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潔
世紀(jì)老人周有光先生曾是“漢語拼音方案”的主要創(chuàng)制者之一,他的這一貢獻(xiàn)造福世人,惠澤數(shù)代。他對中外典籍、歷史、文化有著一系列的獨特解讀和詮釋。在他的筆下,我們看到了文字的沃野、語文的天空、文化的世界,他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高遠(yuǎn)而清新的思想窗戶,引發(fā)我們對于萬千世態(tài)的進(jìn)一步追問。
周有光,1906年生于江蘇常州,著名語言學(xué)家、文字學(xué)家、經(jīng)濟學(xué)家。青年和中年時期主要從事經(jīng)濟、金融工作。1955年學(xué)術(shù)方向改變,專職從事語言文字研究,曾參加并主持?jǐn)M定《漢語拼音方案》(1958年公布),被譽為漢語拼音創(chuàng)始人之一。幾十年來一直致力于語文改革,著有《中國拼音文字研究》、《字母的故事》、《語文風(fēng)云》、《新時代的新語文》、《漢字和文化問題》等。
【文字的沃野】
漢字是當(dāng)今世界上碩果僅存的古老表意文字。古巴比倫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書字”,以及另外一些古文字都已不知所終,唯有漢文化以漢字為載體延續(xù)至今。沒有漢字就不會有輝煌燦爛的中國古代文明,可以說漢字是中華文明之母。
漢字與中國的姓名文化 我國最早見于文字記載的姓氏,一般認(rèn)為是來自商代的甲骨文中。從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的甲骨文字看,有“帚秦”、“帚楚”、“帚杞”、“帚周”等字,其中“帚”即后來的“婦”字,“帚秦”等即“婦秦”等,指來自“秦”等部族的婦人。上述“秦”、“楚”、“杞”、“周”等字,都被認(rèn)為是我國早期姓氏的一部分。
在生活中,當(dāng)我們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姓名時,總愛在告訴人家姓后,再把姓的寫法告訴人家。如“張,弓長張”、“李,木子李”等等,以防別人搞錯了或沒聽清。對姓氏用字拆卸組裝的做法,起源還很早,西漢時代就出現(xiàn)了?!度龂尽の褐尽ざ總鳌酚浲踉手\誅董卓,裴松之注引《英雄記》說:
時有謠言曰:“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猶不生?!?/p>
千里草合為“董”字,“十日卜”合為“卓”字。歌謠的意思是說董卓活不成。這是人民群眾憤恨董卓殘暴,咒他死。
大多數(shù)中國人認(rèn)為,人的名字里包含著人的一生命運的全部信息,是溝通天地萬物的樞紐,體現(xiàn)著人與自然血肉契合的直覺意識。古人取名有“男自《楚辭》,女自《詩經(jīng)》”之說。歷史上文人學(xué)士的名字確多取自經(jīng)、史、子、集。名和字總共不過兩個字,三個字,最多是四個字,怎么能將一段文意或一個典故概括成兩三個字變成名字呢?這不能不讓人贊嘆漢語和漢字的妙處。請看下列名字:
晉·潘岳字安仁。
《論語·雍也》:“仁者樂山?!庇帧独锶省罚骸叭收甙踩省!痹兰瓷剑浴鞍踩省迸c“岳”相應(yīng)。
清·戴震字東原。
《易·說卦》:“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
漢字與數(shù) 中國人的數(shù)字不僅可以計數(shù),還可以入詩入文,其中最具文采和浪漫色彩的莫過于卓文君給其丈夫司馬相如的數(shù)字家書。
相傳卓文君與司馬相如成婚不久,司馬相如便辭別嬌妻赴長安做官。以后多情的卓文君朝思暮想,癡心等待著丈夫的“抵金”家書,殊不知等了五年,等來的卻是寫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的數(shù)字家信。聰穎過人的卓文君當(dāng)然明白丈夫的意思。數(shù)字中的無“億”表明丈夫?qū)λ裏o“意”,只不過是不直說罷了。卓文君既悲又憤且恨,當(dāng)即復(fù)書叫來人帶回。
司馬相如接到文君復(fù)信,拆開一看,原來是卓文君用數(shù)字聯(lián)成的一首詩:
一別之后,兩地相思,說的是三四月,卻誰知是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huán)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般怨,千般念,萬般無奈把郎怨。
萬語千言道不盡,百無聊賴十憑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偏遇陣陣?yán)溆隄不ǘ耍脑妈凌它S,我欲對鏡心意亂,三月桃花隨流水,二月風(fēng)箏線兒斷。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為男。
司馬相如越讀越慚愧,越覺得對不起才華出眾、對自己一片癡情的妻子,終于用駟馬高車,親自回鄉(xiāng)迎文君去長安。
漢字與服飾 古代衣飾由來已久,與衣服有關(guān)的漢字可稱為“衣服字”。從漢字的構(gòu)造本身,也就是傳統(tǒng)的“六書”觀念來看,衣服字中象形字和形聲字多,許慎在《說文解字·敘》中給象形字下的定義是“畫成其物,隨體詰詘”,(詰詘:曲折)服裝是具體之物,便于繪出具體之形,這與象形字的性質(zhì)正相符,所以衣服字中有一些典型的象形字,如“衣”、“裘”、“巾”等。衣服除了護(hù)體和御寒,還有它精神作用的一面,如遮羞。而從衣服字所表示的意義總體來看,大多與古代的禮儀制度有關(guān)。
漢代以前帽子叫頭衣,頭衣又叫元服,元就是頭,頭上的衣服,所以叫元服。與頭衣有關(guān)的漢字,主要有冠、冕、弁、胄、帽、巾等。冠,指貴族男子戴的普通帽子。冠主要由冠圈、冠梁和纓組成。冠梁是一根不寬的帶子,系在冠圈上,從前到后覆在頭頂;纓是冠圈兩旁的絲繩,一般在下巴下面打一個結(jié),以防冠脫落。冠還有一個必不可少的附件“笄”,也叫“簪”,是用來把冠固定在頭發(fā)上的細(xì)長簽子。由于簪和纓是戴冠所必不可少的,所以古代作品中長用來指戴冠的人,如杜甫《八哀詩·贈左仆射鄭國公嚴(yán)工武》:“空余老賓客,身上愧簪纓。”冠還是貴族區(qū)別于平民的標(biāo)志之一,如班固《西都賦》:“冠蓋如云,七相五公。”杜甫《夢李白》之二:“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比绻捅硎灸挲g的詞語如“童子”等放在一起,“冠”的意思是成年人。《論語·先進(jìn)》:“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fēng)乎舞雩”?!肮谡摺奔粗赋赡昴凶??!抖Y記·曲禮上》說:“人生十年曰幼,學(xué);二十曰。”意為十歲還不到二十歲是幼年,需學(xué)習(xí);二十歲到二十九歲是弱年,要行冠禮。后代即以“弱冠”表示二十來歲,如王勃《滕王閣序》:“等終軍之弱冠?!?/p>
戴在頭上的叫“頭衣”,穿在腳上的叫“足衣”,穿在身上的衣服則叫“體衣”。在古代,上衣叫“衣”,下衣叫“裳”。裳像后代的裙子,男女都穿。到春秋戰(zhàn)國之際,又出現(xiàn)了一種上衣下裳連成一體的服裝,叫深衣。后代的旗袍以至今天的大衣,都是從深衣發(fā)展而來的。深衣用十二幅布制成,對應(yīng)一年的十二個月。
足衣包括鞋子和襪子。古代鞋子的總稱是履,用“履”作形旁的基礎(chǔ),可造出“屨”、“屐”、“屣”等表示鞋子、或與鞋有關(guān)的字。傳說中鞋最初是用麻制成的?!墩f郛》卷引留存《事始·鞋》:“古人以草為屨,皮為履,后唐馬周始以麻為之,即鞋也。”《顏氏家訓(xùn)·治家》載鄴下有一領(lǐng)軍(禁軍軍官)貪財,后犯法被沒收家產(chǎn),家中“麻鞋一屋,弊衣數(shù)庫”,麻鞋與弊衣并列,可見不是珍貴之物。
【語文的天空】
所謂閑談,便是想到哪里就說到哪里,前后并不連貫,不能給人以系統(tǒng)的知識。但是為什么許多人喜歡閱讀呢?那是因為每個人都有看“閑書”的需要。大部頭的讀物,需要我們正襟危坐而讀之?!罢Z文閑談”則是語文中的幽默小品,趣味十足,讓你在輕松中獲得有益的知識。
漢字的特異功能 《聊齋》中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兩個狐貍精給書生出對子:“戊戌同體,腹中止欠一點”。書生對不出。狐貍精自己對成:“己巳連蹤,足下何不雙挑”?!拔?,戌,戍”、“己,巳,已”。普通人嫌它分辨麻煩。狐貍精卻利用麻煩來刁難人。用字形作文學(xué)游戲,是漢字的特異功能。離開特異功能,狐貍就成不了精
以字形為資料的文學(xué),可以稱為“字形文學(xué)”。主要是“拆字對聯(lián)”,例如:
(1)此木是柴、山山出。
因火成煙、夕夕多。
(2)冰凍酒,一點兩點三點。(“冰”字原來是“水”字加一點)
丁香花,百頭千頭萬頭。(“萬”的繁體字是草字頭)
(3)凍雨灑窗,東二點、西三點。
切糕分客,上七刀、下八刀。
五花八門的詩詞“一”字筆畫最少,可是經(jīng)詩人巧妙安排,能化平淡為神奇?!兑蛔衷姟分杏昧硕鄠€“一”字,達(dá)到錯落有致的效果,含義不俗,有“獨”、“一”、“滿”、“全”等多種意思。每個“一”都具有鮮明的形象,寫人狀物,繪聲繪色,詩情畫意。
(1)一片一片又一片,兩片三片四五片,六七八片九十片,飛入蘆花都不見。(《詠雪》)
(2)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郊游》)
(3)一顰一笑一捧心,一國傾廢一霎間。一船一槳一生伴,一日歸來一湖煙。(詠西施)
一車一馬一路塵,一鳴秋鴻一縷魂。一曲一唱一聲怨,一月空照一丘墳。(詠王昭君)
一計一獻(xiàn)一連環(huán),一朝興亡一唏噓。一筆一紙一方硯,一段風(fēng)流一段書。(詠貂嬋)
一喜一悲一相對,一串荔枝一串淚。一詩一吟一夢里,一朝酒醒一朝醉。(詠楊玉環(huán))
回文是漢語特有的一種使用詞序回環(huán)往復(fù)的修辭方法,文體上稱之為“回文體”。而回文詩是一種按一定法則將字詞排列成文,回環(huán)往復(fù)都能誦讀的詩。文言可做回文詩,白話困難,因為文言多單音詞,白話多復(fù)音詞。漢語可做回文詩,外語困難,因為漢語無詞尾,外語多詞尾。而且,漢語文言單音詞容易改變詞性。
例如,蘇東坡《記夢》:空花落盡酒傾漾,日上山融雪漲江。紅焙淺甌新火活,龍團小輾斗晴窗。窗晴斗輾小團龍,活火新甌淺焙紅。江漲雪融山上日,漾傾酒盡落花空。今人也有做回文詩的,如周夢賢《病起失學(xué)》:秋窗滿落葉,瘦影驚斜日。樓上怯深寒,愁懷更寂寞。寂寞更懷愁,寒深怯上樓。日斜驚影瘦,葉落滿窗秋。英文也有回文游戲,例如:ABLE WAS I ERE ISAW ELBA.可以倒過來念。
夢文學(xué) 古人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一靠酒,二靠夢。
《詩經(jīng)·小雅》:“吉夢惟何,惟熊惟羆”(夢見熊羆,是生男孩的征兆)
《左傳》:“鄭文公妾燕結(jié),夢天使與己蘭而生穆公。”
屈原《遠(yuǎn)游》:“夜耿耿而不寐兮,魂煢煢而至曙?!?/p>
莊子有夢:“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俄而覺,蓬蓬然莊周也?!?/p>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p>
李賀《夢天》:“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瀉。”
陸游:“榮枯一枕春來夢,聚散千山雨后云?!?/p>
明王彥泓:“夢魂弱絮從風(fēng)亂,心緒繁花被雨沾?!?/p>
清王夫之:“今古閑愁孤枕盡,漁樵殘夢曉鐘知?!?/p>
明湯顯祖作“四夢”:《牡丹亭》、《紫釵記》、《邯鄲記》、《南柯記》。
清曹雪芹作《紅樓夢》。
臺灣作家瓊瑤寫了“六個夢”。
夢的景象,夢的意識,夢的境界,夢的氣氛彌漫在中國文壇的一切領(lǐng)域。夢文學(xué)魅力無窮!
【文化的世界】
傳統(tǒng)文明為中國書寫了幾千年的燦爛文化史,作為年輕的一代,延續(xù)這一珍貴的文化需要我們走向世界,用現(xiàn)代化的眼光去開拓屬于自己的文化王國。走向世界,即以為走向現(xiàn)代化。
大同理想與小康現(xiàn)實 兩千五百年前,孔子提出“大同論”?!按笸摗卑讶祟悮v史分為“大同時期”和“小康時期”。大同時期的特點;1.天下為公(政權(quán)禪讓);2.選賢與能(文官考試);3.講究修睦(守信、睦鄰);4.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終身福利,從搖籃到棺材);5.男有分,女有歸(幸福家庭);6.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財產(chǎn)公有)。
大同時期的實踐者是誰?孔子沒有說。
小康時期的特點:1.天下為家(帝王專制);2.貨力為己(財產(chǎn)私有);3.城郭溝池以為固(國家設(shè)防);4.禮儀,君臣,父子,兄弟,夫婦(訂法律,重禮儀);5.謀用是作,兵由此起;有過,用刑;不由此者,在勢者去(戰(zhàn)爭、刑罰、罷免、廢黜)。
小康時期的實踐者是誰?孔子舉例:禹、湯、文王、武王、成王、周公。
孔子為什么不談大同時期的實踐者,只談小康時期的實踐者?為什么古代圣人一個個全是實踐的小康,沒有一個實踐大同?
孔子沒有說明,他的弟子們也明白了:大同是理想,小康是現(xiàn)實;大同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崇高理想,小康是切實而可行的具體現(xiàn)實;理想玄虛只能仰望,現(xiàn)實具體可以實踐。
從孔子時代到今天兩千五百年間,向來沒有出現(xiàn)過大同世界。但是“天下為公、世界大同”這個理想崇高而遠(yuǎn)大,華夏子孫,代代相傳,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21世紀(jì)的華語和華文 20世紀(jì)華語和華文發(fā)生了歷史性的變化。語言從方言到國語,文體從文言到白話,注音從反切到字母,字形從繁體到簡化。這是兩千五百年來語文變化的繼續(xù)和發(fā)展。以前的變化是春秋的雅言,秦代的書同文,兩漢的廢篆書、改隸楷,唐代的反駢儷、用散文(“古文運動”),清代的廢除八股文。21世紀(jì)會靜止不變嗎?
華文之外,世界上哪一種文字是繁簡并用、字無定形呢?21世界漢字簡化是必然趨勢。有人擔(dān)心,簡化漢字會不會對書法藝術(shù)有損?書法藝術(shù)分為實用書法和觀賞書法。實用書法要求規(guī)范化,觀賞書法可以多樣化。簡化并不妨礙書法。王羲之的行書《蘭亭序》有324個字,其中164個簡化字,占總字?jǐn)?shù)的三分之一。歐陽詢的《九成宮》有1091個字,其中164個是簡化字,占總字?jǐn)?shù)的六分之一。
漢字難學(xué)難用,主要不在筆畫繁,而在字?jǐn)?shù)多。字符從多到少,從無定量到有定量,是文字進(jìn)化的規(guī)律?,F(xiàn)代通用漢字有7000個,其中半數(shù)3500個是常用字。利用常用字,淘汰罕用字,符合漢字規(guī)律。與其學(xué)多而不能用,不如學(xué)少而能用。
窗外的風(fēng)光 周有光先生85歲那年,離開辦公室,回到家中一間小書室,看報、看書,寫雜文。小書室只有9平方米,放了一頂上接天花板的大書架,一張小書桌,兩把椅子和一個茶幾,所余空間就很少了。人家都說他的書室太小。他卻說:“夠了,心寬室自大,室小心乃寬?!?/p>
小書桌面已經(jīng)風(fēng)化,有時刺痛了先生的手心;他就用透明膠貼補,光滑無刺,修補成功。古人頑石補天,他用透明膠貼補書桌,不愧為炎黃子孫。
小室窗戶只有一米多見方。窗戶向北,“亮光”能進(jìn)來,“太陽”進(jìn)不來。室內(nèi)天地小,便襯得室外天地大,仰望窗外,仿佛看到了另一個世界! 也許這就是幸福,窗外的宇宙天地,其樂無窮。