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純利
(鎮(zhèn)江高等??茖W校藝術設計系,江蘇鎮(zhèn)江 212003)
呂鳳子先生是著名的教育家、美術家,一生從事教育事業(yè)和藝術創(chuàng)作,他為國家培養(yǎng)了眾多的杰出人才,也為后世留下寶貴的繪畫和書法藝術遺產(chǎn)。他的一生歷經(jīng)中國現(xiàn)代史上許多重要的活動和事件,與眾多歷史人物有過密切的接觸。這些經(jīng)歷影響著他思想的成熟和藝術的升華。其中很重要的一段莫過于任教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以下簡稱北京女高師)的經(jīng)歷。他一生的許多成就都與其在北京女高師的任教經(jīng)歷密切關聯(lián)。因此,這段時間可以說是呂鳳子一生的關鍵所在。
本文討論呂鳳子北京女高師任職的時間,可以厘清目前研究呂鳳子的一些誤傳,更加準確地把握呂鳳子經(jīng)歷的豐富內容,以便研究他作為著名的教育家、美術家在其思想、藝術、文化等方面的發(fā)展脈絡。
在去北京之前,呂鳳子任教于揚州的江蘇省立第五師范學校。張翼鴻的《緬懷藝術教育家鳳先生》記到:“五師校長任孟閑聘先生教學,并于一九一七年起試行文、理、美三科進修制,禮聘先生為美工科首席教師?!保?]許幸之在他的《回憶恩師呂鳳子對我的教育與培養(yǎng)》一文中提到:“由于從少年起就受到鄰居——好友石楚青的影響,并在他家中看到他的老師——揚州第五師范教師呂鳳子的畫,特別羨慕,便向我哥哥提出想跟呂鳳子學畫的要求?!保?]許幸之拜呂鳳子為師的時間是1917年初春[3]。
呂鳳子受聘去國立北京女高師任教的時間大多說法模糊,一種說法為1917年。如鄧白先生的《呂鳳子先生與陳之佛先生傳略》中說:“(呂鳳子)一九一七年北上,任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教授及??浦魅??!保?]趙啟斌《折沖東西》一書中的“呂鳳子藝術年表”[5]也定為1917年;尹文的《兩江師范圖畫手工科與國立中央大學師范學院藝術學系年表》[6]中亦是1917年,其他如壽崇德的《呂鳳子先生年譜》和朱學文、鄭繼棠所編《呂鳳子年表》也均署“1917年,先生32歲,應聘任北京女子高等師范教授,圖畫科主任”[7]。且都沒有具體日期。
另一種說法是1918年。姜丹書在《我國五十年來藝術教育史料之一頁》一文中說:“國立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民七(1918年)秋,曾辦三年制的圖畫專修科一班。重要的圖畫教師是陳師曾、呂鳳子、蕭俊賢等”[8]。胡耐秋在她的《呂鳳子與正則美育》中回憶說:“記得是1918年,我讀到初小四年級,暑假以后已經(jīng)開學,呂鳳子先生還沒有去北京。”[9]也就是說呂鳳子是在正則小學開學以后才去了北京上任的,時間應1918年(民國七年)初秋。而根據(jù)許幸之的回憶,我們也可大致判斷為1918年夏天以后的事:“第二年暑假將臨,得到呂先生的示意,要我在暑假期間赴丹陽學習?!诘り枺叶冗^了一個很愉快的向老師學習多種技藝的暑假期。在暑假將近結束時,呂先生特別找我去談話:‘暑期快結束了,這里很快就要開學,你所用的住房也要騰出來做課堂……我是否去揚州還沒有定。今后也不可能再用函授的方法來教畫了……建議你和家庭商量一下,可以推薦你到‘上海美?!W畫,我弟弟呂澂(呂秋逸——中國第一個美學、美術史家)在那里做教務主任,他是研究美學、美術史的,他也可以幫助你學畫?!保?]許幸之講的第二年就是1918年,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到呂鳳子已做好了不回揚州教書而去北京赴任的準備。姜丹書、許幸之、胡耐秋都是親身經(jīng)歷和回憶者,當屬可信。
根據(jù)史料記載,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實行的是一學年三學期的規(guī)定,即八月一日起為第一學期,一月一日起為第二學期,四月一日起為第三學期[10]58。據(jù)此,我們可以認為,呂鳳子北上任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教職的時間當在1918年8月以后的秋天。
1917年3月,由于前任“代理校長胡家祺呈遞節(jié)略計劃,懇請將北京女子師范學校改組為高等師范。結果,蒙批在案,得準籌備”[10]24,時新任校長方還的“頭等大事便是著手改組女高師”。在《1917年北京女子師范學校改組為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呈文》中,有這樣的文字記載:“北京女子師范學校呈為改組女子高等師范,諭予核準事。竊屬校于民國六年二月呈遞節(jié)略籌改高等,策批在案。嗣于八月間添設附屬中學二班,即行停招師范預料,添設教育國文專修科,七年八月續(xù)招圖畫手工及博物專修科二班,凡以為實行改組計也。”[11]從中可見,改組女高師在學科上作了一定的調整,增設了“教育國文專修科”、“圖畫手工專修科”、“博物專修科”等專修科班。呂鳳子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被聘北上任教的。
關于呂鳳子在北京女高師任教并擔任科主任的史實,可從他的兩位學生的回憶中給出答案。一是程俊英的回憶文章中有這樣的記載:“(6月4日學生游行)回校以后,天色已晚。得悉方還校長將這次游行歸罪于陳中凡、呂鳳子(圖畫科主任)老師。他說:‘十五校女生游行是我校國文科倡導的,圖畫科附和的,兩科的主任責不容辭?!保?2]另一個學生王淑芳也在《中國婦女解放運動的先鋒——記“五四”前后的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芬晃闹杏浀?“特別是6月4日方還阻撓學生游行失敗以后,解聘了學生運動中最活躍的國文科和圖畫科的兩位級主任陳中凡和呂鳳子老師?!保?3]可見,呂鳳子當時在北京女高師擔任的是圖畫手工科教師,且任科主任一職。
關于呂鳳子在北京女高師所教課程,我們現(xiàn)沒有查到“圖畫手工專修科”的課程計劃表。但從《北京女子師范學校一覽》中的“教育國文專修科課程計劃表”和“原師范本科課程計劃表”中了解到,當時的北京女高師有“圖畫”和“手工”科目。其中“圖畫”科目下開設課程有“寫生畫、自在畫、想象畫、用器畫、美術史大要、黑板畫練習、教授法”等;“手工”科目下開設“小學校各種細工、紙豆線竹黏土石青及簡易之木金各細工、編物、刺繡、教授法”等[10]27。而這些課程又是呂鳳子在兩江師范學堂時所學課程的一部分,想見這些課程的開設可能與呂鳳子有一定的關系。據(jù)范建華先生所掌握的資料,“1918年呂鳳子在北京女子高等師范任圖畫專修科主任時,與陳師曾、蕭俊賢等名流均一起共事。呂鳳子任西洋畫圖案、心理學教師,陳師曾任中國畫教師”。
呂鳳子離開北京女高師的時間,也十分模糊,有著多種說法。鄧白先生說:“(呂鳳子)一九一九年到上海美專任教務主任”[4],那就是說呂鳳子的離校時間起碼是1919年,趙啟斌著作中的時間也是1919年。而尹文的文章則說是1920年,“呂鳳子因反對軍閥遭迫害,與同事陳中凡辭職回江蘇?!钡珱]有月份說明。不少文字記載中均寫到呂鳳子1919年“與同事陳中凡一同憤而辭職返回江蘇”一事,這事肯定有誤。陳中凡的《陳中凡自傳》中明確寫道:“1919年8月至1921年7月,經(jīng)北京女高師新任校長毛邦偉介紹,重任該校教員兼國文部主任。1921年9月南下任南京東南大學國文系主任兼教授。”[14]陳中凡是1921年7月回江蘇的,而呂鳳子也就不可能在這個時間與陳中凡一起離開。
呂鳳子在1919年沒有離開北京,因為在“五四運動”中,呂鳳子與陳中凡一道,支持學生正義愛國的抗議游行,積極投身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浪潮中。在受到校方的迫害后,學生立即召開“自治會”,決議驅逐方還,并草擬“驅方宣言”送到教育部?!捌咴缕呷?,教育部正式免方還職,委毛邦偉先生擔任我校校長。他還未到校就職,我們就到他家提出下學期希望聘請的老師,主要是李大釗老師和陳中凡、呂鳳子老師。”[12]接著,“毛校長乃繼續(xù)聘請陳老師及李大釗、呂鳳子老師回校?!保?5]因此呂鳳子和陳中凡均在1919年8月被重新聘任。所以呂鳳子離開北京女高師的時間,比較確切的應該是胡耐秋的回憶:“1920年上半年,學期將近結束,呂先生已經(jīng)從北京女師大回來?!保?]這應是1920年夏天以后的事。
呂鳳子離開北京的時間也可以從他接聘上海美專教職的時間上得到印證。許幸之的回憶中提到“回到揚州后,征得母親和哥哥的同意,帶著老師的介紹信,仍由老家人陪同,便徑直去上海,果然經(jīng)呂秋逸先生推薦給校長劉海粟,未經(jīng)考試,便進入上海美專學畫了。”[2]那是呂鳳子將去北京的時間,而同時呂澂已擔任上海美專教務長?!暗任疑龑W到高年級的時候,呂秋逸辭去了上海美專的教職,而由呂鳳子先生代替了教務主任的職務?!保?]許幸之是1919年夏以后入上海美專學習,至1922年畢業(yè)離校,他這里講的高年級,至少是1921年夏以后的三年級。而在趙啟后《楊仲子傳略》一文中,敘述楊仲子1920年夏經(jīng)蔡元培介紹去北京女師大任教職、創(chuàng)辦音樂教育科時,則說他與呂鳳子“等文化藝術界仁人志士頻繁往來,相互切磋,窮其藝術之理,盡其人生之性?!保?6]從中可見至少1920年上半年呂鳳子還在北京任教。
呂鳳子在北京的任職時間應該是1918年初秋至1920年夏。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這樣一個特定的環(huán)境,使呂鳳子在短短的兩年時間里,親歷了偉大的“五四”愛國運動,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熏陶,接觸了諸如蔡元培、李大釗、陳獨秀、胡適、劉師培、陳師曾、陳中凡等各界名流;與此同時,他如饑似渴地閱讀大量西方經(jīng)典著作,參加各類學術活動,學習了新的科學、民主觀念和西方哲學理論,思想和藝術逐步趨于成熟,為他成為著名教育家、美術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張翼鴻.緬懷藝術教育家鳳先生[G]//呂鳳子研究文集.鎮(zhèn)江:呂鳳子學術研究會,1985:197.
[2]許幸之.回憶恩師呂鳳子對我的教育與培養(yǎng)[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1986(1):32-36.
[3]湯池.我國左翼美術運動先驅杰出的藝術教育家與影劇編導許幸之逝世[J].美術,1992(3):41.
[4]鄧白.呂鳳子先生與陳之佛先生傳略[J].新美術,1988(1):60-65.
[5]趙啟斌.折沖東西[M].合肥:安徽美術出版社,2011:267.
[6]尹文.兩江師范圖畫手工科與國立中央大學師范學院藝術學系年表[J].藝術學界,1988(1):76-112.
[7]朱學文,鄭繼棠.呂鳳子年表[G]//錢凱,吳海祖.呂鳳子紀念文集.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3:241.
[8]姜丹書.我國五十年來藝術教育史料之一頁[J].美術研究,1959(1):30-33.
[9]胡耐秋.呂鳳子與正則美育[G]//錢凱,吳海祖.呂鳳子紀念文集.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3:16.
[10]姜麗靜.歷史的背影:一代女知識分子的教育記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2008.
[11]朱有瓛.中國近代學制史料:第三輯下冊[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2:668.
[12]程俊英.回憶女師大[J].檔案與史學,1997(1):58-66.
[13]王淑芳.中國婦女解放運動的先鋒:記“五四”前后的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J].北京黨史,1989(3):30-34.
[14]陳中凡.陳中凡自傳[J].晉陽學刊,1981(3):51 -52.
[15]程俊英.陳中凡老師在女高師[G]//吳新雷.學林清暉.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55.
[16]趙啟后.楊仲子傳略[J].音樂藝術,1993(3):31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