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瑤
(武漢冶金管理干部學院 基礎課教研部,湖北武漢 430081)
跆拳道是一項運用手腳技術進行格斗的韓民族傳統(tǒng)的體育項目,現(xiàn)在在世界上廣為流行。它由品勢、搏擊、擊破、特技、跆拳舞等五部分內容組成,具有較高的防身自衛(wèi)及強壯體魄的實用價值。在高校已開展的各類體育健身項目中,跆拳道是學生們較為喜愛的項目之一。這項運動有利于大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有利于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在推廣過程中發(fā)揮了不少積極作用。
跆拳道的技術動作強調全身協(xié)調配合,主要通過各種各樣的腿法來表現(xiàn)。它能很好地促進人體的力量、速度、靈敏、耐力、協(xié)調等身體素質的發(fā)展,具有強身健體的作用。由于練習者在比賽和平時訓練中要經常臨場應變、快速進攻、主動后撤再反擊、騰空劈腿、后踢接后旋踢,這對身體機能起到良好的鍛煉作用。
跆拳道練習能強體防身,練就人健全的體魄。跆拳道運動緊張激烈,對抗性極強,可使人強壯筋骨,提高各關節(jié)的靈活性及肌肉的伸展性和收縮能力,提高人的反應速度,增強力量和耐力;提高人體內臟器官的機能和人體神經系統(tǒng)的靈活性,增強人體的擊打和抗擊打能力。因此,大力開展跆拳道運動,可以有效地提高身體抵抗力,增強體質,降低疾病的發(fā)生。
跆拳道是練習者精神和身體的綜合修煉,能使練習者在艱辛的磨練中培養(yǎng)出理想的人格和體魄。在跆拳道鍛煉中,不但要克服肉體上的疼痛、傷病,還要具備勤奮和毅力,不斷克服自身軟弱的惰性,達到自信奮進的境界。跆拳道比賽或實戰(zhàn)時,雙方腿法技術在對抗中高來底往,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不僅給人以美的享受,還能激發(fā)人的斗志,鼓舞人奮發(fā)向上的精神,潛移默化地使人的心理得到磨練和發(fā)展。
學習跆拳道的人要懂得忍。在跆拳道比賽中經常會遇到被對手打傷的情況,這時一定要忍住疼痛,咬緊牙關,堅持到底,決不輕易放棄。在訓練中,難免會有對方磕碰或踢傷自己的時候,這時自己要以一種寬大的胸懷去包容、諒解別人,而不是心存埋怨。
所以,跆拳道訓練能夠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有利于培養(yǎng)人的意志和勇氣,增強人的膽量和自信,培養(yǎng)人克制與忍耐性。這對于學生的心理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跆拳道同中國武術一樣都是東方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精神內涵。練習跆拳道不僅可以外修身體,還可內修精神,培養(yǎng)出常人難以達到的意志品質和忍讓謙恭的美德。
跆拳道的忠旨是“禮義廉恥忠勇誠信,忍耐克己百折不屈”,尤其講究“未曾學藝先學禮,未曾習武先習德”。通過跆拳道的修煉,可養(yǎng)成禮讓、謙遜、仁愛的美德和高尚的愛國主義情操。這與學校的道德教育是相符合的,并對德育起著積極促進作用。
跆拳道運動推崇“以禮始,以禮終”的尚武精神,跆拳道練習雖然是以格斗的形式進行,但是不管它怎樣激烈,由于雙方都是以提高技藝和磨練品質為目的,所以在雙方各自內心深處都必須持有向對方表示敬意和學習的心理。在練習時必須衣著端正、頭發(fā)整潔,對教練、同伴都要體現(xiàn)出恭敬、服從、謙虛、互助互學的心態(tài)。謙遜正確的言語、謙讓友好的態(tài)度、虛心好學的作風是跆拳道練習遵循的重要禮儀。在跆拳道的教學中,要求每次上課時首先要向國旗敬禮,下課時師生之間要互相行禮,并同時向對方說“辛苦了”。學生向老師行禮是感謝老師為這堂課付出的辛勞,老師向學生行禮是對學生在這堂課中所做出的努力給予肯定與鼓勵,表達師生之間的互相尊重。
“禮儀”不只是形式上的表現(xiàn),而且要發(fā)自內心地實施它,在長期練習和比賽的過程逐漸將禮節(jié)形式轉化為心理動力。訓練之余,無論是在學?;蚣抑姓勗挕⒂貌?、打電話、介紹他人或訪問親友時,都要按一定的禮節(jié)進行,將禮儀意識帶到練習者生活的各個方面,從而培養(yǎng)出克已禮讓、寬厚待人和恭敬謙遜的精神風貌。
1.適應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需要,豐富高校體育教學的內容。當前,跆拳道在中國各地開展得較為普遍,特別是青年和學生練習者日益增多且積極性頗高,有些高校體育教學中也開設了跆拳道運動項目。大部分高校都采用讓學生選擇體育專項的方式來進行體育教學。專項體育教學有著它的連續(xù)、專一和系統(tǒng)性,這恰好為跆拳道的專項訓練創(chuàng)造了較為有利的條件。因此,跆拳道體育課程是一門較好的專項教學內容。
跆拳道教學的主要內容包括:品勢(套路)、搏擊(競技與格斗)、功力檢測三個部分。跆拳道教學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練習跆拳道者要具備一定的身體素質,如力量、速度、靈敏、協(xié)調、柔韌以及一定的專項素質;二是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跆拳道各種腿法和拳法的基本技術以及跆拳道理論知識;三是通過實戰(zhàn)練習,使學生把學到的技術靈活地運用到實戰(zhàn)中,在實戰(zhàn)中鍛煉自己。
2.有助于大學生掌握自身防衛(wèi)本領。跆拳道是一項激烈的、對抗性強的搏擊運動,也是一種科學的有氧運動。通過跆拳道練習能鍛煉人的膽量、勇氣,增強自信心,克服人的膽怯和畏懼,培養(yǎng)人臨危不懼的品德和氣質,還能有效地訓練人的堅強意志和應變能力。通過攻防配合練習和實戰(zhàn)訓練,可增強練習者防身自衛(wèi)的能力。
跆拳道實戰(zhàn)中占主導地位的是腿法,腿法技術在整體運用中約占3/4,因為腿的長度和力量是人體最長最大的,其次才是手。腿的技法有很多種形式,可高可低、可近可遠、可左可右、可直可屈、可轉可旋,威脅力極大,是實用制敵的有效方法。其次是手法,要求手臂的靈活性很好,可以自如地控制完成防守和進攻動作,同進也可變化為拳、掌、肘、肩的多種用法,進行實戰(zhàn)。在跆拳道實戰(zhàn)中,人體的一些主要關節(jié)部位亦用來作進攻的武器或防守的盾。人體的手、肘、膝、腳等關節(jié)部位,是跆拳道實戰(zhàn)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擊打武器。
跆拳道方法簡捷,剛直相向。對抗時雙方都直接接觸,以剛制剛,用簡練硬朗的方法直接擊打對方,變化多;防守的運作也以直接的格擋為主,隨即是連續(xù)的反擊動作。防守時很少使用躲閃防守法,剛來剛往,硬拼硬打,盡可能保持或縮短雙方間的距離,以保證擊打的有效性,爭取比賽或實戰(zhàn)的勝利。跆拳道運動已在全世界范圍廣泛開展,尤其是在各國的特種部隊和警界中深受青睞??梢?通過跆拳道攻防練習可以掌握實用技擊術和防身自衛(wèi)的能力,從而獲得保護自身安全和維護社會正義的真正本領。
3.有助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跆拳道是一項以手腳技術為進攻武器的格斗對抗性項目。它是以技擊格斗為核心,以修身養(yǎng)性為基礎,以磨練人的意志,振奮人的精神為目的的一項現(xiàn)代競技體育運動。通過跆拳道的訓練,可以使練習者在行為規(guī)范、道德修養(yǎng)和完善人格等諸多方面得到提高和發(fā)展。因此,它和中國武術一樣,是超越了一般意義上的競技體育運動。
[1]杜七一.現(xiàn)代跆拳道教程[M].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2]杜七一,薛新軒.跆拳道[M].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3]高誼,陳立人等.跆拳道[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8.
[4]劉衛(wèi)軍.跆拳道[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0.
[5]陳立新,陳杰.對跆拳道運動訓練特點及其發(fā)展的探討[J].中國體育教練員,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