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妹 林秀孟
腦梗死目前已成為威脅人類死亡的三大病因之一,大面積腦梗死通常是指頸內(nèi)動脈主干、大腦中動脈主干或皮質(zhì)支完全性卒中,使接受供血部位的腦組織發(fā)生大面積或局限性壞死?1?,本病的病死率、致殘率高,但只要發(fā)現(xiàn)早,治療及時,護理得當,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康復。本文對本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82例患者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一般資料:本組82例,男48例,女34例;年齡44~89歲,平均65歲。因出現(xiàn)意識障礙入院確診為急性大面積腦梗死45例,不同程度的偏癱、言語不清起病29例,以頭痛為首發(fā)癥狀確診10例,四肢抽搐起病4例,癲癇起病2例。休息或睡眠狀態(tài)時起病50例,勞動或行走時起病32例。既往有高血壓病病史56例,糖尿病50例,冠心病史30例,腦卒中病史15例。一側(cè)肢體癱瘓36例,四肢癱瘓20例,神志不清8例,吞咽障礙20例。
2.護理方法
(1)嚴密觀察病情變化 每例患者均進行24小時心電、血氧飽和度監(jiān)測。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神志、瞳孔,如有瞳孔大小不等、頸項強直、躁動不安、頭痛劇烈、頻繁嘔吐、意識障礙加重、脈搏慢、血壓升高等,即有再次出血或者腦疝的可能,做好止血、降顱壓等搶救工作。
(2)基礎護理 生活護理:長期臥床的患者每2小時翻身一次,按摩受壓的部位,不同的體位應用軟枕給予支持,將各關節(jié)置于功能位置。給患者創(chuàng)造舒適、安靜的環(huán)境,病房定時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清新,溫濕度適宜,限制探視次數(shù)減少交叉感染的機率。對肢體功能障礙的患者,應使其理解早期活動的重要性,鼓勵患者從輕微的活動開始練起,逐漸增加其主動運動量,此外,還應加強患肢按摩等被動運動量,改善血液循環(huán),預防靜脈血栓形成。做各種活動時注意患者的安全,對躁動患者要做好保護工作防止墜床和跌碰傷。護理人員應該把呼叫器、小便器、水杯等日常用品放置在方便可取的地方。失語的患者暫時無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應指導其使用體語,達到與護理人員交流的目的。進食護理:要注意飲食結(jié)構(gòu)合理,合理科學的飲食可增加抵抗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應進食低脂、低鹽、高蛋白、高維生素等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例如:瘦肉類、魚類、奶類、水果、蔬菜等。糖尿病患者還應注意糖尿病飲食。處于昏迷狀態(tài)以及吞咽障礙嚴重者需鼻飼,鼻飼時患者要有一個適應過程,開始量少,每次注入量不超過200ml,緩慢注入,間隔時間不少于2h,溫度38~40℃為宜,進食后頭部抬高30~40°,保持姿勢30~40min以防食物返流。對鼻飼者每日行口腔護理2次。注意觀察胃管是否固定、通暢。長期留置胃管者應兩周更換1次。給清醒患者喂食或飲水取半臥位或頭偏向一側(cè)體位,領下墊毛巾,令其不講話以防誤吸。對吞咽障礙程度較輕的患者,應使其了解自己進食和保持足夠營養(yǎng)的重要性,鼓勵患者自己進食,把食物做成干稀適度的糊狀,并從少量進食開始,同時保持口腔衛(wèi)生,進餐后協(xié)助患者漱口,指導患者用吸水管。
(3)心理護理大面積腦梗死患者多因一側(cè)或雙側(cè)肢體癱瘓臥床、失語、生活不能自理或自理能力下降,處處要家人照顧,對生活、治療缺乏信心,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焦慮狀態(tài),不利于疾病的治療和患者的康復,甚至會加重誘發(fā)軀體疾病,消弱機體對疾病的抵御能力,延長病程,此時我們應重視對患者的心理護理,充分利用與患者接觸的各種機會,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使其對自身疾病有一個比較正確的認識,幫助患者淡化抑郁、消除焦慮、克服恐懼心理,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與護理。
(4)特殊治療藥物的觀察與護理 治療腦水腫的藥物:甘露醇是治療腦水腫的主要藥物,大量快速靜滴20%甘露醇治療時,可使病灶范圍增大,可適當增加利尿劑,以減少心臟前負荷,保護心功能,甘露醇還易造成腎功能損害,甚至急性腎功能衰竭,加重腦水腫,所以還應特別注意觀察腎功能情況,而尿量是反映腎功能的重要指標之一,所以必須準確記錄尿量,如連續(xù)6h尿量<20ml/h,且出現(xiàn)肌肝明顯升高,應停用甘露醇,改用甘油果糖或利尿劑進行脫水治療,必要時行血透,恢復腎功能。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藥物:抗凝藥物或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藥物聯(lián)合使用時,在治療的第2~3d,應注意觀察患者全身皮膚粘膜有無出血、瘀斑,有無鼻、牙齦出血,有無血尿、黑便以及生命體征的變化。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向醫(yī)生匯報,以便醫(yī)生給予及時的處理。同時,由于消化道出血較為常見,加用制酸劑和胃黏膜保護劑有助于預防其發(fā)生,減輕出血造成的不良后果,避免更嚴重的出血發(fā)生。
(5)預防并發(fā)癥護理 吸入性肺炎和肺炎:腦卒中患者的誤吸率高達50%。誤吸常見于有意識障礙和吞咽困難患者,即使使用胃管,也可因胃內(nèi)容物返流引起誤吸。為避免返流,采取少量多餐,進食時取半坐臥位,進食后仍半坐臥位20~30min,且盡量避免進食后30min內(nèi)吸痰。此外,在護理中應做到每日兩次徹底的口腔清潔護理,患者盡可能取側(cè)臥位,取下義齒,定時更換體位,鼓勵咳嗽,及時清除口腔分泌物。
泌尿系統(tǒng)感染:腦卒中患者泌尿系統(tǒng)感染率高達40%。大面積腦梗死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尿失禁和尿潴留。尿失禁者應采用紙尿褲或陰莖套導管,不主張反復導尿法。尿潴留者給留置導尿,并加強尿道口消毒護理,定期做尿常規(guī)檢查及尿液細菌培養(yǎng)。感染一經(jīng)確診,應用抗生素治療,并進行膀胱沖洗。褥瘡:預防褥瘡的措施是定時翻身,按摩受壓部位,睡氣墊床,氣墊褥充氣50%~70%,充氣太滿易使皮膚受壓。尿失禁患者的皮膚必須保持干燥清潔,床單平整,無殘留雜物。禁在患肢處放置熱水袋取暖,防灼傷。應激性潰瘍的預防:應激性潰瘍是大面積腦梗死的患者容易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臨床上可常規(guī)使用抑酸藥物,協(xié)助醫(yī)生做好治療工作。
82例中,治愈9例,占10.9%;療效顯著20例,占24.3%;有效31例,占37.8%;無效22例,占26.8%;總有效率73%。
護理體會
大面積腦梗死臨床表現(xiàn)復雜、癥狀重、進展快、預后差,通過本研究,我們認為加強患者的心理護理,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消除患者焦慮、恐懼心理,提高患者對治療與護理的依從性,及時建立靜脈通路,確保其通暢,密切觀察治療藥物可能的不良反應并及時處理,規(guī)范日常護理,預防常見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等護理措施的實施,有助于提高大面積腦梗死患者治愈率、提高生活質(zhì)量、減少致殘程度。
1 王維治,羅祖明.神經(jīng)病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135-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