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梅
(古交市中心醫(yī)院,山西古交 032000)
附睪結核是較為常見的男性生殖系統(tǒng)疾病,好發(fā)于青壯年,常與泌尿系結核同時存在或伴有其他器官的結核病灶。本文通過對19例手術病理證實的附睪結核患者的聲像圖進行分析,以期提高超聲診斷的準確性。
本組19例附睪結核患者,于2004年6月至2011年1月間在古交市中心醫(yī)院住院,均經隨訪觀察,最后通過手術病理證實?;颊吣挲g最大者72歲,最小者26歲,平均44.3歲。病程最長2年,最短20 d。
所用儀器為飛利浦M2540-66500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線陣探頭,頻率為7~12 MHz?;颊呷⊙雠P位,充分暴露外陰,手向上提拉陰莖,將探頭套上一次性塑料手套,涂上耦合劑,再置于患側陰囊及附睪進行多切面掃查,并與健側對照。二維超聲觀察附睪形態(tài)、大小及內部回聲,睪丸鞘膜是否有積液,陰囊壁是否增厚水腫;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觀察睪丸、附睪內部血流分布情況,在獲取病變部位理想的圖像后凍結,并記錄結果。
19例附睪結核中,病變均以附睪增大伴結節(jié)為共同特征。其中,結節(jié)位于附睪尾部者 13例,占68.42%,位于附睪頭部者6例,占31.58%。其中附睪結核侵犯睪丸者3例,占15.79%。結節(jié)最小者約0.7 cm×0.5 cm,最大者約1.1 cm×2.0 cm。多發(fā)結節(jié)16例,占84.21%;單發(fā)結節(jié)3例,占15.79%。
聲像圖特點:所有患者均有附睪尾體積增大,伴有或不伴附睪頭的增大。尾部或頭部探及低回聲結節(jié),外形不規(guī)則,邊界不清晰。內部回聲不均勻并可見斑片狀或點狀強回聲伴聲影,有的患者同時伴有患側睪丸鞘膜積液,其中17例患者的結節(jié)內可見不規(guī)則點狀或片狀強回聲斑伴聲影,同時探及患側睪丸鞘膜積液者10例。3例重癥患者表現(xiàn)為附睪結核侵及睪丸,睪丸輪廓不整齊,形態(tài)失常,部分睪丸實質被破壞,回聲高低不等,可見局限性暗區(qū)及斑片狀強回聲伴聲影。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在病變初期病灶血流信號較豐富。隨著病程的進展,血流信號減少。
附睪結核又稱結核性附睪炎,一般認為它是泌尿系結核的一部分,是前列腺、精囊結核的蔓延。結核菌通常由腎到前列腺、精囊,再到附睪;也有部分通過血行感染所致。附睪結核首先發(fā)生在附睪尾部,以后擴大到附睪其他部位和睪丸。病程發(fā)展較慢,常在附睪尾部有較大的結節(jié),質硬,表面不平,壓痛不明顯,重者可累及全附睪,并可侵及睪丸,以至形成寒性膿腫,破潰后遺有長期不愈的竇道。輸精管可有多結節(jié),呈串珠狀。前列腺和精囊可觸及結節(jié)。個別有急性發(fā)作史,起病急,病人突然發(fā)熱,陰囊疼痛,局部腫脹,類似急性炎癥,炎癥消退后,留下附睪硬結或破潰、流膿、形成竇道[1]。聲像圖上表現(xiàn)為附睪部位低回聲結節(jié),內回聲不均勻,血流信號豐富。當結核侵犯睪丸形成寒性膿腫與竇道,聲像圖出現(xiàn)散在小鈣化灶伴聲影時,聲像圖則具有特征性表現(xiàn)。
本組19例附睪結核患者中,17例為青壯年,占89.47%,發(fā)生于附睪尾部的結核占68.42%。這是因為結核菌多數(shù)以后尿道沿輸精管逆行至附睪先至附睪尾部,然后才經附睪間質向附睪頭部擴散[2]。早期附睪結核應與慢性附睪炎鑒別,應當注意在結核未形成鈣化時,附睪結核與慢性附睪炎聲像圖無特征性區(qū)別,需要結合病史和臨床癥狀做出診斷。一般情況下炎性結節(jié)臨床癥狀的出現(xiàn)與消退都早于超聲檢查所見[3],在臨床上附睪炎時附睪中等硬度,壓痛明顯,常伴有尿道炎、慢性前列腺或精囊炎。實驗室檢查顯示白細胞總數(shù)和中性粒細胞增多,經抗感染治療有效。慢性附睪炎多有反復發(fā)作性,而附睪結核是一個慢性的病變過程,結節(jié)硬度大,經抗癆治療效果明顯[4]。聲像圖上結核性病變中鈣化病灶多見,形成干酪樣膿腫者病變處回聲減低,但其內部有較多的細小光點回聲,此病灶周邊或內部的血流信號少見[5]。根據(jù)上述特點,附睪結核的診斷一般無困難。如果附睪結核聲像圖上僅表現(xiàn)為低回聲結節(jié)時,與附睪精子肉芽腫及附睪腺瘤在聲像圖上較難區(qū)別,應緊密結合病史、臨床癥狀,跟蹤觀察治療情況。附睪精子肉芽腫經抗癆治療后腫塊不縮小,而附睪腺瘤極為少見,生長緩慢,體積較大,無壓痛,抗癆治療無效。早期急性發(fā)作的附睪結核還應與淋菌性附睪炎、陰囊內絲蟲病鑒別。
因此,超聲檢查對于附睪結核的診斷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它對陰囊內腫塊的定位、定性具有很高的準確性和敏感性,可判斷結節(jié)的部位,大小形態(tài)和內部回聲,以及對周圍組織的侵犯程度,為臨床提供可靠的診斷依據(jù);而且還可以通過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從血流動力學角度觀察分析,為臨床診斷及鑒別診斷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料,目前已成為臨床首選的診斷方法。
[1] 周永昌,郭萬學,主編.超聲醫(yī)學[M].2版.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4.
[2] 韓振藩,師其智,主編.男性生殖外科[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89.
[3] 劉建全,劉英棣,季金娣.急性附睪炎聲像圖分析[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1998,14(2):15-16.
[4] 張信祥.二維和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附睪疾病的價值[J].中國超聲診斷雜志,2004,5(7)∶539.
[5] Ralls PW,Jensen MC,Lee KP,et al.ColoRDoppleRSonography in Actue Epididymitis and Orchitis[J].J Clin Ultrasound,1990,18∶383-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