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進
(江蘇省交通技師學院)
淺談公路工程試驗檢測及測量技能競賽中取得的經(jīng)驗與體會
◆錢進
(江蘇省交通技師學院)
近年來,職業(yè)技能引起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各行各業(yè)都在開展各種技能競賽。在公路建設中,試驗檢測技能更是直接關系到公路建設質(zhì)量的好壞。在江蘇省交通行業(yè)試驗工技能競賽、全國技工院校路橋類師生試驗檢測及測量技能競賽以及交通部“廈工杯”筑路養(yǎng)護工“補坑槽”技能競賽中,不同類別、不同層次的競賽均要共同遵守“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則,通過歷次競賽也取得了一些經(jīng)驗與體會,下面分別從裁判選擇、設備環(huán)境配置、競賽組織措施等幾方面分析。
裁判應與參賽單位無利益瓜葛,顯而易見,該模式最公平、公正,有利于樹立裁判的威信,裁判能站在客觀的立場上科學評判選手的成績??梢詮囊恍┐髮T盒?、科研院所、省直機關聘請相關行業(yè)專家擔當裁判。
競賽項目性質(zhì)的不同決定了選擇裁判的要求有所不同,有些項目通過數(shù)據(jù)量化判斷成績好壞,如測量競賽、全國“廈工杯”機械操作手競賽,對裁判選擇的要求不是很高;有些競賽如試驗檢測、補坑槽技能競賽,類似于“自由體操”“跳水”等比賽,對裁判的公正性要求較高。
測量競賽成績的好壞,主要取決于操作準確性和熟練性。測量常用設備分為水準儀、經(jīng)緯儀和全站儀。這三種項目均可以設計為通過幾個測量站點的轉測,以其高程閉合、角度閉合的數(shù)據(jù)來判定其精度是否符合要求,即判斷其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熟練性一般是通過完成項目的時間或速度來判斷。
測量競賽由于其操作準確性和熟練性均以數(shù)據(jù)說話,所以對裁判的要求不是很高,一般要求具備裁判職業(yè)道德和測量基本知識即可。
全國“廈工杯”機械操作手競賽,通過巧妙地設置項目,從而將不易賽出成績好壞的機械操作手競賽變成了一場有看頭、有難度,又不失公平公正的一場競技項目。項目設計為:要求挖掘機將玻璃杯上的籃球挖起投入籃筐中,以一定時間內(nèi)投中的數(shù)量多少決定勝負,此時裁判只用對是否出界等基本情況做裁決即可。
同樣是機械操作手競賽,筑路養(yǎng)護工“補坑槽”競賽項目就無法完全設計成“以數(shù)據(jù)說話”的模式。在此次“廈工杯”競賽中,競賽評分標準分為主觀和客觀評分兩大類,如“切槽時槽壁垂直”“粗細料無分離”“邊線順直、美觀”等評分項完全由裁判自主打分,稱為主觀判分項;而客觀判分項如“平整度”“厚度超高”“剩余料數(shù)量”等,分別指定裁判測定數(shù)據(jù),各裁判共享該數(shù)據(jù),即客觀判分項各裁判判分共享。競賽組織中,兩位選手同時操作,十余位裁判同時對兩位選手判分,在十余位裁判判分中,去掉最高分,去掉最低分,剩余裁判取平均分。
按照該競賽方案,無疑能充分發(fā)揮這些項目的特點,就好像自由體操、跳水選手跳得高而飄、跳得優(yōu)美是無法用數(shù)據(jù)說話的,恰恰應該充分發(fā)揮裁判的主觀性,當然前提是裁判必須具備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否則難以勝任;去掉最高分與最低分,也基本排除了疑似帶有人情味的打分。
試驗檢測競賽非常類似于“補坑槽”比賽,但與上述三種競賽不同之處在于項目種類多,每個項目競賽時間長,有的項目操作長達兩個小時,無疑按照“十余位裁判裁兩位選手”的模式是不可取的。
按照“兩盯兩”或“一盯一”的模式,即兩位(一位)裁判同時盯判兩位(一位)選手?!耙欢⒁弧钡哪J饺菀桩a(chǎn)生矛盾和異議,建議條件允許時最好按“三盯二”或“四盯三”模式較好。
一般此類競賽對評分標準的合理性以及評分尺度把握一致性要求較高,賽前充分細化評分標準,可取方法是由一名水平一般的操作手在裁判面前完整操作一遍,裁判爭取能將競賽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扣分項一一考慮周全,并逐一細化,建議大多數(shù)扣分點細化到5分以內(nèi)(大的或嚴重的扣分項不受此限制)。
試驗檢測技能競賽比的是動作的準確性、到位率,而不完全取決于數(shù)據(jù),這類競賽對裁判的要求較高,必須是試驗檢測方面的專家才能勝任。
不管是針對上述哪一種競賽,不管對裁判的要求高低不同,在賽前均應組織裁判充分研討評分規(guī)則和標準,統(tǒng)一思想,保證裁判尺度把握一致,確保競賽的公平公正。
技能競賽受設備環(huán)境的影響十分顯著,直接關系到競賽的公平性。
(1)試驗儀器
在某次試驗競賽中,選手反映提供給該組的壓力機是非常少見的型號,工程實踐中從未接觸過這類“球座下置式”壓力機,一般常見的都是“上置式”,壓力機的調(diào)平非常困難,而其他選手所用儀器是工程上常見的型號,比較容易操作,無疑這將人為導致選手成績偏差。
在試驗競賽中,大型設備固然是無法自帶的,但小型設備和一些小工具是否允許單位自帶經(jīng)常引起矛盾。從多年競賽中得出的經(jīng)驗認為,如有必要,設備型號可以指定,小型設備和工具應該允許自帶。如果型號不統(tǒng)一,選手儀器自動化程度高低不一致,則競賽結果就沒有可比性。在競賽中發(fā)現(xiàn),主辦方雖然盡心盡力地準備了各種工具,但由于個人使用習慣不一樣,以澆瀝青模的工具為例,有些選手習慣用奶鍋澆模,有些選手習慣用紙杯澆模,主辦方不可能窮盡其想為選手準備五花八門的工具。但是對于選手來講,小工具是平時用慣的、用順手的,如果突然換作其他不順手工具,對選手熟練程度甚至競賽時的情緒將產(chǎn)生一定影響,如果允許自帶,可以避免很多糾紛產(chǎn)生。
(2)測量儀器
在測量競賽中,測量儀器精度是否滿足要求,是決定成績好壞的關鍵因素。組委會為避免提供儀器的精度問題帶來一些不必要的爭議,規(guī)定測量儀器的規(guī)格型號必須一致,以保證競賽儀器的精度服從同一標準;規(guī)定各競賽單位可以自帶儀器,也可以選擇使用組委會提供的儀器。
在測量項目中,同一項目場地安排應公平,不能同一項目有的安排在平地上測量,有的安排在坡度較大的場地上進行;有的場地為土基,儀器容易架設,而有的為碎石場地,儀器架設很困難。
在某次試驗競賽中,EDTA滴定項目設計如下:每位選手繪制5個劑量的EDTA標準曲線,并測定一份給定盲樣的劑量。評分結果增加了精度得分,即選手測出的盲樣灰劑量值與預定的標準值相比較,越接近已知標準值得分越高,所以這個“標準值”如何確定至關重要。在每場競賽中裁判確定“標準值”(為了保密,標準值每場是變化的)往往要引起很大爭議,如何操作才能令人信服其就是標準值,此時裁判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混合料水泥土中的土應先烘干,并置于密閉容器中以免吸水,因為土中有一定風干含水率時,盲樣的灰劑量很容易計算出錯。
(2)制作供選手測定的“盲樣”,為防止預定灰劑量不外泄,應通過由不同的人兩次甚至三次編盲樣號,盲樣在賽后由二個人以上才能共同解密該灰劑量是多少。
(3)提供給各選手的NaOH、EDTA、NH4CL溶液應在賽前由裁判混合均勻,再分裝給各選手,或由選手從同一容器中取溶液,以表明所有溶液濃度是一致的。競賽中要確保上一組選手接觸過的試劑或溶液應及時更換,以免導致下一組選手出錯。
(4)一般化學滴定項目用的瓶瓶罐罐比較多,清洗應該有3遍,操作結束后選手清洗;工作人員作第二遍清洗;下一場選手在準備工作階段再作清洗;清洗時間不應計入操作時間內(nèi)。
為了達到“公平公正”的競賽原則,交通工程類技能操作競賽除了在前面所述裁判選擇、設備環(huán)境一致等方面要加強完善外,在競賽的組織中也有諸多方面須加以注意。
(1)理論與操作分比例要適當
大多數(shù)技能競賽都安排有理論考試,對于理論分與操作分各占多大比例,視兩種情況有所不同,即理論考試分為提供和不提供復習題兩種類型。對于不提供復習題的,建議既然是以考核技能為主的競賽,理論分占總分的比例應小于30%,占到25%以下為宜,因為如果按超過30%計,則競賽成績往往以理論成績占主導地位,無法突顯技能競賽的目的。而對于提供復習題的競賽,其理論分則可以占到30%為宜。
(2)參賽項目種類設計方案
設計哪些項目參賽有諸多考究,如對于測量競賽來說,項目相對固定,一般是水準測量、角度測量、坐標放樣等三個項目,無專門的團體項目,團體分可以以個人成績總和計。試驗檢測競賽則具有另一特點,即試驗項目種類非常繁多,以哪些項目參賽主要從以下兩方面考慮:一是操作時間太長的項目不宜列作參賽項目;二是試驗結果主要依賴儀器,而人為操作因素影響較少的。比如,一些全自動程度較高的項目也不宜列作參賽項目。而鋼筋拉伸、混凝土彈模、化學滴定、水泥、瀝青三大指標、瀝混油石比等比較適合作為參賽項目。
是否安排抽簽項目是目前試驗檢測競賽較難決定的一個問題。競賽項目定得多,能全面衡量一名選手的綜合素質(zhì),但是項目多必然競賽日程過長。在這些項目中如果安排部分項目作為抽簽項目,則選手的運氣成分又較大,如果不列抽簽項目直接安排三四個必做項目,則雖然公平性加強,但由于項目太少,競賽成績不能客觀反映該選手的綜合實力。建議列入部分抽簽項目,但降低抽簽項目所占比例,這樣有利于全面考察選手的綜合實力,使運氣成分含量降低。
(3)熟練性的評分方案
①測量競賽
在某次競賽中曾出現(xiàn)過以下問題,由于競賽難度不高,大多數(shù)選手精度都得了滿分,即選手之間準確性沒有差別,但熟練性即時間上則快慢不一,分值相差很大。由于站點與站點之間距離設置過長(長達50m以上),為了追求速度,選手往往以百米沖刺的速度攜帶測量儀器快跑,這顯然違反了測量儀器操作規(guī)程。要解決這一問題,建議增加測量站點,提高操作的難度,同時縮短站點與站點之間距離,從而突出架設儀器的熟練性,弱化跑步速度的影響。
②試驗競賽
如前所述,試驗競賽類似“跳水”“自由體操”一類比賽,應追求熟練性,但不能鼓勵越快越好。某次競賽規(guī)則為:速度分為1,時間要求在90分鐘內(nèi)完成,如提前或推遲1分鐘,則速度分值增加或減少0.05。首先90分鐘是大多數(shù)人能夠熟練完成的時間,規(guī)定得比較合理;另一點如推遲1分鐘速度分值減少0.05系數(shù),這一規(guī)定也合乎情理,要求選手熟練完成項目,如不熟練則扣分;但提前1分鐘要獎勵速度分值0.05,這一規(guī)定則不可取,顯而易見,試驗操作需要選手沉穩(wěn)細致完成,就像不能要求體操、跳水項目跳得越快越好一樣。因此,這類競賽規(guī)則應為:規(guī)定一個能夠熟練完成的總時間,如果推遲了,則扣去相應分值,提前則不予獎勵。
(1)選手的姓名、單位等信息應保密
如同閱卷時應封閉考生的姓名一樣,競賽中對于競賽選手身份也應保密,應以編號作為選手在競賽中的唯一標識,選手的編號應以抽簽來決定。
(2)為保證競賽順利進行,應充分檢查水電供應,并配備水電工、儀器設備調(diào)試人員甚至醫(yī)護人員全部參與,以備出現(xiàn)意外現(xiàn)象。
(3)競賽前必須安排一定時間,讓選手熟悉儀器和場地(儀器自帶的除外),一般熟悉儀器、準備工作、清理場地的時間不作計時。
多次競賽均表明,裁判打分增加透明度無疑是最佳的選擇,即裁判扣分點應在比賽結束時向選手一一說明,評分表中應有選手簽字欄(可以簽編號),表明選手已知曉有哪些扣分項,當選手對裁判的判分不能認可時,應予以闡述,當與裁判不能取得共識時,選手應先簽字,然后交組委會裁決,按競賽原則選手不得與裁判發(fā)生爭議。從歷次操作結果來看,競賽透明度增強,而選手與裁判引起爭議的事例極少,往往也能通過組委會順利解決。
交通工程技能競賽組織得成功與否,重點在于把握“公平、公正、透明”的競賽原則,如果能時時刻刻凸顯標準公平、裁判公正、組織透明,則競賽成功了一大半;另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是組織方應充分尊重科學,尊重專家的意見,只有建立在相關專家對競賽規(guī)則、評分標準作充分研討,這樣的競賽才能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