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芹 李淑新
急性腦梗死是神經系統常見病和多發(fā)病,死亡率約占所有疾病的10%,是目前人類三大死亡原因之一,且有50-70%的存活者留有癱瘓、失語等嚴重殘疾,給社會及家庭帶來沉重負擔。筆者對100例該病患者進行了治療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10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男54例,女46例,年齡51~76歲,平均68歲,發(fā)病均在24 h以內,經頭顱CT或MRI檢查證實且排除出血性腦血管病,均無嚴重心、肺、肝、腎疾病及惡性腫瘤,無治療藥物禁忌證。隨機分成對照組及觀察組,各50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及治療前神經功能缺損程度等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依據病情適當給予脫水劑,控制血壓、血糖,應用舒血寧注射液、肌氨肽苷注射液、抗血小板聚集藥物及對癥支持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方案基礎上加用丹紅注射液30 m l以5%葡萄糖250 ml靜脈滴注,2次/d,依達拉奉30 mg以0.9%氯化鈉100 ml靜脈滴注,2次/d。聯合中藥方劑三七、川貝母粉、藕節(jié)、白茅根、草決明、夏枯草、竹茹、天竺黃,中藥水煎外用,神志清楚,能自理者浸浴全身,病情較重,肢體肌力Ⅲ級以下者足浴。兩組均治療14 d后判定臨床療效。
1.3 療效判定 以全國第四屆腦血管學術會議制定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1],進行治療前后評分,治療后綜合患者功能改變急病殘程度進行評定。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2.0軟件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基本治愈11例,顯著進步12例,進步12例,無變化15例,總有效率70%;觀察組基本治愈20例,顯著進步18例,進步8例,無變化4例,總有效率92.0%。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治療期間兩組均未發(fā)生嚴重不良反應,觀察組有兩例足部浸浴部位輕微紅腫,瘙癢,兩天后癥狀消失,未停藥。
中藥外用。中藥方劑三七、川貝母粉、藕節(jié)、白茅根、草決明、夏枯草、竹茹、天竺黃,水煎,神志清楚,能自理者浸泡全身,病情較重,肢體肌力Ⅲ級以下者足浴,具有消瘀止血、利水降顱壓等作用,故適用于中風急性期。三七化瘀止血,化死血,消瘀血,不傷新血,具有止血與活血雙重調整作用,川貝母清熱化痰,瘀熱、痰消渴改善循環(huán)、降低顱內壓,白茅根雙重作用,既可利尿降顱壓,又可止血、消瘀血。藕節(jié)為化瘀止血之良藥。全方止血化瘀,止血無凝血之礙,化瘀無動血之嫌,利水而不傷陰。②改善腦血液循環(huán)聯合清除自由基保護神經元。丹紅注射液主要成分是丹參和紅花。丹酚酸具有對缺血性再灌注引起的腦細胞損傷有明顯保護作用,抑制TXA2合成又不影響PGI2合成酶增強機體內抗氧化能力,抑制缺血腦組織中一氧化氮含量及誘導一氧化氮合酶活性[2]。紅花黃色素能擴張微血管,增強局部血流量,改善微循環(huán),提高纖維蛋白溶解活性,降低血液黏度,促進血栓溶解,對二磷酸腺苷(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有明顯抑制作用。依達拉奉是一種小分子量的羥自由基清除劑及抗氧化劑,其血腦屏障穿透率高達60%,它不影響血液凝固、血小板聚集、纖維蛋白溶解,因而不會增加出血的危險[3]。本資料結果表明,對照組總有效率70%,觀察組總有效率92.0%,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治療期間兩組均未發(fā)生嚴重不良反應,觀察組有兩例足部浸浴部位輕微紅腫,瘙癢,兩天后癥狀消失,未停藥。因此,筆者認為中藥外用聯合丹紅、依達拉奉具有顯著療效、不良反應少等特點,是急性腦梗死的有效治療方法。
[1] 中華神經科學會.中華神經外科學會,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1995).中華神經學雜志,1996,29(6):381-382.
[2] 蘆桂萍.丹紅注射液治療冠心病療效分析.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12):2832-2833.
[3] 秦延昆,謝海翔.依達拉奉聯合降纖酶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觀察.臨床神經病學雜志,2005,18(3):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