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偉麗
(黑龍江省大慶市東湖第一小學)
有效運用教學機智,提高語文教學效果
◆赫偉麗
(黑龍江省大慶市東湖第一小學)
教學機智是教師教學能力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只有有效掌握和運用教學機智,才能從容面對千變?nèi)f化的課堂情境,靈活、巧妙地處理和化解課堂上遇到的復雜問題和突發(fā)性情況,從而“化險為夷”,出現(xiàn)柳暗花明的教學佳境。
教學機智 語文課堂 運用
教學機智是教師教學能力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只有有效掌握和運用教學機智,才能從容面對千變?nèi)f化的課堂情境,靈活、巧妙地處理和化解課堂上遇到的復雜問題和突發(fā)性情況,從而“化險為夷”,出現(xiàn)柳暗花明的教學佳境。語文教學機智同一切創(chuàng)造性勞動一樣,是教師“長期積累,偶然得之”的產(chǎn)物。要有效掌握和運用教學機智,需要在多方面付出艱辛和努力。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語文教學由傳統(tǒng)的“教師講、學生聽”的填鴨式模式,已經(jīng)逐步向師生平等,尊重學生主體的教學模式過度,而且越來越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與引導學生興趣。而這個過程中,如果要想使教師更好地把握課堂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就要求教師必須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友誼,尊重每一名學生。我們在上課時經(jīng)常遇到這種情況,由于一些學生語文天賦或者后天的各種原因,導致語文成績不理想。如果教師適當?shù)匕盐战逃椒?,尤其是運用鼓勵的方法,認真與學生促膝談心,了解他語文成績差的真實原因,這樣就會在課堂上面對這個學生回答不上問題或者厭學情緒出現(xiàn)時,采取適當?shù)姆椒?。比如,?jīng)過了解發(fā)現(xiàn)某個學生是因為信心不足,不敢回答問題,這時教師可以由簡單的問題入手,慢慢地讓他樹立自信,然后逐步加深問題的難度。
教學機智的運用,是在長期的教學積累中獲得的。而經(jīng)驗的獲得不過直接經(jīng)驗與間接經(jīng)驗兩種。其中直接經(jīng)驗需要在日常教學不斷總結積累,類似語文閱讀的時候有學生搗亂、上課睡覺、不注意聽講等,如何能解決問題,并且不影響課堂教學的正常進行就是教學機智的體現(xiàn)。當然,這是教師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不同類型的課堂包括閱讀課、作文課、第二課堂等一系列等課堂內(nèi)涵的把握。比如,學習詩歌《春夜喜雨》時候,如果學生普遍興趣都不濃厚,教師可以讓大家把對詩中描述內(nèi)容畫出來,或者通過幻燈片展示出來,以此來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經(jīng)驗的另一種來源就是間接經(jīng)驗,這就是對學生心理學、課堂管理等知識的不斷補充學習,不斷拓展知識領域,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并且有意識地運用這些知識融入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以獲得更高境界的教學經(jīng)驗。這是教學機智生成的支撐和助力。
很多時候,小學語文課堂上的教學機制體現(xiàn)在教師對語文教材本身,包括教材知識的外延知識融會貫通的把握。在小學語文課本中,包含有豐富的外延知識的篇章比比皆是,包括作者本文的事跡、文章背景、結構、思想等等。比如學習魯迅先生的文章《少年閏土》,教師可以通過魯迅先生的其它作品來吸引學生注意力;教學《草船借箭》時,可以通過講諸葛亮的其它事跡以及三國中的其它經(jīng)典歷史故事,活躍課堂氣氛。甚至通過這些故事可以把課堂上本來會發(fā)生的一些突發(fā)事件,如學生故意搗亂等給化解。學生聽得如癡如醉,自然就會少了很多與課堂不協(xié)調(diào)的音符。
運用語文教學機智沒有固定的模式,但總的講,它還是有一定的原則和要求應該遵循。這些原則和要求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善于對癥下藥。在教學中遇到意料之外的情況,或是學生的回答與問題距離太大時,教師應及時準確把握學生思維的脈搏,抓住問題的癥結所在,然后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而不能節(jié)外生枝,不分輕重主次地詳細解說或評述。只有對癥下藥,才能保證集中解決問題,使教學按預定計劃順利進行。
2.善于因勢利導。處理教學中出現(xiàn)的意外情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沿著學生思維的軌跡。對學生進行引導,將他們的思維引上正確的軌道。善于順勢引導,不僅可以迅速解決學生的問題,而且還可以巧妙地把學生的問題納入教師講課的軌道,使教學順其自然地進行,有時還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善于見仁見智。小學語文教學中一般的做法是盡可能回避一些學術上尚無定論或者沒有普遍認可的問題。不過,在教學中也常會遇到這類問題,或者是學生提出對教材內(nèi)容或教師講授內(nèi)容的不同看法。對此類情況,應允許不同看法存在,不必強求劃一。而對這類問題,許多優(yōu)秀教師都十分注意抓住時機,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比如,《口技)一文,開頭和結尾有一句類似的話:“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我校王老師有一次正在講述這樣寫的好處是“反復強調(diào),首尾呼應,突出了口技人技藝的高超”時,一個學生提出了相反的意見。這個學生認為:“只要在結尾處寫‘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就行了,開頭可以不寫這句話。”王老師因勢利導,肯定了學生的看法。“《口技》一文采用首尾呼應、反復強調(diào)的寫法或者采用你提出的設置懸念的寫法都很好。這就說明,學習課文,不可死學,而要活學,創(chuàng)造性地學。就是說,在深人領會課文的基礎上,可以提出不同于課文的、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正確見解。這樣學習,收獲會更大。”王老師的處理很自然也很藝術。他不唯教材是從,不輕易否定學生的見解,而是從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著想,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見仁見智”的啟發(fā)培養(yǎng)。
4.對知識要有科學的態(tài)度。知識是無窮盡的,一個教師的業(yè)務素質(zhì)再過硬,也不可能什么都知道。有時學生提出的問題老師不會解答,也是正常的。作為一名教師,不能簡單地將之視為難堪或恥辱,或者認為學生有意跟自己過不去,而采用搪塞的辦法,甚至欺騙學生。每位教師都應襟懷坦白,服從真理,實事求是。對學生所提問題,一定要報著“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求實態(tài)度,一時不能解決的,可留待以后解決,切忌模棱兩可,或妄下論斷。
5.對學生要有真實的感情。學生喜新好奇,好勝心強,他們善于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盡管有時提的問題難免有些幼稚或偏頗,但這也是他們思維火花的閃現(xiàn)。對他們的提問、質(zhì)疑,應注意愛護和重視,不可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傷害他們的自尊心。要珍視師生感情,機智應變,善于抓住契機,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和教育。
總之,教學機制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具有重要的意義,尤其是尊重學生主體地位,使課堂氣氛更加融洽,提高語文教學有效性方面。其實,教學機智不是教師單純的技能和技巧,也不是真正能用來考核教師水平的指標,但教學機智在輔助教學過程順利開展的過程中的確起到了重要作用。教師只有在不斷豐富自己的文化底蘊、豐富教學經(jīng)驗、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中才能在一次次的教學嘗試中掌握教學的技巧,領悟教育的真諦。
[1]賈春明.中小學教師課堂教學機智探析[J].教育探索,2011,(1): 30-31.
[2]曾毅.語文課堂有效教學何以實現(xiàn)——從語文名師教學機智的角度分析[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8,(7):7-8.
[3]馮向莉.運用教學機智,激活課堂教學[J].才智,2010,(3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