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媛媛,徐 霞
(廣州醫(yī)學(xué)院第一附屬醫(yī)院 檢驗系,廣東 廣州 510182)
Ⅱ型高爾基體膜蛋白GP73的研究進展
蔡媛媛,徐 霞
(廣州醫(yī)學(xué)院第一附屬醫(yī)院 檢驗系,廣東 廣州 510182)
高爾基體在真核細胞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在既往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了很多高爾基體相關(guān)蛋白以及高爾基體膜蛋白,其中有許多都參與粗面內(nèi)質(zhì)網(wǎng)蛋白合成或運輸過程,但具體的功能尚不明確。在探究高爾基體相關(guān)蛋白功能的時候,一種Ⅱ型高爾基體膜蛋白(TypeⅡGolgi membrane protein,Golph2)引起了研究者的高度關(guān)注。因Golph2多克隆抗血清能夠特異性識別人類上皮細胞裂解物中大小為7.3×104的蛋白分子,故又將這種蛋白稱為GP73(Golgi protein-73)。GP73最初在成人巨細胞肝炎(giant-cell hepatitis,GCH)的病原學(xué)研究中發(fā)現(xiàn),GCH是肝炎中一種罕見的形式,可能與病毒性致病原感染有關(guān)。在近幾年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此GP73不僅與病毒感染、肝臟疾病相關(guān),和其它疾病,尤其是腫瘤疾病都有一定的關(guān)聯(lián),但該蛋白的研究目前仍處于初步階段,它是否能夠代替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 AFP)作為肝癌診斷的新標記物,或是成為其它腫瘤診斷或治療的輔助指標,都有待更深層次的研究。本文查閱了近幾年GP73現(xiàn)有的研究狀況,綜述如下,以期為廣大的科研工作者提供參考。
編碼GP73的基因定位于人類染色體9q21.23,cDNA全長為3 042bp,基因序列中包括一個長為1200bp的開放閱讀框(如圖1),框內(nèi)起始部位有兩個編碼甲硫氨酸的密碼子(ATG),這兩個密碼子之間又間隔八個密碼子,為十四(烷)?;蛄校ㄈ鐖D1、2斜體),此序列在一些細胞內(nèi)信號傳導(dǎo)和蛋白的磷酸化、去磷酸化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從圖1可看出,框內(nèi)3'端最后有一個終止密碼子,共產(chǎn)生400個氨基酸,計算得到的分子量為45KDa。由于含有大量的酸性氨基酸(Asp5.5%,Glue12.2%),其等電點PI=4.72,正因為GP73有這樣的性質(zhì),所以體外重組表達的GP73在變性膠SDS-PAGE中的遷移速度被阻滯[1],使得所見到的分子量比實際的45KDa稍大,同樣的電泳現(xiàn)象也見于含酸性氨基酸較高的早衰蛋白中。需要注意的是原核重組蛋白的表達是沒有任何修飾的,但在人體血清中GP73經(jīng)過大量糖基化,其分子量在血清檢測中顯示約為73KDa,這比理論的45KDa要大的多。
GP73有很強的親水性,但是卻有著疏水的氨基端,在氨基端編碼的跨膜區(qū)中,第28與29個氨基酸之間有一潛在的信號肽裂解位點。GP73的羧基端位于細胞外,有五個糖基化位點(圖1、2邊框標記),其功能尚不清楚。緊鄰跨膜區(qū)發(fā)現(xiàn)了一些卷曲螺旋結(jié)構(gòu),該結(jié)構(gòu)參與蛋白之間的相互作用。GP73可能代表著另一種高爾基Ⅱ型膜蛋白,如高爾基磷酸蛋白GPP130,這種蛋白與GP73結(jié)構(gòu)相似,都含有大量的酸性氨基酸,都有卷曲結(jié)構(gòu)。
圖1 開放閱讀框堿基序列
圖2 編碼的氨基酸序列
Kladney等人利用高pH值處理微粒體的方法證明了GP73為具有Ⅱ型拓撲結(jié)構(gòu)的完整膜蛋白,且不在細胞表面表達,是一種定居于高爾基體的蛋白;研究者也證明了GP73沒有任何低聚糖修飾和特異性酶的性質(zhì)。
GP73自身的性質(zhì)很復(fù)雜,作用可能體現(xiàn)在細胞內(nèi)運輸、細胞信號傳導(dǎo)以及蛋白組裝和修飾中。Wright等采用基因捕獲法建立了羧基端截短型的GP73小鼠模型[2],這種小鼠具有2個特點:(1)出生率高,繁殖速度快,但是積累生存率低(尤其是雌鼠);(2)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肝、腎形態(tài)學(xué)改變[3]。這個實驗部分證明了GP73功能的重要性。
正常人體中的大部分組織都能表達GP73,提示GP73可能發(fā)揮著類似管家基因的作用。免疫組化結(jié)果顯示,GP73主要在上皮細胞系中表達,如腸道中,GP73僅局限于腸腺柱狀上皮細胞,尤其是在腺體表面的上皮細胞中含量最多;在肺的細支氣管柱狀纖毛上皮細胞中也發(fā)現(xiàn)了GP73的痕跡;腎臟遠曲小管和集合管中,GP73顯示出很強的表達信號,但在腎小球中,GP73的表達很少,甚至沒有表達;在前列腺,GP73的表達也僅限于該腺體的上皮細胞;在正常的肝組織中,GP73在膽管上皮細胞中持續(xù)表達,而在肝細胞中,GP73不表達,即使表達,量也很少,并且僅在門靜脈周圍分散的細胞中表達。
GP73為高爾基蛋白,而這類蛋白的功能研究尚不完善,早期的研究集中于病毒感染對高爾基體的干擾,從而間接研究此類蛋白的功能,文獻報道了很多病毒對高爾基體功能的影響,如皰疹病毒,巨細胞病毒和脊髓灰質(zhì)炎病毒。GP73最初是在一例成年GCH患者的肝細胞中發(fā)現(xiàn)的,GCH是肝炎的一種罕見形式,推測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由此,研究人員設(shè)想用病毒感染肝細胞系,看是否能誘導(dǎo)肝細胞產(chǎn)生GP73[4]。在體外實驗中,已經(jīng)建立了腺病毒感染HepG2細胞的模型,而且已證明了GP73是在腺病毒感染早期表達的,提示GP73可能是一種新型的病毒反應(yīng)性蛋白。需要注意的是,在體外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virus infection)感染模型中也首次分離出了部分GP73cDNA,所以GP73的反應(yīng)性并不單局限于一種或是一類病毒,但單就腺病毒來說,腺病毒的某些基因?qū)P73的表達是必須的,因為在腺病毒5(Ad5)和腺病毒2(Ad2)感染肝癌Hep3B細胞的實驗中發(fā)現(xiàn),敲除腺病毒基因E1A羧基端上的CID(CtBP interaction domain,CID),GP73不表達,而未敲除該基因的腺病毒則可以誘導(dǎo)細胞產(chǎn)生GP73??偟膩碚f,一方面GP73的表達也許影響病毒的復(fù)制、病毒蛋白的轉(zhuǎn)運、以及病毒微粒體的成熟,另一方面,它也可能導(dǎo)致正常細胞功能的失調(diào),如影響細胞的分化及壽命。
HCC是世界五大常見癌癥之一,其增長速度非常之快。肝硬化是HCC發(fā)病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發(fā)展過程[5],因此,肝硬化患者組成了HCC的高危人群,目前,在肝硬化患者中,AFP是唯一推薦檢測HCC的血清標志物[6],另外還有影像學(xué)檢查,但是同樣存在著局限性,如果腫瘤體積較小,影像方法也很難檢出。為了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就非常需要一種能夠檢測出早期HCC的方法。研究者也提出了多種 腫 瘤 標 記 物,如 AFP-L3[7],腫 瘤 生 長 因 子TGF-β,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等[8]。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GP73以良好的敏感性被視為最有潛力的HCC標記物[9]。GP73在正常肝細胞中少量表達甚至不表達,而在HCC中,GP73的血清水平顯著增高[10],國外研究者發(fā)現(xiàn)在早期HCC的診斷中,GP73敏感性為62%,而AFP的敏感性僅為25%,即GP73是較AFP更有優(yōu)勢的一種早期檢測HCC的血清標志物[11]。在國內(nèi),研究人員用western blot方法比較了HBV患者、HCC患者和健康人中GP73與AFP的血清水平,發(fā)現(xiàn)GP73診斷HCC的敏感性為73%,而AFP僅為48.6%[12]。與此同時,研究通過肝癌組與健康組的對照,國際上首先確立了GP73的正常值為1.2(0.9-1.7)相對單位,肝癌組血清GP73平均值為14.7(8.9-29.4)相對單位,遠高于健康對照組,且與腫瘤個體的大小無關(guān),與是否攜帶乙肝病毒也沒有顯著差異[13]。
GP73的異常表達同肝臟多種疾病相關(guān),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急慢性肝炎、酒精肝、自身免疫性肝炎以及Wilson疾病中,肝細胞中GP73的表達都有一定程度的增高。其中,自身免疫性肝炎經(jīng)免疫抑制劑治療后,GP73表達明顯降低,這表明在自身免疫性肝炎中GP73表達上調(diào)是可逆的。而慢性丙肝和酒精肝病人的疾病分級同GP73水平的相關(guān)性不明顯,由此可見,GP73在急慢性肝臟疾病中都可以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表達,這種蛋白對肝臟疾病的病因診斷可能沒有幫助,但可以作為肝臟疾病的血清標志物。另外Wilson病肝細胞中GP73含量增高與銅超載無關(guān)[14],主要是由肝臟的炎癥、纖維化及發(fā)育不良所致。
睪丸腫瘤在年輕人中已經(jīng)成為一種較常見的腫瘤疾病,且發(fā)病率逐年上升,其可分為兩大類:生殖細胞瘤(testicular germ cell tumours GCT)和性腺基質(zhì)細胞瘤(sex cord-stromal tumours)。GCT 是一種高異質(zhì)性腫瘤,又可以分為精原細胞瘤和非精原細胞瘤。在非精原細胞瘤中,間質(zhì)細胞瘤(leydig cell tumours,LCT)是最常見的,雖然LCT通常是良性腫瘤,但有10%的惡變可能,并且對放化療治療不敏感,同其他GTC相比,預(yù)后非常差,唯有進行早期診斷,爭取治療時間才有可能挽救病人的生命[15]。但是LCT沒有合適的標記物,目前對LCT隱匿轉(zhuǎn)移可能性的估計是以腫瘤細胞形態(tài)學(xué)的變化來判斷的,也有如鈣網(wǎng)膜蛋白、α-抑制素、黑色素A等免疫組化標記物,但是它們的特異性不高,尤其是不能區(qū)分腎上腺皮質(zhì)細胞瘤和黑素瘤細胞的睪丸轉(zhuǎn)移癌,所以為了更進一步了解睪丸腫瘤的生物行為,建立合適的治療方法,研究者對該腫瘤中GP73的分布進行了深入研究。
研究發(fā)現(xiàn),與睪丸腫瘤組織相比,正常組織中GP73的含量極低甚至是沒有,但在睪丸精原細胞瘤的患者中,GP73的表達水平大幅提高。在精原細胞瘤中,GP73呈顆粒狀,偶爾簇裝聚集,非常容易辨別,并且GP73的形態(tài)不會隨著腫瘤的發(fā)展和年齡的差異而發(fā)生變化,因而非常有利于臨床檢查[16]。同樣,在LCT中,GP73也呈高表達,但是在正常睪丸間質(zhì)細胞(leydig cell)中,GP73的表達量也非常之高,這種現(xiàn)象需要我們更進一步的研究GP73在生理學(xué)和病理學(xué)上功能的區(qū)別。睪丸間質(zhì)細胞是內(nèi)分泌型細胞,分泌各種激素,包括雄激素、雌激素,GP73在該細胞中的高表達,為進一步研究GP73在內(nèi)分泌腺中的功能做了鋪墊。
前列腺癌的診斷往往依賴于前列腺穿刺標本的病理檢查,但活檢標本取材有限,僅僅靠光鏡下的組織學(xué)形態(tài)有時很難鑒別,這給診斷條件增加了難度,甚至造成誤診。目前分子生物學(xué)技術(shù)的發(fā)展已經(jīng)證明,前列腺癌的發(fā)生發(fā)展是多種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可以從蛋白水平和基因水平檢測前列腺癌。近年研究發(fā)現(xiàn)α-甲基?;o酶A消旋酶(α-methylacyl-CoA recemase AMACR)在前列腺癌中具有高度特異性和敏感性,P63也是目前基底細胞的可靠標記物,但在一些病例中,此疾病的診斷仍然存在著很多困難,雖然AMACR被廣泛作為前列腺癌的陽性標記物使用,但卻有顯著的兩個局限性:內(nèi)部腫瘤異質(zhì)性的分辨率不高;存在著AMACR陰性腫瘤。同時P63在多數(shù)前列腺腫瘤中是不表達的,這使得研究者不得不尋找其他的標記物,有報道指出,在大量臨床前列腺癌切除的組織中發(fā)現(xiàn)了GP73[17]。研究表明,如將GP73作為輔助標記物,AMACR陰性腫瘤的檢出率可大幅度提高[18]。但是GP73不推薦作為主要的標記物,因為它的敏感性不如AMACR,并且,在高度可塑性的良性腫瘤中,GP73的表達量同樣上升,所以研究者僅建議,將GP73作為輔助標記物,來檢測AMACR陰性的前列腺癌。
食管癌的五年存活率小于15%,其治療方法主要包括手術(shù)切除,化療和放療。在化療中會出現(xiàn)耐藥性,這使得化療效果大打折扣。如順氯胺鉑(cisdiamminedichloroplatinum II CDDP)是使用最廣泛的抗癌藥,但是CDDP很容易導(dǎo)致獲得性耐藥,從而影響了CDDP治療食管癌的效果。為了研究CDDP產(chǎn)生耐藥性的原因,實驗者分析了一系列食管癌基因,探究哪些基因可以影響對CDDP的敏感性。研究表明食管癌的TE4細胞系中的GP73的表達可以使細胞產(chǎn)生對CDDP的耐藥性,抑制TE4細胞中GP73的表達,可以重新讓細胞恢復(fù)對CDDP的敏感[19],從而更好的治療食管癌,這為避免食管癌耐藥性的出現(xiàn)開辟了新的治療途徑。
另外,GP73與肺癌也有一定的關(guān)聯(lián),肺癌可分為小細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和非小細胞肺癌(nono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NSCLC又可分為腺癌、鱗狀細胞癌和大細胞肺癌,其中以腺癌占多數(shù),GP73在腺癌中的表達量較其它類型的肺癌要明顯的多,但由于肺腺癌細胞來源于顆粒上皮細胞,屬于外分泌腺體,只能將GP73快速分泌到肺泡里去,所以GP73不太可能作為肺腺癌的血清標記物,只有采取新的檢測方法,才能更好的在臨床區(qū)分肺癌分類中發(fā)揮作用,在該研究過程中,再次證明了GP73與性別相關(guān),相同的肺腺癌中,女性的GP73的表達強度明顯高于男性[20]。
綜上所述,早期研究者認為GP73可以作為HCC的血清標記物,到目前為止,GP73在許多腫瘤中都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增多表達[21],如前所述的前列腺癌,食管癌,精原細胞瘤,還有沒有提及的尿道細胞癌,腸道癌,乳腺癌等,那么GP73是否在上述之外的其它腫瘤中也有表達?這需要我們更深入的研究,但不管怎樣,GP73作為一個新的高爾基蛋白,在諸多腫瘤中都有增多表達,必定有它自身存在的意義。另外,GP73作為潛在的腫瘤標記物,不管它將來對哪種腫瘤最具有特異性,首先要建立一種經(jīng)濟、簡便的抗干擾能力強的方法來檢測GP73,這樣才能真正將GP73的價值推廣運用于臨床。
[1]Xie Hong bin,Goug Yu,Peng Tao,Cloning of the Promoter Regions of Golgi Membrane Glycoprotein GP73[J].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2008,9:39.
[2]Kladney RD,Cui X,Bulla GA,et al,Decreased survival and hepato-renal pathology in mice with C-terminally truncated GP73(GOLPH2)[J].Int J Clin Exp Pathol,2009,2:34.
[3]郭振英,張愛霞,曹伯良.GP73在腫瘤診斷中的研究進展[J].中華檢驗醫(yī)學(xué)雜志,2010,33:469.
[4]Ralegh D.Kladney,Gary A,Bulla,Linsheng Guo,et al.Gp73,a novel Golgi-localized protein up regulated by viral infection[J].Gene,2000,53.
[5]閻 濤,蔡建強,畢新宇.肝細胞癌腫瘤標記物研究新進展[J].國際腫瘤學(xué)雜志,2008,35(9):704.
[6]譚龍益,陳 潔,王 皓.血清Ⅱ型高爾基體膜蛋白與人類肝細胞癌的關(guān)系[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9(,4).
[7]Gave Li,Tony Mallory,Shinji Satomura.AFP-L3:a new generation of tumor marker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Clinica Chimica Acta,2001,31:15.
[8]毛一雷,楊華瑜,徐海峰,等.新的肝癌血清標記物GP73在肝癌診斷中的初步研究[J].中華醫(yī)學(xué)雜志,2008,28:104.
[9]Li X,Wu K,F(xiàn)an D.Serum Golgi Phosphoprotein 2level:a better marker than alpha-fetoprotein for diagnesing early hepatocellular[J].Carcinoma,2009,49:1602.
[10]張 濤,單 利.高爾基體蛋白73與惡性腫瘤關(guān)系的研究進展[J].Medical Recaptitulate,2010:3421.
[11]Riener MO,Stenner F,Liewen H,er al.Golgi phosphoprotein 2(GOLPH2)expression in liver tumors and its value as a serum marker in hepatocellular[J].Carcinomas Heatology,2009.
[12]劉樹業(yè),杜 智,邵新華,等,高爾基體蛋白73在肝癌診斷中的意義[J].廣東醫(yī)學(xué),2010,31(3):309.
[13]徐萬菊,趙 莉,馬萬山.GP73在肝細胞癌診斷中的應(yīng)用進展及展望[J].醫(yī)學(xué)檢驗與臨床,2009,20(6):70.
[14]Wright LM,Huster D,Lutsenko S,et al.Hepatocyte GP73expression in Wilson disease[J].J Hepatol,2009,51:557.
[15]Geijn van de GJ,Hersmus R,Looijenga LH.Recent developments in testicular germ cell tumor research[J].Birth Defects Res C Embryo Today,2009,87(1):96.
[16]Florian R Fritzsche,Glen Kristiansen,Marc-Oliver Tiener,et al.Golph2expression may serve as diagnostic marker in seminomas[J].BMC Urology,2010:4.
[17]G Kristiansen,F(xiàn)R Fritzsche,K Wassermann,et al.Golph2protein expression as a novel tissue biomarker for prostate cancer:implications for tissue-based diagnostic[J].Cancer,2008,99:939.
[18]Kristiansen G Fritzsche FR,Wassermann K,Jager C,et al.GOLPH2protein expression as a novel tissue biomarker for prostate cancer:implications for tissue-based diagnostic[J].Br J Cancer.
[19]Takeyasu Katada,Hideyuki Ishiguro,Masahiro Kimura,et al,GP73contributes to the sensitivity of cisplatin in esophsgeal canner[J].Esophagus,2009,6:173.
[20]Fangfang zhang,yanli Gu,Xiang Li,et al,Up-regulated Golgi phosphoprotein 2(GOLPH2)expression in lung adenocarcinoma tissue[J].Clinical Biochemistry,2010,983.
[21]Fimmel CJ,Wright L,Golgi protein 73as a biomarker of hepatocellular cancer:development of a quantitative serum assay and expression studies in hepatic and extrahepatic malignancies,2009.
1007-4287(2012)07-1328-04
2011-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