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艷梅
刑事偵查階段立功制度實行現(xiàn)狀探究
殷艷梅
立功制度是我國刑事法律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制度能否正確實施,直接關系到當事人的切身利益,也影響著我國法制建設進程。在我國司法實踐中,特別是在刑事偵查階段,立功制度產生了一些問題。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從刑事偵查階段立法和司法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完善我國立功制度的建議。
立功制度;實行現(xiàn)狀;完善措施
立功制度是我國刑事法律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刑罰獎勵制度,1997年《刑法典》的修訂使這項制度更加完善。一方面,立功制度能通過對犯罪分子立功從寬的處罰結果,達到促進犯罪分子改過從善、悔過自新的目的,同時通過瓦解分化犯罪勢力,更好地實現(xiàn)刑罰教育改造罪犯和懲罰犯罪的功能。另一方面,它有利于減少司法機關打擊犯罪的工作量,從而提高司法機關工作人員辦理當前刑事案件的效率,達到預防和減少犯罪的目的[1]。不可否認,立功制度在實踐中產生了積極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但它在具體實施中尤其是在刑事偵查過程中也產生了一些問題。
我國《刑法典》第六十八條第一款規(guī)定:“犯罪分子到案后至刑罰執(zhí)行完畢前實施的檢舉、揭發(fā)他人犯罪行為經查證屬實的,提供偵破其他案件的重要線索經查證屬實的,阻止他人犯罪活動,協(xié)助司法機關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或者其他有利于國家和社會的突出表現(xiàn)的從寬處罰的行為是立功行為?!痹撝贫饶芊裾_實施,直接關系到當事人判決結果的輕重和監(jiān)獄中實際執(zhí)行刑期的長短等切身利益,同時也影響著我國法制建設進程和法治國家方針政策的實施。立功制度在長期的司法實踐中尤其是在刑事偵查過程中產生了一些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
(一)不正當獲取立功線索
一般情況下,犯罪嫌疑人在被采取強制措施后,會極力尋找立功線索,以獲取對自己從輕或減輕量刑的情節(jié),特別是在一些自由裁量幅度較大的案件中,犯罪嫌疑人更是千方百計地尋求立功線索。有些犯罪嫌疑人甚至采取一些違法手段獲取立功線索,以達到對自己從輕或減輕量刑的目的。目前,買賣立功和虛假立功的現(xiàn)象大量存在,并在社會上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其表現(xiàn)形式有:(1)虛假的揭發(fā)檢舉和提供虛假案件線索。有的犯罪嫌疑人為了達到“立功”目的,對無罪的人進行虛假揭發(fā)或向有關機關提供虛假案件線索,使無罪的人受到追究。這種行為就不能認定為立功[2]。有些學者認為此種行為不僅不能認定為立功,若已構成誣告陷害罪的,還應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2)買功。犯罪嫌疑人采取不正當手段,如以金錢為對價,讓親友或律師收買他人犯罪事實或犯罪線索,再由自己提供給有關機關,以達到立功目的。(3)幫助立功。犯罪嫌疑人的律師、親友,甚至司法機關工作人員將可能構成立功的信息透露給犯罪嫌疑人,然后再由犯罪嫌疑人提供給有關機關。若司法機關工作人員將可能構成立功的信息透露給犯罪嫌疑人,則可能存在權錢交易。(4)引誘他人犯罪后舉報立功。犯罪嫌疑人故意引誘沒有犯罪意圖的人實施犯罪行為,然后舉報給有關機關,以達到立功目的。(5)犯罪嫌疑人以暴力或脅迫手段強迫其他在押人員提供立功線索以達到立功目的[3]。(6)串通立功。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之間出于義氣或以利益交換為對價,一方將自己的部分或者全部犯罪事實告知另一方,由對方提供給有關機關,使對方獲得立功機會。
(二)公安機關出具立功證明存在任意性,檢察機關監(jiān)所檢察力度不足
立功的證明出具工作主要由公安機關完成,對于犯罪嫌疑人提供的檢舉線索,有的公安機關沒有進行及時清查與核實,并在沒有清查與核實的情況下任意出具書面立功證明,在出具后也沒有及時登記備案。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中,異地公安機關對在押人員提供的檢舉線索更是缺乏足夠重視,令清查與核實檢舉線索及出具立功證明存在更大的任意性,嚴重侵害了犯罪嫌疑人的立功權利,挫傷了犯罪嫌疑人的立功積極性,長此以往必然不利于司法機關懲罰和打擊犯罪及刑事立功制度的完善和發(fā)展。另外,負責監(jiān)管場所檢察的監(jiān)所檢察部門對監(jiān)管場所監(jiān)督力度的不足,檢察機關監(jiān)所檢察力度還有待加強。
(一)立功制度法律規(guī)定不夠規(guī)范
由于我國立功制度缺少對立功的禁止性規(guī)定,使買賣立功、串通立功、虛假立功、權錢交易等現(xiàn)象頻繁出現(xiàn)。筆者認為,立功的本質不僅應考慮立功主體行為的有效性和悔罪性,而且應對立功的線索來源予以考慮。行為人的買賣立功、串通立功、虛假立功、脅迫立功等行為,雖然對偵破案件可能有用,但行為人的人身危險性并未減少,且給監(jiān)管秩序造成了破壞[4]。這些惡意違法行為的存在,將嚴重影響司法工作的正常秩序,損害法律的尊嚴,應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
(二)有關機關在制度規(guī)定上有待完善
公安機關缺少相應的制度安排,比如犯罪嫌疑人檢舉揭發(fā)他人犯罪的,無論是檢舉揭發(fā)材料的遞交途徑、查證主體、查證程序、查證期限,還是對查證材料的質證、認證程序等,有關制度規(guī)定均不夠明確,存在漏洞。又如,異地舉報時,異地公安部門之間的銜接制度不夠明確,致使異地舉報得不到及時核實和獲得有效立功證明,挫傷了舉報人的積極性。這些都使立功缺乏公正與效率,造成立功上的不平等,不利于司法機關懲罰和打擊犯罪。此外,部分監(jiān)管人員特別是看守所的一些監(jiān)管人員利用手中的職權和管理上的漏洞,進行買賣立功、虛假立功的權錢交易,扭曲了刑事立功制度,嚴重阻礙了刑事法律制度的有效實施[5]。負責監(jiān)管場所檢察的監(jiān)所檢察部門由于人少事多、人員老齡化、監(jiān)督方式、監(jiān)督理念、監(jiān)督制度等多方面的原因,導致對監(jiān)管場所監(jiān)督力度的不足,使買賣立功、串通立功、虛假立功、脅迫立功、權錢交易等現(xiàn)象頻繁出現(xiàn)。
(一)立法上明確確定立功的禁止性條款
立法機關和最高司法機關應根據實踐中暴露出的有關立功的法律規(guī)定不嚴謹、可執(zhí)行性不強等問題,盡快完善刑事立功制度,進一步細化立法和司法解釋。只有在法律規(guī)定明確、具有可操作性的情況下,刑事立功制度才能得到正確的適用,才能擁有強大的生命力。對于通過非法手段獲取立功線索的情況,立功制度不僅應當做出懲罰性禁止條款,而且對買賣立功、串通立功、虛假立功、以暴力、脅迫等手段獲取立功線索的犯罪嫌疑人,立法上也應明確相應的懲罰規(guī)定[6]。
(二)公安機關應把好立功證明源頭關
公安機關是出具立功證明的主要機關,在立功的認定上起著基礎性、關鍵性的作用。首先,應建立犯罪嫌疑人檢舉揭發(fā)情況的登記備案制度。公安機關應設立負責立功登記、審查和移送的專門科室,對犯罪嫌疑人反映的所有立功線索逐一登記,對已查證的立功材料進行建檔管理,以改變目前底數不清、情況不明的現(xiàn)狀,同時還要防止亂出具立功證明、不認真核實揭發(fā)線索、不及時查證線索的情況發(fā)生[7]。其次,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防止公安機關工作人員將已經掌握的犯罪事實和線索“二手轉賣”,謀取私利。最后,明確“查證屬實”的標準,增強公安機關辦案人員的責任心。筆者認為,有偵查機關即公安機關出具的公函證明對犯罪嫌疑人所檢舉之罪已查實并附有主要證據材料的,才能視為犯罪嫌疑人檢舉、揭發(fā)他人的犯罪行為“查證屬實”,相關制度的規(guī)定能極大提高公安機關辦案人員的責任心。
(三)檢察機關在刑事立功制度監(jiān)督方面要積極創(chuàng)新
一方面,檢察機關在刑事立功制度監(jiān)督方面可提前介入,比如在偵查機關即公安機關立功初查時就提供適當的監(jiān)督和幫助,對偵查機關在立功初查中的違規(guī)或是不法行為及時提出糾正性建議意見等,從而使立功初查程序更加公平、公正、合法。另一方面,檢察機關要對犯罪嫌疑人的立功行為進行全面的審查和分析,尤其要注重對立功線索來源的審查[8]。經全面審查后,對偵查機關所認定的立功,如果檢察機關認為不符合立功條件,則不予認定立功行為。犯罪嫌疑人或偵查機關如有異議,可以通過法定程序申請檢察機關復議。偵查機關在向檢察機關移送審查起訴時,如果沒有提出犯罪嫌疑人有立功行為,經檢察機關審查,認為犯罪嫌疑人有立功行為的,也可以要求偵查機關補充偵查后作出是否存在立功的認定或由檢察機關直接認定為立功[9]。檢察機關要加強對監(jiān)管場所的監(jiān)督力度,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檢察人員必須牢固樹立法律至上和強化監(jiān)督的理念,依法獨立監(jiān)督,保證監(jiān)督工作的公平與效率,保證監(jiān)督效果的正義與權威,保障法的精神、法的宗旨和法的規(guī)定在刑罰執(zhí)行監(jiān)督實踐中得到充分的落實,保障法律的統(tǒng)一正確實施。同時,要加強隊伍建設,不斷地充實新鮮血液,提高檢察人員的綜合素質與水平。
(四)公檢法三部門要加強配合
針對在押人員提供的立功情節(jié),無論在立功情節(jié)的查證上,還是在立功情節(jié)的認定上,公檢法三部門要加強溝通與協(xié)調,相互監(jiān)督,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公平、公正地做出結論,確保立功制度正確實施,維護法律尊嚴,維護相關人的合法權益。
[1]張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史[M].北京:中國公安大學出版社,1998:40-43.
[2]陳興良.刑法哲學[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6-7.
[3]馬克昌.中國刑事政策學[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52-53.
[4]黃廣進.徘徊在悔罪性和有效性之間的立功制度[J].內蒙古社會科學,2006(5).
[5]菲利.實證派犯罪學[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4:183.
[6]馬克昌.刑罰通論[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5:178.
[7]高銘暄,馬克昌.刑法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89-191.
[8]周振想.論罪犯的立功表現(xiàn)[J].法學研究,1996(4).
[9]仝永.立功時間要件探析[J].河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3).
D924.13
A
1673-1999(2012)08-0034-02
殷艷梅(1978-),女,安徽合肥人,碩士,安徽警官職業(yè)學院(安徽合肥230031)講師。
2012-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