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清,向陽開,熊潮波
(1.重慶交通大學(xué)土木建筑學(xué)院,重慶400074;2.重慶市南岸區(qū)交通局,重慶400060)
目前,我國已投入使用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進入了大規(guī)模的路況嚴重惡化期和大規(guī)模的投資改造期。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脫空引起的錯臺、唧泥、早期斷板等病害日益嚴重,這給公路管理養(yǎng)護部門帶來了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和技術(shù)困難。而板底灌漿治理技術(shù)是預(yù)防和治理脫空最有效的方法[1]。
灌漿治理脫空是利用壓力泵的壓力將灌漿材料壓入板底脫空部位,硬化后形成結(jié)構(gòu)致密、強度高、水穩(wěn)性良好的支撐層,牢固地與板底及基層黏結(jié),從而改善路面板的受力狀態(tài),防止其破壞[2]。
從灌漿工藝和使用要求上講[3],理想的灌漿材料應(yīng)滿足以下要求:①流動性好,能夠進入細小空隙;②漿體結(jié)硬后強度高,并有一定的早期強度;③離析、泌水性小;④漿液固化收縮率小;⑤漿液原材料來源豐富,配置方便,經(jīng)濟性好,能大規(guī)模應(yīng)用于工程。
針對灌漿治理路面板底脫空對灌漿材料的性能要求,通過準確選材、精確配比等方法,配制出具有高強、早強、流動性好、離析、泌水性小,干縮率小的灌漿材料。
目前工程上灌漿治理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脫空大多是采用水泥砂漿,由水泥、砂、粉煤灰、外加劑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和攪拌而成。具體性能要求及選用情況如下[3]。
1)水泥:要求選擇保水性好、泌水性小且有一定早期強度的水泥作為灌漿材料的膠凝材料,故宜選用普通硅酸鹽水泥。筆者采用重慶小南海水泥廠生產(chǎn)的P.O 42.5R普通硅酸鹽水泥。
2)砂:砂的摻入可以提高漿液的強度,減小水泥用量,同時減小漿液固化后的收縮。但是大粒徑的砂容易產(chǎn)生離析泌水現(xiàn)象,因此,宜選用特細砂。筆者在試驗時采用標準砂,根據(jù)GB 178—1997《水泥強度試驗用標準砂》要求[4],在拌制前用0.5 mm的方孔篩進行篩選,保證砂粒徑不大于0.5 mm。
3)粉煤灰:粉煤灰的加入可以增加漿液和易性并能取代部分水泥,使砂漿的可泵性和經(jīng)濟型達到優(yōu)化。筆者采用重慶珞璜電廠生產(chǎn)的Ⅱ級粉煤灰。
4)減水早強劑:減水早強劑可促進漿體早期強度迅速形成、增加漿體的流動性和和易性,筆者采用重慶市博銳達建材有限公司生產(chǎn)配置的BDN-Ⅱ型高效早強減水劑,它是由早強、減水等組分有機復(fù)合而成的,能迅速提高水泥砂漿的早期強度、改善流動性能、提高和易性。
5)膨脹劑:膨脹劑的摻入可減少漿體的硬化收縮,甚至使?jié){體中產(chǎn)生微膨脹性,提高硬化漿體與水泥混凝土板和基層之間的黏結(jié)。筆者采用重慶博銳達建材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BD-UEA高效型膨脹劑。
6)水:選用清潔自來水。
用于灌漿治理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脫空的水泥砂漿對其流動性能、分層度、干縮率、早期強度等都有特定的要求,為了設(shè)計出一種比較理想的灌漿材料,通過選用不同配合比的材料做室內(nèi)稠度試驗、分層度試驗、干縮率試驗和早期強度試驗,研究每種原材料的摻量對以上性能的影響,確定各種材料摻量的合理范圍,從而得出幾種滿足灌漿材料特殊性能要求的材料配合比。
通過砂漿稠度試驗測定砂漿流動性能,流動性能指標參照使用ASTM-C-939(美國材料與試驗協(xié)會認定的預(yù)制集料混凝土流漿試驗方法)中的錐形漏斗(體積1 725 mL±5 mL)制定,以流出時間(s)為標準(在室溫條件下純水的流出時間為8 s)。將攪拌均勻的砂漿傾入漏斗中,直至表面觸及點測規(guī)下端,砂漿自由流完的時間即為其稠度值。砂漿分層度試驗用于測定砂漿的保水性,保水性不好的砂漿在運輸、停放、使用過程中易產(chǎn)生離析、泌水現(xiàn)象。將砂漿拌合物按砂漿稠度試驗方法測定稠度后,裝入砂漿分層度測定儀內(nèi),靜置30 min后,去掉上節(jié)200 mm砂漿,剩余的100 mm砂漿倒出放在拌和鍋內(nèi)拌2 min,再按稠度試驗方法測定其稠度。前后測得的稠度之差即為該砂漿的分層度值(s)。
2.2.1 水灰比對砂漿稠度和分層度的影響
灌漿材料最基本性能是流動性好,水泥砂漿的流動性主要取決于單位體積含水量,但水灰比過大會使砂漿保水性降低。因此,先考慮水灰比對漿體稠度和分層度的影響。在砂漿其他材料配合比不變的情況下,通過改變水灰比來研究水灰比對砂漿稠度和分層度的影響。其中砂灰比采用經(jīng)驗值0.2,減水早強劑摻量取1%。其試驗結(jié)果如圖1、圖2。
圖1 水灰比對砂漿稠度影響Fig.1 Effect of water cement ratio on mortar consistency
圖2 水灰比對砂漿分層度影響Fig.2 Effect of water cement ratio on mortar stratification
已有研究資料表明:現(xiàn)場灌漿過程中灌漿材料的稠度值大于26 s時會造成灌漿不暢;而稠度過小時漿液會出現(xiàn)泌水現(xiàn)象,不摻減水劑的砂漿稠度值最小不應(yīng)小于16 s,對于摻減水劑的砂漿稠度值不應(yīng)小于12 s。由圖1可知:當(dāng)水灰比在0.375~0.475之間變化時,砂漿的稠度值變化范圍為13.39 ~25.86 s。但水灰比為 0.375 時,其稠度值很接近極限值(26 s),考慮到工程上現(xiàn)場制漿過程中水分損失較大,所以水灰比不應(yīng)小于0.4。當(dāng)水灰比大于0.475后水灰比的增加對砂漿流動性能的改善并不明顯,水灰比增大反而降低砂漿的早期強度,增大干縮率。保水性良好的砂漿,其分層度值不大于3 s,分層度大于3 s的砂漿容易離析泌水,影響灌漿效果。從圖2可得:當(dāng)水灰比在0.375~0.475之間變化時其分層度均小于3 s。所以,用于灌漿治理路面板脫空的水泥砂漿水灰比應(yīng)控制在0.4~0.475之間。[5]
2.2.2 減水早強劑摻量對砂漿稠度和分層度的影響
BDN-Ⅱ型高效減水早強劑具有改善漿液流動性的作用,減水率為16% ~23%,廠家推薦摻量為0.8% ~1.2%。為了研究減水早強劑摻量對砂漿流動性能的影響,試驗固定砂漿其它材料配合比,只改變減水早強劑的摻量,測定砂漿的稠度值。試驗結(jié)果如圖3。
圖3 減水早強劑劑摻量對砂漿稠度影響Fig.3 Effect of water-reducing early strength agent on mortar consistency
由圖3可知:砂漿稠度值隨早強減水劑的摻量在0~1%之間變化時砂漿的稠度遞減,流動性增強。減水早強劑摻量為1%時稠度值最小,對砂漿流動性能的改善達到最佳效果。當(dāng)摻量達到1.25%時,砂漿的稠度值略有增加,說明已經(jīng)超過飽和值。圖4表明:隨著減水早強劑摻量的增加砂漿的分層度增大,但分層度值均小于3 s,砂漿的保水性均滿足要求。所以減水早強劑的最佳摻量為1%。
圖4 減水早強劑劑摻量對砂漿分層度影響Fig.4 Effect of water-reducing early strength agent on mortar stratification
2.2.3 砂灰比對砂漿稠度和分層度的影響
砂的加入有利于減小水泥用量和漿體的干縮率。但砂的加入會增大漿液中顆粒摩擦力,從而降低砂漿的流動性能[6]。同時,由于砂的密度大,當(dāng)摻入過量的砂后,砂漿靜置后會有大量砂沉積于漿液底層,發(fā)生離析泌水現(xiàn)象,影響灌漿效果。試驗采用固定砂漿其它配合比,只改變砂漿的砂灰比,測定砂漿的稠度和分層度值,分析砂灰比對稠度和分層度的影響。試驗結(jié)果如圖5、圖6。
圖5 砂灰比對砂漿稠度影響Fig.5 Effect of sand cement ratio on mortar consistency
圖6 砂灰比對砂漿分層度影響Fig.6 Effect of sand cement ratio on mortar stratification
砂漿稠度值和分層度值都隨砂灰比的增大而增大(圖5、圖6),說明砂的摻入降低了水泥砂漿的流動性能和保水性能。砂灰比的增加對砂漿分層度影響逐漸明顯,砂漿的保水性能降低得很厲害。當(dāng)砂灰比為0.4時分層度值已達到3.42 s,所以砂灰比應(yīng)控制在0.4以下。
2.2.4 粉煤灰摻量對砂漿稠度和分層度的影響
粉煤灰的加入可替代部分水泥,降低成本,還能改善漿體的和易性和收縮性能[7]。通過不同粉煤灰摻量的砂漿稠度試驗、分層度試驗來確定粉煤灰的摻量。試驗采用固定水灰比0.45、砂灰比0.2、減水劑摻加量0.01,砂漿稠度、分層度值隨粉煤灰摻量不同其測定結(jié)果如圖7、圖8。
圖7 粉煤灰摻量對砂漿稠度影響Fig.7 Effect of Fly Ash on mortar consistency
圖8 粉煤灰摻量對砂漿分層度影響Fig.8 Effect of Fly Ash on mortar stratification
粉煤灰的加入會使?jié){液的稠度和分層度值增加(圖7、圖8),其流動性能下降,這是因為粉煤灰單位體積的需水量大于水泥。另一方面,隨著粉煤灰摻量的加大,漿液分層度值呈增大趨勢,這是由于粉煤灰的密度較小,試驗中發(fā)現(xiàn)當(dāng)粉煤灰摻量達到0.4時,其分層度值大于3,且靜置后表面漂浮著薄層碳粉,砂漿離析泌水現(xiàn)象明顯。所以粉煤灰的摻量應(yīng)控制在0.4以下。
砂漿硬化的過程中會產(chǎn)生干縮現(xiàn)象,這種干縮會引起路面板的再次脫空。本試驗通過對砂漿試塊硬化后的體積與試模容積進行比較,以獲得砂漿的干縮率。試驗采用自行設(shè)計的簡易裝置(圖9),測定過程如下:在桶中裝水至軟管處,將砂漿試件放入桶后,水平面上升導(dǎo)致水從軟管中流入量杯中,量杯中水的體積即是砂漿試件的體積。此裝置操作簡單快速,經(jīng)100 mm×100 mm×100 mm的標準試塊校核,其測量誤差在±0.1%以內(nèi),滿足此實驗的要求。
將灌漿材料做成 70.7 mm ×70.7 mm ×70.7 mm試塊,測定其7 d齡期后的干縮率。試驗結(jié)果如表1,膨脹劑摻量為10%與摻量為8%的試件相比干縮率相差很小,繼續(xù)增加膨脹劑摻量,對砂漿膨脹性能影響并不大。因此,膨脹劑的理想摻量應(yīng)為8%~10%。
圖9 干縮率測定裝置Fig.9 Apparatus for determination of dry shrinkage
表1 干縮率隨膨脹劑摻量變化Table 1 Dry shrinkage rate changes with expansive agent
通過以上各種試驗,得出各種材料摻量的合理范圍:水灰比應(yīng)控制在0.4~0.475;砂灰比不宜超過0.3;粉煤灰的用量對砂漿的早期強度影響很大,摻量不宜超過0.3;減水早強劑的最優(yōu)摻量為10%;膨脹劑的理想摻量為0.08~0.1??紤]到施工因素,選取以下7種不同配合比灌漿材料做現(xiàn)場灌漿試驗,根據(jù)灌漿效果得出灌漿材料最優(yōu)配合比。在灌漿之前測得各種配合比灌漿材料的性能如表2。
?
將所選用的7種配合比用于西部交通科技項目——《水泥混凝土路面工作狀態(tài)評價及預(yù)養(yǎng)護技術(shù)研究》重慶依托工程板底灌漿試驗,選取重慶市南岸區(qū)黃明路脫空板做現(xiàn)場灌漿試驗。從現(xiàn)場灌漿效果來看,材料Ⅰ、Ⅶ(水灰比為 0.4,0.425)入漿量少,說明漿體的流動性能沒達到要求,用水量過小。28 d后利用FWD[8]和探地雷達對灌漿治理過的脫空板進行脫空檢測。根據(jù)FWD的實測彎沉值的統(tǒng)計分析,對比灌漿治理前后的各測點的彎沉差,采用同板彎沉差法進行脫空判定,結(jié)果顯示Ⅱ、Ⅳ灌漿材料對路面脫空的治理效果最好,脫空的治理率分別達到86.6%,88.8%。同時探地雷達檢測也顯示出Ⅱ、Ⅳ灌漿材料對脫空治理的效果較好。
筆者通過灌漿材料配合比性能試驗,并借鑒國內(nèi)對灌漿材料的已有研究成果,分析各種成分的摻量對漿體性能的影響,得出各種材料摻量的合理范圍:水灰比應(yīng)控制在0.4~0.475;砂灰比不宜超過0.3;粉煤灰的用量對砂漿的早期強度影響很大,摻量不宜超過0.3,在交通繁忙地段,為了盡早開放交通,建議不要摻加粉煤灰;減水早強劑的最優(yōu)摻量為0.1;膨脹劑的理想摻量為0.08~0.1。設(shè)計7種不同配合比的灌漿材料對試驗路段的脫空板做現(xiàn)場灌漿試驗,利用落錘式彎沉儀(FWD)和探地雷達檢測各種材料的灌漿治理效果,試驗結(jié)果表明:材料Ⅱ(水泥∶水∶砂∶減水早強劑∶膨脹劑 =1∶0.45∶0.3∶0.01∶0.1)和Ⅳ(水泥∶水∶砂∶減水早強劑∶膨脹劑 =1∶0.45∶0.2∶0.01∶0.08)對治理板底脫空效果很好。研究成果可供水泥混凝土路面養(yǎng)護維修工程參考。
[1]孫樹賢,李波.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脫空修補技術(shù)[J].路基工程,2007(5):122-123.Sun Shuxian,Li Bo.Patching method for caves in underside of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slab[J].Subgrade Engineering,2007(5):122-123.
[2]吳國雄,王晨,向陽開.缺陷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縫擴展機理研究[J].重慶交通大學(xué)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版,2008,27(3):400-404.Wu Guoxiong,Wang Chen,Xiang Yangkai.Research on mechanism of crack expanding of blemish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J].Journal of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Nautral Science,2008,27(3):400-404.
[3]周志堅.砼路面板底脫空壓漿材料的試驗分析[J].長春工程學(xué)院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版,2009,10(3):17-21.Zhou Zhijian.Experiment analysis on jacking grout of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and slab void[J].Journal of Changchu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2009,10(3):17-21.
[4]JTJ E 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試驗規(guī)程[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5]趙茂才.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下脫空封堵設(shè)計理論與處理技術(shù)[M].哈爾濱:哈爾濱工業(yè)大學(xué)出版社,2003.
[6]周文獻,孫立軍,闞勝男.水泥混凝土路面脫空與壓漿處治研究綜述[J].公路,2004(12):194-199.Zhou Wenxian,Sun Lijun,Kan Shengnan.A study on void underneath slab of joint concrete pavement and slab jacking treatment[J].Highway,2004(12):194-199.
[7]董元帥,朱洪洲.舊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改造技術(shù)[J].重慶交通大學(xué)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版,2008,27(增刊1):920-923.Dong Yuanshuai,Zhu Hongzhou.Review on rubblizing improvement techniques of old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s[J].Journal of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2008,27(suppl):920-923.
[8]趙軍,唐伯明,談至明.基于彎沉指數(shù)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板角脫空識別[J].同濟大學(xué)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版,2006,34(3):335-339.Zhao Jun,Tang Boming,Tan Zhiming.Identification of void beneath cement concrete slab corner based on deflection index[J].Journal of Tongj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2006,34(3):335-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