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人類學視角下的福鎮(zhèn)標會合法性與存續(xù)機制研究

      2012-08-15 00:49:00蔣曉平
      關鍵詞:成員

      蔣曉平

      (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系,湖北 武漢430074)

      一、問題的提出

      “標會”作為一種非正式的民間金融組織,國外稱之為ROSCA(Rotating Savings and Credit Association),意即輪轉儲蓄與信貸協(xié)會的簡稱。標會作為一種草根金融廣泛存在于福建、江浙、廣東等商品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甚至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等東亞地區(qū)和海外華人群均能覓得其蹤跡。標會運作依托內部成員間信任與個人誠信,是內部成員之間進行聯(lián)合儲蓄與輪番信貸活動的自發(fā)的互助性的民間非正式金融組織。作為一種民間非正式金融組織的標會雖然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其廣為人知但卻源自上述地區(qū)的大規(guī)模倒會風潮及由此滋生的各類社會問題。以東部沿海福鎮(zhèn)為例,2004年6月福鎮(zhèn)倒會風波使得上年財政收入僅2.3億元、人口只有60萬的縣級市,因為標會卷入了25億元民間資金并在一夜之間消失殆盡,使得當?shù)厣鐣P系緊張并造成劇烈的社會動蕩,該地區(qū)一度經(jīng)濟蕭條。然而,時隔幾年,福鎮(zhèn)標會卻全面復蘇并成蔓延之勢,甚至形成“人人來會”的局面,當?shù)厝嗽缫淹鼌s標會曾帶來的痛楚,標會作為當?shù)氐囊环N非正式的民間金融重新獲得人們的青睞。

      學界對標會研究的文獻大多集中于經(jīng)濟學、社會學和人類學、法學和歷史學等學科領域。經(jīng)濟學偏重于標會現(xiàn)金流特征、投融資效率、利率水平及盈利狀況評估等方面的研究,尤其注重分析經(jīng)濟因素對標會運行機制及運行風險的影響(陳德付,戴志敏,2005;鄒傳偉,張翔,2011;鄭振龍,林海,2005;張翔,鄒傳偉,2007)。社會學與人類學更多的從金融制度進化、組織運作條件、社會資本等視角對標會組織進行研究,將社會因素、文化因素、信息機制作為研究標會與分析標會運行機制的重點(張翔,2008;和立勇,2007;邱建新,2007)。法學主要從法制史、法文化、習慣法等角度對民間標會存在的危害性進行政策性研究,并針對性的提出相關立法建議和對策措施(胡大展,1995;徐國棟,2004;劉永華,1997;陳榮文,2005,2006)。歷史學則從標會發(fā)展史的角度考察了標會產(chǎn)生、發(fā)展過程,并對標會及標會活動進行定義、分類,20世紀20、30年代關于合會的社會調查資料集中體現(xiàn)了這方面的研究成果(王宗培,1931;楊西孟,1935;徐暢,1998; 單強,咎金生,2004)。從已有研究文獻來看,大部分研究聚焦于標會運行和風險控制方面的問題,鮮有文獻論及標會這類民間非正式金融組織何以存續(xù)以及未來存續(xù)狀況的問題。本文采用人類學扎根理論的研究方法,對福鎮(zhèn)三個典型標會個案進行考察分析,從組織理論的視角對標會組織結構、制度規(guī)范、組織功能進行分析,試圖回答如下問題:其一,福鎮(zhèn)標會崩盤顯示出標會這種非正式民間金融組織在風險控制方面存在著先天不足,但是為何它能夠在倒會之后不久重獲復蘇?其二,復蘇后標會的組織結構、運行規(guī)則、規(guī)范結構具有何種特征?其三,標會功能及其存續(xù)趨勢如何?其四,非正式民間金融組織的存在與發(fā)展似乎顯示其具備自我繁殖與自我發(fā)展的內驅力,如若存在,這種內驅力是什么?

      二、福鎮(zhèn)概況與研究個案介紹

      (一)福鎮(zhèn)概況與福鎮(zhèn)標會簡介

      福鎮(zhèn)位于福建省東北部,地處鷲峰山脈東南坡、太姥山脈西南部、洞宮山脈東南延伸部分;境內氣候溫暖濕潤、雨季集中,屬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累年平均降雨量在1350~2050毫米之間。福鎮(zhèn)土壤適宜種植水稻、甘薯、大小麥、馬鈴薯等糧食作物和甘蔗、大豆、花生等經(jīng)濟作物。境內水力資源豐富,水能理論蘊存量34.1萬千瓦,可開發(fā)電站587處,總裝機容量可達12.2萬千瓦??h域經(jīng)濟綜合競爭力居全省12位,當?shù)刂铝τ诎l(fā)展工業(yè)經(jīng)濟,電機電器、船舶修造是當?shù)貎纱笾еa(chǎn)業(yè)。

      福鎮(zhèn)民間向來存在大量而廣泛的個人自由信貸,素有開展合會活動的傳統(tǒng)。民國時期合會一度盛行,主要的種類有輪會、搖會、標會。輪會、搖會,多為親友間互助互濟性質的無息借貸,會期一般兩個月一次,參加人數(shù)不等,每人會金3~10元,會首可得首期會金,會員則分先后獲得會金。標會,是互助互濟性的有息貸款,組會人數(shù)、會金不等,會首享有首次會金無息使用的優(yōu)惠,但要負責主持按月(或按期)標會及收繳會款與會息,會員按期繳納會金,并有權利投標會款,會員投標一人(份)一次,以貼息最高者中標,獲得單月會金與累計會息,最后中標者得息最多。標會的投標機制極大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逐漸成為福鎮(zhèn)合會運作的主要形式。上世紀50至70年代,純互助性質以低息或無息為特征的福鎮(zhèn)民間“會”逐漸被80年代后興起的以盈利為目的的標會取代,以城區(qū)、賽崎、穆陽最盛。標會的規(guī)模小者20元,大者1萬元,參加標會人數(shù)、金額、立會時間均由參與者自行商定。標會月利息均在3%左右,高的達50%,因其嚴重影響銀行存款儲蓄業(yè)務,并經(jīng)常發(fā)生會頭卷款潛逃之事,曾被政府明令禁止。

      (二)研究個案介紹

      福鎮(zhèn)標會存在兩種類型,具有完全相反的特點。第一類標會:規(guī)模較小,不僅參會人數(shù)較少而且對成員實行嚴格的準入制度,成員大部分為血緣、親緣、地緣、業(yè)緣群體構成;標會利率合理,通常對利率浮動范圍有明確的規(guī)定并嚴格執(zhí)行;開標間隔期多以成員正常收入決定;標金用途較為合理,大多用于成員的日常生活消費與實業(yè)投資,組織內部成員對于資金流向較為清楚。第二類標會:規(guī)模大,參會人數(shù)較多,組織成員缺乏明確的邊界并且成員成分突破上述四類群體范圍;標會利率浮動范圍不做明確規(guī)定,成員為獲取標金可以隨意出標,加大了標會存在的風險;開標間隔期較短,并不以成員正常收入決定開標頻率;標金多流向地下賭場與高利貸公司。福鎮(zhèn)倒會前的標會多具備了第二類標會的特點并且較小規(guī)模標會的資金多流向第二類標會,因而造成大規(guī)模倒會。福鎮(zhèn)倒會風潮,波及當?shù)?0%的家庭。但是,倒會風波后的福鎮(zhèn)標會卻表現(xiàn)出了很強的學習能力,重新發(fā)展起來的標會針對人數(shù)增多后信息不暢的教訓,大多主動把人數(shù)控制在30至60人左右,并將成員建立在血緣、地緣、親緣、業(yè)緣群體范圍內;針對利率過高、會金、得會金額過大而導致的倒會風險教訓,合理設置標息浮動范圍、會金的金額。

      標會相關概念有:會頭、會腳、得會、標息、倒會、貼水標、貼現(xiàn)標。會頭:標會的組織者,又稱“會首”,會頭一般有獲得第一次會金的優(yōu)先權,而在會腳無法按時繳納會金時有先代其繳納會金,以維持標會正常運轉的義務。會腳:標會中除了會首以外的參會成員,又稱“會員”。得會:是指聚會開標時某一合會成員獲得全部其他標會成員繳納的會金的簡稱。標息:即得會者為獲得標金承諾在得標次月每月除會金外付出的出標利息。倒會:指某些標會成員無法按時繳納會金而導致標會無法繼續(xù)運轉的情況,可分為會頭倒會和會腳倒會等情況。貼現(xiàn)標:即未來的利息在所收會款里立即扣除。貼水標:是指未來的利息是以貼水的方式在將來每期支付。

      本文鑒于在2004年福鎮(zhèn)倒會風波后,具有第一類性質的標會成為當?shù)貥藭黧w,并且此類標會更符合常態(tài)化的民間非正規(guī)金融的性質,因此將其作為研究對象。第一類標會通常以互助融資為主要目標,會金與標金金額較小(通常為百元會,以1000元為上限),在運作過程中對標息浮動范圍進行嚴格控制,并且實行的是一月三標以內的開標頻率。

      標會A:300元會,人數(shù)為55人,每月一標、雙月加標一次,會期3年,標息介于30~150元之間,標息支付方式為貼現(xiàn)標,標會內成員主要由會頭的親戚、朋友為主,大部分為會頭直接邀約并與會頭相熟,部分成員是由與會頭相熟的會內成員介紹、邀約入會且不與會頭相識。

      標會B:1000元會,人數(shù)20人,兩個月一標、1月和7月加標一次,會期2年零4個月,標息介于50~300之間,標息支付方式為貼水標,標會內成員全部由會頭所在社區(qū)的街坊構成。

      標會C:500元會,人數(shù)40人,每月一標,會期3年零4個月,標息介于50~200之間,標息支付方式為貼現(xiàn)標,標會成員全部是由會頭的血親成員構成。

      (三)標會的流程:起會與開標

      標會起會流程:會頭產(chǎn)生資金需求或受邀約起會——會頭邀約會腳參會——制定會單與會約、約定起會日期——標會的運作管理(定期收繳會金、組織投標、進行風險預防等)——標會結束。邀約起會的人(即會頭)通常是因為他(她)有資金需求,想要通過邀會的方式從會里獲得能夠免息使用的資金,也有部分會是先有了會腳,再由會腳邀約共同熟悉的有豐富做會經(jīng)驗和良好信譽的人做會頭;之后,便是會頭在自身的社會關系網(wǎng)內發(fā)布起會的信息,包括會金、參會人數(shù)、起會日期、開標方式等,邀約與自己來往密切的親朋好友參會,參會人也會通過自己的關系網(wǎng)幫助會頭邀約會腳,有的相熟會腳也會主動要求參會;當參會人數(shù)達到預期人數(shù)后并在起會信息發(fā)布一個月后,會頭便開始制定會單和約定起會的日期(也就是第一次開標日期),會單內容包括了:參會人姓名、參會人參會份數(shù)以及會約(會約的內容通常包括:起會日期、開標日期、開標地點、開標方式、標息范圍、得標會員保障資金安全條款、繳納會金與交付標金時間、每月開標記錄表等),會約一般由會頭根據(jù)自身做標會的經(jīng)驗和慣例制定,對于那些與標會正常運行密切相關的條款需與眾會腳商議后決定,如:開標方式(它受到參會人經(jīng)濟狀況制約)等,會約力求清晰明了;到約定的起會日期,標會開始正常運轉,會頭獲得了免息貸款和保證標會平穩(wěn)運作的管理費,同時會頭也擔負起會金收繳、投標組織、風險預防以及墊付資金等責任,會頭對標會成員的組織行為負連帶責任;當標會內所有的成員都獲得一次標金后,本輪標會結束。

      標會開標流程:信息交流與收集——出標——競標——定標——收繳會金——交付標金。開標中,會頭通常要求競標會腳必須到會不能寄標①寄標是指會腳委托標會內其他成員出標。,這是會頭向會腳們展示的一種姿態(tài),表明得標的卻有其人,會頭并未以他人名義透標標金②透標標金是指會頭在其他成員不知曉的情況下,以會腳名義冒名多次出標獲取其他成員繳納的會金。。流程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順利開展對于會腳獲得會金都十分重要。首先,信息交流與收集階段。它拉開了標會的序幕,對于競標與不競標的會腳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信息交流與收集,會腳決定自己的出標數(shù)額高低。到場人數(shù)和會腳間信息的交流傳遞本期標金需求度信號,這些信號引導著標會內成員的行為,出高標、出低標或抬標等。其次,出標、競標③競標是指開標過程中,會腳之間為了得到標金競相加大出標額,類似拍賣中的競價。、定標階段。這是決定標金歸屬的三個環(huán)節(jié),標會組織成員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或者獲得利益最大化,通常在這一階段采取策略性行動。筆者發(fā)現(xiàn),標會中總有人持續(xù)不斷的加標并小心控制著自己加標的額度,一旦競價的人數(shù)減少,他們便不再加標。會頭告訴筆者:竟抬標息的主要實施者都是有著豐富參會經(jīng)驗的精明會員,她們根據(jù)到會人數(shù)和事前了解的標會中其他人的近期資金需求,采取抬標的方法來多得利息。這部分證實了Calomiris和Rajarman的研究結論(1998):會員在開標前的收入信息是影響標價的一個重要因素。最后,收繳會金與交付標金。這是開標結果能否順利實現(xiàn)的關鍵階段,會腳要在標會結束后的約定時間內交齊會金,會頭將本期收繳到的會金交予得標人并做登記。如有會員沒有按時繳納會金,會頭通常要為其墊付會金。得標人領取標金時,為了防范風險,需要標會中其他活會會腳④活會會腳是指標會中還未獲得輪轉信貸資金的成員。擔保,并且會頭通常還讓得標人寫下借條留底,借條金額為該名得標會員在以后各期需要繳納的死會錢⑤死會錢是指已經(jīng)得標的會腳在得標次月后需繳納的款項,包括會金與標息。,借條中載明的資金債權人為標會的全體成員。

      (四)非常規(guī)現(xiàn)象:標金轉賣

      王某(女,會腳,6年參會會齡)詳細解釋了標金轉賣過程中賺取差價與利息的原理:在100人參加2年期(24月)的300元標會中,開標方式為一月一標,首期某個會腳以50元的標息獲得當期標金,再將標金以60元標息的價格轉讓給急需資金的其他會員,買下標金的會腳相當于是用60元的標息標下本期標金,而收到的款項卻是250*98=24500,差價(250-240)*98=980需要付給轉賣標金的會腳。而后轉賣標金的會腳再向會頭備案將自己轉為活會會員,繼續(xù)賺取其他死會會員的標息。

      這在標會中并不常見,只是精明的會員進行資金運作的一種手段。在某一期標會,如有多于一人的會腳想要獲得標金,能夠獲得標金的只有一人,因而總會出現(xiàn)某些急需資金的會腳無法獲得資金的情況。精明的會員就將自己標到的標金出售給急需錢的會員,在賺取資金差價同時又再次獲得作為活會會員的資格以繼續(xù)獲取標息。

      三、標會存續(xù)的基礎:標會組織的人群結構

      成員是一個組織得以形成和持續(xù)存在的基礎,是構成組織的首要要素。標會組織成員具有一些鮮明的特征,這些特征可以從組織成員的人際結構與知識結構、性別結構與年齡結構、收入結構與地位結構三個方面得到體現(xiàn)。

      (一)人際結構與知識結構

      從標會組織成員的人際關系與文化程度的角度考察標會的人群結構,發(fā)現(xiàn):急需資金者為獲取一筆免息借貸,邀約自己熟稔的親戚、朋友、同學商議起會事宜,達到一定人數(shù)(一般為30至60人),就能啟動標會。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經(jīng)濟邏輯的引入,人們越發(fā)注重資金的時間價值,標會在單位同事這些以業(yè)緣為主的次級群體中也逐步開展起來。(黃某,男,會頭,10年做會經(jīng)驗)標會操作起來很簡單,只要會算術就能算清自己該交多少錢會得多少錢。文化水平高不高不打緊,重要的是你找的人可靠,我一般就找和自己情況差不多的親戚朋友參加,會員我都熟。

      會頭的社會屬性和自然屬性決定了標會中其他成員的特征,會頭總是傾向于尋找與自己同質性較大的親朋好友入會,標會主體成員通常是由那些血緣、親緣、地緣、業(yè)緣群體人員構成。大部分標會成員都表示“做會”時最看重的是這個人的信譽與經(jīng)濟狀況并不十分看重成員的受教育程度,只是將其作為參會的甄別機制,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應了標會務實注重效率的特征。因為有較高文化水平的成員通常意味著他獲得穩(wěn)定職業(yè)和穩(wěn)定收入的概率高,那么其履約能力就強而違約成本卻高,因而受教育程度高者在標會中通常是受歡迎的。但是,調查中卻發(fā)現(xiàn)大部分標會中的成員通常只具備較低文化水平,筆者認為原因或許在于:與較高文化水平的人相比,文化水平較低者缺乏其他更為有效的投融資渠道。同時,標會簡便的操作技術也不需要太多的文化知識,這是標會能夠廣泛流傳于當?shù)氐囊粋€重要因素。

      (二)性別結構與年齡結構

      三個標會個案中的會頭有兩個是女性,在其各自發(fā)起的標會中女性會腳或主要參加者構成了組織成員的主體。另外,從眾多訪談對象提供的資料來看,該地區(qū)80%的標會包括會頭在內的參會人員多為女性,其可能的原因應該是:婦女具備較多空余時間從事標會活動,因為無論是貼水標還是貼現(xiàn)標的標會運作方式,會頭和會腳的工作都顯得較為繁瑣,譬如:會頭要進行開標的組織、會金的收繳、計算、交付等;會腳為了保證獲取豐富信息需要參加每次的開標,并記錄每期標息以便日后計算收益。其次,女性相較與男性來說缺乏其他投資渠道,標會不失為一種安全的投資賺錢方式。最為重要的是,參與標會的過程就是有效規(guī)避風險以最大限度獲取收益的過程,這一過程需要組織成員頻繁交往、最大限度獲取成員信息,從天性與時間上來看,在這方面女性無疑優(yōu)于男性。

      標會對于年齡雖無特別的要求,但是訪談過程中發(fā)現(xiàn),很多會頭和會腳卻十分在意參會人員的年齡,并將它作為控制風險的一種手段。筆者的一個訪談對象談到:(徐某,女,會頭,5年做會經(jīng)驗)我選擇入會的成員他們的年齡基本上都是30歲到50歲之間,年輕人和老年人都有很多的不確定,年輕人隨意性較大,老年人也存在健康、收入等方面的不確定因素。而30到50年齡段的人都已成家立業(yè),有一定的經(jīng)濟基礎,他們更加注重自己的聲譽和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他們對自己和他人會更有責任感,這種責任感更讓人放心。這兩年大家的風險意識增強了,所以在起會時選擇參會人員也將年齡作為一種考慮因素了,在這方面這里大部分的標會和我會里的情況是一樣的。標會中的成員大部分由婦女構成,并且充當會頭的也主要是女性。這與 Tsai,Kellee S.(2000)在對中國南方進行合會研究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大部分合會都是由婦女組織和參加的現(xiàn)象一致。參會與起會的人通常更喜歡與年齡處于30至50歲之間的人來“會”,三個標會個案中40歲年齡段的群體構成了標會成員主體,其原因或許在于這是一個具有穩(wěn)定的收入并承擔家室負擔的群體,他們更可能進行經(jīng)濟收支長遠規(guī)劃。參加標會這種民間非正式金融是一種經(jīng)濟規(guī)劃的表現(xiàn),這一群體在參會過程中表現(xiàn)出較高的參與度與穩(wěn)定性。通過對參會人年齡段的控制部分削弱了標會存在的不確定風險,進而保障運營標會中的資金安全。這是有著豐富起會和參會經(jīng)驗的會頭和會腳主動采取的一種風險規(guī)避機制。

      (三)收入結構與地位結構

      標會組織的穩(wěn)定性除了來自于血緣群體、親緣群體、地緣群體、業(yè)緣群體的標會成員具備的高度同質性外,還來自于標會成員具備穩(wěn)定收入來源并能夠定期定額支付會金的能力。李某(女,會腳,8年參會會齡)認為:參會的人對自己的收入都有一個預期和把握,要是參會卻沒錢交會金,到時候不僅自己覺得沒面子,還會被人看不起,你信用好是一回事,你交不交得起錢又是另外一回事。大家也不會和沒有穩(wěn)定收入來源的人一起來“會”,那是自找麻煩。當筆者試圖以詢問參會成員職業(yè)的方法來確定該標會中成員的地位結構時,她表示:有錢就有地位,你講信用、有穩(wěn)定的職業(yè),做會時大家都喜歡,但是做會時更看重經(jīng)濟狀況,經(jīng)濟狀況好、職業(yè)穩(wěn)定、收入高的人才是真正有社會地位。我起的會和參加的會里有公務員、記者、教師、個體工商戶、無業(yè)家庭婦女等,但是從事公務員、記者、教師這些職業(yè)的人在會里比重最少,大概也就是3、5個人,在會里大家都一樣是出標獲得標金信貸不存在地位高下之分,那些自己做生意參會的人和靠家庭收入?yún)募彝D女(當?shù)貎S胞較多,外匯收入是這些家庭婦女的主要收入),只要經(jīng)濟狀況好做事很講信用,大家一樣看重她們??梢?,收入狀況和信用狀況共同構成了標會運作的兩大基石。信用狀況只是表明了會腳履行繳納會金的可能性,而收入狀況保證了會腳具備繳納會金的能力。參會者良好的收入狀況保證標會持續(xù)運轉所需要的不間斷資金投入。因此,參會者通常是那些具備中等收入水平并有穩(wěn)定職業(yè)的人群,這一人群有能力信守契約。況且,中等收入狀況的人群最有可能通過參加標會或者組織標會來獲取資金,因為高收入群體不需要通過這種方式來募集資金,而低收入群體不具備保證標會持續(xù)運轉所需要的不間斷的資金投入。在標會中經(jīng)濟因素成為社會地位最主要的外化特征,并成為判定成員社會地位高低的標準,那些從事公務員、教師、記者等傳統(tǒng)意義上具備較高社會地位職業(yè)的人在標會中比重不高(除非是以各自業(yè)緣群體為主的標會),人們看重的并非是其職業(yè)地位而是他們基于職業(yè)而獲得的穩(wěn)定收入和良好經(jīng)濟狀況??梢姡瑐鹘y(tǒng)意義上的經(jīng)濟、聲譽、權力三位一體的區(qū)分社會地位的指標并不完全適用于標會組織,在標會中經(jīng)濟維度指標是判定社會地位的首要指標。

      標會組織的人群結構顯示:以血緣、親緣、地緣和業(yè)緣為主的群體特征和以女性為主的性別結構特征,讓標會具備了穩(wěn)定可靠的成員并保證其持續(xù)運轉;中等收入群體的經(jīng)濟狀況,是標會持續(xù)不斷獲得資金投入以維持有效運轉的重要驅動力;標會組織活動操作技術的簡便性以及以30至50歲年齡段的人員為主,使得標會能夠大規(guī)模存在和有效規(guī)避運行風險??傊?,標會組織特征為標會的存續(xù)提供了穩(wěn)定的組織基礎。

      四、標會存續(xù)的動力:標會組織的目標與功能

      標會目標包括組織目標與參會者目標。從組織目標來看,標會作為一種民間融資的自發(fā)組織,最初是利用成員間聯(lián)合儲蓄的方法積聚資金,然后將積聚的資金在成員間實行低息或免息的輪轉信貸,通過這種制度化的方式來幫助組織成員應對生活中遇到的困難。隨著經(jīng)濟體制轉型與民營經(jīng)濟的迅猛發(fā)展,標會成為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融通資金的有效手段,其目標也發(fā)生了變化。在調查過程中,有5年做會經(jīng)驗的徐某告訴筆者:(標會)只是熟人朋友之間的一種互惠互助的活動,只要你是個誠信的人你就能啟動一幫標會,別人也會把錢交到你的手里讓你來運作……我這里的都是老朋友了,大家起個會,就是把小錢積成大錢借給有需要的人,借錢的人可以低息獲得資金,貸錢的人也能獲得高于銀行的利息收入。大家參加標會要么是為了方便融資,要么就是因為手里有閑錢想多賺點利息,標會的利息比銀行高。即使是沒有資金需求或者不為利息的人,他們也會參加,因為只要保證你加入的會是安全的,就能及時、快速的籌到錢而且還款壓力小利息支出也少。從她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她特別強調標會是朋友間互助互惠的一種融資活動,但是我們依然能夠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人們加入標會的經(jīng)濟性因素在顯著加強,儲蓄與融資型參與者已成為主體。標會已由最初單純性的資金互助團體向兼具發(fā)揮互助功能和儲蓄、投融資、保險等諸多經(jīng)濟功能的組織轉化。換言之,如今的標會組織目標是,以互惠互助為基礎,實現(xiàn)標會組織成員的儲蓄、投融資、保險需求并使有限資金的效用最大化。

      從參會者目標來看,又能細分為會頭與會腳兩類不同的目標。不僅會頭與會腳之間存在目標差異,甚至于會腳之間的參會目標也不同。張某(女,會頭,4年做會經(jīng)驗)在談到自己起會的經(jīng)歷時說:04年我在縣城開了一個安利產(chǎn)品的直營店,店面裝修、租金花了我大部分的錢,手頭(剩下)的錢不夠(進貨)。我大姑原來參加過會,告訴我可以在親戚間起個會,做會頭的可以免息借錢。因為大家參會也都獲得各自的利益,你做會頭獲得資金也不欠人情。另一個會頭徐某(女,5年做會經(jīng)驗)還提到:起會時約定,首期會員繳納500元,其中200元是給予會頭的管理費,300元是會金。我作為會頭除了獲得管理費外,還擁有首筆資金的無息使用權,但是我要保證標會正常運轉,如果有會員交不上錢,我要墊錢。因此,會頭起會目的主要是為了獲得標會首輪會金的免息使用權和賺取標會組織、運作的管理費,但其同時必須承擔必要時的墊資風險和保證標會順利運轉的義務。

      會腳在標會活動中需要采取投標方式獲得標金使用權,其參會目標主要有:通過標會進行儲蓄獲取利息、低息及低成本融資、應對突發(fā)事件的保險性投資,等等。林某說:(女,會腳,2年參會會齡)標會就是親朋好友間帶互助性質、相當于銀行“零存整取”形式的理財方式。參會后,現(xiàn)在每個月我都能固定存下600塊錢,誰也不會每月為了存600上銀行,所以這些錢花了也就花了,但是加入標會,到了交錢的日期,你在平常交往中就把錢交了,如果你忘記了會頭也會來通知你交錢和收錢。另一個參會人劉某(男,會腳,2年參會會齡)參會更看重的是可以及時、迅速的獲得借貸資金,他對我說:參加這個(標會)每個月付出也就500,如果要用錢我就標回來,不用錢我就放在里面吃點利息,這比存銀行好多了?,F(xiàn)在我是沒用什么錢,但是誰知道會碰上什么事要急用錢?如果數(shù)額大點,借錢總是麻煩的,參加標會至少我在一個月內可以籌到一些錢。

      從以上論述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會頭與會腳在參會過程中雖具有不同的動因,但是他們在完成各自個人目標的基礎上,最終共同實現(xiàn)了標會的組織目標,即成員間的輪轉信貸。

      標會存續(xù)能夠獲取源源不斷動力更為重要的原因還在于,標會組織作為一種非正規(guī)的民間金融組織能夠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發(fā)揮一系列的功能。

      一是互助互惠與平滑消費功能。標會組織成員只要承諾在未來各期支付某一定額標息,標會就允許其成員通過競標以“零存整取”方式預先支取大宗數(shù)額的資金。眾多參會人都明確表示:參加標會好處很多,認為在由標會組成的封閉熟人網(wǎng)絡里,不用錢時,每月存入很少金額就能幫助他人并且還能獲得高于銀行的利息(標息),要用錢時,同樣能很方便的以較低利息獲得標會其他人提供的資金信貸。標會作為一種民間非正式金融不僅讓組織成員通過輪轉信貸享有平等的資金借貸權,還使這種行為發(fā)揮了互助互惠的功能。標會類似于“零存整取”的借貸方式,還發(fā)揮平滑消費的功能,即將本期大宗消費平滑到未來各期。所謂平滑,是指一種機制,人們在收入一定并且立即支付存在困難時,能夠通過這樣一種機制將支出分攤到未來各期,從而實現(xiàn)消費的平滑。劉某(男,會腳,3年參會會齡)告訴筆者,他今年買房時,首付款10萬元中的6萬多的錢就是通過參加的標會籌到的。他在2006年參加公務員考試成為當?shù)嘏沙鏊胀窬?,那年起當?shù)胤績r飆升,如果單靠工資存款根本拿不出首期款這么大一筆錢。我現(xiàn)在每個月交1000塊錢的會錢,在5年左右能還清這筆錢。通過標會,組織成員的消費活動雖受當前收入的影響,但卻能夠通過預先支取未來收益(即采取投標的方式先獲得標金,而后在將來分期支付這筆標金借款)而實現(xiàn)超前消費。

      二是聯(lián)合儲蓄與小額信貸功能。每名標會組織的成員都在每月的約定時間內繳納會金,這相當于成員間的聯(lián)合儲蓄。之后,標會將所有成員繳納會金構成的標金,通過將信用作為借貸契約的方式以低息方式輪番貸給標會組織內的成員,從而實現(xiàn)標會的小額信貸功能。會頭徐某(女,5年做會經(jīng)驗)對標會的這一功能有如下具體描述:大家每個月都存很少的錢,加起來就是一筆小額貸款,通過開標的方式把錢借給會員,這個會員獲得這筆錢的時候不要有任何的財產(chǎn)抵押,只要會里其他的活會會員擔保就可以了。如果得標的人不還這筆錢,擔保人和我這個會頭就要替他還。她的敘述說明:標會的小額借貸并無實物抵押,主要是個人提供的第三方信用擔保,經(jīng)會頭認可的第三方擔保人對于借貸資金負有償債的連帶責任。獲得標金會腳的債權人是標會中的所有成員而并非會頭一人,會頭既是債權人,但是基于她在起會作出的承諾約定,她與第三方擔保人對這筆小額信貸共同承擔連帶償債責任。聯(lián)合儲蓄與小額信貸功能使得參會者持續(xù)維持一種參會熱情并保持標會的穩(wěn)定存續(xù)。

      三是增強社會福利與保險功能。標會開標期通常較短,使其能夠在短期內以較低成本的方式籌措較大數(shù)額的資金,這對于中等收入群體尤其是那些面臨較大生活壓力的工薪階層無疑具有較大的吸引力,能夠極大的增強他們對未來生活的安全感。吳某(女,會腳,3年參會會齡)告訴筆者:我在市政府下屬賓館上班,每月工資2000多,單位福利一般,孩子上學花銷很大,我參加自己社區(qū)里的會是想買個“保險”,如需用較大筆金額的錢可以比較快的通過標會拿到,就是不用錢,參加標會也比把錢存銀行方便、得利更高。只要想到隨時可以籌到4、5萬塊錢,心里就很踏實。從以上敘述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除去即時的融資,獲取內心滿足感與安全感也是標會發(fā)揮功能之一。我們知道,急劇的社會轉型使得人們內心始終存在著一種強烈的不安全感,這種不安全感既來自于生活經(jīng)歷中不確定性因素的增加也源于個體對生活中不確定性的主觀感受。標會通過低息及互惠的方式提供低成本資金信貸,極大增強個人應對生活突發(fā)性事件的能力,提升個人與社會福利相關的主觀感受,客觀上實現(xiàn)對未來生活不可預期的保險功能。簡言之,標會中成員感受到的源于保險功能產(chǎn)生的一種“社會福利”感只是組織內部成員的一種主觀意識感受,但是正是這種主觀意識感受促使標會組織成員持續(xù)不斷的開啟新一輪的標會活動。

      四是降低信貸風險與交易成本功能。相較于銀行等正規(guī)金融及高利貸等其他民間非正規(guī)金融,常態(tài)運作下的標會在信貸風險與借貸交易成本上均更低。當然,投機性標會為了吸引足夠的資金,通常對成員資格審查并不嚴密并且實行“高息攬存”,因其涉及的標金和標息的金額都很大,增加了標會的“倒會”概率,使得信貸風險與交易成本飆升。但是,常態(tài)標會組織特征使其具備較為嚴格的成員甄選機制和順暢的信息溝通渠道。從成員甄選機制來看,正如王某(女,會腳,8年參會會齡)談到的:標會成員平常大都交往密切、知根知底,大部分都是會頭的親戚、朋友,要么就是同一個地方認識了十幾年的人。只要會頭的信譽好、標會運作正規(guī)、會金和標息正常就沒什么風險,把錢放在標會里比拿出去放貸風險要小的多。借錢給個人,不還就不還了,放在標會里的錢,相對來說風險還分散了,再說會頭還對這筆錢負有連帶責任。一般人也不會這樣(不還錢),一個會里有50多人,你不還?以后還要天天見面呢!從信息溝通來看,標會組織的成員在日常生活中常進行頻繁而持續(xù)的交往,成員間能獲得較為豐富的個人信息。因此,標會不同于銀行等正規(guī)金融在小額信貸業(yè)務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嚴重“信息不對稱”而導致高額的監(jiān)督成本問題,這是標會能夠長期運行的一個重要條件。徐某(女,會頭,5年做會經(jīng)驗)告訴筆者:借錢既沒面子又欠人情,只有非常要好的朋友和熟人才會借錢給你,我們這里行情是1分利(1萬塊錢每月1分利息)。銀行貸款利息大概在8厘左右,但需要有房產(chǎn)抵押,抵押前要把房產(chǎn)拿去評估。評估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錢,加上利息,銀行貸款利息也要到1分。銀行私人貸款審批很嚴,要有熟人打點才行,這也是開支,所以銀行貸款手續(xù)繁瑣,成本還不小。參加標會不僅能低成本的籌到錢還不欠人情,我們這里誰也不會認為做標會不好。以信用為基礎的標會活動,因信用形成期較長、重塑困難等特點,標會成員不會輕易選擇違約,在熟人社會中違約獲得的收益小于其未來生活中付出的成本??梢韵胍?,得標人一旦違約,利益受損人是標會組織內部的所有成員,得標人將會面臨強大的社會輿論壓力,無法在熟人社會中開展任何的社會交往活動。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標會作為一種聯(lián)合儲蓄和共同借貸的活動,相對于成員間的私下借貸來說,違約風險更小。質言之,標會組織的群體借貸特征和嚴格甄選機制形成的較高成員信用度、運作過程中實行較低的標息、順暢的信息溝通渠道等,都極大的弱化了標會借貸過程中的信貸風險并實現(xiàn)了交易成本的最小化。這是當?shù)厝藗兦嗖A標會并將其作為一種常態(tài)化的民間融資渠道的重要原因。

      五、標會存續(xù)的保障:標會組織的制度結構

      置于熟人社會關系網(wǎng)絡和當?shù)赜凭米鰰鹘y(tǒng)下的標會組織已越來越趨同化,發(fā)展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組織原則和行為規(guī)范,由二者構成的標會組織制度結構保障了標會的平穩(wěn)運轉與存續(xù)。

      當?shù)貥藭诮M織過程中通常遵循以下規(guī)則:1.互惠互助、利益最大化原則。這是標會能夠存續(xù)和吸引會員的原動力,極大加強了標會組織內部成員的認同感和凝聚力。同時,對于集體利益與團體規(guī)范行為的強調,規(guī)范了標會成員的個人行為,并保證了標會組織目標與成員個人目標的最終實現(xiàn);2.以信任、信譽和社會關系網(wǎng)為紐帶。這是標會存續(xù)的決定性因素,會頭以誠信度和個人口碑在社會關系網(wǎng)內邀約信譽良好的成員入會,這一起會原則為標會順利運轉設置了第一道風險防御機制;3.民主、公平、公正的管理原則。標會組織成員共同參與標會會約制定,會頭雖然是標會運轉的實際管理者,但是標會的運行和管理過程中并未形成明顯的權力等級。集體利益的一致性,促使組織成員積極提供個人獲得的信息并提出建設性的管理意見,以保障標會的穩(wěn)定存續(xù);4.依托社會輿論與地方性風俗的原則。輿論、風俗及地區(qū)內的道德標準對標會組織成員行為具強有力的隱性約束作用,能削弱會員違約的潛在風險。會頭和會腳都十分在意自身的信譽與口碑,自覺內化社會輿論和地方性風俗中的道德標準。

      標會制度規(guī)范主要表現(xiàn)為會約,它來源于做會的傳統(tǒng)習慣、運作良好的標會經(jīng)驗以及會頭對標會傳統(tǒng)習慣與經(jīng)驗的改進和會腳的有效提議。會頭制定會約的過程是與參會所有會員溝通交流的過程,特別是開標方式(即一月標幾次)受到參會會員經(jīng)濟狀況的制約,會頭需要廣泛征求與會會腳的意見才能最終確定。對于其他有關標會運作的一般規(guī)則,會頭通常參照做會的傳統(tǒng)習慣與自己的做會經(jīng)驗自行決定。邀約起會一月后,會頭將已經(jīng)確定的參會人員姓名和會約制度制成會單,在起會當日分發(fā)給每一個參會會腳,會腳按會單要求進行與標會有關的各項活動。會單會約中體現(xiàn)的制度規(guī)范可分為標會管理制度條款與標會運作技術條款。

      標會管理制度條款有:1.起會日期和標會運作周期,即在會約中寫明本標會開始的日期與結束的日期;2.開標時間與開標地點,會約中規(guī)定了每期開標的具體時間與地點,開標時間到了便準時開標,沒有準時到達開標會場的會腳失去出標資格,開標地點通常在會頭的家里也可大家共同商議其他地點;3.得標會腳保障資金安全條款,會頭對得標會腳進行備案并按其此后要繳納的死會錢讓他(她)寫下借條以保證其他會員繳納會金安全;4.會腳繳納會金與會頭交付標金的時間約定,會約中對開標結束后會腳繳納會金與會頭交付標金的最后期限進行了約定,這是規(guī)范會腳與會頭行為保證標會順利運轉的重要條款。

      標會運作技術條款包括:1.標會規(guī)模,即標會參與的總人數(shù),總人數(shù)越多會期就越長,風險也越大,這是會頭運作標會和會腳選擇參會需考慮的首要因素;2.開標方式,也叫開標頻率,即多長時間進行一次投標標金的活動。開標頻率的高低與參會人員經(jīng)濟狀況以及標會運轉的安全性與穩(wěn)定性密切相關,通常由會頭征求眾會腳意見后決定并寫入會單,這是標會運作的重要條款;3.標息浮動范圍,這體現(xiàn)了本標會的利息收益率同時也能反應標會的風險系數(shù),只有具備合理標息浮動范圍的標會才能杜絕因惡意出標行為而放大的違約風險。標會運作的技術條款保證標會平穩(wěn)運行并有效規(guī)避風險。

      標會制度規(guī)范通常簡潔明了,會約中的規(guī)范內容只有寥寥數(shù)語,并未特別詳細的說明,只要表述清晰即可。規(guī)范內容對于標會運作管理的作用大于對參會成員行為的約束作用。比明文規(guī)定會約更為重要的是,當?shù)氐膫鹘y(tǒng)風俗習慣與社會輿論這種制約標會成員行為的隱性規(guī)范。這一隱性規(guī)范對于偏離者能夠形成強大的社會輿論壓力,生成不同于正式制度及與之相關聯(lián)的地方性的懲罰機制。筆者在訪談過程中,聽到最多的詞就是:信譽、信任、誠信、面子,它們鑲嵌于日常社會生活與當?shù)貥藭M織活動中。信用交往原則使得交往過程中的口頭承諾重于會約的明文規(guī)定。訪談中,所選標會個案的會頭都有如下意思表示:不履約的會腳很少,沒有信譽總是會讓人看不起,誰也不會和你交往。如果有會員違反約定(主要表現(xiàn)為不按時繳納會金),會頭會先從該會員立場利用私人情感規(guī)勸,該會員懾于輿論壓力也會向會頭極力說明原因并表示將來一定償還(會金)。反復規(guī)勸無效情況下,會頭為保證自己運轉的標會能夠持續(xù)運轉以維護自己的信譽,往往替該名會腳墊付會金,但是以后也不會再邀其入會。

      上述訪談資料顯示:標會制度規(guī)范對于成員的普遍約束力源于當?shù)仫L俗習慣、熟人社會的道德壓力并非一種強力的懲罰機制,為維護標會成員的集體利益,會頭和會腳通常都被賦予監(jiān)督成員遵守規(guī)范的權力,但是會頭作為標會組織的管理者承擔了更大的責任。監(jiān)督權不具備正式組織機構中制度與權力的“剛性”特征,更多表現(xiàn)為一種基于輿論壓力的“柔性”控制。經(jīng)歷“倒會”風潮后的標會大都由初級群體中的成員組成,成員網(wǎng)絡的地域性、親緣性、血緣性等特征,決定了違反會約規(guī)范便宣告?zhèn)€人“信用破產(chǎn)”,這種影響具有持久性和廣泛性。對于上例提到的無法按時繳納會金的會腳,一旦獲得這種名聲,不僅本會的會頭和會腳在下次起新會時不會讓其參加,他也不受其他標會的歡迎,因而永久失去其未來通過標會形式獲得信貸的機會。這與正式組織中成員的脫域性和可替代性形成的正式組織權力的效用特征:只對組織內部的成員產(chǎn)生影響,對于離開組織的成員后續(xù)影響較小截然不同。質言之,隱藏于標會制度規(guī)范后面的社會輿論與道德標準才是成員行為的更為有效的約束機制,對成員未來收益具有深遠和持久影響。

      六、結論與討論

      福鎮(zhèn)標會的迅速復蘇與長久存續(xù)說明其確實具備自我繁殖與自我發(fā)展的內驅力,這種內驅力既表現(xiàn)為正規(guī)金融組織在民間資本市場的缺席和強大的民間資本市場需求之間的矛盾,更來自于作為地方性知識的民俗文化賦予標會的合法性。因此,作為非正式民間金融組織的當?shù)貥藭L久存續(xù)有其必然性。這種必然性在于:首先,由于標會組織在人員選擇上實行了嚴格的甄選機制,使得參會群體具備了暢通的信息交流渠道,克服了標會這類以信任契約作為運作基礎的非正規(guī)民間金融存在的道德風險問題?;谟H緣、血緣、地緣、業(yè)緣群體構成的標會組織成員來源穩(wěn)定并且其成員具備了契合標會運作特點的各類特征,這是標會得以存續(xù)的基礎。其二,標會組織特點以及標會組織具備的功能,使得標會作為一種民間非正式金融組織能夠滿足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各類需求,這種需求為標會的長久存續(xù)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支持。其三,標會組織在當?shù)鼐哂杏凭玫臍v史,它已成為當?shù)孛袼孜幕囊徊糠郑@是作為非正規(guī)民間金融的標會能夠長期發(fā)展與存續(xù)的深層次原因。雖然進入上世紀80年代后標會性質發(fā)生了嬗變并由此引發(fā)倒會風潮,但是它的迅速復蘇說明根植于當?shù)孛耖g傳統(tǒng)和習俗文化的標會具自身強大生命力。這種生命力還體現(xiàn)在標會的自我學習能力與糾錯能力,通過構筑降低風險的各類甄別、選擇機制,并利用當?shù)孛袼住⑤浾撔纬傻碾[性約束機制,有效制止組織內部成員因為機會主義行為發(fā)生的違約風險,保障了標會組織的存續(xù)。

      通過福鎮(zhèn)民間標會組織的研究以及對其未來存續(xù)的判斷,本文更加關注的是與標會類似的各類根植于民間習俗并有著深厚傳統(tǒng)文化積淀的非正式民間金融組織何以生存和生存條件問題。正如文中提及的,標會在當?shù)卮嬖跉v史傳統(tǒng)悠久且在社會生活中發(fā)揮獨特作用,已為鄉(xiāng)規(guī)民約、傳統(tǒng)風俗認可并獲得存在的“合法性”,這種合法性機制有別于法律、法規(guī)的合法性意義,而是一種民間習慣法意義上的合法性。民間非正規(guī)金融的發(fā)生與發(fā)展大都來源于傳統(tǒng)文化習俗以及對地方性文化的傳承,正是在文化習俗形成與傳承的漫長過程中,非正式民間金融組織獲得了其存續(xù)的“合法性”。相較于國家正規(guī)金融對民營經(jīng)濟支持的缺席和法學界對于非正規(guī)民間金融立法的缺位來說,上述因傳統(tǒng)習俗文化而形成的合法性才是民間金融及各類民間金融組織能夠長久、持續(xù)存在的決定性因素。本文認為民間非正規(guī)金融組織運作過程中源于文化習俗傳統(tǒng)及獨特組織結構形成的風險防范機制,使得國家金融主管部門和其他相關政府機構能夠采取基于其自身風險防范機制基礎上的監(jiān)管措施,進而對其進行有效引導和治理,豐富民間金融資本市場和彌補正規(guī)金融在民間金融資本市場的缺席。

      [1] 陳德付,戴志敏.標會的投融資效率研究——來自溫州市蒼南縣的一個案例分析[J].財經(jīng)研究,2005(9).

      [2] 陳榮文.海峽西岸經(jīng)濟區(qū)建設中的“合會”及其規(guī)范化問題研究[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5).

      [3] 陳榮文.合會風險的法律控制——以比較法為視角[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4).

      [4] 和立勇.兩種民間金融互助組織的文化分析[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3).

      [5] 胡大展.臺灣民間合會的法律初探[J].福建學刊,1995(1).

      [6] 劉永華.十九世紀華人合會試探[J].華僑華人歷史研究,1997(增刊).

      [7] 邱建新.論“合會”的信任機制[J].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5).

      [8] 單強.咎金生.論近代中國農村的合會[J].中國經(jīng)濟史研究,2002(4).

      [9] 王宗培.中國之合會[M].上海:中國合作學社,1931.

      [10] 楊西孟.中國合會之研究[M].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

      [11] 徐暢.“合會”述論[J].近代史研究,1998(2).

      [12] 徐國棟.綠色民法典草案[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13] 鄒傳偉,張翔.標會套利和系統(tǒng)性標會違約——對溫州市春風鎮(zhèn)標會會案的實證分析[J].金融研究,2011(9).

      [14] 鄭振龍,林海.民間金融的利率期限結構和風險分析:來自標會的檢驗[J].金融研究,2005(4).

      [15] 張翔.退出成本、信息和沖突——以一起標會會案的發(fā)生和解決為例[J].社會學研究,2008(1).

      [16] 張翔,鄒傳偉.標會會案的發(fā)生機制[J].金融研究,2007(11).

      [17] Calomiris,C W,Rajaraman.The Role of ROSCAs:Lumpy Durables or Event Insurance[J].Joura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8,56:207-216.

      [18] Tsai,Kellee S.Banquet Banking:Gender and Rotating Savings and Credit Associations in South China[J].The China Quarterly,2000:161.

      猜你喜歡
      成員
      主編及編委會成員簡介
      主編及編委會成員簡介
      主編及編委會成員簡介
      主編及編委會成員簡介
      主編及編委會成員簡介
      主編及編委會成員簡介
      主編及編委會成員簡介
      主編及編委會成員簡介
      主編及編委會成員簡介
      主編及編委會成員簡介
      涿鹿县| 绥江县| 佛山市| 寿光市| 珲春市| 大宁县| 佛山市| 库尔勒市| 阳曲县| 甘孜县| 忻州市| 中山市| 兴和县| 宣恩县| 环江| 法库县| 英德市| 内江市| 哈巴河县| 调兵山市| 扶余县| 东莞市| 罗田县| 阳西县| 白玉县| 嵩明县| 台中市| 宜宾市| 凤翔县| 金塔县| 东莞市| 宿州市| 长丰县| 长岛县| 获嘉县| 利津县| 静乐县| 台北县| 牡丹江市| 开鲁县| 西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