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主辦的《哲學文摘》2012年第4期第50-51頁以《當代新荀學的進路與儒家哲學的重建》為題轉(zhuǎn)摘了臺灣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劉又銘教授在《邯鄲學院學報》2012年第1期“趙文化研究”專欄發(fā)表的《儒家哲學的重建——當代新荀學的進路》一文,全文18000字,轉(zhuǎn)摘3300多字,摘編的主要觀點如下:
當代新荀學的進路與儒家哲學的重建/劉又銘
本文認為,“當代新荀學進路”,首先,是以“創(chuàng)造的詮釋學”重讀《荀子》,建構(gòu)具有普遍意義、合乎華人文化心理傾向的“荀子哲學的普遍形式”。其次,是以“荀子哲學的普遍形式”為參照,來聯(lián)系、揭示出一個完整的荀學哲學史。再次,作為儒學的一個基本方向和基本路線。
本文以這樣的進路來重建儒家哲學:
(1)宇宙圖像:以氣為本,理在氣中。(2)生命圖像:稟氣、性、心、身一貫,理在欲中。(3)生活世界:元氣、自然、人生、社會、歷史一貫,理在事中。
本著上述理路,對當代華人文化的幾個基本問題做出如下哲學反思:(1)合中有分的天人關系。(2)生命提升之道。(3)科學探求與知識建構(gòu)。(4)民主政治。(5)經(jīng)濟發(fā)展。這便是從“當代新荀學”進路所建構(gòu)的一個具有現(xiàn)代意義的儒家哲學。本文相信,當這樣的思路進一步盛大地展開,它將扎實地為“當代新儒家”一詞寫下一個全新的腳注。摘自《邯鄲學院學報》(邯鄲),2012.1.2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