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對高校課堂以人為本教學理念的思考*

      2012-08-15 00:49:06
      河南工學院學報 2012年6期
      關鍵詞:人本化大學生課堂教學

      閔 強

      (河南機電高等??茖W校,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0)

      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已有30余年。其間,國內的政治、經濟、文化結構都發(fā)生了深遠的變化。與此同時,思想觀念的發(fā)展也沖破禁區(qū),步入了高揚個人主體性、尊重關心個體、追求自由民主的階段。以人為本的思潮日益在中國的社會變革中凸顯出來。教育是以人為對象的活動,從其根本意義上講就是以人性為基礎,順應人性,并以提升人性為目的的活動。高校的課堂教學作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應遵循此原則。因此,高校課堂教學以人為本的提出似乎有重復提出的可能。然而在高校教育被日益功利化、技術化、理性化的今天,重提高校課堂教學以人為本凸顯其必要性。如何將以人為本融入高校課堂教學當中,成為備受廣大教育工作者關注的問題。

      1 課堂教學人本化及其發(fā)展

      1.1 人本化課堂教學的內涵

      人本化課堂教學當中的“人本化”,主要是指學校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無論是教育教學活動,還是各項管理工作,都把“一切從學生出發(fā),一切為了學生”的原則貫穿始終。江澤民同志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說,高校應該“不斷為祖國為人民培養(yǎng)出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創(chuàng)造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全面發(fā)展的人才[1]?!币虼?,要想培育出健全的人、完善的人、全面發(fā)展的人,只有通過人本精神的深入傳播、滲透、教化和熏陶,促進受教育者進一步的社會化、個性化、文明化。

      因此,人本化課堂教學是以班級授課制為載體,教師以培養(yǎng)每個學生個體的完整、和諧的人格特征為教學目標,通過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能動性的教學手段,以雙方都認可的教學內容為主題進行的互動過程。簡而言之,人本化課堂教學主要是在授課過程中教會學生學會做“人”,其出發(fā)點和歸宿點是學生自身的發(fā)展。

      1.2 人本化課堂教學的現實意義

      1.2.1 高校課堂教學質量決定高等教育的質量

      社會公認的高校具有的三種基本功能分別是培養(yǎng)人才、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而培養(yǎng)人才則是高校的一個最本質的標識,是其中心工作。而課堂教學又是這個中心工作中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所以,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整個教學工作的質量。近些年來,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宏觀背景下,大部分高校雖有所改進,但相對于飛速發(fā)展的社會來說,改革的步伐還略顯遲緩,改革的力度也不足以使高等教育的現狀從根本上有所轉變。高校承擔著為社會發(fā)展和科技進步培養(yǎng)各類專業(yè)人才的重要任務,其中,課堂教學是高校人才培養(yǎng)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徑。

      1.2.2 高校貫徹素質教育必須實施人本化課堂教學

      高等教育階段,是受教育者的生理、心理逐漸走向成熟,自身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確立的關鍵時期。具有這些特點的受教育者進入高校的大門,從高校的角度出發(fā),要為社會培養(yǎng)出真正具備高素質的人才。而素質教育,本質上要以人為核心,是培養(yǎng)“人”的素質的教育。高校人本化課堂教學根據大學生的年齡、身心發(fā)展的特點,把對知識、技能的掌握與學生潛能、個性的發(fā)展進行有機的結合,尊重學生的人格,做到以人為本,不斷促進學生的素質提高。因此,高校要貫徹素質教育,必須實施人本化課堂教學。也只有樹立課堂教學以人為本的理念,培養(yǎng)學生全面的綜合素質,才能真正使素質教育不再僅僅是一種口號。

      2 高校課堂教學非人本化現狀

      2.1 人文關懷的缺失

      高校課堂教學是蘊含著教育者的主觀意識的引導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包含著教育者的價值選擇與價值預期。但是很長時間以來,由于許多高校教師忽視了對人類社會發(fā)展軌跡的了解,缺少對大學生精密細致的體察,缺乏對大學生的內心世界以及他們發(fā)展?jié)撃艿年P注,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傳授知識上面,重視教材、原理等的講授,忽略了對大學生的人文關懷,不重視對他們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引導。這種缺乏人文關懷的課堂教學,充滿了嚴肅且沉悶的氣氛,很難具有必要的生機和活力,湮滅了大學生身上開朗和活潑的天性,更扼殺了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這樣非常不利于大學生身心健康、全面地成長。這種不能使大學生產生任何生命沖動的課堂教學是不可能成功的。

      2.2 教學內容更新緩慢

      長期以來,高校課堂教學內容更新速度趕不上現實中科技發(fā)展的速度,使得教學目標偏重于對教材面面俱到的分析,脫離生活的實際和學生的實際,缺乏現代生活氣息,應用與拓展教學的效率不高,導致了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受到制約。有些高校教師的講義很多年都不更新,毫無新意可言,更不用說有什么創(chuàng)意了。大學生認為反映本專業(yè)前沿水平的知識應占課程內容的30%以下、31% ~50%、51% ~70%、70%以上的人數比例分別為25.2%、37.4%、26.1%、3.5%;而在實際專業(yè)課程教學中,學生認為比較陳舊的內容約占課程30%以下、31% ~50%、51% ~70%、70%以上的人數比例分別為 36.5%、41.7%、15.7%、3.5%[2]。由此可見,當前高校所授內容的前沿性與新穎性與大學生的期望存在著較大的差距[3]。教學內容的更新可以說是教育改革的重點和難點,它直接影響著人才素質的提高與相應的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的科學化、合理化。

      2.3 課堂教學主體偏差

      教師在高校的課堂教學中往往難以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依舊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往往采取講授法,也就是教師“說”,學生“聽”的課堂教學方式,以至于在課堂教學中經常出現這樣一幅畫面:教師在講臺上講得激情四射,而學生在下面聽得昏昏欲睡。教師在備課、講課的時候更多的從教師的角度考慮重點難點或者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來判斷學生難以掌握的難點,基本上不從學生角度去考慮應該如何進行教學。比如許多教師教案本上關于課程目標的撰寫可以經??吹健敖處熢诮虒W中做到……”之類的話語,其實這也說明了教師仍認為學生是課堂教學的客體,沒有從思想上認識到學生應該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在進行課堂教學時,一些教師基本上在課堂上不進行提問,只是一味地講授,有的教師進行提問,但是提出的往往都是無效的問題,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更多地是采用封閉式問題,只是讓學生回答“是”與“否”,不能夠進一步地引導學生去積極地思考問題。

      3 高校課堂教學人本化的構建

      目前,教育以人為本已經深入人心,高校實施人本化課堂教學也已迫在眉睫。但是,改革必然會遇到困難與阻力,這都是正常的現象,在所難免。對于出現的問題與困難,關鍵在于要保持積極的態(tài)度,尋求解決問題的對策,從而順利地實施人本化課堂教學。

      3.1 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

      從我國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到新中國成立,初期頗有影響的凱洛夫教育思想,在實質上都是一種非人本化的教育理念,只注重灌輸系統(tǒng)性的、間接的知識與技能,對人才的評定標準整齊劃一,忽視人的個性及主觀能動性,而且在教學實踐中制定嚴格周密的規(guī)章制度對受教育者進行監(jiān)管。在這種理念的影響下,高校課堂教學缺少民主性與人文精神,大學生們無法決定學習內容,體驗不到學習的樂趣。因此,在實施人本化課堂教學時,教師應遵循人文性的原則,深刻認識到大學生都是具有人本精神的獨立個體,充分尊重、理解他們的需求與理想,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引導大學生積極主動地把外部知識內化為內部知識,進而靈活運用。

      3.2 課堂教學由學校本位轉向學生本位

      當前我國高等學校的體制構成屬于以行政組織主導、學術組織從屬的科層化體制。為了便于管理,高校的一切活動都是由相應的機構與行政部門負責。雖然科層化的管理體制對于解脫專職教師的日常事務性活動的困擾、提高高校工作效率以及擴大學校辦學規(guī)模都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科層制也有其明顯弊端,其固有的“命令與執(zhí)行”模式,導致了實踐上的刻板和冷漠,與管理對象——大學生身上所具有靈活性和創(chuàng)造性產生了對立和矛盾。高校教育教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高校的一切工作都應圍繞學生展開,以學生為本。改革現有的教學制度,必然要把管理的目的從學校本位轉向學生本位。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應該把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作為其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真正做到保證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興趣、能力自主地制定發(fā)展規(guī)劃。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構建以人為本的教育模式是時代的必然。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高校課堂教學以人為本的實現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是一項偉大的工程,需要得到全社會的重視和支持。

      [1]江澤民.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九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01-04-30(1).

      [2]周海濤.大學課程目標語內容調查報告——對三所綜合性大學本科課程的調查分析[J].教育研究,2004,(1):69.

      [3]姚利民.大學教師教學論[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8.304.

      猜你喜歡
      人本化大學生課堂教學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黃河之聲(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面向人本化的高校教育管理的實踐與探索
      中國市場(2016年31期)2016-12-19 08:42:47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高校青年教師思想道德教育人本化研究
      人間(2015年20期)2016-01-04 12:47:18
      非物質文化遺產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人本化”模式
      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導入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6
      把“三個倡導”融入課堂教學
      中國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
      大學中的人本化教育管理分析
      福泉市| 兴城市| 开阳县| 红原县| 开封市| 和龙市| 石首市| 怀仁县| 铜梁县| 禹州市| 介休市| 南昌市| 淳安县| 重庆市| 南投县| 上高县| 尼木县| 安徽省| 溆浦县| 盈江县| 阿鲁科尔沁旗| 东乡族自治县| 察隅县| 蕲春县| 娱乐| 泰宁县| 南开区| 阳东县| 彭州市| 永和县| 门头沟区| 城步| 炎陵县| 平潭县| 高碑店市| 江安县| 长宁区| 盐津县| 高青县| 岱山县| 景德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