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展
杭州市余杭區(qū)第五人民醫(yī)院 余杭 311100
馬文江 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
肺栓塞是以各種栓子栓塞肺動脈系統為發(fā)病原因的一組疾病或臨床綜合征的總稱。隨著科學的發(fā)展,各種診斷技術如多排螺旋CT、核素肺通氣/灌注掃描等應用,肺栓塞的診斷率有了明顯的提高[1]。血漿D-二聚體對于肺栓塞診斷有高度敏感性和陰性預測意義。但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呼吸內科近1年來發(fā)現4例D-二聚體陰性的肺動脈栓塞病例,報道如下。
病例1:女,58歲,因“活動后胸悶氣促1年,咳嗽、咳痰3天伴暈厥數次”而來院就診。當地醫(yī)院行冠脈造影術示左冠主干左前降支、對角支、回旋支及右冠未見明顯狹窄。心超示右房右室稍增大,左室舒張功能下降。查體:T 35.8℃,P 102次/min,R 24次/min,BP 104/70mmHg神清,精神軟,頸靜脈怒張,雙肺未聞及濕性羅音,左上肺呼吸音偏低。心率102次/min,心律齊,心音低鈍,未聞及明顯病理性雜音。腹隆軟,無壓痛,雙下肢無浮腫,四肢無畸形,無杵狀指,神經系統體征陰性。急診血氣分析示pH 7.39,PCO234.4mmHg,PO245.7mmHg。D-二聚體 308μg/L。肺動脈CTA提示雙肺動脈多處栓塞,見圖1。經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療后好轉。
病例2:女性,44歲,因右上肢腫脹伴活動后氣急5天入院。查體:右上肢腫脹,皮溫不高,頸靜脈無怒張,頸軟,氣管居中,兩肺呼吸音對稱,未聞及干濕羅音,心界無明顯擴大,心率80次/min,律齊,未聞及病理性雜音,雙下肢無浮腫。腎功能、電解質正常,血氣正常,D-二聚體137 μg/L。肺動脈CTA:右下肺動脈栓塞,上腔靜脈與右鎖骨下靜脈無名靜脈交匯處栓塞并大量側枝循環(huán)形成,左下肺動脈周圍軟組織影伴縱隔多發(fā)淋巴結,右鎖骨下動脈走行變異,見圖2。氣管鏡刷片找到非小細胞肺癌。給予低分子肝素針及華法令片抗凝,吉非替尼治療后癥狀改善。
病例3:男性,62歲,因咳嗽發(fā)熱伴咯血3個月入院。查體:神志清,精神可,靜息下呼吸平穩(wěn),皮膚黏膜無黃染,兩肺呼吸音粗,雙肺未聞及干濕羅音。心率84次/min,律齊,未聞及病理性雜音,腹平軟,全腹無壓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動性濁音陰性,雙腎區(qū)無叩痛,左下肢比右下肢粗。雙下肢靜脈彩超:左下肢腘靜脈部分血栓形成。D-二聚體92μg/L。肺血流灌注掃描:右肺下葉上段局限性血流灌注減低。肺動脈CTA:右下肺動脈分枝內見低密度影,栓塞不能除外,見圖3。予低分子肝素針、華法令抗凝治療后好轉。
病例4:女性,52歲,因胸悶氣促1年余就診,查體未發(fā)現明顯陽性體征,當地醫(yī)院多次做D-二聚體均在正常范圍。浙醫(yī)一院肺動脈CTA提示肺動脈栓塞,見圖4。目前給予華法令抗凝治療。
肺栓塞是內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動脈或及其分支引起肺循環(huán)障礙的臨床和病理生理綜合征的總稱,包括肺血栓栓塞癥、脂肪栓塞綜合征、羊水栓塞、空氣栓塞等。肺栓塞臨床癥狀多種多樣,可表現為呼吸困難、胸痛(包括胸膜炎樣胸痛和心絞痛性胸痛)、暈厥、煩躁不安及驚恐甚至瀕死感、咯血、咳嗽、心悸,由于其臨床表現復雜多樣,不同病例常有不同的癥狀組合且無特異性,漏診及誤診情況嚴重,病死率極高。但診斷明確并經過治療后病死率明顯下降。因此,提高肺栓塞的診斷意識和掌握肺栓塞診斷技術是減少誤診、漏診的關鍵[2]。
D-二聚體是交聯纖維蛋白在纖溶系統作用下產生的特異性降解產物,是特異性反映高凝狀態(tài)和繼發(fā)性纖溶亢進的標志物之一,在多種疾病如心腦血管疾病、肺部疾病、惡性腫瘤、肝硬化等均可升高[3]。歐洲和我國對肺栓塞診斷與治療指南認為,D-二聚體對肺動脈栓塞診斷的敏感性達92%~100%,但其特異性較低,僅為40%~43%左右。當血漿D-二聚體<500μg/L時,對可疑肺栓塞有很高的否定價值,由于其敏感性高特異性差,臨床普遍認為,D-二聚體陰性對肺動脈栓塞有較大的排除診斷價值[4]。對于肺栓塞的其他診斷方法,目前認為,肺動脈造影是確診肺栓塞的金標準,可為介入和手術提供血流動力學資料。肺動脈CTA診斷肺栓塞的敏感性高達94%~96%,特異性92%,可以作為首選的診斷手段[5]。本組4例D-二聚體陰性的肺動脈栓塞病例,均經肺動脈CTA檢查確診。因此,對于D-二聚體<500μg/L,但各方面高度懷疑肺栓塞的患者,應及時進行肺動脈CTA等檢查,以免漏診。
[1]康健,王辰,陸慰萱,等.肺血栓栓塞癥[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6,26(19):1457-1467.
[2]高媛,秦軍.肺動脈栓塞的診斷研究進展[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9(2):267-269.
[3]葉曉芳,劉雙,楊京華.血漿D-二聚體水平測定在不同肺部疾病中的意義[J].心肺血管病雜志,2009,28(1):7-9.
[4]Carrier M,Wells PS,Roder MA.Excluding pulmonary embolism at the bedside with low pre-test probability and D-dimer.Safety and clini calutility of 4 methods to assign pre-test probability [J].T hromb Research,2006,117(4):469-474.
[5]翟振國,王辰.肺血栓栓塞癥的研究進展[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4,27(1):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