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md Ostmann
Bernd Ostmann淺析大眾汽車集團人事變動
大眾汽車集團是否已經走到了轉角?在過去的一年,大眾汽車集團憑借830萬輛的銷量成為全球第三大汽車制造商;而單看銷售額,大眾汽車集團1600億歐元的銷售數據無疑獨占行業(yè)鰲頭。按照之前制定的目標,在2018年時,大眾汽車集團還將憑借1000萬輛的銷售數字在各個環(huán)節(jié)成為行業(yè)翹楚,包括銷量、利潤率及消費者滿意度。
然而談到消費者滿意度,大眾汽車在中國正面臨著少有的困局。為了重塑中國消費者的信任,大眾汽車將DSG變速箱的質保周期由之前的兩年或六萬公里延長到了十年或十六萬公里。由此造成的額外支出預計為4億歐元。
除此之外,南歐市場的持續(xù)低迷使得子品牌西亞特成為大眾汽車集團的頭號難題;斯堪尼亞與曼卡的合作并沒有取得新的進展;向來以技術先進為標榜的奧迪也面臨著技術亮點乏新可陳的局面,而且,在新技術研發(fā)領域,沃爾夫斯堡與因戈爾施塔特存在著分歧。
所謂窮則思變,大眾汽車集團董事長馬丁?文德恩與監(jiān)事會主席費迪南德?皮耶希對30多個高層管理職位進行了調整。其中,曾經供職于大陸集團的卡爾?托馬斯?諾伊曼(中文名:倪凱銘)即將交出大眾汽車中國市場的帥印。大眾汽車集團為之提供了斯柯達品牌研發(fā)總監(jiān)的職位,但倪凱銘拒絕了這一職位。接替他的是約赫姆?海茲曼。海茲曼目前擔任大眾汽車集團商用車部門主管,致力于協(xié)調大眾汽車集團各商用車部門間的合作。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產品專家,海茲曼將領導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市場的業(yè)務。同時,海茲曼還將出任大眾汽車集團董事會新設的中國業(yè)務董事一職,足見大眾汽車集團對中國市場的重視。
2011年,大眾汽車在中國市場完成了220萬輛的銷售量。進而,大眾汽車同一汽、上汽一道于一季度完成了8.5億歐元的營業(yè)利潤,占大眾汽車集團今年一季度總營業(yè)利潤的四分之一。中國市場的膨脹促使大眾汽車集團不斷加大在華的投資力度,在2016年之前,海茲曼可以支配的財務預算高達140億歐元。
除了中國市場的換帥之舉,大眾汽車集團還對奧迪品牌的管理層進行了大刀闊斧的調整。貝恩德?馬滕將接替烏爾夫?博肯哈根領導奧迪品牌的采購業(yè)務,后者則將調任曼卡采購主管?,F任大眾汽車集團營銷主管盧卡?德?梅奧將取代彼得?施瓦茨鮑爾,擔任奧迪銷售總監(jiān)一職。盧卡?德?梅奧曾就職于菲亞特集團,任期內不但成功地將菲亞特500引入了市場,還執(zhí)掌過阿爾法?羅密歐品牌。
而最令人震驚的職位變動莫過于沃爾夫岡?杜翰墨接替邁克爾?迪克。他的前任迪克曾是現任大眾汽車集團總裁馬丁?文德恩的親密同僚。在文德恩調任大眾汽車集團之后,奧迪在集團內的地位愈發(fā)突顯。然而,目前奧迪的技術優(yōu)勢并不明顯。作為奧迪技術總監(jiān),迪克表現太過偏執(zhí)。盡管來自集團的批評十分激烈,迪克還是堅持了以轉子發(fā)動機作為電動車增程動力的研發(fā)方向。這造成了集團與奧迪關系的緊張。
按照計劃,年事已高的迪克將步入退休階段。接替迪克的杜翰墨曾經領導過保時捷研發(fā)部分。離開保時捷之后,杜翰墨成為賓利及布加迪品牌負責人。任期內,杜翰墨積極推動著布加迪Galibier及賓利SUV項目。而曾經領導寶馬摩托車部門的背景更使得杜翰墨成為新品牌杜卡迪的理想首領。升任奧迪品牌研發(fā)總監(jiān)之后,杜翰墨將以更高的研發(fā)力度塑造奧迪品牌在技術方面的優(yōu)勢,從而促進奧迪品牌的銷售,進而為大眾汽車集團的2018年計劃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