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廣橋,段紅光,李 暾
(1.重慶郵電大學通信學院,重慶400065;2.重慶重郵信科通信技術有限公司,重慶 400065)
隨著網絡向全IP化的快速發(fā)展,由無線接口長期演進(LTE)和系統結構演進(SAE)兩個重要部分組成的演進分組系統(EPS)成為支持全面的分組系統之一。EPS系統中定義了分組數據網絡(PDN)連接業(yè)務的概念,PDN連接業(yè)務是指EPS網絡提供在UE與PLMN的外部PDN之間的IP連接,可支持一個或者多個業(yè)務數據流的傳輸。
在EPS系統中,服務質量(QoS)的控制基本粒度是承載,即同一承載上的所有業(yè)務數據流將獲得同樣的QoS保障,不同承載類型提供不同的QoS保障。一個EPS承載可看作UE與PDN_GW之間的邏輯電路,業(yè)務流模板(TFT)中的每個分組包過濾器(PF)對應一個EPS承載。通過與承載對應的PF,將PDN下的業(yè)務數據流進行分類并分發(fā)到不同的EPS承載上傳輸。
下文將通過介紹TFT基本概念,分析上行方向的業(yè)務流模板(TFT)如何將不同QoS需求的IP分組數據匹配發(fā)送到相應的EPS承載上,然后給出一種PF與IP分組包之間的匹配實現方案。
EPS系統提供端到端QoS,其沿用了UMTS系統相似的QoS框架,即分層次、分區(qū)域的QoS體系結構,上層的QoS要求分解為下層的QoS屬性,下層為上層提供承載業(yè)務。EPS承載業(yè)務架構如圖1所示。
圖1 EPS承載業(yè)務架構
在上行方向中,UE存儲一上行分組過濾器和一數據無線承載之間的映射關系去建立業(yè)務數據流和數據無線承載的綁定。在下行方向中,PDN網關存儲一下行PF和一S5/S8承載的映射關系去建立業(yè)務數據流和S5/S8的綁定。在上行和下行方向中,eNB存儲一數據無線承載和一S1承載之間的一一映射關系去建立數據無線承載和S1承載的綁定。在上行和下行方向中,服務網關存儲一S1承載和一S5/S8承載之間的一一映射關系去建立S1承載和S5/S8的綁定。
EPS系統中有以下承載類型概念:默認承載、專用承載、保證比特速率(GBR)承載和Non-GBR承載,其關系如表1中所示。
表1 EPS承載關系
用戶的IP包需要映射到不同的EPS承載,以獲取相應的QoS保障,這樣的映射關系是通過TFT及其中的分組過濾器(PF)來實現的。TFT是相應EPS承載上所有PF的集合,PF表示將用戶的一種用戶業(yè)務數據流(SDF)映射到相應EPS承載上。
一個TFT由一個或多個下行分組過濾器或是0個及多個上行分組過濾器組成。其中每個PF通過惟一分組過濾器標識符(PF ID)來識別,同時含有一優(yōu)先級索引(EPI),該EPI的取值在使用相同 IP地址和APN的所有EPS承載的同一方向(上行或下行方向)下是惟一的,優(yōu)先級取值范圍是0(優(yōu)先級最高)~255(優(yōu)先級最低)。
因此,每個合法的上行或下行PF都包含:在給定TFT中的惟一PF ID、在同一IP地址和APN的同一方向(上行或下行)的所有PF中的惟一EPI以及至少一個下列屬性:
1)Remote Address and Subnet Mask;
2)Protocol Number(IPv4)/Next Header(IPv6);
3)Local Port Range;
4)Remote Port Range;
5)IPSec Security Parameter Index(SPI).IPSec;
第8段里endless procession of women,endless一詞的使用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想象,他經歷的女性的確不少。這些女性如同行軍般一個接一個出現在他生命里。
6)Type of Service(TOS)(IPv4)/Traffic class(IPv6)and Mask;
7)Flow Label(IPv6)。
其中“remote”代表外網實體,“l(fā)ocal”代表 MS。以上屬性中,有些屬性是可與其他屬性共存的,而有些屬性是不能與一些特定屬性共存的。如表2中列出了PF有效屬性組合,其中標記“X”的屬性可以共存在同一PF中。通過EPS承載索引(EBI)可將所有PF與EPS承載相互映射,每個EPS承載有對應的EBI參數和TFT,而每個TFT最多含有16個PF。PDN連接與EPS承載、TFT、PF關系如圖2所示。
表2 有效PF屬性組合
圖2 PDN連接與EPS承載、TFT、PF關系
EPS系統中,PDN連接可能存在多個專用承載(含有多個PF),PF匹配按PF優(yōu)先級從高到低原則依次與PDU進行匹配。如果接收的PDP協議數據單元(PDU)頭部參數與某PF中有效屬性組合的屬性值全匹配,則PDU與PF匹配成功,同時PDU可在本PF映射的無線承載上傳輸。
在使用相同的IP地址和接入點名稱(APN),同時存在2個或以上的基于不同QoS業(yè)務需求的EPS承載的情況下,UE和網絡之間的IP分組數據通過TFT來區(qū)分在哪個EPS承載上進行傳輸。
TFT模板主要完成以下功能:
1)完成接收到的所有IP分組包與PF匹配,直至匹配成功;
2)將匹配成功的IP分組包與EPS承載進行綁定及傳輸。
以下描述上行方向IP分組包與PF綁定過程,參考圖3。
1)首先選用優(yōu)先級最高的PF進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則將IP分組包與相應的承載進行綁定;
2)若匹配失敗,則選擇具有低一級優(yōu)先級的PF進行匹配,直到綁定成功或所有PF都匹配完成為止;
3)若默認承載上沒有分配TFT,所有PF匹配未成功的IP分組包將與默認承載綁定傳輸,否則丟棄本IP分組包。
圖3 IP分組包與PF匹配過程
從以上所述可知,PF與IP分組包的匹配過程主要是實現IP分組包分類到正確無線承載傳送,送往何種無線承載是根據匹配成功的PF中對應EBI映射得出的。
TFT中分組過濾器PF與IP分組包的匹配,利用各個PF中存在的屬性值與IP分組包包頭信息(如源端口、目的端口、協議號等)進行比較來實現,IP分組包與PF匹配根據PF優(yōu)先級從高到低原則匹配。PF中存在的屬性值通過從網絡側獲取,然后保存到UE中用于之后的IP包匹配比較。利用bitmap表示PF中各屬性的有效性,根據表2可知此bitmap可用8位無符號字符構造:某比特對應某匹配屬性,當某比特位為1時表示此屬性有效,需要匹配比較,反之無效,不匹配比較,只使用前7比特位。表3表示bitmap中比特位對應PF屬性,其中bitmap中最低比特位對應第1比特位。圖4為PF與IP分組包匹配實現流程圖。
表3 bitmap中各比特位含義
通過圖4的實現流程最終可實現各個上行IP分組包在正確的無線承載進行傳送。
圖4 PF與IP分組包匹配實現
EPS系統中,用戶能夠建立多個承載,體驗不同業(yè)務需求,如果沒有很好地及時地將IP分組包與PF匹配成功傳輸,會影響用戶體驗。本文通過對TFT模板的研究,對于上行方向PF與IP分組包之間的匹配給出一種基本的匹配實現方案,為了更快實現PF與IP分組包的匹配,對本文給出方案的優(yōu)化可作為下一研究目標。
:
[1]3GPP TS23.008 V10.3.0,Mobile radio interface layer 3 specification[S].2011.
[2]3GPP TS23.060 V10.4.0,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S].2011.
[3]3GPP TS23.401 V10.5.0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enhancements for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access[S].2011.
[4]3GPP TS24.301 V10.3.0 ,Non-access-stratum(NAS)protocol for evolved packet system(EPS) [S].2011.
[5]3GPP TS36.300 V10.5.0,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and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S].2011.
[6]查敦林,郭曉東,孫知信.LTE/SAE的QoS研究[J].計算機技術與發(fā)展,2010,20(11):250-252.
[7]黃韜,智江,劉韻潔.EPS系統的QoS機制[J].中興通訊技術,2008(6):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