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霞
(常州衛(wèi)生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 江蘇 常州 213002)
口訣歸納法是將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內(nèi)容用簡明、扼要的口訣進行歸納提煉的一種教學方法,目的是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教學內(nèi)容。 《病原生物與免疫》是五年制高職護理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程,由于病原生物個體微小,必須在光學顯微鏡下才能觀察到,病原生物種類繁多,許多生物學特性基本相似,加上免疫學內(nèi)容較為抽象,前后關聯(lián)度高,對于接觸醫(yī)學知識時間不長的學生而言,學習《病原生物與免疫》時常感到難以記憶和理解。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好這門課程, 使學生掌握的知識與技能達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教學中積極嘗試口訣歸納法等教學方法, 將一些容易混淆、難以理解的教學內(nèi)容用簡明、扼要的口訣進行歸納、提煉,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對本課程的理解,以達到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預期目標。
病原生物中的八大類微生物有些名稱在學生學習前從未接觸過,且名稱拗口,不易記住,將八大類微生物名稱歸納成“一毒三菌四體”。 “一毒”即有一種病毒;“三菌”是指細菌、放線菌、真菌;“四體”是指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體和螺旋體。 通過歸納,讓學生記住“一毒三菌四體”8 個字,促使學生掌握八大類微生物的名稱。
革蘭染色是《病原生物與免疫》課程中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由于操作步驟多、操作過程有嚴格的順序性,學生較難正確掌握操作要領, 將革蘭染色操作步驟歸納成“一紫二碘三酒精,再加復紅水洗凈”。 即革蘭染色操作步驟中給細菌染色首先用結晶紫初染,繼之用碘液復染,再用酒精脫色,最后用復紅復染,每一步之間必須用水洗干凈。 讓學生記住“一紫二碘三酒精,再加復紅水洗凈”口訣,便于學生記住操作程序。
了解細菌的染色性對于臨床選用抗生素治療細菌性疾病有很大幫助,細菌種類繁多,要記住所有細菌的染色性較為困難,但細菌的染色性與細菌形態(tài)有一定關系,將細菌形態(tài)與革蘭染色性的關系歸納成“球菌陽、桿弧陰,奈胞棒酸是例外”。 “球菌陽、桿弧陰”即通常情況下,球菌是革蘭陽性菌,桿菌、弧菌是革蘭陰性菌;“奈胞棒酸是例外”是指球菌中的奈瑟菌屬是例外的,屬革蘭陰性菌;具有芽胞的桿菌、棒狀桿菌、抗酸桿菌是例外的,屬革蘭陽性菌(抗酸桿菌的例外還有通常不做革蘭染色而是做抗酸染色的意思)。
臨床上,引起瘧疾的瘧原蟲主要是間日瘧原蟲,其次是惡性瘧原蟲,環(huán)狀體的形態(tài)是鑒別間日瘧原蟲和惡性瘧原蟲的依據(jù)之一,將惡性瘧原蟲環(huán)狀體歸納成“一環(huán)二核、一胞二環(huán)”。 “一環(huán)二核”即1 個惡性瘧原蟲的環(huán)狀體可以有2 個細胞核,“一胞二環(huán)”即1 個紅細胞內(nèi)可以寄生2 個惡性瘧原蟲的環(huán)狀體,而間日瘧原蟲環(huán)狀體通常只有1 個環(huán)狀體,1 個紅細胞內(nèi)只寄生1 個環(huán)狀體,通過歸納,便于學生記住惡性瘧原蟲環(huán)狀體的形態(tài)特征。
T 細胞和B 細胞是重要的免疫活性細胞, 在免疫應答中起著至關重大的作用,二者既有相似之處,亦有不同之處,將其歸納成“一母所生、二種經(jīng)歷,一個模樣、二種標記,一個目標、二種功能”。 即相似之處以“一”開頭,不同之處以“二”開頭。 “一母所生、二種經(jīng)歷”,即T 細胞和B 細胞的來源相同,都是來源于骨髓產(chǎn)生的多能干細胞,但分化場所不同,T 細胞在胸腺分化成熟、B 細胞在骨髓分化成熟;“一個模樣、二種標記”即T 細胞和B 細胞在光鏡下的形態(tài)相同,都是屬于小淋巴細胞,但T 細胞和B 細胞表面有不同的表面標志;“一個目標、二種功能”即T 細胞和B 細胞在人體要達到的目標是識別抗原、清除抗原,但T 細胞發(fā)揮的是細胞免疫功能,B 細胞發(fā)揮的是體液免疫功能。
免疫球蛋白的化學結構是理解抗體發(fā)揮功能的基礎,將免疫球蛋白的結構和功能歸納成“二重二輕四肽鏈,二區(qū)二段四功能”,便于學生理解、記憶。 “二重二輕四肽鏈”是指免疫球蛋白是由2 條重鏈、2 條輕鏈通過二硫鍵連接的4 條多肽鏈組成;“二區(qū)二段四功能”是指免疫球蛋白的每條輕鏈和重鏈可分為可變區(qū)和恒定區(qū)2 個區(qū),免疫球蛋白用木瓜蛋白酶水解可形成Fab 段與Fc 段2 種片段, 免疫球蛋白發(fā)揮與抗原結合、激活補體、與Fc 段受體結合、通過胎盤和黏膜4種功能。
通過教學實踐證明,將教學內(nèi)容的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運用形象的比喻、工整的語句將其口訣化,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并便于學生記憶,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在課堂中運用口訣歸納法進行教學時要注意以下事項。 ①歸納的口訣應符合講授內(nèi)容,語言表述要準確、通順,減少理解上的障礙; ②歸納的口訣對知識點進行了高度概括,使用的字數(shù)相對較少,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對“口訣”的含義作詳細解釋, 并結合實際事例讓學生理解口訣含義,不可讓學生望文生義、生歧義,并為記憶口訣反而增加學習負擔[1];③口訣在文字和格式上有一定的局限性,有些口訣不能全面給出所有或者更全面的內(nèi)容。 另外,對有些內(nèi)容的理解或敘述,可能不一定完全準確、符合實際。 因此,在具體教學中,應用口訣歸納法進行教學要注意從實際出發(f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知識水平和思想實際進行,歸納的口訣必須適度、不能濫用[2]。
[1]廖颯,黃光明,LIAO Sa,等.高職操作系統(tǒng)課程中的口訣教學法[J].電腦知識與技術:學術交流,2007,3(13):278-279.
[2]安麗紅,劉偉,任潔.淺談口訣教學法在電工實習教學中的運用[J].職業(yè),2009(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