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芻議王履《華山圖序》中的美學思想

      2012-08-15 00:53:25徐俊東
      常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年4期
      關鍵詞:圖序情意華山

      徐俊東

      (德化陶瓷職業(yè)技術學院,福建德化362500)

      王履 (公元1332~1391)元末明初的醫(yī)學家,畫家,百科全書式的博學人物。王履字安道,號畸叟,又號抱獨老人,江蘇昆山人,生于元朝至順三年。王履少年業(yè)儒,篤志于學,博通群籍,詩文皆精。后師從“金元四大醫(yī)家”之一朱震亨學醫(yī),刻苦攻讀醫(yī)學典籍,造詣精深,成為一代名醫(yī)。明洪武四年 (1372年)被征為秦王府良醫(yī)正。在醫(yī)學上王履的要著作有《溯洄集》21篇, 《百病鉤玄》20卷,《醫(yī)韻統(tǒng)》100卷。令人贊嘆的是,王履在研求醫(yī)道的同時,又兼攻文藝,詩文書畫皆冠絕一時,堪稱曠世奇才。當時元代畫風獨盛,而南宋畫風普遍多遭非議,但王履卻認為南宋馬遠、夏珪一畫派“粗也而不失于俗,細也而不流于媚,有清曠超凡之遠韻,無猥門蒙塵之鄙格,圖不盈咫,而窮幽極遐之勝”。而王履的畫作則多似南宋馬、夏簡練超脫的筆墨語言,描繪蒼松奇峰等自然景觀,予人以天地浩瀚、蒼茫虛渺之感。

      明洪武十六年 (公元1384年),王履時年52歲,他在采藥途中,不畏艱險,登上華山“以紙筆自隨,遇勝則貌”。他后來在《華山圖》冊自敘中云:“山高五千仞,直上四十里。余之登也,但知喘急,隨之數(shù)步一息而已?!彼桥R華山,飽覽奇峰,記錄勝景,回來后嘔心瀝血作圖40幅,(每圖縱34.5㎝,橫50.5㎝,紙本,墨筆或設色。)各書游記詩于其上,并自作記、序和跋,合成一冊,共66幀。這成為王履傳世的僅存之作,也為中國繪畫史上不朽之作。此圖冊頁描繪了華岳諸峰奇景,真實全面地再現(xiàn)了西岳華山“秀拔之神、雄特之觀”的自然之妙,塑造出險峻、蒼茫、空曠、幽深、秀麗、壯偉等各異其趣的意境之美。此套圖冊分別藏于故宮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館?!巴趼摹度A山圖》最大的成功是表現(xiàn)了華山的骨和險,給人的印象十分深刻和鮮明?!保?]為了表現(xiàn)華山高峻雄偉的博大氣勢,就必須創(chuàng)造新的繪畫表現(xiàn)語言,這些都來源于大自然——華山。王履對此有深刻的認識和體會,于是他撰寫了《華山圖序》這篇美學論文。

      王履的《華山圖序》是一篇構思精巧的美學文獻。其篇幅不長,但論點明確,邏輯嚴密,深入精辟地闡述了王履的美學思想和理念,這在明代畫論中極為引人注目。該文收錄于明、清兩代著名的有關書畫典籍中。王履在《華山圖序》中精練透徹的論證了許多有關繪畫藝術創(chuàng)作的獨特見解與經(jīng)驗,具有重要的學術理論價值,它在中國美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度A山圖序》對山水畫的審美及功用等諸層面上,頗具許多獨特的思路和見解,這些睿智的理念和觀點在當今仍有極大的現(xiàn)實意義。

      我國元末明初的繪畫大致可分為早期、中期、晚期三個階段,呈現(xiàn)出較鮮明的階段性和流派的更迭性。“早期宗仰宋代院體畫風的宮廷繪畫和浙派是顯學主脈,接續(xù)元末文人畫的創(chuàng)作則為潛流旁支。”[2]當時以追求宋代院體畫的刻意求工、注重形似,富麗堂皇的重彩效果為時尚,而倡導遺貌求神,以簡逸為上,追求古意和士氣,重視主觀意興的抒發(fā)則被視為旁門左道。這種非主流畫派的創(chuàng)作比較自由,重視以書法用筆,強調筆墨韻味,表訴情趣與理想,它與宋代院體畫的風格大相徑庭,形成了鮮明的時代風貌,由此體現(xiàn)了中國畫的又一次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明初的醫(yī)生兼畫家王履,勇于實踐,另辟蹊徑,他從理論和實踐的不同層面提出了自己獨到、精辟的美學理念—— 《華山圖序》,這些美學思想至今仍值得我們去深思和實踐。

      王履在《華山圖序》中,首先從繪畫意象的內在矛盾入手,集中論述了自己繪畫的美學思想。他曰:“畫雖狀形,主乎意。意不足謂之非形,可也。雖然,意在形,舍形何以求意?故得其形者,意溢乎形。失其形者,形乎哉!”此意為:繪畫作品雖然是描繪外界景物的,但也離不開畫家的主觀情意,畫家作畫必須有自己的主觀情意。如果缺乏畫家主觀的情意,繪畫作品就不成其為藝術形象。另外,情意又是通過“形” (審美形象)來表現(xiàn)的,兩者是高度統(tǒng)一和諧的。所謂“畫雖狀物,主乎意”,而“意在形,舍形何所求意”,只有寓情意(“意”)于形象(“形”),才能創(chuàng)造出成功的藝術作品。 “王履指出,對于繪畫作品來說,“意”和“形”作為審美意象的兩個矛盾側面是互相依賴的,失去一方,另一方就不能存在?!保?]在這里王履揭橥的意與形的矛盾關系,實際上就是宋元以來詩論家們常談的“情”和“景”的矛盾關系。宋元以來一部分畫家過分重“意”而輕“形”的流弊,王履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即忽視造“形”的弊病,他倡導繪畫應回復到“意”與“形”、“情”與“景”的統(tǒng)一和諧之中。既然繪畫的表現(xiàn)(意象)不能單有“意”而舍去“形”,去“形”無所求“意”,那么,畫家就必須要有對自然外界現(xiàn)實的直接審美感受。

      王履在《華山圖序》中云:“畫物欲似物,豈可不識其面?古之人之名世,果得于暗中摸索耶?彼務于轉摹者,多以紙素之識是足,而不之外,故愈遠愈偽,形尚失之,況意?茍非識華山之形,我其能圖耶?”這就是說,如果一個畫家只限于臨摹古人,只限于對前代的繪畫作品的感受,不走到大自然中去,不對自己所要表現(xiàn)的山水進行直觀的審美感受,就不可能畫出真實的藝術形象和表現(xiàn)畫家主觀的情意。顯然,畫家直接的審美感受是創(chuàng)造繪畫藝術作品的前提和先決條件。王履又指出,畫家有了對自然景物的身經(jīng)目睹和實地寫生,并不等于完成了繪畫創(chuàng)作;畫家還必須在此基礎上,觸發(fā)、感悟和深化審美的情意,并將自己的審美情懷與自然的表象熔鑄成為統(tǒng)一和諧的審美意象。

      王履又曰:“既圖矣,意猶未乎滿。由是存乎靜室,存乎行路,存乎床枕,存乎飲食,存乎玩物,存乎聽音,存乎應接之隙,存乎文章之中。一日燕居,聞鼓吹過門,惕然而作曰:‘得之矣夫?!祺馀f而重圖之。斯時也,但知法在華山。竟不悟平日之所謂家數(shù)者何在?”因為畫家心中的“意”并非是固有的、一成不變的東西,所以“主乎意”的產生要有一個觸發(fā)、感悟和深化的過程,這個過程又和“形”是緊緊聯(lián)系結合在一起的。此時一定要知道“法在華山”,“法”就是大自然——華山。既古人謂之的“外師造化”。畫華山,就要師法華山。畫家應以大自然為師,結合內心的感悟,對事物外在現(xiàn)象和內在的本質有透澈的認識,并用心去領會自然的法則。然后才可能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藝術作品。唐人畫馬以馬為師,五代人畫山以山為師,王履繼承了這一優(yōu)良傳統(tǒng),所以他反對“畫物”而“不識其面”,反對“務于轉摹”。王履重“意”而不輕“形”,他認為“意”是由畫家直接的審美感受與啟發(fā)而得到的,自己的思想和情意是得到大自然——華山的啟發(fā)而立,“以意匠就天出則之”,而不是從“平日之所謂家數(shù)”中尋“意”。

      王履認為既然繪畫藝術創(chuàng)作是“形”和“意”的矛盾統(tǒng)一體,那就必須要突破舊的繪畫語言和技法的局限,就要“去故而就新”。因為自然界的審美客體各具千變萬化個性,繪畫的技法要與審美客體的特殊個性相適應,就不能不加以變化和“就新”。王履說自然審美客體有“常之常焉者”、 “常之變焉者”和“變之變焉者”等多種不同的變化,既然自然審美客體有如此千變萬化,那就不能局限用某一家傳統(tǒng)的繪畫語言和技法去表現(xiàn)。如果某一家的繪畫技法適于表現(xiàn)眼前的自然客體,我就用之,“時當從,理可從,吾斯從矣”。如某一家的技法不適于表現(xiàn)眼前的自然審美客體, “時當違,理可違,吾斯違矣。”我就棄而不用,這種“從”和“違”,都取決于大自然審美客體的變化,因而就不得不“去故而就新”。

      對待傳統(tǒng)的借鑒一是繼承,二是反傳統(tǒng)而行,實亦也為一種繼承,這是從另一角度對傳統(tǒng)的繼承而言。歷來許多優(yōu)秀的出類拔萃的畫家都是反傳統(tǒng)而行的一種繼承,如果只是一味的“從”不可能成為優(yōu)秀的畫家。北宋人對五代山水畫的“從之”、“宗之”,即從正面繼承,并未有產生偉大的畫家,以至走上保守和復古之路。而南宋人一反北宋畫壇保守復古之風,從而形成了水墨蒼勁、渾重和內蘊的藝術特色及風格,產生了李唐、劉松年、馬遠、夏珪四位大家。元人則力摒南宋的畫法,從而成元的一代新風,產生了黃公望、吳鎮(zhèn)、倪瓚、王蒙四大家,他們的繪畫創(chuàng)作代表了元代山水畫的最高成就;他們強調詩書畫印的有機結合,狀物寄情,對后世明、清的繪畫影響巨大。[4]元人要摒棄南宋的畫法,就必須了解其畫法和風格,并注意摒除和丟棄之,這就是王履所說的“違”,就是反傳統(tǒng)而行的一種繼承。王履之所以在“元四家”畫風彌漫一代時而成為令人注目的一家,就是他“違”了“元四家”的畫風,而“從”了被元人所力摒的馬、夏之畫風。

      藝術的生命就在于創(chuàng)新。王履曰:“吾安敢故背前人,然不能立于前人之外?!辈皇怯幸狻氨城叭恕?,而是為“立于前人之外”。古人是人,能立家數(shù);后人也是人,也應該立家數(shù),而不應該“紙絹者展轉相承”,所以要“去故而就新”。王履的“去故而就新”一說,不僅深切地抒發(fā)了主體的審美情懷,而且獻給觀者一個嶄新的藝術形象,從而達到“意溢于形”的目的。宋人的畫抒發(fā)了宋人的“意”,元人的畫抒發(fā)了元人的“意”,但未必能抒發(fā)自己的審美情意。要抒發(fā)自己的“意”,就決不應步前人后塵。

      王履在給友人的信中曾云:“仆游華山,見奇秀天出,乃知三十年學畫,不過紙絹相承,指為某家數(shù)耳。近始屏去舊習,以吾師心,心師目,目師華山。”畫家只有在身經(jīng)目睹和實際寫生的基礎上,才能觸發(fā)和深化自己的審美情意,并將此情意和外物表象熔鑄成為統(tǒng)一的審美意象?!皩徝酪庀笫侵冈趯陀^世界審美感知與體驗的基礎上,融會主觀的思想、感情、愿望、理想,在藝術家頭腦中經(jīng)過藝術創(chuàng)造形成的意象?!保?]顯然,畫家的感知(自然)和畫家的主觀 (情懷)有機地結合才能產生藝術創(chuàng)作的審美意象。

      大自然是畫家最高妙的老師,只有從師法自然入手,才能處理好主觀與客觀、情感與物象的辨證關系,做到形與意的統(tǒng)一與和諧。如果僅從抽象的觀念和意象出發(fā)、不從客觀的現(xiàn)實自然出發(fā)來表現(xiàn)審美對象,是永遠也不可能創(chuàng)作出豐滿生動、形神兼?zhèn)涞某晒λ囆g作品。這里王履把他自己的美學思想概括成為一個十分精煉的公式:“吾師心,心師目,目師華山?!边@一短短10個字的命題,包含著豐富的意蘊和深刻的內涵,它在中國美學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首先,它上承張藻“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和郭熙“身即山川而取之”的命題,下啟鄭板橋“眼中之竹”的理論,在我國繪畫理論的發(fā)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次,它對過去長期存在于畫家胸中的師古人、師心、師造化的爭論作了一個很好的總結,扭轉了自元初趙孟頫以降,畫家特重師傳,動輒某家法、某家皴的形式主義、教條主義和公式化的不良傾向。王履在這個公式中,堅持了一條鮮明的唯物主義的認識論。他不否認“心”的作用,但“心”不是第一性的東西,“心”要依賴于審美經(jīng)驗(“心師目”),審美經(jīng)驗則依賴于外界事物(“目師華山”)。

      王履以自己親身感受提出的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在明初畫壇一片摹古之聲的氣氛中,彰顯出其獨特的人格精神境界。通過對王履《華山圖序》的美學理念的內涵修養(yǎng)及精神意境的個案剖析和梳理,將有助于人們對當下我國繪畫藝術創(chuàng)作的理解:對畫面意境的追求和營造應建立在“實踐出真知”的基礎之上,我國山水畫的藝術創(chuàng)作也應進入到一個“目師華山”的獨立創(chuàng)造為主的新層面,這正是王履《華山圖序》的美學理論價值所在。

      [1]陳傳席.中國繪畫美學史 [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3:344.

      [2]賀西林,趙 力.中國美術史簡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48.

      [3]葉 朗.中國美學史大綱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323.

      [4]姚 婷.山水詩與山水畫差異論 [J].常州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6):53-56.

      [5]彭吉象.藝術學概論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76.

      猜你喜歡
      圖序情意華山
      宋 歐陽修 行書譜圖序稿并詩卷
      中國書法(2023年2期)2023-07-17 05:59:33
      詠華山
      隨王履登華山
      崢嶸歲月:毛澤東在東華山
      文史春秋(2020年1期)2020-03-16 13:13:32
      李忠憲:“綠葉”對“根”的情意
      金橋(2018年12期)2019-01-29 02:47:40
      華山歷“險”記
      動物之間有情意嗎?
      好孩子畫報(2015年1期)2015-06-19 14:43:02
      最美的情意
      藝術評鑒(2015年4期)2015-03-23 22:06:35
      平生情意,悉數(shù)與君
      火花(2015年8期)2015-02-27 07:44:15
      我刊對圖、表的一般要求
      蒙自县| 南汇区| 海林市| 特克斯县| 普陀区| 白玉县| 抚顺县| 宜都市| 怀来县| 肥城市| 从化市| 吴忠市| 浮山县| 莱州市| 南溪县| 镇安县| 阿拉善右旗| 汝南县| 绵阳市| 萨嘎县| 连南| 化德县| 灯塔市| 伊春市| 乌鲁木齐市| 壶关县| 兰西县| 交城县| 彭阳县| 科技| 甘泉县| 麻栗坡县| 黄平县| 陆良县| 开平市| 江永县| 邓州市| 舟山市| 宝坻区| 大埔县| 温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