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廣勝,肖 峰
(1.黑龍江省龍建路橋第四工程有限公司;2.綏滿高速公路牡丹江至哈爾濱段大修工程建設指揮部)
由龍建路橋股份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牡哈大修項目A4合同段,在進入施工階段時謹慎施工,不僅嚴格對瀝青混合料的拌和、運輸等所有工序進行質量監(jiān)督,還悉心研究碾壓工藝,合理選擇了碾壓設備,最終順利實現預期目標。
路面平整度是衡量碾壓質量的重要標準之一,碾壓工序對路面平整度的影響因素較多,主要有兩部分。
(1)碾壓工序之前的各道工序。比如下承層(舊路路面)平整度差等,會造成鋪層薄厚不均。即使碾壓之前的攤鋪平整度達標,但經過碾壓工序后,因為壓縮量不同,面層平整度就會直接受到影響。
(2)碾壓工序中的因素。碾壓設備在碾壓過程中會造成鋪層材料的推移,那么壓實度也就不均勻。碾壓工序對于保持攤鋪層平整度是有效的,但是隨著設備的推移不可能提高攤鋪層的平整度。
對于瀝青混合料攤鋪來說,首要的是合理控制攤鋪參數。如攤鋪速度不能頻繁變化,因為攤鋪速度變化會影響到攤鋪厚度的變化。提高下承層平整度和清潔度;合理選用壓實機械,嚴格控制好攤鋪機夯錘與攤鋪的速度比,采用正確的壓實方法和壓實工藝。
壓實關系與受壓層承載強度相適應時才能得到理想的壓實效果,并不是由瀝青混合料攤鋪層的強度決定的。隨著壓實工作的進展,瀝青混合料溫度的變化,瀝青混合料強度也會產生變化。如壓實效果很大程度上由壓實設備所決定,壓實設備的荷載、輪寬等等。受壓層的承載強度有限,若壓實設備的壓實強度超過受壓層的承載力,受壓層混合料會因為擠壓發(fā)生移動,攤鋪層會產生隆起。在壓實設備的操作過程中還需要注意方向輪的使用,若將從動輪作為方向輪,鋪層材料也會發(fā)生推移,瀝青混合料攤鋪層均勻性受影響,路面不穩(wěn)定性增加,會造成各種路面缺陷的出現,而返工修復也需要耗費人力物力。
因此,壓實設備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比壓實設備的選用更為關鍵,因此必須選用技術良好的操作人員。否則操作者速度不均、方向偏差、停留時間過長或過短等等細節(jié)性錯誤都會成為影響路面平整度的不利因素。
瀝青混凝土路面的密實度是衡量瀝青混凝土路面質量另一重要指標。壓實度檢測方法有灌砂法,環(huán)刀法,灌水法,核子密度儀法等。
研究表明,空隙率小于8%的瀝青混合料不會發(fā)生剝落現象;空隙率大于7%的瀝青混合料空隙率每增加1%,其透水性將增大200%。瀝青混合料空隙率由8%降至4%,彈性模量就提高了63%,空隙率由8%下降3%時,路面壽命就能延長3倍。這幾組數據有力說明了混合料內聚力、摩擦力的大小,即密實度對路面質量產生的影響。
瀝青混凝土路面的裂紋通常出現在壓實過程中,在前期的攤鋪工序中不會出現。壓實過程中出現的一般是表面橫向裂紋,通常在25~102 mm之間,裂紋之間間隔為25~76 mm。
表面橫向裂紋出現的原因有多種,混合材料的選擇不當、人為破壞等等都會造成裂紋的出現。此外,碾壓工序錯誤、瀝青混合料配比不合理也會導致路面橫向裂紋的出現,但是這種原因造成的裂紋往往發(fā)生在路面表層,深度較淺,通常在8 mm左右。
當前施工中常使用靜力式滾碾壓路機,輪胎式壓路機和振動壓路機三類壓路機。牡哈大修A4合同段均采用輪胎式壓路機及振動式壓路機。
多年來認為施工中瀝青混凝土攤鋪層的初期碾壓用輪胎壓路機最為合適。實踐證明,用輪胎壓路機進行初壓,并非合理的選擇。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輪胎壓路機不夠經濟實用,因為在碾壓過程中很容易造成材料的推移,影響路面質量,并且輪胎容易發(fā)生粘料,后期再增加碾壓能力來消除就會造成資源浪費;另一方面,輪胎壓路機對鋪層的壓入深度有限,隨著技術的進步,工程對攤鋪層預壓實度也有越來越高的要求,輪胎壓路機很難達到攤鋪后密實度80%以上的標準。但是輪胎壓路機并未被淘汰,施工中可以用輪胎壓路機作為中壓,以消除可能出現的裂紋。
雙驅雙振雙鋼輪壓路機目前已被廣泛用于瀝青路面的碾壓中。振動壓路機靠行走產生壓實效果,震動壓路機有單鋼輪和雙鋼輪,可以靜壓,可以使鋼輪震動,一般有高振和低震兩個檔,高振能達到雙倍以上的壓實效果。
雙鋼輪振動壓路機與靜碾壓路機和輪胎壓路機相比,有較高的壓實效率和均勻的線荷載,使壓實混合料所需的能量大大降低。由于振動作用的存在,振動壓路機可以采用較高的壓實速度進行壓實作業(yè)。實踐證明,一臺振動壓路機是一臺靜碾壓路機的作業(yè)效率的3倍。振動壓路機作業(yè)時會產生較強的振動,瀝青混合料的細集料受到振動會向鋪層表面移動,在對瀝青含量高、細集料比例大的混合料進行碾壓時需要引起關注。
瀝青混合料流動性大,若初壓溫度過高,混合料容易推移破壞已鋪面混合料的均勻度,路面平整度很受影響;若初壓溫度過低,將會直接影響復壓和終壓,給緊隨其后的碾壓工序帶來困難。因此,嚴格控制瀝青混合料攤鋪后的初壓溫度極其重要。
瀝青混合料的溫度在碾壓工序中會發(fā)生變化,實踐證明混合料最易達到共振狀態(tài)的溫度在100~125℃之間,掌握這一規(guī)律進行碾壓將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初壓時,應將混合料溫度控制在125~140℃以內,初壓結束時的溫度以120~125℃之間為宜;復壓溫度應控制在100~125℃之間。復壓結束后,檢測人員應當立即用6 m直尺進行平整度測量,及時修正不達標之處。
“先輕后重、先兩邊后中間、先內側、后外側”進行碾壓,即先輕壓(不開振動或者輕振動),接著重振碾壓;直線段先碾壓路兩側,然后往路中線碾壓;曲線超高段,先碾壓曲線內側,后碾壓曲線外側。
(1)初碾壓。用壓路機在部分成型路面先對橫接縫進行碾壓;在新鋪路面與早鋪路面接縫處進行扇形碾壓。整個過程要做好測量工作,以便及時采取補救措施。
(2)由外向內依次碾壓。橫接縫碾壓結束后,按照由外向內的順序依次碾壓。即當壓路機行至距攤鋪機50~100 cm處時,按原路退回,在壓實路面穩(wěn)定,并按照重疊30 cm調整方向,從中間錯開一輪寬度再次進行碾壓。不斷重復該動作即可。振動壓路機換向時要嚴格按照停振、停機、換向、行走、起振順序操作,這樣可以有效防止擁包的形成。
(3)彎道碾壓。由于所在位置是在彎道,攤鋪機移動很不方便,施工中多次轉角會影響攤鋪的連續(xù)性。對薄層施工時要注意壓路機的碾壓次數和振動頻率,采用低頻低振幅,不得隨意改變速度。
(4)碾壓不等寬路段。壓路機在新攤鋪層上的任何動作都會影響路面的性能,應做到禁止轉向、不在剛壓好的路面上停留、嚴格按照設定好的線路操作。
(1)確保路面所有設備的安全性;
(2)在攤鋪穩(wěn)壓前做好遮擋、警示等保護措施,禁止任何行人、車輛、動物與路面的接觸;
(3)禁止壓路機在新鋪的路面上調頭或停機,禁止使用制動;
(4)確保壓路機能夠正常運行,做好充分準備;
(5)保持路面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