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鐘麗婷
關愛顧客,用心服務
文 鐘麗婷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眼鏡行業(yè),同行之間的競爭已經不再停留在店內環(huán)境、商品、設備等硬件條件上,提升服務質量、提高客戶滿意度已成為企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眼鏡行業(yè)是一個專業(yè)化程度較高的行業(yè),顧客對于眼鏡的了解存在較大的“信息差”。我們應當充分利用好行業(yè)人士擁有的“信息”優(yōu)勢,改變顧客對眼鏡約定俗成的印象,幫助他們樹立愛護眼睛的良好觀念。關愛顧客,用心服務,讓顧客感受到我們所做的不僅僅只是賣眼鏡,而是為他們的健康服務。
今年2月上旬一天,我接待了來店檢查視力的一對母子。在視力檢查階段,店長帶領孩子進行電腦驗光,結果是右眼-6.00DS,左眼-5.75DS。當了解到小孩從未配過眼鏡時,我親自幫孩子做了一次檢查。經過反復霧視和各項視功能檢查,得到的結果是右眼-5.00DS,左眼-4.50DS,矯正視力單眼視1.0。孩子的母親看到孩子的驗光單后,無法接受孩子500度近視的結果,她認為佩戴高度數的眼鏡會加深孩子的近視程度,雖然我進行了反復解釋和勸說,但她仍然堅持要求配一副低度數的眼鏡。這時,我的指導老師——徐老師過來了,他沒有直接勸說孩子母親,而是對她說:“這位家長,如果您給孩子買鞋,尺碼太小,穿著能舒服嗎?而且,您配任何度數對我們來說沒什么區(qū)別,你花300元錢配一副500度的和配300度的眼鏡鏡片價錢都是一樣的。如果花了同樣的錢,卻沒有為您的孩子配到合適的眼鏡,肯定不是您想要的結果。我們給出的度數完全是從適合孩子的眼睛,給他帶來清晰視力的角度出發(fā)的?!?/p>
接著,徐老師與正在休息區(qū)的一個小女孩進行了交流,通過與她的對話間接地糾正這位母親的錯誤想法。
他問正在休息區(qū)做眼保健熱療的小女孩:“小朋友,你的眼鏡多少度???”
小女孩回答到:“近視300度?!?/p>
他接著問:“你這副眼鏡配了多少錢???”
小女孩子回答到:“1000元吧?!?/p>
他繼續(xù)問道:“你配的什么鏡片呀?”
小女孩回答:“青少年專用鏡片,可以控制度數加深的眼鏡?!?/p>
他又問:“那你媽媽為什么給你配這么貴的眼鏡???
小女孩回答說:“因為我媽媽不想讓我的度數再增加了?!?/p>
這時,徐老師轉過身反問小男孩的母親:“您知道為什么您孩子的視力現在是500度近視,而她(指那位小女孩)的度數只有300度嗎?因為她的家長更重視她孩子的眼睛健康,知道給孩子配最適合她的度數,適合她的產品?!?/p>
孩子的母親沉默了……
這個時候,我?guī)н@對母子再回到驗光室,我把度數降低100度后讓孩子試戴再看視力表,檢查結果只能看到0.6。這時候,孩子的母親才同意了我的建議。配鏡完成之后,我耐心細致地交待護眼常識以及飲食方面要注意的一些問題,并再三囑咐孩子要定期復查視力、調試眼鏡,堅持來做眼保健熱療,并讓家長配合監(jiān)督。
經過我耐心細致的服務,從孩子母親的目光之中,我感受到了信任與認可。選擇鏡片時,孩子的母親選配了零售價近2000元的青少年漸進型專用眼鏡。事后我才了解到,這位母親最初的預算只有500元,但是為了孩子的視力能穩(wěn)定,還是聽從了我的建議配了一副近2000元的眼鏡。
通過這個簡單的案例,通過我的導師親身示范如何服務顧客的過程,我的感悟和體會是:“關愛顧客,用心服務”不是一句口號,只有把這句話轉換成平常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服務好我們的顧客,培養(yǎng)起顧客對品牌的認知度和忠誠度,才能把店做大做強。只有換位思考、將心比心,真正地從顧客的角度出發(fā),通過耐心的溝通和交流,并運用好我們的專業(yè)知識,才能贏得顧客對我們的信任與認同。同時在服務過程中,還需要講求技巧和方法。有時候“習慣”會成為我們最大的敵人,接觸的顧客多了,容易養(yǎng)成一些死板服務的習慣,這需要在平常工作中努力去克服和改善。就如我的導師在案例中所親自展現的那樣,選擇“旁敲側擊”的方式來教育顧客,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只是一味地勸說,用一些概念性和專業(yè)化的名詞向顧客解釋,不僅吃力不討好,往往還會功虧一簣。
作者單位:上海理咨詢管理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