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杰 楊兵昌
(1.隴東學院體育學院,甘肅 西峰 745000;2.莊浪縣第二小學,甘肅 莊浪 744699)
普通高校大學生體育課倦怠成因及干預對策
王福杰1楊兵昌2
(1.隴東學院體育學院,甘肅 西峰 745000;2.莊浪縣第二小學,甘肅 莊浪 744699)
大學生學習倦怠是當前普通高校較為普遍的現象。體育課倦怠是指大學生在體育課學習中,由于文化課學習壓力、缺乏體育課學習興趣、抑郁或興趣轉移以及重視不夠等原因,而對體育課呈現出厭倦消極懈怠的態(tài)度和行為。體育課倦怠成因主要有:陳舊教育觀念和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體育教師的影響、較低的自我效能感、就業(yè)壓力增大、自我控制和學習動機。應從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體育健身意識改革體育課教學模式、提高教師職業(yè)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效能感、科學的自我調節(jié)和調整學習動機等方面對體育課倦怠進行干預。
大學生 體育課 倦怠 干預對策
大學體育教育是學校體育的最后階段,是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的銜接點,是大學生形成良好健身意識、養(yǎng)成終身體育習慣和提高體育能力的重要時期。體育課作為大學體育教育的一種重要手段,不僅是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技術和技能,而且是培養(yǎng)學生體育興趣,發(fā)展和完善學生個性,全面提高學生健康水平,牢固地樹立終身體育的觀點的載體。然而,大量的研究表明,目前,大學生對體育課普遍存在倦怠現象。而對于這種客觀存在的心理現象,我們既不能回避,也不能采用簡單粗暴的方法,只有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才能預防或減輕倦怠心理的產生及影響。
關于倦怠的研究始于20世紀70年代中期,最早是由美國臨床心理學家Freudenberger于1974年提出的。倦怠是一種消極的萎靡不振的身心狀態(tài),是乏力、焦慮、厭倦、冷漠、消沉、郁悶、悲觀等的綜合反映。學習倦怠是指學生由于學習壓力或缺乏學習興趣而對學習感到厭倦的消極態(tài)度和行為,反映了學生消極的學習心理。當前大學生由于競爭和就業(yè)壓力的加劇和多元價值觀的影響等,使大學生出現認同缺失、抉擇失誤、人生目標悲觀渺茫、消極逃避挫折,學習倦怠現象普遍存在。體育課倦怠是指大學生在體育課學習中,由于文化課學習壓力、缺乏體育課學習興趣、抑郁或興趣轉移以及重視不夠等原因,而對體育課呈現出厭倦消極懈怠的態(tài)度和行為。其心理及行為表現主要是:對體育課的學習缺乏興趣、無主動鍛煉的動機、出現畏難情緒和抵觸情緒、借故請假、無故曠課、學習動作時拖拖拉拉、毫無熱情和只求及格、不主動進行體育鍛煉等。這種狀況如不加以改變,其影響的不僅是大學生自身的健康和體育教學本身,而且還會影響到其他學科的學習,甚至影響到學生未來的前途。因此,正確分析體育課倦怠的成因,對學生體育課倦怠進行有效干預,進而減輕或消除倦怠,從而促成體育教學目的的實現。
體育在作為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政治文化基石的儒家倫理與政治哲學中被評為“技末之學”,在“重文輕武”的傳統(tǒng)文化氛圍中,社會和家長給學生灌輸的往往是“重智、輕體”的思想,長此以往,使得大學生的體育意識和健康意識比較淡薄,大學生對體育課的認識不夠,普遍存在“重智、輕體”思想,對體育課的意義表示懷疑,不關心自己體育課情況。體育課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統(tǒng)稱為注入式,又稱“三段式”,即按準備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為順序進行的。這種以體育教師指揮的、整齊劃一的“軍體式教學模式”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不利于學生個性差異化發(fā)展,使大學生對體育課失去激情,感到上體育課沒意思,甚至感到乏味,從而出現倦怠現象。
體育教師作為體育教學的實施者,也是影響大學生體育課倦怠的一個重要原因。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是活的知識技能載體,對學生的影響是直接的、全面的、甚至是永恒的。然而現實當中,由于有的教師不懂得如何育人,只是簡單機械地教學,只為完成教學任務;有的教師不求知識更新,教學方法和手段單調乏味;有的老師在課堂管理上放任自由,對學生聽之任之等等,這些往往縱容了大學生的體育課倦怠現象的產生。
自我效能感是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提出的概念,指一個人對其在某一領域中的操作能力的主觀判斷或評價。班杜拉認為,自我效能感是個體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種或某類任務,是個體的能力自信心在某些活動中的具體體現。自我效能感支配個體的行為取向和任務選擇,自我效能感可以通過個體對自身能力的主觀評價形成期待,從而影響人的行為。高的自我效能感可以有效緩解工作壓力,同時緩解對個體或組織的消極影響。對學生而言,自我效能感是個體的學業(yè)能力信念,是學習者對自己能否利用所擁有的能力或技能去完成學習任務的自信程度的評價,是個體對控制自己學習行為和學習成績能力的一種主觀判斷。自我效能感高的學生在上體育課時,對新的知識和動作的學習和掌握有較高的自信心,具體表現在:上課積極性高,學習主動性強,樂觀向上,持之以恒。而自我效能感低的學生對自己的能力判斷和期待都很低,容易產生逃避學習或學習依賴等不良行為。
自我控制對學習倦怠的影響表現在自控力和自我控制方式上。自控力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我監(jiān)督、自我調整、自我控制的能力,是學生對一系列學習任務完成的掌控能力。大學階段的學習強調個體的自主性和自控能力。自主性強,具有較強的自控能力,往往會有良好的學習效果;而自主性差、自控能力弱的個體往往會因惰性強而出現學習倦怠。另外,自我控制的方式也會對學習產生影響,自控方式主要體現在內外控制方面,一般來講內歸因者與內控者一致,而外歸因者多為外控者,因此內控者學習具有主動性,外控者容易出現學習倦怠,如果內控者過分強調個體對學習的決定作用,反而會造成個體過分焦慮,不利于學習能力的發(fā)揮。
動機是激發(fā)和維持個體進行活動,并導致該活動朝向某一目標的心理傾向和動力。學習動機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內驅力量。學習動機的缺乏與專業(yè)興趣、人格、自我效能感和歸因方式等很多心理因素相關,學習動機不足直接影響學生的抱負水平和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缺乏驅動和保持的內部力量,不能堅持學習行為,逃避學習,在學習上表現出明顯的倦怠感。另外,不同學生學習動機不同,不同的學習動機會導致不同的學習態(tài)度。求知進取、成才發(fā)展等積極性動機更容易激發(fā)個體的學習積極性;單純追求物質、逃避失敗等消極被動的學習動機容易引發(fā)學習倦怠。情緒低落等。久而久之,體育課倦怠自然形成。
從社會需要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合格人才出發(fā),利用現有的資源,充分強調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上體育課的重要意義。培養(yǎng)大學生的體育興趣和愛好,使其養(yǎng)成終身體育的習慣。使大學生不僅明確學校體育的功能和目標不僅是增強學生體質和發(fā)展個性情感,為社會培養(yǎng)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而且還應該了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體育學習和健身能力,養(yǎng)成體育學習和健身的習慣,從而為今后的工作生活奠定良好的健康基礎,同樣是學校體育目的。力爭從思想的源頭,使大學生摒棄“重智、輕體”的陳舊思想,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思想。創(chuàng)新改革體育課教學模式。過去的體育教學模式過分強調體育成績而忽視了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強調教師的主導地位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在上課過程中表現為出現了厭倦情緒,表現為經常逃課或借口身體不適而拒絕練習。上課緊張、恐懼,嚴重者甚至對體育課失去了原有的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對教學方法的研究要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尋求適合學生身心發(fā)展,提高學生興趣,滿足學生需求的學習方法。
學生并不是對所有的學科都厭學,據調查顯示,學生之所以對某些學科厭學、往往與授課教師有密切關系。所以提高教師授課水平、提高授課效率及教師自身素養(yǎng)是必須的也是必要的。首先要樹立良好的教師風度。良好的教師風度是形成教師人格的重要因素。教師的人格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它能直接地、形象地感染和影響學生。其次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最重要的成分。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情緒就會高漲。在教學過程中,除了正面引導學生進一步明確學習目的外,教師用較好的藝術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有效。最后要提高課堂教學藝術。大學課堂同樣需要組織教學,明確學習目標、課程的難度和重點。教師要在授課過程中設計好導入、授課、高潮和結束每個環(huán)節(jié),而不能隨手打開書照本宣科,教師講的枯燥無味,學生聽地死氣沉沉,久而久之必然產生學習倦怠,最終只留教師一人唱獨角戲。教師要認真?zhèn)湔n,傳統(tǒng)理論與前沿知識相結合,擅于創(chuàng)造有效的學習情境,最大限度地調動全體學生的情緒,在課堂上或是適時組織討論,或是采取提問的方式,或是制造競爭的氣氛,鼓勵每個學生參與學習活動中來,形成教學相長的積極狀態(tài)。
自我效能是個體潛能最有力的主宰,它激發(fā)個體為實現目標積極努力,化失敗為動力,不斷實現自我價值。自我效能感的培養(yǎng)需要采取多元結合培育的方法,強調學生全面發(fā)展。首先,應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和實踐鍛煉,充分了解自己,清楚自身的不足與優(yōu)點,認識自己的價值,積極發(fā)展;其次,應當鼓勵學生不斷挑戰(zhàn),讓個體成功的體驗成為自我突破的動力;同時,合理認識自己與環(huán)境的關系,克服消極影響。家長和教師需要給個體合理的指導、建議和鼓勵,在個體獲得進步和成績的時候,通過肯定和鼓勵強化成功經驗對個體的積極影響,在個體失敗的時候,合理分析失敗原因,激發(fā)個體的自信和動力。值得注意的是自我效能感的培養(yǎng)建立在個體體驗中,這就要求大學生有多種鍛煉機會,而認為學習第一,把學習的事情處理好無需做別的事情的想法不利于個體發(fā)展,影響自我效能感的建立,長期下去,反而會造成學習倦怠。
第一,認知調節(jié)。心理學研究證明,盡管許多人認為對自己足夠了解,但事實并非如此。有的人過高估計自己,過于自信,自我期望值過高,容易招致失敗的打擊,喪失興趣和信心。而有的人則相反,自我期望值或自我評價過低,往往會在學習中迷失自己。因此,大學生要努力轉變自身觀念,既要認識到自身的價值,又要建立合理的自我期望,同時要學會從周圍世界中提取有關自我的反饋,增強理智感,克服主觀臆斷,增強自控力,減少和削弱體育課倦怠。第二,行為調節(jié)。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學會放松心情、調節(jié)壓力。例如:體育鍛煉、聽聽音樂、野外郊游、外出旅游等,都可以使疲憊的身心得到放松。此外,注意調節(jié)情感,及時傾訴宣泄不良情感,發(fā)泄心中的郁悶,對自己進行重新的審視。這對舒緩壓力和緊張情緒也是非常必要的。
需要是動機產生的基礎,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首先應當通過完善教育機制、提高教師水平和改進教學方法等方式激發(fā)大學生的求知欲;其次應當培養(yǎng)大學生對所學專業(yè)的興趣,使其在學習過程中伴隨著愉快肯定的情緒體驗,大學生專業(yè)學習興趣的發(fā)展對帶動大學生整個學習活動的積極性有著切實的作用。另外,學習動機水平對學習效果有直接影響,既要避免學習動機不足,也要避免學習動機太強。研究表明,中等程度的動機最利于能力的發(fā)揮。學習動機不足會使個體對學習過于懈怠,學習動機太強會引發(fā)高度的焦慮,過度的焦慮不僅會影響日常學習,還會影響考試效果,嚴重的甚至會導致心理疾病。
[1]Meier,Schmeck.The Burned-out College Stedent ADescriptive Profile[J].Journal ofCollege StudentPersonal,1985(1):63-69.
[2]連 榕,楊麗嫻,吳蘭花.大學生的專業(yè)承諾、學習倦怠的關系與量表編制[J].心理學報,2005(5).
[3]王一敏.職業(yè)倦怠綜合癥[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5-11.
[4]楊 忠.高職體育課存在問題及對策探析[J].湖北體育科技,2009(7).
[5]白素英,李長庚,徐文明.中學生學習倦怠的成因及預防對策[J].江西教育科研,2006(7).
[6]楊麗嫻,連 榕.學習倦怠的研究現狀及展望[J].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6):54-57.
The Causes and Intervention Countermeasure of Colleges Students P.E.Class Burnout
Wang Fujie1Yang Bingchang2
(1.Physically Educational of Longdong University,Xifeng Gansu 745000,China;2.The Second Primay School Of Zhuanglang,Zhanglang Gansu 744699,China)
Learning burnout is a common phenomenon of college students,and P.E.class burnout refers that college students in P.E.classes have no interests in P.E.class study,paying less attention on P.E.class learning,because of class study pressure and lack of interests or impression of spirits causing a kind of tireness attitude and behaviors.The main reasons of P.E.class burnout include:the dated educational idea,influence of traditionally educational mode,influence of teachers,lower self-efficient sense,increasing employment stress,self-domination and learning motivation.It should be intervened through cultivating student's right setting-up consciousness,reforming educational mode,advancing teacher's professional quality,bringing up student's self-efficient sense and scientifically self-controlling and adjusting learning motivation.
Undergraduate Physical education burnoutCountermeasure of intervention
G807
A
1004—5643(2012)08—0107—03
1.王福杰(1970~),男,副教授。研究方向:學校體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