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悲劇的根源:心靈三我的失衡
      ——解讀《姑獲鳥之夏》主人公涼子的人格

      2012-08-15 00:44:59
      黃岡師范學院學報 2012年1期
      關鍵詞:弗洛伊德人格意識

      彭 吉

      (武漢工業(yè)學院外國語學院,湖北武漢430032)

      悲劇的根源:心靈三我的失衡
      ——解讀《姑獲鳥之夏》主人公涼子的人格

      彭 吉

      (武漢工業(yè)學院外國語學院,湖北武漢430032)

      以弗洛伊德著名的“三我”理論為基礎,探討研究京極夏彥登上文壇的處女之作《姑獲鳥之夏》當中的主角——涼子的種種心理現(xiàn)象,以期對新一代推理小說作出新的詮釋和解讀。

      京極夏彥;《姑獲鳥之夏》;心靈三我;失衡

      京極夏彥,日本新本格派先鋒人物,思維大膽靈活,作品走向多變寬廣,讀者年齡層極廣,是日本獨具特色的“妖怪型”推理作家,也是日本最有可能得到諾貝爾文學獎的推理小說家。1994年,由一連串詭譎多變、錯綜復雜的事件與各型各色的人物所交織而成的《姑獲鳥之夏》使京極夏彥聲名大噪。從推理小說的本質(zhì)來說,京極夏彥從未試圖把事件的真相只以傳統(tǒng)的科學理性來解釋,這確實與一般的本格甚或新本格作家大為不同。因此,他被稱為是新一代推理小說家的代表。更為重要的是,其作品與一般的推理小說不同之處還在于:他對犯罪心理的設定和描寫已經(jīng)超越了他的前輩們的手法,不再停頓于對犯罪心理的剖析,而是主動地將復雜且深刻的心理理論巧妙而通俗易懂地糅合到筆下的人物中去。

      京極夏彥在作品中經(jīng)常提及精神分析學說的鼻祖弗洛伊德的名號,甚至在發(fā)行量超百萬冊的《狂骨之夢》中不厭其煩地提到弗氏的學說。顯然,京極夏彥的作品受到了這位心理大師的深刻影響。筆者試圖以弗洛伊德著名的“三我”理論為基礎,探討研究京極夏彥登上文壇的處女之作《姑獲鳥之夏》當中的主角——涼子的種種心理現(xiàn)象,以期能用不同領域的角度與學說獲得新的發(fā)現(xiàn)以及新的解釋。

      一、涼子的角色設定

      久遠寺涼子,28歲,自幼身體狀況欠佳,極少出門,因此少與外人有所來往,但在《姑獲鳥之夏》中可以說是展開整個故事的關鍵人物。她為了尋找失蹤多時的久遠寺牧朗(涼子的妹妹——久遠寺梗子的丈夫),只身來到榎木津禮二郎所創(chuàng)設的玫瑰十字偵探社求助。但讓所有人始料未及的是這件普通的失蹤案件竟極為錯綜復雜、詭譎多變而難以解決。

      京極夏彥對于涼子的第一次登場是這樣描述的:

      那是個纖細、美麗的女子。

      一身有如喪服般黑紫色的小紋和服,白色的洋傘。

      宛如相紙上沖洗出來黑白美女。

      彷佛稍碰即斷的纖細頸部,與京都人偶般的秀麗臉龐,纖纖細眉。

      不知是不搽脂粉,還是身穿黑衣之故,她的臉一點也不像活人所有,沒錯,就像尸體一樣蒼白。[1](P112)

      在這段描述之中兩次出現(xiàn)的黑白色彩的對立,強化了讀者在閱讀時的想象,凝視書本之時,彷佛真的從中走出了一位身上只有黑白兩色的美麗女性。在本書的其他章節(jié),作者也多次利用其他人物之口來描繪涼子的美貌和氣質(zhì)。然而,涼子的“美”似乎有一點怪異。透過作者的頗有深意的描述,我們可以認為涼子的“美”正如榎木津禮二郎家的管家安和寅吉所說是“不屬于這世間的美”。[1](P125)說得夸張一點,那種“美”似乎不應為“人類”所擁有。所以可以推斷,京極夏彥給予了涼子兩種身份:一種是正常生活在人世間的“人類”的身份,而另一種則是活在另一個虛幻世界的“非人類”的身份。說得露骨明白一點,即為了符合書名《姑獲鳥之夏》的需要,京極夏彥一開始就要給閱讀仔細、思考細膩的讀者們一種印象:久遠寺涼子是不存在于這世界上的妖怪——“姑獲鳥”。

      二、三重人格之謎

      隨著故事進入尾聲,所有迷團經(jīng)由似乎無所不知的京極堂之手被一一解開,讀者們也了解到久遠寺涼子是一連串恐怖事件的真正罪犯且擁有三種人格:第一種人格為涼子本來的、最初的、周遭環(huán)境一切正常下的人格,即“涼子”;第二種為心智完全處于動物本能的支配下,四處尋找嬰兒并將之擄走的人格,即野獸般的“京子”;最后一種則是京子為求獲得施加痛苦者的認同而從痛苦中解脫,只好使自己產(chǎn)生出一種與施加痛苦者相同的人格,也就是久遠寺家族的“母親”。

      久遠寺涼子小時候體弱多病,她的主治醫(yī)師是菅野博行。菅野博行在久遠寺家的古書庫中找到了一種使用曼陀羅制成春藥的方法,并殘酷無恥地將它使用在自己年幼的病人——涼子的身上。而服下曼陀羅所制成的春藥后,會暫時性地失去記憶且容易呈現(xiàn)一種如同神明附體般的恍神的狀態(tài)。而當這種藥物被使用在本來就容易產(chǎn)生恍神狀態(tài)的涼子身上時,效果更是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在厘清事件中出現(xiàn)的問題與疑點的過程中,掌握主要推理關鍵的京極堂說道:

      一般說來,幼年時期受到性虐待的話,通常會對后來的人格造成巨大陰影。但是涼子女士的情況似乎不太一樣,她在平時的人格完全沒有受過這類虐待。只有在接近俗稱神明附體的狀態(tài)時,亦即心智失喪之中她才受過性虐待。空虛的容器中蓄積了性偏差行為的經(jīng)驗,不久空虛被填滿了——終于形成了第二人格。[1](P477)

      這與弗洛伊德所論述的觀點“由于不同的認同作用被抵抗所相互隔斷,可能引起自我的分裂;或許所謂多重人格這種情況的秘密就是各種認同作用輪流占有意識”[2](P131)有著事實上的轉(zhuǎn)化性的相同。正常狀態(tài)下的涼子的意識因為曼陀羅所制成的春藥的影響被壓抑后,剩下的就是那喪失正常意識的“空虛的容器”。弗洛伊德所論述的“抵抗”,也就是那“神明附體的狀態(tài)”,這一種心智喪失、意識恍神的狀態(tài)將一個人的正常意識剝離他的身體,使其變成一個“失去正常意識的空殼”。但是涼子那“失去正常意識的空殼”卻出人意料地產(chǎn)生了認同作用,她認同她現(xiàn)在所處的環(huán)境,認同自己所遭遇的種種在正常人的眼中屬于令人發(fā)指、應該被社會所鄙視、所唾棄的境遇。這如同著名的斯德哥爾摩癥候群理論——受害者對加害者產(chǎn)生莫名的情感,甚至認同加害者所做的種種不當行為。結果,這種“認同作用”加上因曼陀羅的作用而帶來的“神明附體的狀態(tài)的抵抗”,終于誕生了“京子”這一在常人眼中不正常的人格。當然,“京子”此一身份并非憑空產(chǎn)生,而是由于久遠寺牧朗的誤會,將原本應當交給久遠寺“梗子”的情書上的名字寫成了“京子”(日文中,“京子”的讀音與“梗子”相同),而轉(zhuǎn)交人關口巽又誤將這封情書交給當時正處于恍神狀態(tài)中的涼子。之后就如同京極堂所分析的那樣:“收下情書的她看到了上頭的名字寫著京子。原本處于混沌狀態(tài)的人格,在那瞬間形成了具體的形式。沒錯,我就是久遠寺京子啊——少女如此認為。在這瞬間‘京子’誕生了。收下情書的,與藤牧(即久遠寺牧朗)談過奔放不羈的戀愛的,最后懷孕了的,都是這位第二個涼子,不,自稱‘久遠寺京子’的另一人格少女?!保?](P478)結果,此一雙重誤會成了人格形成的催化劑,讓原本“空虛的容器”有了合適的理由登上意識的舞臺。

      涼子身上的第三種人格——“母親”的形成,則又是另外一番曲折、令人哀嘆的過程。由于涼子與久遠寺牧朗的私下密會(涼子與久遠寺牧朗密會時的人格皆為“京子”這一人格,因此,正常狀態(tài)下的涼子完全沒有與久遠寺牧朗密會的記憶),導致涼子有了身孕。而后經(jīng)過與家人的一番爭吵、掙扎,涼子堅持要生下這個不知道父親是誰的孩子,涼子的父母禁不住她頑強的抵抗,最后也只好妥協(xié)。但是久遠寺一家的女性本來就具有容易生下先天欠缺腦部與頭蓋骨的“蛙臉無頭兒”的體質(zhì),而涼子更是具有較多的這種遺傳基因,后來果然生下了無頭兒。涼子的母親久遠寺菊乃也依照久遠寺一家代代相傳的規(guī)矩,用一顆禁忌的石頭將無頭嬰兒活活地打死。親眼目睹自己的孩子被活活打死,涼子盡管剛剛生產(chǎn)結束身體依然虛弱,但在失去孩子的打擊之下,心智退行至動物一般,她四處尋找嬰兒并且擄走。作為涼子母親的久遠寺菊乃當然不能放縱女兒做如此荒唐之事,于是與丈夫一同將已經(jīng)喪失正常人心智的涼子捆綁在病床上,甚至殘酷地將涼子那已死的無頭兒浸泡在福爾馬林的罐中置放在枕頭旁邊,以表示為一種懲罰。久遠寺菊乃在接連三天三夜哭鬧不停的涼子身旁,持續(xù)不斷地譴責涼子,勸誡她的行為。就這樣過了十多天之后,涼子就像突然找回人類的理智一般恢復了正常,母親久遠寺菊乃此后也就安心了。但事實上久遠寺涼子并非回復了正常,不,正確的說她的的確確恢復了“正?!?,但卻是另外一種層面的正常。如同京極堂所言:“持續(xù)一星期以上的拷問恰似實施絕食修行的僧侶一般,對精神產(chǎn)生了深重的影響。她思考著要如何脫離這種痛苦,她的腦為了拯救她的心,遂創(chuàng)造出了第三人格?!保?](P481)在此過程之中,涼子(事實上是心智退行至動物般的京子)的心靈對母親久遠寺菊乃的種種教誨、勸戒的言行產(chǎn)生常人難以想象的抵抗,抵抗之強大乃至于久遠寺涼子的意識再次被剝離開來,剩下一個空蕩蕩的軀體,而后認同作用又再次起了作用,涼子認同了其母親久遠寺菊乃及其種種行徑。

      三、極度失衡的心靈三我

      作者為什么要花費如此多的筆墨描述涼子的人格形成與人格特點呢?原因就在于京極夏彥所賦予久遠寺涼子“涼子”、“京子”、“母親”這三種人格的設定,正是他將弗洛伊德的“三我”(即“本我”、“自我”以及“超我”)理論運用到作品中的意圖的完美實現(xiàn)。

      弗氏的三我理論認為:“心靈三我中的‘本我’,完全屬于前意識的范圍,它是‘原欲’的貯存所,它的功能在于滿足基本的生命原則,依‘快樂原則’來滿足本能的需要。它像是一團巨大而無形的火球、一股盲目的推動力量,它沒有意義或類似理性的力量,‘不知價值,不明善惡,不懂道德’,像心中的惡魔,只關心如何來滿足本能的需要;‘自我’一部分屬于意識范圍,一部分屬于前意識范圍,但它通常被認為是‘意識’。它是內(nèi)在世界與外在世界之間的仲裁,依‘現(xiàn)實原則’來節(jié)制‘本我’的本能沖動;‘超我’則一部分屬于意識,而大部分卻屬于前意識范圍,它是‘一切道德自制的代表,止于至善的擁護者,簡而言之,它相當于人類生活中所謂高尚的東西’。它像一位‘檢查官’,依‘道德原則’來維護良知與自尊,它可直接透過‘自我’,抑制或禁止‘原我’的沖動,將不受社會歡迎的本能需求,予以阻斷或推回潛意識里?!保?](P130)

      毫無疑問,“京子”即等于“本我”。這個“本我”“不受理性和邏輯的準則制約,也不具有任何價值、倫理和道德的因素。它只受一種愿望的支配,這也是一味地遵循快樂原則,滿足本能的需要?!保?](P137)在京子的內(nèi)心之中,對小孩的渴望就是她無可替代的本能的需要,也是她的“原欲”能量,擁有一個小孩這件事則是至高無上的快樂。當被他人奪去自己孩子的生命后,原欲能量未能得到滿足的京子無法抑制她那股在內(nèi)心中難以抑制的對孩子的渴望,進而完全地喪失正常人的理智,任憑她那銳不可擋的欲念爆發(fā),導致她在醫(yī)院之中像“野獸”一般依照“快樂原則”熱切地尋找嬰兒,即便那嬰兒并非自己所生。京子這個憑借著“野獸本能”行事的人格,不僅不顧及社會的是與非,她甚至不會像“正常人”那樣去憐憫那些被她擄去孩子的焦急萬分、痛不欲生的父母。因為,通常情況下,“正常人”若有過失去至愛的孩子的經(jīng)驗,那么他應當能夠了解那失去的痛苦,而盡可能避免這類事情再次發(fā)生——無論是在自己還是在他人的身上??傊?,從各種角度歸納起來,京極夏彥筆下的久遠寺涼子的“京子”這個人格,正是弗洛伊德的三我理論當中的“本我”的完整再現(xiàn)。

      既然有了“京子”即等于“本我”這個概念,京極夏彥當然不會錯過另外一個弗洛伊德三我理論的應用,即“母親”等同于“超我”?!俺壹辛怂谐绺叩牡赖吕砟?,它是追求理想欲望或者高尚生活方式的主體”。[5](P291)那么,怎能說毫無人性地將剛出生的嬰兒活活打死后,將之泡在福爾馬林罐之中,再將它置放于生母的枕邊以示懲罰的久遠寺家之“母親”這一人格就是“超我”呢?這豈不是與“集中了所有崇高的道德理念”相互矛盾嗎?

      事實上,依據(jù)弗洛伊德自己的解釋,“崇高的道德理念”主要來源于時時陪伴在我們身邊的父母。父母經(jīng)常耳提面命地教導、規(guī)勸孩子們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什么是善而什么又是惡。父母這個充滿人生經(jīng)驗的角色在孩子心目中儼然已成為一種高不可攀、具有至高無上權威的人物,因此孩子們就將父母的形象直接納入意識內(nèi)且擺在“超我”的王位之上,所以父母們的不容孩子們質(zhì)疑的、不容孩子們有任何辯駁空間的種種言行舉止,自然而然地化為“超我”行事所憑借的“道德理念”。在涼子的案例當中,涼子所認同的其母親久遠寺菊乃的殺子行為實質(zhì)上就是久遠寺家的“母親”們自古以來所尊崇、所守護的一種規(guī)矩,對他們來說,殺掉無頭兒等于“規(guī)矩”,也等于應當維護遵守的一種變相變質(zhì)的“道德理念”。

      京極堂說道:

      民俗社會中的畸形兒或殘疾兒有時會被當作召福之子受到歡迎,有時則是被當作鬼子慘遭殺害。久遠寺家的情形是后者。久遠寺家每當生下無頭兒便將之埋葬于黑暗之中,這種習慣代代相傳至今未變,連綿而久遠。但我們卻不該指責他們,因為這在民俗社會中是理所當然的。[1](P452)

      所以“殺子行為”已經(jīng)是根深蒂固于久遠寺家的習俗、規(guī)矩,甚至我們可以說它對于久遠寺家而言,是一種具有崇高道德并可以以之延續(xù)久遠寺家族的行為。被父母捆綁于病床上,眼睜睜地看著死去的孩子被放在福爾馬林罐中且被置于自己枕邊,又承受了母親接連十幾天的如教科書般的教導和勸告的涼子,終于藉由認同作用接受了母親的觀念,也接受了在久遠寺菊乃身后的世世代代的久遠寺之母的觀念。這時候的涼子是京子,她將這一被久遠寺家族自古以來所守護遵守的“規(guī)矩”也就是道德理念納入意識中進而誕生了“母親”這個等同于“超我”的人格。而這個超我的“母親”的所作所為,如用石頭打死久遠寺牧朗并在牧朗的身上淋上福爾馬林,將尸體擺在久遠寺梗子的身旁以示懲罰等等,再次驗證了弗洛伊德的觀點“超我好像已做出片面的選擇,只選擇了父母的嚴格與嚴厲、限制和懲罰的功能,而好像并未繼承和保持父母的愛和關心?!保?](P39)或許過去的久遠寺家之母做出這些行為有一部分原因是出自于對自己小孩的關愛,但是在涼子身上的超我的“母親”彷佛像是無生命的機械一般奉命“執(zhí)行”那個規(guī)矩——不包含任何一點人性的愛以及憐憫的關心,且事后還對梗子采取類似監(jiān)視、指導和威脅的行為。

      最后,分析涼子最初所持有的人格——“涼子”,也就是三我理論中的“自我”。弗洛伊德認為:“人倘若是生活在本我的世界里,被生物的快樂所充斥,社會恐怕充滿危險;人倘若生活在超我的世界里,被文明的禁忌所包圍,社會就會只留下空虛。所以應該有一種東西能使兩邊的需要都得到滿足,使這不快樂的世界還能有一些快樂。這個任務就被交給了‘自我’。自我是本我和超我的調(diào)和劑。它機警地洞察本我的沖動欲望,領悟超我的要求。它要在現(xiàn)實中敏感地尋求一種途徑,藉以巧妙地滿足本我的欲望,又貼切地遵守超我的規(guī)則。一方面,對于外界社會,自我感知各種刺激,將經(jīng)驗消化、吸收、儲存,并選擇適宜的生存情境。另一方面,對于本我,自我調(diào)控它,決定它的各種要求是否被允許得到直接而即刻的滿足。自我是人格的潤滑油。它中介原始的本我和教化的超我,調(diào)和兩者的矛盾,緩和人格內(nèi)部的沖突,減輕心理負擔。一旦自我調(diào)節(jié)的作用失敗,三者之間的均衡不復存在,個人就會產(chǎn)生人格上的偏差?!保?](P39)作為久遠寺家的長女,涼子需要承擔作為這個悠久家族的繼承人的義務和責任,她的家族、父母這樣要求她,受過良好教育的她也這樣要求自己。當家中出現(xiàn)了一系列普通人不可想象的怪事的時候,極少出門的她毅然去尋求私人偵探的幫助。但是,涼子的身上集中了久遠寺家族幾乎所有曾受到的魔咒,她自幼身體極差,又屢遭非人的打擊,藏在美麗外表下的脆弱的體質(zhì)和心靈實在無法履行“自我”的職責,既不能解開現(xiàn)實中的謎題,挽救久遠寺家族的命運,也不能避免自己身上的其他人格造成的凄涼悲劇,挽救自己那宿命的命運。

      因此,可以說,發(fā)生在涼子身上的悲劇的根源,就是“自我”的極度脆弱和“本我”、“超我”不定時的急劇膨脹所造成的“心靈三我”的極度失衡,也就是“涼子”、“京子”、“母親”這三者的不協(xié)調(diào)。“涼子”這個人格無法與“京子”以及“母親”溝通,所以最后的結局就是人格不斷地被扭曲,悲劇不斷被上演。

      [1][日]京極夏彥.姑獲鳥之夏[M].林哲逸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奧]弗洛伊德.自我與本我[M].楊韶剛譯.弗洛伊德文集:第六卷[M].吉林:長春出版社,2004.

      [3]吳光遠,徐萬里[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

      [4]張傳開,章忠民.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述評[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87.

      [5]弗洛伊德.弗洛伊德人生哲學[M].周斌譯.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

      [6][奧]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新論[M].車文博譯.弗洛伊德文集:第五卷[M].吉林:長春出版社,2004.

      [7]王壘.性·夢·弗洛伊德[M].臺北:漢揚出版有限公司,1999.

      I106

      A

      1003-8078(2012)01-0068-04

      2011-11-06

      10.3969/j.issn.1003 -8078.2012.01.22

      彭吉(1973-),男,武漢,武漢工業(yè)學院講師,碩士。

      責任編輯 張吉兵

      猜你喜歡
      弗洛伊德人格意識
      人的意識可以“上傳”嗎?
      共產(chǎn)黨人的人格力量
      遠去的平凡背影,光輝的偉大人格
      學生天地(2020年15期)2020-08-25 09:21:38
      增強“四個意識”發(fā)揮“四大作用”
      人大建設(2018年2期)2018-04-18 12:16:53
      從弗洛伊德入門精神分析
      意識不會死
      奧秘(2017年11期)2017-07-05 02:13:08
      心理分析泰斗弗洛伊德
      強化五個意識 堅持五個履職
      人大建設(2017年9期)2017-02-03 02:53:39
      論君子人格的養(yǎng)成
      學習月刊(2016年20期)2016-07-11 02:00:14
      花開一朵,至情綻放——從弗洛伊德人格結構理論看杜麗娘
      名作欣賞(2014年29期)2014-02-28 11:24:30
      阿坝县| 呼图壁县| 温宿县| 安远县| 镇原县| 修武县| 古浪县| 抚顺县| 房产| 新密市| 靖边县| 博野县| 安达市| 蚌埠市| 和硕县| 古蔺县| 当涂县| 白玉县| 威海市| 封丘县| 扎兰屯市| 沈丘县| 惠东县| 哈密市| 伊金霍洛旗| 淮北市| 德格县| 丰城市| 舟山市| 盖州市| 汉中市| 北宁市| 新晃| 呼伦贝尔市| 泉州市| 定安县| 天峻县| 迁安市| 渭源县| 洱源县| 金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