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玲,王金蘭(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藥劑科,鄭州 450014)
腦梗死是臨床常見疾病,多發(fā)于中老年人,是致殘率、復(fù)發(fā)率和病死率均高的一種疾病,急性腦梗死約占腦卒中患者的60%[1]。在我國,每年腦梗死發(fā)病患者約130~150萬人,居世界第2位[2]。世界衛(wèi)生組織統(tǒng)計:每年腦梗死致殘患者超過1500萬人,中風致死患者每年500多萬人[3]。近年來,腦梗死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是尋找合理又經(jīng)濟的藥物治療方案。藥物經(jīng)濟學是用經(jīng)濟學原理、方法和分析技術(shù)對藥物治療的成本和效果進行綜合評價的一門科學,成本-效果分析是較為完備的評價方法之一[4]。為此,筆者采用藥物經(jīng)濟學中的方法對我院治療急性腦梗死的5種方案進行成本-效果分析,以為臨床安全、有效、經(jīng)濟、合理的藥物治療方案提供參考。
采用回顧性調(diào)查方法,選擇我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歸檔病歷,選擇符合1995年“全國第四次腦血管病會議”通過的腦梗死診斷標準,并經(jīng)頭顱CT或MRI確診為腦梗死的患者300名。排除:有出血性疾病或出血傾向的患者;繼發(fā)于其他病變的腦梗死患者;伴有嚴重的肝、腎、心、造血系統(tǒng)疾病的患者;妊娠、哺乳期患者等。
所選病例是我院住院的急性腦梗死患者,全部符合中華神經(jīng)科學會《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中腦梗死的診斷標準,患者無意識障礙,吞咽無困難,檢查合作,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評分在8~25分之間。根據(jù)臨床實際用藥方案分為5組:A組60例,男性29例,女性31例,平均年齡66.2歲;B組60例,男性28例,女性32例,平均年齡65.0歲;C組60例,男性30例,女性30例,平均年齡65.5歲;D組60例,男性31例,女性29例,平均年齡66.6歲;E組60例,男性28例,女性32例,平均年齡67.2歲。各組間性別和年齡、合并癥及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均值、開始治療時間(均在發(fā)病72h內(nèi))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各組均給予常規(guī)治療,如應(yīng)用胞二磷膽堿、甘露醇、阿司匹林等。在此基礎(chǔ)上,A組給予參麥注射液(雅安三九藥業(yè)有限公司)100mL加入5%葡萄注射液250mL中,靜脈滴注,qd;B組給予注射用血塞通(黑龍江省珍寶島制藥有限公司)400mg加入5%葡萄注射液250mL中,靜脈滴注,qd;C組給予注射用奧扎格雷鈉(沈陽藥大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8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靜脈滴注,bid;D組給予注射用燈盞花素(湖南恒生制藥有限公司)50mg加入5%葡萄注射液250mL中,靜脈滴注,qd;E組給予注射用丹參(哈藥集團中藥二廠)400mg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500mL中,靜脈滴注,qd。各組療程均為14d。
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是根據(jù)“腦卒中患者臨床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及臨床療效評定標準”(“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會議”修訂)評定。評分減少91%~100%,病殘程度0級為基本治愈;評分減少46%~90%,病殘程度1~3級為顯著進步;評分減少18%~45%為進步;評分減少18%以下或增多不足18%為無變化;評分增加18%以上為惡化??傆行剩剑ɑ局斡龜?shù)+顯著進步例數(shù)+進步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應(yīng)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多組計量資料的比較采用方差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后,各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各組臨床療效比較(n)Tab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among each groups(n)
經(jīng)χ2檢驗,A、B、C、D組與E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而A、B、C、D組之間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另外,A、B、C、D組經(jīng)治療后,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及日常生活能力明顯改善,與E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各組均未見嚴重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yīng)均可耐受,未給予藥物治療。
2.3.1 成本的確定 總成本包括直接成本、間接成本和隱性成本[5]。由于隱性成本較難預(yù)測,本研究只考慮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直接成本包括藥品成本、檢查成本、給藥成本、住院成本?;颊咚玫乃幤焚M用為藥品成本(每天藥品費用×14d);患者實驗室和其他檢查費用為檢查成本(血、大便、尿常規(guī),腎、肝功能和CT檢查總費用);住院成本是患者住院床位費、護理費、診治費等(每天住院成本×14d)。間接成本=社會勞動力價值成本=本地職工平均工資×14d(費用計算以2011年標準)。各組成本比較,見表2。
表2 各組成本比較(元)Tab 2Comparison of cost among each groups(yuan)
2.3.2 成本-效果分析 成本-效果(C/E)分析是應(yīng)用成本(C)與效果(E)的比值表示每獲得1份效果所需要的凈成本[6]。增量成本-效果比(ΔC/ΔE)是一個方案在參照方案基礎(chǔ)上所增加成本和增加效果的比值,其值越小,說明該方案意義越大。一般以最低成本設(shè)為參照方案。本文以成本最低的E組為參照方案,進行成本-效果分析。
各組成本-效果比較見表3。
表3 各組成本-效果比較Tab 3 Comparison of cost-effectiveness among each groups
由表3可知,與成本最低的E組比較,每增加1個治療效果,B組所消耗的費用最低。
假設(shè)藥價降低15%,其他價格不變,進行敏感度分析,結(jié)果見表4。
表4 敏感度分析Tab 4 Sensitivity analysis
由表4可知,敏感度分析與成本-效果分析一致。
急性腦梗死是腦動脈粥樣硬化、高黏度滯血癥、血管內(nèi)皮損傷、高血壓等原因?qū)е聞用}粥樣硬化斑致血管痙攣和血栓形成,使腦血管突然血流受阻,造成其支配的腦組織進入缺血、缺氧等狀態(tài),導(dǎo)致局部灶性腦缺血梗死和腦神經(jīng)功能受損,表現(xiàn)為口歪眼斜、語言障礙、肢體活動障礙等。但患者梗死周圍半暗帶仍存在側(cè)支循環(huán),能得到部分血液供給,有大量的神經(jīng)元存活,如果有效地迅速恢復(fù)血流供應(yīng),改善腦代謝,神經(jīng)細胞功能便可恢復(fù)。因此,急性腦梗死治療的關(guān)鍵是搶救半暗帶[7]。
急性腦梗死的發(fā)生與血小板黏附、聚集于損傷的血管壁,導(dǎo)致前列環(huán)素/血栓烷(PGI2/TXA2)比例失調(diào)而加速血栓形成有關(guān)。參麥注射液有抗氧化功能,是一種較好的自由基清除劑,可抑制氧自由基觸發(fā)的脂質(zhì)氧化反應(yīng),有改善微循環(huán)和抗凝作用。奧扎格雷鈉是選擇性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劑,通過抑制TXA2)生成及促進PGI2的生成,改善二者間的平衡失調(diào),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擴張血管作用;能抑制大腦血管痙攣,加大腦血流量,改善大腦內(nèi)微循環(huán)障礙和能量代謝異常;增加缺血半暗帶血液供應(yīng),減輕因缺血而導(dǎo)致的組織損傷,從而達到積極搶救半暗帶腦組織作用。另外,急性腦梗死時腦血管血流突然受阻引起腦組織進入缺血、缺氧壞死,造成腦血管血流障礙的重要原因是高黏血癥和腦血管痙攣。中醫(yī)認為是瘀血阻絡(luò)。血塞通主要成分是三七總皂苷,具有活血祛瘀、通脈活絡(luò)的功效。即可擴張血管,使血液黏度降低,抑制血栓形成,抑制血小板聚集,使微循環(huán)得到改善;增加側(cè)支循環(huán),增加血液供應(yīng),降低機體耗氧量,以達到提高機體對缺氧耐受力的作用。注射用燈盞花素是燈盞花全株植物提取所得,其有效成分是黃酮類化合物,作用主要有:抗凝血,抗血栓;擴張腦血管,降低腦血管阻力,改善微循環(huán);清除自由基作用;提高機體耐缺氧能力;降低血液黏度。其通過抗血小板聚集和抑制血小板的增加,使凝血時間延長,對抗15-甲基前列腺素的縮血管作用,增加環(huán)磷酸腺苷含量;還能清除自由基、抑制鈣離子超載,從而避免血管收縮和腦血流減少,改善腦血循環(huán),降低血管阻力,進而解決低灌注問題[8]。丹參的主要成分有丹參酮、丹參酚酸等,能擴張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降低血液黏度,使自由基得到清除,減輕腦組織缺血性損害,恢復(fù)神經(jīng)細胞功能。
本研究表明,每獲得1個單位的效果,A、B、C、D、E組所花費的成本分別是36.41、28.21、34.06、29.10、32.32元;而與E組比較,每增加1個單位的效果多花費的成本,分別是47.59、15.25、39.17、18.10元。另外,A組總有效率最高(91.67%),但成本也最高(3398.06元);E組成本最低,但有效率也最低(68.33%)。A、B、C、D組之間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從成本-效果比來看,B組獲得1個單位的效果所需要的成本是28.21元,均低于其他4組,而且B組ΔC/ΔE為15.25,在A、B、C、D 組中最低。因此,與其他組比較,B組(注射用血塞通)治療急性腦梗死成本-效果更優(yōu)。
[1] 倪穗琴,吳 琳,李劍芳.銀杏達莫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隨機對照試驗的Meta分析[J].中國藥房,2008,19(21):1655.
[2] 王 霞,張 靜.丹參川穹嗪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2011,10(4):70.
[3] 謝雁鳴,宇文亞,王永炎.缺血性中風二級預(yù)防中醫(yī)藥治療述評[R].2008年全國中醫(yī)腦病學術(shù)研究會:318-321.
[4] 董 艷,許應(yīng)強,陸 英,等.腦梗死4種藥物治療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國藥房,2006,17(13):991.
[5] 何志高,陳 潔,張 丹.藥物經(jīng)濟學研究中成本的確定[J].中國藥房,1998,9(3):100.
[6] 徐端正.藥物經(jīng)濟學及其分析[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00,19(2):139.
[7] 榮本兵,王玉紅.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出血療效觀察[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07,6(2):57.
[8] 劉春杰,董立珉.燈盞花素注射液治療偏頭痛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藥房,2008,19(24):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