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唐
每到中午時間,大家離開工位時第一要議論的,就是食堂的菜價。雖然傳說我們的食堂是北京最大的食堂,可對于我們而言,這才真的是“大有大的難處”。不但有人可以輕松地計算出每一塊肉的價格,甚至有人能算出每平方厘米大頭菜的價格。
年輕人喜歡坐在大食堂里慢慢吃,他們把工位當(dāng)家,把餐位當(dāng)咖啡座,總是一邊吃一邊說東說西,笑意盈盈。年輕的未婚小伙子還會拿眼亂瞅,看看姑娘們,猜猜人家是哪個部門的,有沒有結(jié)婚。姑娘們要矜持一些,有的時候,看她們嘴動竟至于會猜不透那是在咀嚼還是說話。他們對食堂有一種戀戀不舍之態(tài)。
中老年朋友們?nèi)匀粺釔叟抨?。面包柜臺可以外賣,他們就拿著塑料袋在那里排。賣面包的小伙兒貌似整個單位權(quán)力最大的人,他老是說:不行不行,每種最多買三個。或者說,你看你看,后面隊伍那么長呢,這個每人只能買兩個。M姐還年輕,但是偶然一次對排隊的渴望,讓她喜歡上了那些面包。如果某天能排到一袋面包,她說她的心情可以好上一個禮拜。
也有人堅持不再去食堂了。通過計算及一系列實踐,他們覺得還是帶飯比較合算。我知道的是幾個住集體宿舍的姑娘,她們每天下班的時候提前到樓下的蔬菜攤買菜,然后乘班車回去,先做一頓晚飯,再做好第二天的午飯放冰箱里。第二天上班的時候帶到辦公室,用微波爐加熱,一邊在網(wǎng)上看電視劇,一邊吃飯。她們說,感謝食堂,這才是生活,讓我們學(xué)會了炒菜做飯。然后,她們又大聲地質(zhì)問:未婚男青年們,會做飯在搞對象的問題上是不是可以加分?
也有一些人在討論應(yīng)該在附近開些小店。比如我就曾經(jīng)想開過一家“唐老師回鍋肉”。我的店里只賣回鍋肉蓋飯,湯免費。我要價格全市最低,低于食堂價格。我要在店里放音樂,還要在店里放連續(xù)劇。我要讓食堂的經(jīng)理來找我談話,要他們求我把價格漲上去。但我舍不得辭職,而且單位周邊的小吃店早已經(jīng)多如牛毛。
一個晴朗的上午,朋友來單位看我,我?guī)ヒ粋€陜西口味的館子。去了之后,我才發(fā)現(xiàn),很多面孔過去都在食堂見過。他們不是AA制,他們各點各的,湊在一起吃。還好有一個靠窗的桌子。我們兩個對面坐著。朋友看菜單的時候,我將目光看向外面。那是我經(jīng)常走過的路,車水馬龍,但隔著一層玻璃,就顯得遠了很多。然后我把目光抬高兩寸,車輛全部消失,道邊樹遮天蔽日,那片蔥蘢猶如電視畫面。這時候,一個穿著拖鞋的青年男子走過,他的衣服上汗?jié)n斑斑。他的左手拎著兩瓶啤酒,右手也有一瓶,正橫在鼻梁上方。我猜那是冰鎮(zhèn)啤酒,他用它取涼。因為我不相信啤酒瓶里能看出什么。
在如電視畫面中的路人甲一樣走過之前,他看了我一眼,相信在他的眼里,我也是電視畫面中一個坐著發(fā)呆的路人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