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建源,蘇國生,羅曉璐,韋善求
(南寧市第四人民醫(yī)院檢驗科,廣西 南寧 530023)
HIV/AIDS患者治療前后CD4+、CD8+細胞水平檢測結(jié)果分析
黎建源,蘇國生*,羅曉璐,韋善求
(南寧市第四人民醫(yī)院檢驗科,廣西 南寧 530023)
目的 了解HIV/AIDS患者高效逆轉(zhuǎn)錄抗病毒(HAART)治療前后CD4+、CD8+細胞計數(shù)水平變化情況。方法利用流式細胞分析技術(shù)對隨機選取在本院住院治療的177例HIV/AIDS患者進行治療前后CD4+、CD8+檢測,觀察其治療前后CD4+、CD8+細胞計數(shù)水平的變化。結(jié)果經(jīng)過6個月的HAART治療后,在選取的177例HIV/AIDS患者中,CD4+、CD8+細胞計數(shù)均較抗病毒治療前有上升的趨勢,治療前后細胞計數(shù)比較差異具有非常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1)。結(jié)論HIV/AIDS患者在持續(xù)HAART治療后,CD4+、CD8+細胞計數(shù)將會提升到一定的水平,其可更好地提高HIV/AIDS患者的免疫力,在延長患者生命中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HIV/AIDS患者;CD4+;CD8+;抗病毒
隨著醫(yī)學科學技術(shù)的不斷發(fā)展,流式細胞分析已經(jīng)廣泛應用與臨床,特別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HIV/AIDS)患者T細胞亞群CD4+、CD8+細胞的絕對計數(shù),對臨床HIV/AIDS的治療與病情評估具有重要的意義[1]。流式細胞分析最大的優(yōu)點主要是對混合細胞群體中亞群細胞的計數(shù),如淋巴細胞根據(jù)其表面標志的不同可分為T淋巴細胞(CD3+)、B淋巴細胞(CD19+)、NK細胞(CD16+56+/CD3-),T淋巴細胞又可分為輔助和誘導T淋巴細胞(CD3+、CD4+、CD8-)以及抑制和細胞毒T淋巴細胞(CD3+、CD4-、CD8+)等[2-4]。當前T淋巴細胞亞群的絕對計數(shù)越來越多應用于HIV/AIDS患者病情發(fā)生發(fā)展和臨床治療效果的監(jiān)測,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為了解HIV/AIDS患者高效逆轉(zhuǎn)錄抗病毒(HAART)治療前后CD4+、CD8+細胞計數(shù)水平變化情況,本研究隨機選取在本院住院治療的177例進行治療前后CD4+、CD8+計數(shù),現(xiàn)將結(jié)果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177例HIV/AIDS患者來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經(jīng)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為(廣西CDC)確認、實驗室確認,并在本院住院治療的患者,均在南寧市城區(qū)居住或是暫時定居人群。其中男性124例,女性53例,年齡4個月~78歲,平均38歲。患者HAART治療前均進行CD4+、CD8+計數(shù),使用HAART 6個月后再次進行CD4+、CD8+計數(shù)。
1.2 方法 分別抽取所有患者治療前后靜脈抗凝血2 ml備用,利用流式細胞分析技術(shù)對所有選取的患者標本進行CD4+、CD8+細胞計數(shù),比較治療前后各標本CD4+、CD8+細胞的變化情況。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統(tǒng)計軟件SPSS14.0版進行統(tǒng)計分析,例數(shù)的比較使用卡方檢驗,計量單位的比較使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177例HIV/AIDS患者中,男性感染率相對較高,男女感染率比較,χ2=56.96,P<0.01,差異具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各項指標治療前后比較差異均具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1),見表1。
表1 HIV/AIDS患者治療前后CD4+、CD8+細胞計數(shù)的比較
表1 HIV/AIDS患者治療前后CD4+、CD8+細胞計數(shù)的比較
?
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認為,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免疫缺陷性疾病與機體內(nèi)T淋巴細胞亞群的變化存在密切的相關(guān)性,其發(fā)病的重要原因是CD8+細胞數(shù)量的減少、CD4+細胞數(shù)量的升高、CD8+細胞功能的低下、CD4+功能的增高等。表現(xiàn)最典型的病種主要是活動性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SLE),這類病例外周血T淋巴細胞CD8+細胞數(shù)量百分率嚴重降低,而CD4+細胞則多數(shù)增高,導致CD4+/CD8+比值升高。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類風濕,活動期多發(fā)性硬化癥,重癥肌無力、急性GVHD、自身溶血性貧血、移植排斥反應、乙型肝炎等疾病都具有T淋巴細胞亞群分布異常的病態(tài)特征。
HIV/AIDS患者是一種由HIV病毒引起的以T淋巴細胞亞群受損為主要特征的繼發(fā)性細胞免疫缺陷綜合征。HIV病毒在復制增殖過程中通過直接毒性作用、細胞融合以及自身免疫等破壞方式殺傷T淋巴細胞CD4+靶細胞。T淋巴細胞亞群是機體免疫系統(tǒng)中最重要的一群細胞,在正常的機體內(nèi)通過各亞群淋巴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維持機體的正常免疫功能,當各種不同淋巴細胞亞群的數(shù)量和功能發(fā)生異常改變時,可能導致機體發(fā)生一系列免疫功能紊亂并引發(fā)的病理性改變[1-5]。HIV主要侵犯人體的T淋巴CD4+細胞,導致其數(shù)量減少和功能異常,引起機體免疫平衡遭到破壞而使得免疫功能低下,最終導致機體各種機會感染和腫瘤的發(fā)生。由此,常規(guī)對T淋巴細胞亞群,特別是對CD4+細胞的檢測在評估HIV/AIDS患者免疫狀況、疾病進展及預后判斷等方面都有重要臨床意義。
本研究顯示,在選取的177例HIV/AIDS患者中,男性感染率相對較高,男女感染率比較,P<0.01,差異具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經(jīng)HAART治療6個月后,CD4+計數(shù)、CD8+計數(shù)、CD4+/CD8+值水平均有較大的提升[6-8],治療前后比較,P<均0.01,差異具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HIV/AIDS患者經(jīng)持續(xù)HAART治療,可較好地提高機體CD4+細胞,更大程度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在延長患者生命中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提倡臨床治療HIV/AIDS患者應常規(guī)進行對T淋巴細胞CD4+、CD8+的測定,以為HIV/AIDS患者病情的發(fā)生發(fā)展、治療效果判斷和預后評價提供有力的證據(jù)。
[1]羅小成,朱章萍,鄧榮婧,等.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T淋巴細胞亞群的變化及其臨床意義[J].實用預防醫(yī)學,2010,17(7): 1423-1424.
[2]Porichis F,Kaufmann DE.HIV-specific CD4 T cells and immune control of viral replication[J].Curt Opin HIVAIDS,2011,6:174-180.
[3]Freel SA,Saunders KO,Tomaras GD.CD8+T-cell-mediated control of HIV-1 and SIV infection[J].Immunol Res,2011,49:135-146.
[4]van Bockel DJ,Price DA,Munier ML,et al.Persistent survival of prevalent clonotypes within an immunodominant HIV gag-specific CD8+T cell response[J].J Immunol,2011,186:359-371.
[5]普 冬,王 霖.用流式細胞儀研究HIV/AIDS患者HAART的治療效果[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8,15(4)(旬刊):479-481.
[6]Piconi S,Trabattoni D,Gori A,et al.Immune activation,apoptosis, and Treg activity are associated with persistently reduced CD4+T-cell counts during antiretroviral therapy[J].AIDS,2010,24:1991-2000.
[7]Heath SL,Sabbaj S,Bansal A,et al.Goepfert PA.CD8 T-cell proliferative capacity is compromised in primary HIV-1 infection[J].J Acquir Immune Defic Syndr,2011,56:213-214.
[8]李劍軍,劉 偉,唐志榮,等.兒童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高效抗反轉(zhuǎn)錄病毒治療前后T淋巴細胞及亞群的變化[J].中華預防醫(yī)學雜志,2010,44(11):989-992.
R446
B
1003—6350(2012)13—093—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2.13.042
2012-01-27)
2009年廣西南寧市科學研究與技術(shù)開發(fā)計劃項目(編號:200901014C)
黎建源(1966—),男,廣西玉林市人,主管技師。
*通訊作者:蘇國生。E-mail:suguoshengv@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