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具身認知視角下的身體隱喻研究

      2012-08-15 00:52:12余俊英
      長春師范大學學報 2012年11期
      關鍵詞:圖式隱喻意象

      余俊英

      (閩江學院外語系,福建福州 350008)

      具身認知視角下的身體隱喻研究

      余俊英

      (閩江學院外語系,福建福州 350008)

      人類語言中存在大量結構完整的身體隱喻——身體器官隱喻、動作及感官功能隱喻、空間隱喻,這是由具身的認知方式決定的。身體經驗對概念的形成至關重要,身體是隱喻乃至語言的最大來源,是人類籍以認識和描述世界的工具。

      身體;隱喻;具身認知

      萊考夫和約翰遜提出,人類的整個概念系統(tǒng)都建立在隱喻的基礎之上,隱喻是人類認知思維的根本屬性和基本方式[1]。耿占春認為隱喻的基礎是人與自然的基本相似性[2]。但單憑人與自然的統(tǒng)一性還不足以解釋人的思維何以要以己度物。20世紀末發(fā)展起來的具身哲學,對這個問題更有解釋力。梅洛·龐蒂的“身體——主體”思想便是具身哲學的代表;腳踏語言學、哲學兩界的萊考夫和約翰遜提出的體驗哲學,也是一種具身哲學。本文將在具身認知理論和現(xiàn)代隱喻理論的視角下,梳理和分析身體隱喻的類型、產生理據、認知功能,探討隱喻與身體的關系,以期更好地理解身體對于隱喻乃至語言的意義。

      一、具身認知

      (一)產生背景及主要觀點

      在西方哲學史上,意識和身體的二元對立由來已久。柏拉圖認為,身體是靈魂通向知識、智慧、真理的障礙[3]70。第一代認知科學長期以計算主義范式居主導地位,在考慮人類的認知活動或智能活動時以表征為核心。然而,人類是進化的,其認知能力也是進化的,人類和每個個體的認知能力不是一開始就處在符號表征的認知水平,計算主義范式無法解釋認知的起源與發(fā)展等問題。隨著現(xiàn)象學對非具身認知的批判,第二代認知科學正在經歷著從非具身到具身的研究范式的轉變。梅洛·龐蒂強調,基于身體的認知活動往往是非表征的,通常發(fā)生并形成于一個具身化的主體與世界進行動態(tài)的、持續(xù)的、有目的的交互作用的背景之下,世界的意義就在身體感知中不斷地拓展、延伸[4]。萊考夫和約翰遜提出的“心智的體驗性”與梅洛·龐蒂的“身體——主體”的思想異曲同工,認為意義是主客體之間互動的結果,而不是通過符號與世界的客觀連接產生的[5]。總之,具身認知理論認為,有機體通過控制自身環(huán)境并采取一定的行為,從而發(fā)展出一種基于感知和運動能力的對世界的基本理解,這種理解是朝著更復雜的高等認知過程邁出的第一步,沒有這些行為的實現(xiàn)機制就沒有思想和語言的產生。具身認知理論為我們理解人類認知與世界的關聯(lián)提供了一種新的說明。

      (二)具身認知理論中的身體

      梅洛·龐蒂將身體看作進入世界的入口,身體是認識世界的基礎與起點,是意義的給出者,身體本身透過身體的意向活動形成“身體圖式”,并透過身體圖式將自身與對象統(tǒng)一起來,所以身體是我們認識世界并與世界交流的媒介[4]。它的本質特性是非表象性,即身體活動不需要借助精神表象的中介。因此具身認知理論中的身體并不僅僅包含解剖學意義上的身體,它超越主客二元分立,是一種進化了的、處于特定情境中的、社會化了的、形成了身體圖式的身體。

      (三)具身的認知方式——身體圖式和意象圖式

      要理解身體在認知中的地位就必須了解什么是身體圖式。身體圖式的概念是梅洛·龐蒂以格式塔心理學為背景提出的,“存在著我的身體所遵循的世界邏輯,并且只有通過它,事物的意義對我們來說才是可能的……擁有一個身體就是擁有一個通用的裝置,擁有一個涵蓋所有類型的知覺展開的圖式。”[4]302它是一種知覺——運動系統(tǒng)能力,通過對身體姿勢和身體運動無意識的調節(jié),整合世上有意義的部分到我們的經驗中。身體圖式不是表征或意象,而是身體在世界中的存在方式。身體圖式的運作是自動無意識的,身體根據它所擁有的先于認知經驗的知識來運作,身體和自然世界一起把已形成的意義傳遞給意識[6]。認知語言學提出的意象圖式,則是對身體圖式的細化分解。意象圖式的形成有其生理和物質基礎。人的身體是一個三維容器,有上下前后之分和中心、邊緣之別。同時,人與自然界的接觸形成了不同的空間關系,人對自身身體的體驗以及身體與外部世界反復地相互作用,在大腦中形成一定的意象圖式。凡是涉及形狀、移動、空間關系的知識模式都是以意象圖式儲存的,因此,意象圖式是我們理解基本空間概念乃至抽象概念的基礎。萊考夫總結了基于身體經驗的八大意象圖式,包括容器圖式、上下圖式、里外圖式、路徑圖式等[5]。

      二、身體隱喻

      大部分研究身體隱喻的學者只局限于研究語言中的身體器官隱喻,但事實上,除了身體器官隱喻,還有大量的身體動作及感官功能隱喻,乃至擁有更為龐大系統(tǒng)的以身體為參照的空間隱喻都派生自“世界是人”這個最原始的隱喻,都屬于身體隱喻。

      (一) 身體器官隱喻

      人類來到這個世界上就開始不斷地追問世界的起源,各民族都創(chuàng)造出自己的創(chuàng)世神話,巧合的是他們都是以身體去認同世界萬物,用近取諸身的隱喻為宇宙萬物命名,這個過程包含著對自我的認識和對世界宇宙的認識。中國神話中盤古死后化生萬物,眼為日月,軀干為山岳,毛發(fā)為草木。古日耳曼人傳說諸神將巨靈伊密爾殺死,以其尸骸創(chuàng)造天地。埃及神話中,男神塞勃和女神努特分別化身土地和蒼穹[7]65-66。日本、印度也有類似巨人身體化生為世界萬物的提法。

      人類以自身觀照世界的隱喻認知行為不單表現(xiàn)在神話中,也表現(xiàn)在日常語言中。“頭”被用來表示最高點或最重要的東西:“山頭”、“首腦”、“頭人”、“工頭”、“首要”;杯子、山洞、河流、關卡、窗戶都有了“口”,一個難題也能找到“突破口”。英語中同樣有 “headmaster”、“eye of a needle”、“a tongue of flame”等等。這類隱喻背后共同的根隱喻是:世界是人體,這也可以說是神話思維的延續(xù)。

      在西方傳統(tǒng)哲學中,世界充滿對立與分裂,不僅作為認識對象的世界萬物處于對立分裂狀態(tài),而且作為認識主體的人也是一種身與心、靈魂與肉體分裂的存在。隱喻卻為我們展現(xiàn)了宇宙萬物的另一種存在狀態(tài):和諧統(tǒng)一,這種和諧統(tǒng)一不僅僅體現(xiàn)在同類事物之間,更體現(xiàn)在異類事物之間。這種隱喻觀規(guī)約了早期人類對宏觀到微觀的一切事物、現(xiàn)象的觀察體認?!叭f物有靈”的思想和各民族創(chuàng)世神話中的“人體式”大地是這種隱喻觀的宏觀體現(xiàn),“山頭”、“桌腿”、“花心”之類則是這種隱喻觀在語言中的微觀體現(xiàn)。

      (二)身體動作及感官功能隱喻

      人在世上的存在不是孤立的,人類通過身體動作和各種感官與周遭世界互動,用多種方式去認識世界。人的身體動作指抬、壓、抓、踩、躺、吞咽、消化等。人的感官分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它們分別是人體器官眼、耳、鼻、口、身的官能。在肢體動作隱喻和感官功能隱喻中,人身體各部位的功能也超越了原先的所指。我們可以“嗅”出危險的存在,可以“回顧”過去、“展望”未來,可以“看清”本質,可以“嘗到甜頭”,可以“抓住”機遇。英語中也用“see”表示“明白”,用“kick out”表示“解雇”等說法。基本上任何一種肢體動作和感官功能都有隱喻用法。人在世上各種復雜的存在方式,人與世界多種多樣的相互作用,就這樣用相對簡單的人的生理性存在去理解和表述。這里,隱喻的始源域是人與周遭世界的生理性互動,目標域是人與周遭世界的非生理性互動。在感官方面也是如此。比如“痛心”、“苦果”、為人“圓滑”、待人“冷淡”等。

      (三)以身體為參照的空間隱喻

      我們生活在一個三維空間和一維時間構成的四維時空,最直接感受到的是自己的身體與外界事物的空間關系,時間只不過是物體在三維空間運動的方式。因此,空間關系就成了概念與意義的本源,是人的整個概念系統(tǒng)的核心。各種空間關系反復作用于我們的身體,形成抽象的意象圖式,在當代認知語言學中,基于身體經驗的意象圖式是具身的前語言經驗結構,是概念隱喻映射的基礎。

      空間隱喻不同于實體隱喻,要求基于具身本性的想象投射。我們以空間概念為始源域,把以自身為中心的空間關系,如身體的前、后方位,投射于其他目標域之上,使目標域有了類似于身體的參照性,借此可以指出一物在另一物的前、后方位,從而獲得引申和抽象意義。基于身體的空間定向推廣而及于身體以外物與物之間的空間關系。這種投射、推廣的過程就是隱喻化的過程。以上下圖式為例,直接來自身體經驗的“上”、“下”,除了標志具體可感知的空間相對位置之外,在人們的認知結構中還隱喻人類社會階級、階層的差異和諸如文化水平、道德修養(yǎng)等抽象的人類高級情感,比如漢語中從“高低”這一空間概念引申出了地位的高低、水平的高低、產量的高低、職務的高低等隱喻性的抽象概念。根據萊考夫的假說,上下圖式具有一個進化論基礎,它可能從根本上結構化了初民的概念系統(tǒng),那就是直立姿勢是正面的,與清醒和良好的健康狀況相聯(lián)系。而躺倒的姿勢則與疾病、放松警惕、不利的處境有關。

      三、結語

      身體的各器官和功能對人具有啟示作用,是人理解世界的憑借。人需要在已知的身體和未知的世界之間建立某種聯(lián)系。而大腦是一個聯(lián)系的器官,當大腦成功地進行了已知與未知之間的移動時,真正的理解——思維出現(xiàn)了[8]98。人一來到世上就不斷地以自身觀照世界,建立起人與世界的普遍聯(lián)系,將對自身的體驗認識映射到相關的客體領域,從而通過身體隱喻形成關于客體事物、現(xiàn)象的概念認識,如古希臘哲學家普羅泰格拉所言:人是萬物的尺度[3]26。可以說,人類最初的認知就是以身體為圖式,構成了所有規(guī)約化了的概念隱喻。身體在對世界的感知和語言的建構過程中發(fā)揮著中心作用,它就是符號和一切隱喻的母體。如果說主客體意識的缺乏是隱喻產生的邏輯起點,天地人萬物的異質同構性是隱喻產生的客觀基礎的話,具身心智則是隱喻產生的直接原因。

      長期以來,索緒爾關于語言的任意性原則被看作語言的根本性質,然而語言是人類認知的產物,而認知是具身的,人類的思維具有“體認”特征,由此產生了隱喻思維。語言反映了人們觀察認識事物的心智特征,人們以怎樣的心智方式看待世界,就會有怎樣的對世界的語言命名。因此,語言形式相對于人的認知結構來說不是任意的,語言是有理據的。

      人最熟悉自己的身體,這是不言而喻的。人又最不熟悉自己的身體,對自身的奧秘所知甚少。具身認知既然是一種認知方式,就不僅僅對語言產生影響。事實上,身體隱喻也超越語言,體現(xiàn)在建筑、電影、美術領域,有待于我們去認識。對身體隱喻的研究也還可以從語言體系產生和運作過程中隱喻機制的作用入手,探索語言起源、創(chuàng)造、變化、運用的本質規(guī)律。

      [參 考 文 獻]

      [1]Lakoff,George&Johnson,Mark.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0.

      [2]耿占春.改變世界與改變語言[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3]趙維森.隱喻文化學[M].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07.

      [4][法]梅洛·龐蒂.知覺現(xiàn)象學[M].姜志輝,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5]Lakoff,George&Johnson,Mark.Philosophy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Western Thought[M].NewYork:Basic Books,1999.

      [6]麻彥坤,趙娟.具身認知:心身關系的新思考[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2010(5).

      [7]耿占春.隱喻[M].北京:東方出版社,1993.

      [8]Madison,G.B..Understanding:APhenomenological Pragmatic Analysis[M].Connecticut:Greenwood Press,1982.

      H313

      A

      1008-178X(2012)11-0080-03

      2012-07-21

      閩江學院科研育苗項目(YSY1003)。

      余俊英(1972-),女,福建連江人,閩江學院外語系講師,碩士,從事語言學、翻譯研究。

      猜你喜歡
      圖式隱喻意象
      撫遠意象等
      青年文學家(2022年9期)2022-04-23 15:39:14
      山東漢畫像石鋪首銜環(huán)魚組合圖式研究
      河北畫報(2021年2期)2021-05-25 02:06:18
      成長是主動選擇并負責:《擺渡人》中的隱喻給我們的啟示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2:04
      《活的隱喻》
      民俗研究(2020年2期)2020-02-28 09:18:34
      圖式思維在現(xiàn)代室內裝飾設計中的應用
      藝術評論(2017年12期)2017-03-25 13:48:00
      從驅動-路徑圖式看“V+上/下”的對稱與不對稱
      “具體而微”的意象——從《廢都》中的“鞋”說起
      對《象的失蹤》中隱喻的解讀
      劍南文學(2015年1期)2015-02-28 01:15:08
      “玉人”意象蠡測
      《活著》的獨特意象解析
      短篇小說(2014年12期)2014-02-27 08:32:56
      镇平县| 拜泉县| 北京市| 眉山市| 航空| 桃源县| 始兴县| 兴义市| 桐庐县| 额尔古纳市| 封丘县| 邢台市| 泰安市| 昌黎县| 高密市| 寿光市| 定日县| 新巴尔虎右旗| 从江县| 杂多县| 云浮市| 康保县| 新竹市| 淅川县| 措美县| 云梦县| 五指山市| 宜兰县| 磐石市| 平凉市| 兴安县| 常德市| 巢湖市| 南华县| 东海县| 阿瓦提县| 汉寿县| 桦川县| 泸西县| 龙岩市| 梅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