典,也是中國生活的忠實伴侶,其中飽含著中國人的喜怒哀樂。
關(guān)于吹打樂的歷史可推溯至漢代初年的鼓吹樂。據(jù)《樂府詩集》(卷16)載:“鼓吹未知其始也。漢班壹雄朔野而有之矣?!痹凇掇o?!分泄拇禈窏l目的釋文是這樣寫的:“用鼓、鉦、簫、笳等樂器合奏。源于北方少數(shù)民族。漢初邊軍用之,以壯聲威,后漸用于朝廷。明以后土庶吉兇之禮及迎神賽會亦均用之”。
具體說來,鼓吹樂是從漢代發(fā)展起來的一種以擊樂器和吹樂器為主的音樂形式,起源于北方游牧民族?!稘h書》中有關(guān)于鼓吹樂的早期記載:按應(yīng)用場合、樂器編配的不同分為黃門鼓吹、騎吹、短簫鐃歌、簫鼓四種形式;其中黃門鼓吹主要為皇帝服務(wù);騎吹主要指外出巡行時用于馬上。常用的樂器有鼓、角、笳、排簫、橫笛等,其中鼓最重要。
“鼓吹樂”自秦漢以來,歷代相承,用途非常廣泛。如用于宮廷的宴樂、儀仗樂、軍樂;在民間的婚喪喜慶、節(jié)日廟會等,無不吹吹打打,分外熱鬧。在文獻記載和民間流行的口頭稱謂中,吹打樂有“鼓吹”、“鼓樂”、“吹歌”、“十番”、“鑼鼓”等種種名稱。
鑼鼓樂,全部用打擊樂器演奏的民間器樂合奏形式,這種演奏形式民間又叫清鑼鼓和素鑼鼓。如西安銅器社,土家族打溜子,山西威風鑼鼓、絳州鑼鼓等。
鼓吹樂,以某一件吹奏樂器,如管、嗩吶、海笛、笛為主奏樂器,配合其他管弦樂器、打擊樂器所組成的民間器樂合奏形式。如河北音樂會的主奏樂器為管,魯西南鼓吹樂的主奏樂器為嗩吶(或海笛)等。
吹管樂經(jīng)過一定時期的發(fā)展后,按所用樂器和使用場合的不同演變?yōu)楣拇岛蜋M吹兩類:鼓吹是指專為儀仗隊在行進中使用,以排簫和笳為主要樂器;橫吹則以鼓和角為主要樂器,為軍中人在馬上演奏。李延年的取自西域少數(shù)民族音樂創(chuàng)作的《摩訶兜勒》是鼓吹樂中的優(yōu)秀作品。歷代鼓吹樂多有歌詞配合?,F(xiàn)今民間流行的“吹打”,同“鼓吹樂”不無淵源關(guān)系。
吹打樂在戲曲和曲藝中也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戲曲中的“文武場”便是由傳統(tǒng)樂器組成的樂隊伴奏?!拔膱觥币韵夜軜窞橹?,有胡琴、月琴、三弦等;“武場”以打擊樂為主,有板鼓、小鑼、大鑼等。民間戲曲票友多兼通一點“文武場”的技能。公園里常??梢娵氰p老者操著一把京胡咿咿呀呀地吊起嗓子來。各種曲藝形式往往缺不了民族樂器。
經(jīng)歷過2000多年漫長的歲月、經(jīng)歷過不同的朝代不同的社會環(huán)境、不同的風土人情,鼓吹樂以不完全相同的姿態(tài)展現(xiàn),是一個有著極強生命力、不斷更新發(fā)展變化的樂種。然而,即使是這樣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并且在中國音樂發(fā)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鼓吹樂,在人們生活方式、生存方式和思維方式有巨大變化的今天,在外來文化的強烈影響下,時至今日依然在耳旁繚繞盤旋、余音不息。因而,無論從保護傳統(tǒng)文化的角度,還是從保護這種器樂合奏形式的角度,我們都應(yīng)該進一步了解、認識“鼓吹樂”這一古老的樂種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